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馬折扣化變革:“包袱”與“機會”

0 評論 1210 瀏覽 2 收藏 21 分鐘

最近有用戶反饋,盒馬“悄悄”對會員免運費權益做了變更,而這引發了不少爭議,因為這是盒馬折扣化以來針對會員體系的再次動作,不少人也猜測盒馬后續是否會取消付費會員制。怎么解讀盒馬的這些動作,以及盒馬押注的折扣化未來呢?一起來看看本文的分析。

“大炮”侯毅,嘴快腿也快——他懟起對手來很是爽快,而他操盤的盒馬,可能也是阿里體系內,最“擁抱變化”的創新業務之一。

不過,侯毅雖然不乏變革的勇氣,但作為新零售標桿的盒馬,卻似乎少了點運氣——起點很高,但仍在試錯尋路。

自10月開啟折扣化變革以來,盒馬還沒來得及與外部對手發生激烈沖突,反倒先與用戶發生了“矛盾”。

12月22日,在小紅書等社交平臺上,不少用戶反饋,盒馬“悄悄”對會員免運費權益做了變更——盒馬X會員、X黃金會員、X鉆石會員的免運費配送次數由原來的“每月31次,每天無限次”,改成“每天限一次”。習慣線上下單的用戶對此表示強烈不滿。

這已經是盒馬折扣化以來,第二次對會員體系“下手”了,12月13日,盒馬App停止開通新的付費會員,疑似要逐步取消付費會員制,也曾引起不小的爭議。

不止如此,在更早前,盒馬“線下專享價”“遭品牌封殺”等輿論也一度引起風波。

這些必經的變革陣痛,并未動搖盒馬的變革決心。

盒馬已將折扣化視作生死之戰,在此前的“移山價”練兵時,盒馬CEO侯毅就表示,“這對盒馬來講是生死之戰,打不贏我們就沒有未來了。”

不只盒馬,目前的折扣化賽道已然十分熱鬧,除了山姆、Costco、奧樂齊等國際折扣商超,永輝、大潤發、胖東來等國內傳統商超也都相繼入局,就連在前置倉還是倉店一體模式上,與盒馬反向而行的叮咚,也踏入了折扣化這條河流。

這其中,盒馬可能是最大張旗鼓的一個,也是引起爭議最多的一個。

折扣化,能讓盒馬賭贏未來嗎?

一、折扣化的“線上”包袱

目前,盒馬的折扣化只限于線下專享。

此前,《財經故事薈》線下走訪時發現,一份肥牛卷的價格,線下門店比線上貴了三塊錢。

原因不難理解,線上訂單“最后一公里”的履約成本很高,導致降價要承受較大的盈利壓力。

侯毅對此解釋道,“盒馬首創線上線下不同價,因為線上有很高的配送成本,線下成本低,所以線下價格比線上低才是合理的?!?/p>

當前,盒馬的履約成本不低。

據晚點3月份報道,有行業人士測算過,3 公里配送半徑內,盒馬單筆訂單的履約成本約為 8 – 10 元,按照平均 90 元左右的客單價、25% 的毛利率,盒馬每單履約費用幾乎占毛利的一半。

據上述數據推算,假設是100元的訂單,盒馬大概能賺25元毛利,再扣掉12元左右的履約成本,只剩13元左右去平攤房租、水電等成本(盒馬是店倉一體,門店即配送倉庫),盈利壓力不小。

不過,同樣提供線上服務的山姆,境況卻好很多。

據即時零售專家張陳勇9月份測算,通常一個山姆前置倉(用于線上訂單的履約)達到400單就能盈虧平衡,而目前山姆前置倉日均突破1000單,因而幾乎每個前置倉都能盈利。

山姆的優勢在于,一方面,山姆用戶的消費能力較強,可以負擔起更高客單價,為此,山姆可以設置更高的免運費門檻,再加上量販式包裝,因而客單價更高,能更好的覆蓋履約成本。

山姆極速達的免運費門檻為99元,當天或隔日達為299元,而盒馬起送費不超過50元;客單價方面,據張陳勇測算,山姆線上客單價高達230元,而盒馬線上客單價可能不超過100元。

另一方面,山姆線上訂單采用前置倉(山姆稱之為云倉)+門店配送模式,通過時效不同的分層服務,降低履約成本。

有知情人士告訴《財經故事薈》,山姆的極速達訂單,通常采用前置倉配送,而隔日達訂單則是門店配送。

盒馬是店倉一體,由門店負責配送,且盒馬鮮生門店多在商圈附近,總體房租等成本自然比山姆更高。

唏噓的是,“線上”本是以新零售定位出道的盒馬引以為傲的特色,候毅曾在2018年采訪時表示,“我一直堅持用互聯網改變實體零售業”。

但在今天,這似乎成了盒馬的“包袱”,致使其在新變革中,只能暫時“放棄”。

而不同于盒馬一開始就將線上服務拉滿,對于即時配送,山姆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山姆早期立足門店,只服務線下客戶,而后才拓展線上訂單。

而且,其不似盒馬一開始就主打損耗率高的生鮮品類,而是先從日用百貨逐漸拓展品類,給足了利潤打磨的過程,因而沒有盒馬當前的“包袱”。

如今,迫于盈利壓力,盒馬開始“背離初衷”,以線下為優。

去年3月,盒馬在“字母榜”采訪中透露,盒馬線上和線下的銷售額占比大概為6:4,北京能達到7:3,此后希望能將線下占比從30%提升到50%。

其定位下沉市場的盒馬奧萊店,自2020年啟動至今,也只做線下服務。

而前述所提盒馬對會員免運費次數的變更,更加清晰得彰顯了自己的意圖——引導用戶到店消費。好處在于,用戶在逛的過程中,有機會產生連帶購買,提升客單價。

但盒馬對線上線下“厚此薄彼”的態度,也有風險——原本習慣線上下單的用戶可能會因此流失。

在社交平臺上,不少盒馬用戶表示了不滿,甚至準備“投奔”其他平臺,“買會員就是為了配送到家,搞這種價格差很膈應人”“沒時間去店里買,會員到期就不續費了”“我準備轉戰淘鮮達和叮咚了”

其實,在山姆、永輝等商超內,線上線下不同價的現象也存在,但通常只是部分產品或短期促銷差異,而盒馬步子邁得更大——5000多款產品,至少20%的價格差,確實會引起用戶體驗的震動。

當然,這只是盒馬的過渡期,據公開報道,按照盒馬規劃,折扣化變革未來也會逐漸擴展到線上。

盒馬不會只甘心做一個實體超市,線上線下一體化才是終局。只是眼下,折扣化變革暫時側重線下,顧不得線上了。

二、供應商兩極分化

盒馬折扣化的一端是對用戶的影響,另一端則是對供應商的“沖擊”——重新理順與供應商的關系,是盒馬必走一步。

侯毅表示,未來盒馬要做到“753”價格體系,即KA商品是市場價的七折、自有品牌是市場價的五折、臨期商品是市場價的三折。

不過,這并非單純的降價促銷,而是基于供應鏈再造和組織變革的創新,來實現的長期高質低價。

具體說來,盒馬要打破傳統的零供關系——零售商不再只是渠道商,品牌也不只是供貨方,而是兩者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共創打造更精簡、更具差異化、也更具價格競爭力的商品體系。

盒馬的目標是將盒馬鮮生的SKU數量從現有的8000個左右,精簡到5000個左右,這符合業內共識——山姆會員店的SKU常年控制在4000個左右,Costco則更少,約3700個。

這個精簡過程自然會有供應商“淘汰”出局,引發不滿。

中高端茶飲消費品牌Chabiubiu就是其一,其創始人曾在10月23日長文聲討盒馬,稱10月21日起,產品被盒馬下架,幾萬盒的貨物被要求限期清走;隨后其又控訴盒馬對庫存產品單方面從79元/盒降價到39.98元/盒,導致不少其他渠道高價下單的客戶跑來要求其退款。

而即便是她口中的“大品牌”,也有不少對盒馬感到不滿。

10月20日,上海商學院教授顧國建在公眾號發文透露,由于盒馬的低價策略破壞了市場價格體系,大品牌已開始對盒馬停供、斷供,進行圍剿式的“絞殺”。

而盒馬CEO侯毅也很快轉發了這篇文章,同時透露,由于以折扣低價售賣某款牛奶產品,盒馬已遭到該乳企的“全網封殺”。

不過,這并不影響盒馬的折扣化的推進決心。

早在2018年的盒馬供應商伙伴大會上,盒馬就提出了新零供關系。彼時,侯毅呼吁供應商一起改革,并喊出“不改變的一定被放棄,哪怕是全球第一品牌”“我們希望你一次性給我最低價——你認為這個價格給我最低,如果你的商品在世界舞臺上是有競爭力的,那我們就采購,如果沒有,我們只能放棄?!?/p>

事實上,面對變革,總有一部分供應商愿意陪跑盒馬。

比如,與盒馬合作自有品牌五常大米的十月稻田,提供脆皮炸雞的山東新和盛,供應精釀啤酒的浙江特思拉,供應日日鮮、娟姍牛奶的四川新希望乳業,供應豆制品的上海藝杏等等。

他們愿意配合,一方面是因為認同折扣化是大勢所趨。

為盒馬供應吐司、麻薯、羊角包的上海糖兜科技有限公司CEO曹國亮就表示,“全世界都是卷的,如果我不去改變,盒馬其實也不用等我,還有很多人愿意改變,而我們會被時代淘汰,所以我們從心態上是完全接受的。”

另一方面,他們看中盒馬對市場的洞察能力。

曹國亮表示,盒馬知道什么東西賣得好,而自己有多年食品工業的背景,可以把天馬行空但有數據支撐的東西實現,這就是所謂的“共創”。

為了把價格打下來,這些供應商會對原料、生產等各個供應鏈環節做嚴格管控。

曹國亮表示,公司把管控損耗作為核心訴求,一般預留5個點的損耗,再超過3個點就是很嚴重的“犯罪”。比如,為最大程度壓縮成本,其所用面粉就來自同一園區的益海嘉里,可節約包裝和運輸成本,甚至為了省電費,選擇夜間開工。

這個過程當然“痛苦”,湖州特思拉啤酒有限公司董事長曹暉表示,“真的是陣痛不斷,精釀啤酒最初價格是650毫升49元,盒馬說要賣19.9元/L,我說不可能,但現在一路過來,已經能做到13.9元/L?!?/p>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供應商自身的能力也得到了更深的挖掘和提升。

曹暉表示,不管是創新還是服務意識,各方面都變得越來越強。比如盒馬要求精釀啤酒做28天短保,且實現三天左右的全國配送,這是很難的事,但最終“逼”出來了,履約率能達到98%。

三、八年尋路,盈利成必答題

成立8年的盒馬,一路走來十分不易,其曾探索過多種零售業態,包括盒馬鮮生、盒馬小站、盒馬mini、盒馬鄰里、盒馬集市、盒馬X會員店、盒馬奧萊、盒馬黑標店等等,將前置倉、社區團購等模式嘗了個遍,試圖“占領”各種細分人群。

但大部分模式都以試錯告終,如今剩下盒馬鮮生、盒馬X會員店、盒馬奧萊、盒馬鄰里幾大主要形態,分別瞄準中高收入人群和中低收入人群。

官網顯示,當前盒馬鮮生門店總數超過370家,X會員店有10家,盒馬奧萊132家。

其實,這樣的數量距盒馬預期相差甚遠——早在2019年,盒馬就定下目標要開出500家盒馬鮮生門店,2020年還計劃再新開100家鮮生店。

規模不及目標,IPO也暫時中止。

11月16日,阿里在三季度財報披露,盒馬上市計劃暫緩。據媒體公開報道,盒馬如今估值只有40億美元,距離去年盒馬開出的100億美元估值,已經腰斬。

如今,折扣化作為侯毅考察了多個國家零售業態后定下的新道路,能否真的擔起“全村的希望”之名?

或許,折扣化的新概念能幫盒馬擺脫生鮮電商的標簽,向山姆、Costco等國際商超靠攏,有這些成功先例在前,盒馬的估值故事或許能講得更有說服力。

但盒馬也很難就此高枕無憂。

一方面,折扣化賽道的競爭已十分激烈,和山姆等“資深大佬”相比,盒馬還是“小學生”。

截至2022年底,山姆在中國共有42家門店,營收約 660 億元。

而同期擁有更多門店的盒馬,營收卻不及山姆,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22年中國連鎖百強榜單》顯示,2022年,盒馬鮮生300家門店貢獻了610億元的銷售額。

侯毅自己也承認,盒馬尚不具備與山姆、Costco競爭的能力,“目前國內自有品牌的開發能力、上新速度,整個體系是不完美的,包括我們的供應鏈體系、極具價格競爭力的采購體系都是短板。”

以自有品牌開發為例,盒馬很多產品都與山姆網紅單品“撞款”,比如麻薯、瑞士卷、烤雞等,盡管它們在原料、口感等方面可能有差異,但在不少用戶的感受里,還是盒馬“借鑒”了山姆。

當然,侯毅所言也有謙虛成分,在中國同行里,盒馬的商品創新能力一直被市場稱道。

在社交平臺上,有用戶反饋,盒馬有一些山姆沒有的本地化產品,例如現包餛飩、八寶飯等;而且,盒馬堅持通過直采和冷鏈技術為用戶提供活海鮮,這一點也是山姆不可比擬的。

另一方面,盒馬自身的盈利狀況并不樂觀。

盒馬此前已虧損多年,直到去年底,侯毅在全員內部信中表示,主力業態盒馬鮮生率先實現盈利,同時,今年4月份,其向媒體透露,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盒馬已實現全面盈利。

不過,這種盈利狀態是否可持續還未可知。電商戰略專家李成東認為,盒馬這種季度性盈利此前也發生過,而且,盈利與否和統計口徑有關,比如是只看門店數據,還是將總部研發等各項后端費用都統計在內,結果也會不一樣。

但盈利,已經是盒馬獨立之后的必答題。

今年3月,阿里分啟動“1+6+N”變革,盒馬便是“N”中一員,這意味著,盒馬必須像一家獨立創業公司一樣,自主決策,自負盈虧,而不能持續依賴于阿里集團輸血。

但折扣化這條路,也未必就是坦途。

12月23日,在中國運營六年多,擁有200多家門店的的硬折扣社區連鎖店比宜德,就因現金流斷裂突然關停,足以展示行業的殘酷性。

當前,盒馬折扣化變革還在初期。盒馬成品部總監張宇表示,目前成品部各品類的戰略供應商覆蓋率仍然不算很高,僅為20%左右,尚有80%的品類還沒有完成戰略供應商的篩選。

這條路,注定任重而道遠。

為我投票

我在參加人人都是產品經理2023年度評選,希望喜歡我的文章的朋友都能來支持我一下~

點擊下方鏈接進入我的個人參選頁面,點擊紅心即可為我投票。

每人每天最多可投30票,投票即可獲得抽獎機會,抽取書籍、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紀念周邊&起點課堂會員等好禮哦!

投票傳送門:https://996.pm/MRxg0

采寫:王舒然,編輯:萬天南

來源公眾號:財經故事薈(ID:cjgshui),資深圍觀,謹慎吐槽,橫跨財經、科技的原創深度解讀。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財經故事薈 授權發布,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