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4.9分餐廳欺騙了你

1 評論 3230 瀏覽 4 收藏 19 分鐘

現在,不少年輕人會選擇跟著網絡平臺推薦來選擇餐廳,但有時候網絡平臺上的推薦,也隱藏著欺騙,因為有些店鋪的高分可能是憑借運營手段刷出來的。怎么解讀這一現象與餐飲商家的生存發展?一起來看看本文的分享。

小迪和朋友在周末中午走進商場五樓,根據團購網站的推薦找到小吃快餐榜單排名第一的咖喱蛋包飯餐廳,網購了一張雙人套餐券。這家餐廳以4.7的高分和第二名拉開0.4分的距離,在這座二線城市顯得格外熱門。

這些年,跟著榜單選餐廳早已是他和朋友間默認的吃飯法則:盡管這些餐廳有時實至名歸,有時令人大跌眼鏡。但像小迪這樣缺乏社會關系和經驗積累,又喜歡追趕消費熱度的00后,需要依賴網絡平臺來探索周邊的餐飲服務,在有限支出內將消費價值最大化。但過度信任網絡榜單,也意味著被欺騙、操縱的風險。

兩人端著餐盤坐下,店主立刻送上一人一份的小貼紙、炸貨和涼菜:“滿意的話,請在平臺上給我們一個好評吧?”

笑容還掛在臉上,小迪只吃了一口就為難起來:“腥味和齁咸的醬汁攪在一起,這怎么會是日式蛋包飯?!碧ь^看看柜臺里的店主,笑容可掬,正向兩人點頭示意。

小迪偷偷嘆氣:“好難吃啊,可還是要給好評?!笨粗u論區清一色的好評,他也違心貢獻出了自己的一條:“畢竟人家送了我們小禮品,不給……不太好吧?!?/p>

幾天后,小迪又經過這家店鋪,回想起當時的口味,他打開軟件刪掉了當時寫下的圖文好評:“不給差評就行了,好評真的打不出手。”

靠著運營手段刷出來的高分店鋪,在最近正在被年輕人拋棄——“3.5分店鋪”登上本月的熱搜,人們不再單純地信任虛高評分的店鋪和平臺評價體系,而是選擇回歸生活的經驗,相信那些經營多年、“自動”建立口碑的老店,盡管它在各類美食評分App的評分只有3.5。

一、去哪里尋找靠譜的“中國米其林”?

從小迪的猶豫可以看出,商家的小饋贈對提高自家店鋪評分確有幫助:送菜、免費美甲洗發、舞蹈和禮物……為了在餐飲評價平臺獲得更多曝光,商戶們將熱情好客的營商之道放到最大,還用上一些笨辦法。一位餐飲從業者透露,其會在午市過后發動員工一起給顧客打電話,請求其寫條好評。

在服務行業最原始的交易場景里,不論一家店是“價格刺客”、“海底撈服務”還是“東北幣匯率”,已經完成體驗的顧客都只能乖乖買單。在選擇較少和反饋體系缺失的情況下,曾經的消費者只能被動開盲盒。

過去20年,各類打分App和社交媒體平臺給消費者帶來了更多表達空間,讓消費者有機會根據量化打分去選擇餐飲服務。但從送禮品到付費刷分,各大團購、點評和社交媒體正逐漸轉變為商戶們爭奪曝光度的營銷平臺,面對類似的高評分,消費者似乎又回到了以往的混沌狀態。

同時,業界也有一些操作顯得急功近利:第三方代運營公司打來電話,勸說商家們設置霸王餐名額(見刺猬公社往期文章《霸王餐平臺盛行,誰在為免費午餐買單?》),還提供刷單刷好評刪差評服務;更隱蔽的水軍偽裝成真實消費者,潛入評論區為金主賺吆喝。

《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章第八條有著明確規定,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曾獲榮譽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由此可見,前述行為大多都已經涉嫌違法。

而在這場愈演愈烈的刷分車輪戰中,像小迪這樣違心寫下點評的消費者脫不了干系——是多方的利益糾葛共同促成了今天這種評分虛高的局面。

而一些決心從中抽身,不再配合的老饕也總結出了一套平臺消費經:

避開:

  1. 帶有長篇文字和精美圖片評論的新店——未經過市場大面積驗證的高分店鋪要觀望一下;
  2. 分數接近5分的連鎖品牌店——這類店鋪不會出錯,但也不會驚艷;

篩選:

  1. 在眾多好評中反向查看差評——如果出現衛生問題則直接pass,如果是出現服務態度或上菜慢等問題,則可以嘗試前往;
  2. 集中出現的好評沒有參考價值——它們往往來自水軍和付費達人;
  3. 著重看:專程前往、多次來、介紹給朋友等回頭客評論;

首選:

  1. 商圈附近位置的多年老店——能在競爭激烈的高租金地段生存,一定有它的實力;
  2. 3.5-4.3分的老店——這些往往是沒有刷分、踏實做生意的店鋪;
  3. 沒有上團購套餐的稍高分店鋪——這往往意味著其本身客源已經充足,不愿再給平臺抽利;
  4. 評論數量適中、文字中肯、圖片不那么精美的店。?

還有一些更加資深的食客厭倦了套路,選擇不再循著點評攻略吃飯。

93年的郭陽在互聯網行業深耕10年,他坦言,相比于復雜莫測的網絡推薦,朋友同事驗證過的店鋪更值得選擇:“無論是小紅書的集合、大眾點評的高分還是抖音刷到的視頻,現在我都一概不看?!?/p>

熟悉互聯網平臺玩法的郭陽認為,適度的刷分和推流行為是平臺重要的營收部分,也是商家應對市場競爭的合理營銷手段。但如果平臺缺少跟進的篩選和監管手段,使資本投入徹底左右商家排名的高低,那么平臺也將逐漸喪失用戶的信任。最差的結果是用戶逐漸離場——留下平臺、商戶和達人做自嗨式的營銷游戲。

二、不花錢的“3分店”,折射新老店鋪的流量焦慮

在局內人看來,點評平臺上的營銷已經進入深水區;而一些商家還在排隊等待入場,對他們來說,登陸平臺意味著新的生意增量。

李海泉的按摩店原本開在社區里,1間店,4張床,4個技師,沒上平臺,也沒有招牌。由于技師們按摩技術高,積累下了大量回頭客。客源充足的小店在沒有招牌的情況下,穩穩當當開了5年。但從2020年起,店鋪兩次搬遷,盡管新舊店鋪距離不足1千米,但生意明顯下滑:“許多老客人都找丟了”。

2023年2月,這家5年老店終于決定入駐大眾點評,上架10種按摩團購套餐,希望能靠平臺來增加客源。

顧客還沒上門,抖音、快手、第三方店鋪代運營的電話已經接踵而至:“你的評分不高,要不要試試其他平臺?要不要試試我們幫你運營?”考慮到較高的抽點金額,李海泉一一拒絕。對于一個按摩師來說,他信奉好的技術和服務,上架團購平臺已經足夠,不愿讓營銷過度侵占自己的生意。

在大眾點評上搜索“推拿”關鍵詞,最火的幾家評分在4.8以上,要翻幾頁才能找到李海泉的店鋪。很明顯,對于陌生客源來說,這間按摩店在分數、可參考評價和價格上都不具備競爭優勢。

“我們也擔心客流不足問題,每次有團購到店的顧客,我們都會送一兩個項目或者膏藥,希望他們能給我們多寫寫點評。但是這東西你也沒辦法強迫顧客。而且,有的顧客年紀比較大,根本就不用大眾點評,你怎么辦?”

輕言細語的請求無法換來客戶在平臺上的支持,李海泉又不愿將店內的利潤抽出來去做刷分或設免費體驗名額。上線10個月,至今,他的大眾點評店鋪評分還是3.9,僅有49條評論。盡管擔憂客源,但李海泉有底氣通過按摩技術將新客轉變為回頭客,因此尚能維系生意。

可在李海泉的底氣背后,還有一些難以忽視的因素:例如他的店鋪開在地鐵口第三家,同時又是小區底商,在積累回頭客的同時還能帶來自然客流。

而更多選址不佳、沒有自然客流、缺少知名度的店鋪,正爭先恐后在運營上動腦筋:“如果你是一家開在偏僻地方的新店,要怎么讓顧客知道你開業了?怎么能信任你,還來消費?沒有前面的評價和評分做鋪墊,網絡新客是不愿意來的。特別是在同品類商家很多的情況下,你要怎么殺出重圍,站在顧客的面前?”一位餐飲從業者這樣解釋自己刷分的邏輯。

目前,市場上的刷分營銷大致分為兩種規模,一種是由總部營銷中心操盤的連鎖品牌商鋪,動輒拿出幾十萬的營銷費用;另一種則是個體商戶:給多少錢辦多少事,一般投入也在1-2萬左右。

除此之外,對于商戶來說,其焦慮的已經不單是對手奪走的客流,還有如何選擇營銷平臺的問題。

美團點評——通過排名評分吸引顧客;還是抖音直播團購?——通過直播短視頻的內容和低價拉動單量;還是快手、小紅書?當四家巨頭聞聲而動,營銷講師們又各個自說自話,最終能夠吸引商鋪們入局的,還是流量給生意帶來的可能。

而在所有的策略里,營銷最終都要回到商家本身的實力——花錢刷分營銷只能捧出網紅,只有商家自己才能做出長紅店鋪。

三、拒絕刷分的“野生”店鋪,如何活下去

在眾多商家為了流量頭疼焦慮的時候,還有一些看似是“老古板”的低分店鋪在悶聲發財,這其中有運氣,有實力,也有策略使然。

廣西柳州的李娟最近忙得暈頭轉向。

大學生特種兵旅行在今年帶火了這里的餐飲服務業,也帶火了她的小店。這是一家開在網紅菜市場里的點心坊,不知道是哪個大學生第一次將她的店鋪寫進了小紅書筆記。如今在小紅書上搜索柳州攻略,她的店總是位列其中。

百思不得其解的李娟眼見自家店鋪排起長龍,又新招了兩個助手,生意達到了飽和甚至是超負荷狀態。其他平臺地推和代運營的電話也一個一個打過來,她一一拒絕:

“我們家小紅書很火的,自己找過來的客戶都那么多,所以其他平臺都不考慮上。上了還要抽點,我們做生意做得好好的,干嘛要多此一舉?”

她認為,自己的經歷充分說明:當商戶提供了足夠優質的味道或服務,自然會收獲越來越多的客流。

河北廊坊的縣城里,周曉慶的旋轉自助麻辣燙也在沒有付費刷分營銷的情況下,生意日漸上升。但他認為,所有的好生意都不是單有味道或服務就能制勝,酒香也怕巷子深——不愿付費的他,自己總結出了一套生意營銷策略:

首先,對一家實體店鋪來說,選址永遠是最重要的。周曉慶的店鋪選在餐飲一條街,周邊聚集了楊國福、張亮這樣的品牌店和諸多小店?!斑@么多麻辣燙在這里扎堆,來這里都默認是來吃麻辣燙的,首先就保證了客流量。”

其次則是店鋪的差異化、即記憶點。“在周圍都是稱斤麻辣燙的情況下,再開一家傳統麻辣燙肯定一做一個死?!彼韵窗l水舉例,飄柔定位柔順、海飛絲定位去屑、霸王定位防脫:“我的店也是一樣。別人稱斤我就自助,別人煮湯,我就做口味鍋底?!?/p>

確立好了自家店鋪的主營業務,周曉慶認為,價格也是生意的決定性因素。在這里,居民消費水平普遍較低,加之位于麻辣燙一條街上,就更要拿出有競爭力的價格。

“過去可能是一天掙1塊,現在2天掙一塊?!痹谥苓吢槔睜C客單價普遍位于30-50的情況下,他將客單價定在28元無限暢吃,同時不斷優化食材供應商,找到源頭商家,同時提升食材更新頻率:“在消費降級的趨勢下,就要做這種極致性價比的餐飲才能撕開市場的一個口子?!?/p>

實惠的價格為他帶來了顯著的客流:“只要客戶進店,還會有很多銷售機會,例如飲料等。這些產品的利潤在5成左右?!?/p>

放低了價格,吸引了客流,周曉慶還嚴格控制店內的人工——這是餐飲成本的大頭。開業8個月來,店里加他一共只有2名員工?!皞鹘y一家麻辣燙店要4-6人,如果做外賣還需要更多人手?,F在我2個人就能做一家店,同時砍掉比較麻煩的外賣業務。這樣在11月淡季的情況下,我們家還能保本,國慶之前,我們每天的營業額在2000左右,純利在35%左右,月凈利潤在1.8W左右。”

當被問及營銷支出時,周曉慶坦言:“我的投入是0?!?/strong>

“招牌剛掛上去,探店達人就找到過我。他們拍一條宣傳視頻要2-3千元,投在3-5個賬號上,還要拿我10-15%的傭金?!背酥?,美團點評和快手的地推也都曾找上門來,周曉慶全部拒絕。

“所有的代運營營銷都是在利用人性的弱點——懶來掙錢,這些東西自己花心思研究一下絕對可以。所以我不在任何平臺做付費營銷,all in個人IP?!痹谝晃徊惋嫚I銷研究者眼里,他踩中了許多實體經營者的目的地——“講故事、塑造老板IP”。

在0投入的情況下,周曉慶從試營業開始就在短視頻平臺每天上傳店內環境、出鏡講述的視頻,一天平均發布3條,最多時可以發到6條。這讓他在本地客戶里小有名氣。到了開業首日,慕名而來的顧客將他的營業額抬到了3900元。

這之后,周曉慶一直留意積攢自己的“私域流量”。他在店里的桌子、墻上貼了引導二維碼,以“放半價免單券、更新菜品”為名將顧客引流到自己的微信群里。如今他的“私域顧客”已有1000多人。

另一邊,據周曉慶統計,他店里的新客有80%都是來自短視頻平臺:“一些顧客不吃飯,也要來店里看看我,和我打聲招呼?!饼嫶蟮乃接蚩蛻艉投桃曨l平臺甚至幫他化解了一次輿論危機。

作為從點評體系出逃的商家之一,周曉慶不再糾結于評分給自己帶來的壓力和焦慮:“不在意就不會被裹挾?!彼麖亩桃曨l平臺找到了新的生存之道。他提起曾看到的一條客戶評論:“不要太過依賴網站給打的評分,要親自去試一試?!?/p>

作者:徐嘉;編輯:園長

來源公眾號: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互聯網內容行業觀察與研究。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刺猬公社 授權發布,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在所有的策略里,營銷最終都要回到商家本身的實力”

    來自上海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