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這個替代要不是被自己的新產品替代,就是被其他公司的新產品替代。所以,要么不斷創新,要么衰老式微。
是的,如果你在一個互聯網產品中,重復看到好友分享的內容時,這個互聯網產品已經開始變老了,或者說不夠新了,對那些殘忍的互聯網網民來說,這意味著他們可能隨時被拋棄這個產品。
人人網的式微
作為伴隨著 web2.0 成長起來的一代人,我們行將大學畢業的時候,也就是在 2009 年的那個冬天,名噪一時的實名制社交網站校內網更名為人人網,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第一感覺是校內網恐怕要失掉原先已有的鮮明定位了。但是當我們在 hao123 之類的導航網站看到,人民網和人人網放在一起的時,高端、大氣之感頓生。然而恰恰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伴隨著 2010 屆畢業生,人人網漸漸走出了很多畢業生的網絡生活,內在的原因無非有諸如大家所吐槽的:
- 其一,人人上炫耀結婚照的多了,甚至都有炫寶寶照的了,看多了就厭煩了,況且相信很多人每次打電話給父母都要聽他們嘮叨你的終身大事,人們實在不愿意在網上的時間還有這種信息實時提醒自己。
- 第二點,學生畢業后,人人網在職業發展方面所提供的幫助力度遠遠不夠,對畢業生的吸引力不強,關于職業發展的帖子看來看去就那么幾篇,而且心靈雞湯的偏多,實用技能的分享卻不多。
- 第三點,重復的內容真的是有點多,你大一時看到的備考帖子,在學期結束時被你的學弟學妹瘋狂轉發,此時用戶的確看到了太多重復的內容,而且這些內容根本就是你關心的。而且,人人網的重復的內容也就算了,但關鍵是重復的內容有地不太合事宜,給用戶審美疲勞之外,可能還有心靈創傷。
其實,除了內容變老,人人網的式微還有其他很多原因,比如畢業后的職業文化圈很難形成,一見面就是聊工作、聊工資,對于很多工作不是很理想的人,再登人人網那著實是需要很大的勇氣。
新浪微博的隱憂
談到新浪微博,很多人會說新浪微博的商業化緩慢、變現能力弱等問題,但其實新浪微博自身內容吸引力的降低卻是新浪微博的真正隱憂。
自 2009 年 8 月 14 日開始內測開始,新浪微博石破天驚,開啟了全新的信息消費服務。到 2011 年 4 月,新浪微博啟用拼音域名 weibo,新浪正進行著野蠻生長,微博用戶呈現幾何級增長,到今天新浪微博已經走到了平穩增長期。新浪微博作為新聞發生地,一些社會的丑陋面被無情曝光,一些不法之徒得到了法庭之外的媒體審判,同時也有一些好人好事在微博平臺上發揚光大,媒體的權力和威力在新浪微博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一時間微博甚至成為推動中國發展社會進程的重要工具,一些違法分子一經曝光,立刻得到有關部門的快速響應,這另很多無處說理的網民嘗到了甜頭,微博尋物、微博打拐、微博討債、微博曝光公車私用、微博曝光富二代權勢生活等等,微博成了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
然而,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作為意見領袖的大衛(大 V)在恰恰也在這個成長了起來,依托自身的權勢地位或者原創內容為基礎,越拉越多的內容匯聚到大衛這塊高地上,此時用戶看到的內容是五花八門,包含各種喜感,而且很多人借此出名,甚至有人從中獲取了不菲的利益回報。
從內容制造角度來看,新浪微博正處于生命周期的頂峰。但就是在那個管媒一直在學的那個“8 月講話”以后,在立二拆四、薛蠻子等大衛們被搬掉的時候,新浪微博開始變得理性,就如同被打了矮壯素一樣,不再野蠻生長,似乎就是在這個時候,我們的微博上會看到越來越多的重復內容,一則內容今天在這個微博上看過,幾天之后在另一個微博賬號上又出現了。而且更為要命的是,現在微博上來自傳統官媒的內容也越來越多,當然時間上也自然滯后于官媒,這其實也說明新浪微博不再是至關重要的新聞生產地,當用戶們發現微博上沒有什么好玩的時候,他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逃離,這就是互聯網的無情之處。
微信也老了?
正當新浪微博開始歸于平靜時,微信正借著移動互聯網的東風,迎風破浪。眾所周知,微信有諸如對講機、朋友圈、二維碼等重量級功能。
但不可否認的是,微信公眾賬號在早起提升微信用戶群體的活躍度有較大作用,微信公眾賬號中的訂閱號為自媒體人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媒體環境,內容表現上突破了長微博的表現形式,回歸自然。信息交互平臺能夠實現更直接、更隱秘的交互。但接下來問題就來了,能夠產出優質內容的自媒體人是有限的,而我們看到,自媒體內容的分享僅限于騰訊社交體系(微信消息發送、微信朋友圈和騰訊微博),以及不那么具有社交屬性的郵件、鏈接等方式。
優質內容源的數量是一定的,一篇優質文章在一個圈子里得到分享的幾率就會越大,那么這就導致某些用戶會重復看到相同的分享內容,用戶對微信變老的這個感覺就會愈加深切。況且,像?zaker這種聚合資訊應用,能夠直接聚合微信自媒體內容(盡管這一直受到批評),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用戶使用微信時的閱讀需求,不會整天為那個右上角的小紅點而苦惱了。
談到微信時,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向我抱怨他們看到了太多相同的內容,甚至有的人堅定的說微信必須對此進行限制。微信還在不斷的集成各種功能,在努力構建自己的生態,因而未來微信還有一段成長期。但是從內容角度來說,微信內容已經開始出現變老的跡象,因為社交產品變老的跡象之一就是內容開始變得重復出現在用戶面前,就像我們前面所提到的人人網和新浪微博。
正如顛覆人人網的不是一個新的 facebook,顛覆新浪微博的不是一個新的 twitter,顛覆微信的不是一個新的 WhatsApp。已有的東西都會被新的東西替代,這個新的東西絕不是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任何東西。當然,這個替代要不是被自己的新產品替代,就是被其他公司的新產品替代。所以,要么不斷創新,要么衰老式微。
轉自:極客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