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變一個內容社區的調性的同時增加收入?
B站正在嘗試同時完成這兩個任務。
互聯網行業對B站形成了兩個共識:第一,B站用戶商業化價值低;第二,貼片廣告能救B站。第一個共識中,B站被劃到豆瓣和知乎一邊,用后兩個社區的現狀給B站的商業化能力封頂。第二個共識透露出對B站成為中國版YouTube的期待,似乎與這一目標只差貼片廣告。
這些討論的背景是B站長期過山車式虧損,作為「后浪」匯聚的社區未能兌現被期待的價值?!窾P主停更潮」話題又加速了外界信心撤離,B站因此受到比虧損高峰期更多的拷問。
所有的討論在用戶端又變成了另一個簡單的結論:B站變味兒了。
事實上,B站并非是一個躺平的B站,甚至在普遍不被看好的內容賽道上表現出一種內卷?!缸兾秲骸沟腂站變在了哪里?虧損也不做貼片廣告,B站是否有在把天花板上限推高?
一、文化在放大中失去
對于用戶規模和社區生態,B站CEO陳睿認為「越好越大,越大越好」,如今B站是越來越大了。
B站平均日活躍用戶(DAU)已經來到1.03億,平均月活躍用戶(MAU)3.41億,用戶日均時長也隨之來到100分鐘。強勁的用戶增長帶動日均視頻播放量邁過短暫徘徊的41億門檻,一舉達到47億。
MAU長期維持在3.5億以下,意味著B站接近了年輕網民規模的上限。根據《第5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23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79億人,其中10歲到39歲用戶占比48.7%。
這既不是上市前少數人「為愛發電」的B站,也不再是上市后短暫出現的后浪奔涌的B站。成為大多數人的B站后,之前的社區氛圍也被拉平,出現很多老用戶所說的「變味兒」。電廠觀察到,B站社區氛圍的拉平不同于社區文化沖淡,而是B站早期文化被更多人接受并放大后失去了自身特點。
以鬼畜為例,鬼畜文化誕生在B站早期,有用戶評論,「B站一半是鬼畜,另一半是鬼畜的素材」。原教旨的鬼畜視頻充滿了「精神污染」,讓人本能上無法接受,但看起來又莫名其妙上癮。鬼畜區沒落,原因不在于鬼畜視頻沒人看了,而是看的人變多了。
B站知名鬼畜區UP主@老紅云Tobias在《直立行走》播客中提到,現在B站的鬼畜視頻只是一種創作形式,鬼畜區跟音樂區、舞蹈區已經沒有本質區別。
現在B站鬼畜視頻播放量有增無減,但一支鬼畜視頻火起來,很可能是因為視頻中出現了某些明星或者游戲段落,引起外部流量涌入。這部分用戶消費的,很難說是鬼畜這種視頻形式,還是內容中的IP,更不用說只存在于老用戶共同想象中的「鬼畜文化」。這個過程中,B站的鬼畜沒有在流量沖擊中消失,而是塌縮成了一個符號。
鬼畜區是B站變化的一個縮影,同樣塌縮成符號的就是B站本身。絕大多數用戶知道「一鍵三連」來自B站,在電廠抽查的用戶當中,只有15%的用戶知道「一鍵三連」的操作方法。
這是B站從小眾走向分眾的結果,與之而來的另一個變化,是用戶觀看時長。
二、內容在繁榮中匱乏
如果把強調B站的小眾文化看作是一種「原教旨主義」,就會忽略這個過程中的細微變化。
B站一直以來被作為中長視頻平臺,并以此形成了自身獨有的社區氛圍。根據B站公開的數據,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由專業用戶生產的中長視頻(PUGC)約占B站整體播放量的70%,短視頻只占20%。
這些視頻平均每次被播放多長時間?
根據DAU、用戶日均時長和日均視頻播放量三個指標,可以計算出用戶在B站觀看一支視頻的平均時長。B站的這一數字一直在3分鐘左右,2021年第三季度破3后一路下降,今年第三季度,這一數字僅剩2.19分鐘。
視頻平均播放時長反應的是用戶在B站的觀看習慣,2分鐘在今天很難說是長還是短。
對比被稱作內容新風口的微短劇,時長通常被定義為1分半以上。根據3月份發布的《2023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截至2022年12月,我國短視頻用戶規模10.12億,超過一半的短視頻用戶看過3分鐘以內的微短劇、微綜藝、泡面番。
隨便打開抖音上推薦的微短劇,單集時長都超過了4分鐘,其中包括9億播放量的劇集。超高的播放量也往往決定著一個較高的完播率。
今年2月份,TikTok引導用戶發布1分鐘以上的視頻。11月的數據顯示,用戶在TikTok上超過一半的時間給了1分鐘以上的內容。
數據透露出一些變化,從用戶觀看行為的角度,中長視頻平臺和短視頻平臺的界限逐漸模糊。以PUGC中長視頻為主導的B站已經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長。另一方面,主要內容時長15秒的短視頻平臺其實也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短。
除了愛優騰等長視頻平臺的前車之鑒,一直強調不加貼片廣告的原因可能正與此有關。
今年三季度,B站DAU占MAU比值終于突破27%的關卡,增長到30%,說明B站用戶黏性一直在走高。但2分鐘的平均播放時長也意味著站內優質內容供應不足。一位數碼區的資訊UP主向電廠分享,「數碼區的氛圍跟以前的貼吧很像,頭部之外也會有很多有用的東西,但你記不住UP主,因為有很多新人在分享,有的話題和機器(手機型號)會一直有量(流量)。
也有頭部的MCN機構公開分享旗下頭部賬號在B站漲粉的「成功經驗」,漲粉的秘密被總結為把流量高的內容再做一遍。
一種吊詭的情況出現了。高日活和高黏性大幅提升了B站視頻的播放量,流量向腰尾部傾斜后,尤其是Story Mode(豎屏短視頻)模式上線后,參與分成的UP主基數變大,創作者激勵成本整體被拉高的同時,UP主的收入被攤薄了。
素人UP主如愿成為職業UP主的道路有沒有變簡單,我們無法判斷,但類似YouTube的創作者生態基礎沒有在B站出現,B站的商業化步伐在探索中被拖慢了。2022年,B站多次調整創作者激勵規則,UP主收入大幅減少。2023年則出現了熱議的「B站UP主停更潮」。
三、遲遲未到的外顯播放分鐘數
從產品形式看,B站是區別于短視頻的社區。但從用戶基礎和行為來看,B站是整個短視頻大生態當中的小生態。短視頻直播已經被證明是商業化和內容消費效率上的唯一最優解,用戶的視頻的平均時長變短后,B站反而找到了方法。
2020年底,B站內測Story Mode模式,模式上線后顯著激發了B站日活,去年三季度,該模式的播放增長一度達到473%。DAU占MAU比值相應抬升并給出正反饋,今年三季度,B站每個DAU消耗的視頻數量約50個,這顯然是中長視頻模式不能達到的。而與此同時,B站的市場支出費用大幅壓縮,代表著B站找到了靠內容增長的感覺。
激活的日活用戶已經流向B站的商業化場景,今年三季度,B站廣告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1%,增值服務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7%;B站凈虧損收窄22%,毛利率連續五個季度提升,并實現了正向經營現金流,距離扭虧為盈又近了一步。
另一方面,逐漸短視頻化的B站并不需要完全成為短視頻。B站給出的思路是:通過平臺的力量干預,讓流量流向中長視頻和站內的商業化場景。
今年6月26日,B站CEO陳睿在B站14周年慶晚會上宣布,將把B站視頻前臺顯示的播放量數據從次數改為分鐘數。陳睿表示,修改播放分鐘數為主要外顯數據,將進一步凸顯優質視頻的優勢,無論是流行熱門的內容還是垂直的內容,甚至是小眾內容,只要質量做得好,播放分鐘數都能體現出來。
與播放次數相比,播放分鐘數的大小更能代表用戶對內容質量的認可程度。雖然優質的內容不分長短,但B站的需求以及PUGC的制作成本決定了,優質的內容更集中在中長視頻這一端。用戶會被吸睛的標題與封面誤導,推薦算法會自然地向短視頻傾斜,但播放分鐘數為全站的流量,更重要的是為Story Mode激活的流量指明了流向,有利于提高中長視頻傳播度。
根據B站頭部UP主影視颶風的測算,按照播放分鐘數重新排序投稿視頻,以往投入心血較高的測評類節目排名都要明顯提升。在視頻質量差不多的前提下,時長偏短的視頻排名會大幅下滑。短視頻在長視頻面前,徹底失去了競爭力。
「一鍵三連」、「Bilibili干杯」等標簽幫助B站在從0到1,從1到100的過程中破圈。在用戶的內容消費習慣趨同,平臺界限模糊之后,「播放分鐘數」更有可能成為新增長階段的標簽,幫助越來越像短視頻平臺的B站繼續區隔定位。它也維持著B站和UP主們適度的「為愛發電」關系,穩定培育優質內容的生態和口碑。
對于仍在探索穩定的商業化生態的B站來說,這種改變不只是B站和UP主的關系,也關系到甲方的品牌和廣告主。對于甲方來說,在B站投入產出比的計算需要在新的指標上衡量,改動實則增加了認知成本。雖然后臺仍然會有播放量數據,但播放分鐘數的改變可能會引發算法推送的權重,這對整個生態的影響巨大。甲方的合作名單甚至合作方式也可能必須調整。
電廠統計,網絡上關于這次改版的討論集中在6月份和8月份,一度有傳聞稱新功能會在9月份上線。如今,改版仍在推遲當中。不過,很多堅持中長視頻的創作者仍然期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