阿里崩完滴滴崩,別急著拋棄有經驗有技術的大齡員工
滴滴系統也崩了?這個現象反映出來的現象可謂是令人唏噓,隨著時代的發展。企業都想借著年輕人需求,更快的吃到移動互聯網的人口紅利,隨之將有技術,懂維護人員的大齡員工流失掉,從而出現導致難把控的現象。下面這篇文章是筆者整理分析關于此現象的內容,大家跟著往下閱覽了解更多內容吧!
一、滴滴APP崩了?
滴滴崩了的 12 小時,損失千萬訂單量和超 4 億成交額,又一次引發了業內的熱議。
回顧這次事件,有很多值得反省的東西,從當時很多司機的反饋看,此次滴滴平臺在接單、定位、計費等環節上都出現了問題。
有網約車司機表示,剛好App崩潰時開始在接單,“從晚上10點20分開始什么都做不了,客服電話也進不了線。經過一夜維修,仍然沒有恢復。接到訂單時有聽單聲音,但無顯示,到達乘客位置又找不到乘客,接到乘客又無法結束訂單等一大推問題。在這個狀態下,甚至有司機的后臺收入余額顯示為69387199691.71元。
前有阿里裁員老員工,從阿里云崩潰到淘寶、閑魚、釘釘相繼崩潰。如今滴滴再度重演類似事故。
在過去,我們一直認為互聯網公司是技術公司,但從目前來看,互聯網公司在技術上存在很大的問題與短板。
資料顯示,作為對數據量響應速度要求極高的網絡服務,滴滴出行出現故障的頻率并不低。在2022年9月22日,就有用戶反饋滴滴出行無法正常使用,當時滴滴出行回應稱“由于機房網絡故障,導致滴滴部分服務受影響”,當時故障在半年內已經得到了修復。
2021年2月25日,“滴滴崩了”也登上熱搜,在更早的2019年10月和2016年7月和2015年10月,滴滴同樣發生過系統故障。
這一次的故障也有說法是黑客攻擊,但根據某專業人士的分析認為,這次崩潰,很可能是滴滴的底層基礎設施出了問題,因為不僅滴滴打車,連共享單車都掛了,按理說不同業務之間有隔離,一個掛了不影響其他的,當這些不同業務都受到影響時,表明問題可能出在更深層次的基礎設施層面。
基礎設施層的指責是確保數據的存儲、處理與傳輸,它負責處理應用層無法處理或不應處理的復雜人物,如數據的安全存儲、高效傳輸與處理大量信息的能力。
無論是上次阿里云崩還是這次滴滴崩,很多的觀點與猜測都指向了互聯網巨頭大裁員帶來的后遺癥。
從去年開始,一眾互聯網公司都在大裁員。35歲員工尤其是技術員工找不到工作的情況非常普遍,有網友表示,他們裁員時候,留下了向上管理達人和PPT達人,把真的干活的和有技術的裁掉了。
也有網友說:“很多做實事的人,總是不會表達,或者沒有能表達自己能力的途徑,導致最后裁員,或者其他的什么原因而離開了工作崗位。然后嘛,就很多動亂出來了”。
二、國內互聯網公司過度標榜年輕化,導致了一系列問題
如果說互聯網公司是技術公司,多數人是認同的,但過去國內互聯網的成功過去更多是商業模式的成功, 隨著互聯網企業增長到達天花板,如果要追求更有質量的增長,其實是到了投入底層硬科技與基礎研發的時候了,但是一眾巨頭并沒有這么做,而是選擇了裁員降本增效。
最近兩年,35歲員工被裁員,找不到工作一度成為熱門話題,甚至兩會的時候,有人大代表提議要遏制這種趨勢。
但是依然沒能擋住裁員大潮。根據金融界報道,滴滴最近一次大規模裁員是去年2月初。彼時,滴滴做出總體裁員20%的決定,并將指標分配到各職能和業務線,而在具體執行中,每個部門流失的人員并非僅有20%。同樣的裁員發出現在了阿里云,作為阿里六大業務之一的阿里云智能,被曝裁員比例約 7%。
在過去,國內互聯網公司一向都喜歡并標榜年輕化,員工平均年齡25歲~28歲,他們的產品導向都是要懂年輕人。這種觀點在互聯網發展期是成立的,懂年輕人需求,才能更快的吃到移動互聯網的人口紅利。
但與此同時,問題在于,紅利期已結束,而技術運維人才不與銷售目標、不與日活、月活、GMV等指標產生直接的關聯,更多是確保一個系統可以正常穩定的運行,沒有顯性的成果,讓很多互聯網公司一度忽略了他們的價值,而技術人才往往是需要時間與經驗沉淀,這與互聯網公司的年輕化文化、營收效率產生了沖突了。
因此,這往往導致,很多干實事但又不經常在領導面前露臉的程序員、工程師,被企業拿來減負了,他們被認為是成本,也創造不了效益。
三、發展階段不同了,別急著拋棄有經驗有技術的大齡員工
但如今時代不同了,今天是大數據時代,是5G、AI 時代,是技術與底層科研驅動的時代,需要大量技術型人才。這也是為何國外搞出了ChatGPT,而國內一眾互聯網公司在驚嘆,在模仿,卻又始終不得其門而入。
在過去,互聯網公司擅長商業模式的創新,研究人性與年輕人喜好,另一方面,培養的是一個蘿卜一個坑的員工,要做到誰走了都一樣。
這種極端化趨勢,卻容易埋下隱患,曾經有科技行業員工不無憂慮的對媒體表示,他們已接受這個行業對年輕人的偏愛,卻擔心(這種趨勢)走向極端,尤其在人工智能等領域。因為一個程序員需要十年甚至 20 年去下沉到一個技術領域。
這種基于裁員增效目的去裁掉大齡員工,而不管這個員工本身的經驗與技術能力對公司帶來的價值,甚至成為一種行業的共識,在國外看來是一種非常奇葩的行為。
因為,因為大量超出 35 歲年齡界限的技術型人才者被拋棄,可能也意味著錯失一些轉型與升級的關鍵機會,甚至如今我們看到的,在一些基本的產品層面、系統維護層面出錯,崩潰。
四、國內互聯網公司與國外的差距,依然要向國外學習
事實上,國內互聯網行業依然要向國外學習。在硅谷的 IT 公司,盡管年輕化也很普遍,但許多 40 歲以上的人依然有發展與生存空間,甚至高齡的基層程序員也是普遍現象。
現年66歲的Java 之父 James Gosling 曾經在 Facebook 上回憶,當他去謀求一份新工作時被對方告知:「我們雖然不愿意招你這個年齡的程序員,但可以對你特殊考慮。」
現在各大 IT 企業使用的各種主流編程語言,有很多都是國外程序員在 35 歲之后甚至更年長的時候創造的——Java 之父 James Gosling 創造 Java 的時候已經 40 歲了,目前幾乎是最主流的 Python 是 Guido van Rossum 在 35 歲時創造的,Bjarne Stroustrup 在 35 歲時創造了 C++,而在 2009 年,Ken Thompson 以 66 歲的高齡和 53 歲的 Rob Pike 等人發明了 Go 語言。
webpack 作者四十多歲才創造出了這個世界上最流行的打包工具,vscode 核心開發人員有 60 多歲。
而在國內,爆款級產品微信的誕生,也是當時40多歲的張小龍打造出來的。
國內互聯網公司發展到今天,依然大部分是面向C端,而面向B端的專業基礎性軟件的布局,依然非常脆弱,這也是為何華為布局ERP,給整個行業帶來了震動。
而很多專業的軟件開發工具,數據庫,服務器上高性能服務軟件,甚至工業設計軟件等,是國內基礎軟件行業的長期以來的短板,這其實不是華為應該做的,而是國內互聯網巨頭需要思考布局的方向。
從行業的長期主義路線來看,如果裁員增效,都拿上了年紀的員工開刀,而不顧這個有經驗有技術的員工對公司的底層技術的積淀與長期發展帶來厚重價值,顯然不利于整個 IT 行業的基礎科研方向的根基走穩與更好的升級延續。
互聯網行業一直在說容災、備份之類的功能,以為離自己比較遙遠,但現在來看,阿里云、滴滴這樣相對成熟的服務都有全面癱瘓的可能,如何保證高可靠性,保證長期的系統穩定性,不出大事故,可能值得巨頭們深思。
有業內人士打了一個比方:就像一架飛機的制造,很多工作是由人工去補償執行,才能讓飛機飛的起來的。哪些工作是人工補償的,一般來說,都是各個團隊內部消化的,管理層是無法弄清楚的。一旦出現大規模裁員情況,這些人工補償的工作就沒人做了,飛機自然就飛不起來了。
在海外工作過的碼農談到,我公司寫 JDK 那幫人年紀都挺大了,不少都是從 Sun 公司那里跳過來了。關于底層以及 api 設計,這批人的經驗比新手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你讓新手加班加點寫出來的 jdk 讓人信服么?
對于某些技術核心部分,老手的價值大得多。
一次大的崩潰事故,帶來的損失不僅僅是公司自己的損失,也將給產業鏈上下游的環節帶來連鎖反應,造成巨大的社會層面負效應。
在過去,互聯網公司都是資本驅動,這也導致了在需要長期性技術性打磨迭代與經驗傳承的底層基礎設施出現短板,但隨著互聯網公司體量做大,要更加關注底層系統的穩定性,要注重于底層基礎設施層面的打磨了,這或許值得國內過度奉行年輕化的 IT互聯網公司好好反思。
本文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
專欄作家
王新喜,微信公眾號:智能新連接,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互聯網從業者,百度百家、艾瑞網專欄作家、虎嗅網、鈦媒體認證作者,關注IT熱點背后的本質,TMT資深評論人。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我們這么努力,就是為了成為普通人。
作為企業來講,資本決定了企業要追求持續的利益增長,老員工雖然重要,但是當老員工干不動的時候,資本也不會讓老員工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甚至當資本覺得成本過高的時候,都會發生短視行為。這是劣根性,沒法改的。
滴滴大規模裁員是去年2月份,里面有哪尊大神故意留了個“BUG”也說不定。
還是要尊重技術,科技向善,別把人才當耗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