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十年后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是內容公司,我不會感到奇怪

0 評論 2524 瀏覽 2 收藏 20 分鐘

AIGC已經成為了熱門的創業和投資賽道之一,那么AIGC的爆發,于內容公司而言,是好事還是壞事?內容方和平臺方的博弈關系又將向什么方向發展?這篇文章里,作者就發表了他的看法,一起來看一下。

自從ChatGPT誕生以來,AIGC迅速成為了全球最熱門的創業及資本賽道,由此又帶來了兩個嚴肅的、必須回答的問題。由于AIGC大行其道的歷史還太短,對這兩個問題的討論還處于百家爭鳴的階段,但是早晚需要得到確定的答案。

  1. AIGC的爆發式發展,對內容創作者尤其是內容公司而言,是好事還是壞事?換句話說,內容方的相對地位是會下降還是上升?
  2. 在AIGC普及之后,內容方和平臺方的博弈關系將向什么方向發展?在這場永不會結束的博弈當中,AIGC會讓哪一方獲得優勢?

01

在我看來,第一個問題不難解答:AIGC將加劇內容方內部的不平衡,或曰“貧富差距”。首先,在內容公司內部,從事重復性、可替代性勞動的工種將被急劇邊緣化,其中一部分會消失。

其實,就算在AIGC誕生以前,可替代性內容崗位(可以理解為與核心創意無關的崗位)就在持續萎縮當中。例如,剪映等“傻瓜型”視頻剪輯工具的推出,大幅降低了短視頻行業對一般剪輯工作的需求;只有在影視劇等專業性更高的領域,剪輯人員的地位才基本未受影響。常識告訴我們,對于任何一家內容公司、任何一部內容作品而言,核心創意崗位都是極少數的。整個內容產業的蛋糕不會變小,所需的人工量卻在持續減少,結果就是,核心創意人員分到的蛋糕比例更大了。

其次,在不同的內容方之間,那些擁有強大原創能力、能夠持續產出優質IP的頭部內容方顯然將獲得更高的話語權,以及更多的財富。我們知道,阻止頭部內容方獲得更大成就的瓶頸,往往是“產能不足”——產生新的創意固然不容易,但是把創意以工業化方式轉化為產品則更困難。因此,從《阿凡達》上映到《阿凡達2》上映,過去了整整13年;《俠盜獵車手》(簡稱GTA)系列兩部作品之間的發布間隔,已經超過了9年。以中國玩家更熟悉的《原神》為例,即便在擁有超過600名開發人員的條件下,米哈游也只能每個季度進行一次大型內容更新,雖然更新質量一般都很不錯,可還是讓玩家覺得很不解渴。

在任何時代、任何領域,平庸的內容方永遠占據絕大多數。它們永遠不可能拉近與頭部內容方在創意能力上的差距,卻有可能在產能上相差無幾。只要肯砸資源,它們的內容產能完全可以超過頭部內容方。因此,內容產業永遠存在“二八定律”:20%的優質內容拿走了80%的收入,剩下的20%由其他內容瓜分。AIGC的普及,終有一天將使得“內容產能瓶頸”大幅放寬直至不復存在??上攵?,頭部內容方會繼續膨脹,就連20%的份額也不會留給別人了。

有人擔心,AIGC的普及將導致“資本”對內容產業的影響力繼續擴大,內容創作者將淪為“資本”的馴服工具——恰恰相反,AIGC在強化核心創意人員話語權的同時,也在弱化外部資本的話語權。資本不會創作,資本對內容產業的投入無非是兩部分:第一是對優質創作者、優質IP的押注,第二是對工業化生產能力的投資。既然后者在很大程度上被AIGC簡化乃至架空了,資本就只能更專注于前者。事實上,資本追求的只是利潤最大化;只要優質創作者能帶給它源源不斷的利潤,它當然樂意做個“甩手掌柜”,而不是事必躬親。

第二個問題比第一個問題復雜一些,因為影響內容方與平臺方關系的不僅有AIGC,還有Web3.0等各種因素。AIGC和Web3.0結合起來,會產生什么樣的化學反應,這一點無人能夠預測。假設我們拋開Web3.0這個干擾因素,僅僅考慮AIGC的影響,那么答案可能是:頭部內容方相對于平臺方的地位會上升;一些具備極強創意和個性的小內容方可能迎來上升機遇;而大部分缺乏特色、可替代性強的內容方相對于平臺方的地位將大幅下降,直至淡出市場。

早在AIGC出現之前,頭部內容方對平臺方就有較強的博弈能力,平臺方更傾向于與其合作、對其收編,而不是與其對抗。

奈飛號稱要顛覆好萊塢,但是在實踐中,它簽下了數以百計的好萊塢名導演、名制片人,從而收編了好萊塢的大部分頭部內容方。國內的三大長視頻平臺(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在燒錢爭奪頭部內容方面不遑多讓,直到巨額虧損讓它們失去燒錢能力為止。在B站和西瓜視頻爭奪視頻霸主地位的白熱化階段,雙方都愿意為頭部UP主砸出數百萬元到數千萬元的簽約經費。

前面分析過,在AIGC普及之后,頭部內容方的產能瓶頸有望得到徹底緩解,從而進一步增加其內容產出量。既然如此,平臺方就更要伺候好它們,分配給它們更多資源了。

與此同時,那些不缺乏創意和個性的垂類小內容方,將獲得巨大的上升空間,其中一部分終將逐漸上升為頭部內容方。

從過去幾年抖音、B站的新興達人的成長軌跡中,我們不難發現:制約業余創作者走上專業化道路的第一門檻是創作時間,第二是資源;而AIGC能夠節約海量的時間和資源。AI創作工具走進千家萬戶,大幅拉近了這些業余創作者與專業團隊的差距,從而大幅加快其成長速度。出于提升內容多元化程度、促進內容新陳代謝的考慮,平臺方也會給予它們應有的扶持。對于“內容創業”這個與Web2.0幾乎同時誕生的古老賽道來說,AIGC或許意味著又一個春天的到來。

至于那些既無創意、又無特色,依靠模仿和單純地追熱點獲得一席之地的平庸內容方,對于平臺的價值將大大降低。AIGC本身的模仿能力已經很強了,至于追熱點,AI生成內容的時效性顯然更強。因為平庸的內容方占據絕大多數,它們對平臺方的意義就是“填充”,以龐大的內容產量(雖然其中不乏垃圾)去撐起平臺的內容生態。從今往后,它們的任務可以由AI更好地完成,所以它們可以消失了。不僅在PUGC領域是如此,在OGC領域也是如此——缺乏特色、只會跟風的影視公司和游戲公司紛紛垮掉可能只是時間問題。

對于平臺方而言,AIGC有好處也有壞處,但是歸根結底是好處更多。因為AIGC能進一步降低內容創作的門檻、提升內容產量,尤其是提升優質內容的產量,這是平臺方最急需的。就算平臺方在與頭部內容方的博弈當中地位下滑、分到的蛋糕變小,只要蛋糕本身變大,它們也是穩賺不賠的。

所以我們可以理解,為何包括微軟、Meta、騰訊、百度在內的一批互聯網平臺公司對ChatGPT如此看重:AIGC既是一劑立竿見影的強心劑,也可以成為一劑長期的大補藥。

02

對于內容方而言,AIGC的誘惑就更大了:它能讓頭部內容公司成為世界上最好的、最令人向往的生意,沒有之一。在21世紀的前20年,年輕創業者所能想象的最美好的未來,是開設一家擁有數億用戶的互聯網平臺公司,這樣的公司估值可望達到百億、千億乃至萬億美元;接下來,越來越多的年輕創業者的理想,會變成開設一家擁有數億受眾的內容公司,這樣的公司估值可以比平臺公司的估值還高。

你或許會說,頭部內容公司的日子本來就很爽了,看看“上海四小龍”游戲公司(米哈游、莉莉絲、疊紙、紫龍)的收入規模就知道了;影視行業要差一些,不過歡喜傳媒、檸萌影視、樂華娛樂等大型影視公司仍能得到在資本市場呼風喚雨的機會。

沒錯,但是我的意思是說,這僅僅是一個開始,AIGC可以讓頭部內容公司在增加收入的同時,控制其成本和組織復雜度。簡而言之,就是讓它們化身全世界最高效、最讓管理層省心的賺錢機器。如果你認為現在的頭部內容公司已經很厲害了,那么下個世代的頭部內容公司會讓你驚為天人。

我們不妨先看一個二次元愛好者很熟悉的案例。型月(Type-Moon),這家日本游戲公司起源于1998年成立的一個玩家同人社團,以編劇奈須蘑菇、畫師武內崇二人為靈魂人物。在發布了輕小說《空之境界》、獨立游戲《月姬》之后,型月于2003年正式轉型為商業公司,并于次年推出了二次元歷史上一部劃時代的游戲——Fate/Stay Night。該作品以“圣杯戰爭”為背景設定,以“美少女亞瑟王”這一顛覆性的角色人設吸引了大批粉絲,為型月打開了商業化成功的道路,也開啟了迄今長達二十多年的“Fate宇宙”。

從那以后,該系列推出了至少11部游戲、20余部動畫(含劇場版)、7部輕小說(其中大部分也有漫畫版),成為歷史上作品數量最多、綜合收入最高的二次元IP之一。中國受眾最熟悉的當屬Fate/Grand Order(簡稱FGO),B站正是因為在2016年代理了這款二次元卡牌RPG的國服版本,才終于找到了第一個穩定的盈利來源。我們可以毫不夸張地說,FGO撐起了B站在資本市場的脊梁,鋪平了它的上市道路。在巔峰期,FGO在全球的年度收入可能高達50~60億元人民幣。到2023年,它仍然是日本和中國市場最受歡迎的二次元手游之一。

自從成立之日起,型月的大部分作品都是由奈須蘑菇和武內崇兩位核心創意人員驅動的。以商業價值最高的FGO為例,奈須蘑菇不但親自擔任主筆、總監修,而且親自撰寫了至少四個章節的劇本(均是玩家口碑極好的章節)。武內崇作為主美術師,親自負責了三十多個重要角色人設,尤其是阿爾托莉雅(亞瑟王)這位人氣最高的女主角。正是兩位靈魂人物的存在,使得Fate系列能夠不斷聚集日本二次元界最優秀的編劇、美術、策劃人員,二十年如一日地維持高質量的內容更新。Fate的成功,就是以個人天才為杠桿撬動商業價值的典范。

然而,型月的發展歷程也折射了個人天才的局限性:以編劇和畫師為核心的游戲公司,在游戲性(Gameplay)和技術方面必然存在軟肋。因此,Fate系列早期的兩部游戲均是視覺小說(Visual Novel,在日本又被稱為Galgame)類型,即專注于劇情和人設,游戲性十分單薄。

型月花費了多年時間,才逐漸將Fate系列擴展至角色扮演(RPG)、動作(ACT)等游戲品類。2015年推出的Fate/Grand Order,雖然引進了經驗豐富的外包開發商,但仍然是一部以劇情取勝、游戲性不甚豐富的產品,技術水平在當時也談不上先進,僅有2D動畫技術還算可圈可點。產品能力的短板使得型月錯過了很多機會,包括多年以前策劃并“流產”的Fate大型網絡游戲,以及傳說中采用虛幻4引擎卻遲遲沒有發布的新作。

型月旗下Fate系列主要作品一覽

(資料來源:型月官網、萌娘百科、日文維基百科)

假設AIGC普及了,情況又會如何呢?我認為,那至少會在三個方面擴大型月的優勢、補齊其短板,使其成為一家更強大的原創內容公司:

  1. AIGC將進一步擴大型月的核心優勢——劇情和人設。奈須蘑菇和武內崇縱然是天才,但精力是有限的。AIGC將允許他們聚焦于全局性及最重要的環節,幫助他們填充細節。要知道,FGO雖然邀請了大批資深畫師,但原畫質量還是良莠不齊,AIGC在這方面可能會產生奇效。
  2. AI具備很強的編程能力,從而幫助型月這種“非技術導向”型游戲公司補齊技術短板。在游戲行業有一個臭名昭著的笑話:“我們團隊什么都有,就缺程序員了?!?/strong>這固然是一種諷刺,卻也道出了許多獨立游戲開發團隊的困境——缺乏把創意轉化為代碼的能力。型月再也不必依賴外包開發商去完成產品,從而可以加強對產品質量的把控。
  3. 以AI代替基層人力,可以使公司組織架構大幅精簡,從而允許核心團隊專注于創作本身。辦過企業的人都知道,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組織管理等日常事務會占用管理層越來越多的精力,而內容創作者一般不擅長此道。例如,型月創始人奈須蘑菇以“社交恐懼”聞名,甚至從不在公開場合露面。在這種情況下,AI帶來的組織縮減無疑是一種福音。

03

別誤會,就算有了AI的加持,型月這樣的獨立游戲公司也很難做出類似《原神》的一線手游產品,更不用說類似《賽博朋克2077》的3A大作。在可見的未來,在游戲、影視等工業化程度較高的內容領域,“皇冠上的明珠”仍將歸屬于那些組織復雜、訓練有素的大型公司——但是這樣的公司也僅僅是一小撮而已。與此同時,內容產業的絕大部分版圖將被類似型月這樣的基于少數核心創意人員、規模小而精的獨立公司所占領。

我們不妨將未來的“型月”們想象成古代的希臘城邦:人數雖少,土地雖少,卻因為掌控關鍵貿易路線而十分富足,而且其精銳部隊哪怕面對龐大的波斯帝國也毫不膽怯。在這些“型月”當中,有一小部分將擴張為新一代“米哈游”乃至“動視暴雪”,就像馬其頓在亞歷山大大帝的率領下擴張為世界性帝國。至于那些沒有擴張起來的,也可以游刃有余地維持多年的繁榮。

如果我們把目光從AIGC身上暫時轉開,放眼更廣闊的全景,就會發現:自從互聯網誕生以來,頭部內容的強者恒強、頭部內容公司地位的不斷上升,就是一個不可逆轉的潮流。投資者總是喜歡發明各種時髦的概念,“粉絲經濟”也好,“IP經濟”也罷,說的其實都是同一件事情——

內容產業的空間越來越寬廣,同時其內部分配越來越不均衡,由此導致了一批“內容巨無霸”的出現?!皶r來天地皆同力”,AIGC和Web3.0只是助推了這個潮流,使它從江流變成了洋流。

如果在這股洋流之中,能夠誕生一家或幾家萬億市值的公司,乃至誕生下一個時代的蘋果、微軟級別的巨頭,那我也不會感到奇怪。

如果時光倒退二十年,有人宣稱一家音樂播放器和手機制造商將成為全球第一家市值突破1萬億、2萬億和3萬億美元的公司,大部分恐怕是不會相信的。事實上,直到2007年初代iPhone發布,關于蘋果公司是不是泡沫的爭論,仍然在社交媒體上廣泛存在。幸運的是,圍繞內容公司的爭論應該不會持續那么久,因為歷史的進程將遠遠快于預期。

作者:怪盜團團長裴培

微信公眾號:互聯網怪盜團(ID:TMTphantom),互聯網行業觀察者及研究者。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互聯網怪盜團 授權發布,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