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馬CEO侯毅與折扣店的N次錯過

0 評論 2678 瀏覽 1 收藏 20 分鐘

今年,盒馬終于放棄會員制并開始全面折扣化。在重新獲取用戶和供應商的信任之前,其CEO侯毅可能還要回答兩個問題:盒馬到底要服務誰?他的信仰及核心價值是什么?畢竟,之前曾經有那么多的機會。

按照近兩年慣例,盒馬CEO侯毅會在每年1月初發出新年內部信,既是為過去一年做定調總結,也會明確新一年的經營目標及具體舉措。

不過今年情況有點特殊,外部迄今還沒有見到這封「定調」信的出現。

自從2023年10月宣布全面折扣化并暫停盒馬X會員的開通及續費以來,作為零售商的盒馬,面目模糊起來。有媒體甚至猜測,代表盒馬在倉儲式會員店業態探索的「盒馬X會員店」,有可能成為新的棄子。

但這一判斷被業內人士否定?!负旭R不會放棄這個賽道」,一名同時與多家倉儲式會員店合作的供應商告訴《降噪NoNoise》,該業態的增長性被業內堅定看好,而盒馬X會員店最近也在尋求跟更多進口供應商對接。

如果說本土零售商有可能跑通這個模式,他認為盒馬的成功概率最大,因為其在團隊戰斗力、商品力以及顧客信任度上都更為出眾。

不過當盒馬采銷找來聊合作時,他還是婉拒了,主要擔心盒馬當前的內部混亂,「不敢做」。

「這個彎轉得有點大,能夠轉回來當然很好……」有前盒馬人士也向我們感嘆,盒馬靈活是靈活,但有些動作太快了,容易走形。

一家公司業務變快太快,既可以看作開放心態下的不斷進化,也可以理解為缺乏定力的注腳。比如盒馬,距離2023年一季度的全面盈利僅半年時間,轉眼就要十萬火急地打一場「生死之戰」。

在重新獲取用戶和供應商的信任之前,侯毅可能還要回答兩個問題:盒馬到底要服務誰?他的信仰及核心價值是什么?

畢竟,創始人的認知,決定了企業的轉彎頻次。

一、盒馬與折扣化的幾次錯過

侯毅的前老板劉強東說過,零售業的秘密都在沃爾瑪的貨架上。

盒馬自2023年10月啟動的「折扣化」變革,正是美國零售巨頭沃爾瑪、Costco早就趟過的路,現在這兩家活得都還不錯,分列美國第一和第三零售商。

如果從「使命」角度來看企業的核心價值,針對大眾消費的沃爾瑪和瞄準中高端市場的Costco強調的都是一個極致省錢。沃爾瑪說要「幫顧客節省每一分錢」,Costco則要「為會員以盡可能低的價格提供最好的產品和服務」。

在想方設法怎么多賺錢以及想法設法讓顧客怎么省錢之間,選擇后者的零售商都笑到了最后。電商平臺拼多多同樣受益于此。

但2022年的盒馬顯然還沒有參悟零售業的「秘密」,或者說看到還沒法做到。侯毅當時為盒馬確定的使命是「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求」。

反映到商品服務上,為了讓消費者可以「手剝」而不是「刀切」芒果,盒馬從產地采摘成熟芒果,盡管這意味著更大的損耗。盒馬立住了「價值」的標簽,但在「價格」上偏貴。

在消費升級時代,盒馬跛了一只腳并無大礙,因為時代就是那部正在上升的電梯。站在電梯里,跛不跛腳,無人覺察。一眾新消費品牌大概會感同身受。

彼時在侯毅眼中,新零售和傳統零售的區別在于「新零售更提倡健康消費,享受最好的商品、最好的服務」,所以99元一只的波士頓龍蝦成了盒馬鮮生店內爆款,線上訂單3公里內30分送達、258元/年的黃金會員每月還有31次線上免運費權益……

徘徊在轉型的十字路口的傳統零售商老板們接踵而至,擠進盒馬門店參觀學習。他們發現,有些能學,比如餐飲場景、活海鮮;有些也是真學不來,比如不計成本的會員權益投入、走馬燈似的新業態試驗。

畢竟阿里新零售的橋頭堡只有一座。

通過互聯網擅長的以場景為核心、以數字化提升效率,佐之爆品營銷,盒馬鮮生已經在人氣上驗證了了該業態的先進性,只剩最后一個自證指標——持續盈利的能力。這是零售企業沖擊IPO的底氣來源。

只是這時,時代的電梯哐當掉到一樓。

心高氣傲如侯毅,也只能帶領盒馬快速回歸零售的本質,爭奪低價心智。2023年10月,盒馬宣布線下門店5000多款商品價格下調20%;供應商則被要求直接降價,否則品牌下架。盒馬要攜折扣化的盒馬鮮生+X會員店與Costco、山姆全面對撞。

「做零售業需要有超前的商業嗅覺,看到不行確實需要馬上掉頭?!惯@是侯毅的行動法則之一。

現在回過頭來看,不論是傳統零售還是新零售,本質還是差異化的商品力,而差異化本身是由價格和價值共同來丈量的。越是下行周期,價格和價值的最大公約數在顧客心中的權重就越高,這也是為什么2008年金融危機席卷全球時,優衣庫股價能逆勢上漲63%,沃爾瑪全球新增門店數百家的底層邏輯。

從過往言論來看,侯毅其實很早就看到商品價格力的問題,卻也數次與「折扣化」經營模式錯過。

在2018年盒馬首屆新零供關系大會上,他毫不客氣地指出,「中國的商品價格為什么會這么高?供應商應該好好思考這個問題?!顾吹搅愎╆P系的失衡——國內商超一直以供應商為主導,零售商沒有建立起自己的買手體系,只能做一個收租者,而不是經營者,所以采購效率不高。

盒馬的第一步變革,與其說是品類創新——引入餐飲和大海鮮,不如說是重構零供關系——構建自己的買手體系、去KA化,這是做「好商品」的核心;對供應商則不收進場費,就像Costco那樣。當然這只是理想情況。

第二步則是發力自有品牌,打通一條條垂直供應鏈。這樣既能降低商品成本,又可以提高零售商毛利。這一點也像Costco。在2021財年,Costco自有品牌Kirkland營收590億美元,在公司總收入占比達到了31%。而按照侯毅2018年的設想,盒馬要用三年時間實現自有品牌占比50%。

這兩步,如果每一步都能扎實打好基礎、如期兌現,盒馬今日可以騰挪的空間大概要大得多。

現實是人們往往高估自己的效率,更別提還有疫情這種黑天鵝。目前,包括生鮮、標品、3R食品的盒馬自有品牌銷售占比為35%,距離侯毅的既定目標至少還有30%的路要走。

當然,這一表現比中國超市百強企業平均4.3%的銷售占比已經高出太多。

至于買手體系的建立,那才是真正的「移山」工程。侯毅曾在2021年坦承,三年下來,發現很難去改變。一方面是采購不堅決,采購費不愿意放棄;另一方面是很多人不愿意改變現狀。

反映到競爭環節,在2020年進入倉儲制會員店賽道后,盒馬做了一年下來,發現越做越難,「要形成每個單品的核心競爭力,雖然我們有相對好一些的采購體系,但是我們做的還不夠?!箵Q言之,追趕Costco、山姆還有挺長的路要走。

原本盒馬計劃兩年內開出50家X會員店,GMV要超過現有的盒馬鮮生。但截至2023年底,X會員店只開出10家,遠低于山姆會員店同期新增門店數。

一名盒馬供應商認為,盒馬買手的商品研發能力還有待提升,「好的買手對于品控和產品嗅覺都有要求,對一個產品能不能爆要心里有數?!?/p>

零售專家王國平也認為,盒馬目前的采購體系尚不足以支撐全面對標Costco和山姆,畢竟這兩家的全球采購體系、供應鏈已經打磨了40年。而在他印象中,山姆唯一公開提到的國內對手是大潤發,后者有制造端的團隊基因,對工廠環節很熟悉,早年曾把市價3000多元的電動車,做到賣場零售價999元。當年海南一家大潤發店的年銷售額曾達到10個億,以至于業內流傳過「大潤發周邊寸草不生」的說法。

而盒馬創立不到8年,盡管其已在生鮮、食品供應鏈方面表露出顯著優勢,但要全品類對標國際巨頭,在采購體系、垂直供應鏈上還要做更多從0到1的拓展,形成自己的特色。

做硬折扣需要耐心,但時代沒有給變革者留出更多緩沖空間。從盒馬暫緩IPO到決然顛覆既往的商業模式,想必侯毅早已感受到了經營環境的變化以及撲面而來的壓力。

其實盒馬在2022年已經看到折扣化經營的前景,只不過從戰略上選擇了分散押注。在2022年盒馬新零供大會上,侯毅提出以X會員店和盒馬鮮生向上走,主要用價值創新滿足中產階級的需求;用盒馬奧萊向下走,用價格創新滿足更廣泛的大眾需求。奧萊業態上升為盒馬「三駕馬車」之一。

有業內人士稱,盒馬奧萊的商業模型數據反饋很好,十幾萬的日銷售額快趕上一家普通大賣場,「說明折扣化是消費者歡迎的,事實上各省大商超都在試水?!?/p>

被盒馬忽視的是中產階級的變化。從國際零售巨頭的發展歷程來看,折扣化并不只是部分群體的需求,中產受到環境擠壓時,也會發現拼多多真香。

盒馬的錯過和挑戰,歸其一點,還在于對零售本質的認知。

二、比輸出「一萬億」夢想更緊迫的事

在宣布全面折扣化、暫停會員體系后,侯毅有必要回答一個問題——盒馬的信仰是什么?

聽起來有點形而上,但鑒于盒馬總在變化,其需要對顧客、合作伙伴輸出恒定的價值觀,以獲取長久的信任。

比如有供應商在跟我們交流時提到,中國零售商需要長期主義,尤其是在倉儲會員制賽道。而這也是盒馬當前的三駕馬車之一。另一名與盒馬有過合作的供應商則強調,「零售業不是一票干起來的,不腳踏實地不行?!?/p>

能感受出,許多人對盒馬的耐心和定力缺乏信心。

當然這取決于如何侯毅界定盒馬。新零售的光環早已暗淡無光,實體零售的標簽對于資本市場似乎又不夠性感。

盡管侯毅在很多場合說過要回歸零售的本質,但他本人對于盒馬的界定似乎有些搖擺——2023年4月接受媒體采訪時,他強調盒馬是新電商,不是實體店;當年10月啟動「折扣化」變革后,他說,未來的低價一定在實體門店,而不是在電商。

如果盒馬自認為是一家電商平臺或者說互聯網公司,那流量和規模便是訓練這個「信仰模型」的算法。過往的激進開店、不計成本的會員權益補貼以及2023年提出的全品類、全業態、全渠道的三全戰略也就有了合理依據。

截至2023年9月,盒馬生鮮門店數量已經突破350家;預計2024年,盒馬開店速度將繼續狂飆。在業態上,對標精品超市的盒馬黑標店的出現,基本補齊全客群營銷的最后一塊拼圖。

如果是零售商,雖然沖擊規模同樣重要——它代表了渠道對KA和垂直供應鏈的話語權以及更低的商品生產成本,但更核心的是顧客信任,亦即品牌力。這需要耐心和專注。

相比資本市場喜聞樂見的未來十年「一萬億銷售、服務十億消費者」這種宏大而抽象、規模導向的愿景目標,顧客可能更想知道,為什么選擇盒馬?以及盒馬是否值得長久信任,甚至每件商品都可以閉眼入?

在當下,這或許是一個比輸出「一萬億」夢想更加緊迫的議題。畢竟現在永輝、沃爾瑪、大潤發等連鎖商超都在圍繞「天天平價」「天天低價」「質價比」做營銷,爭奪顧客心智;變革方向也大差不差,比如門店空間改造升級優化線下體驗、精簡品類和SKU、增加定制商品占比以提高差異化、做自有品牌拓展垂直供應鏈……

▲ 圖源:線下實拍

尤其在定位中產及年輕人的盒馬鮮生業態暫停付費會員模式、想要通過線下低價捕獲更廣泛的消費人群后,盒馬的標簽其實已經開始模糊化。

如果說Costco、山姆滿足了會員對于中產生活方式的身份認同,Ole’一類的精品超市瞄準高端消費者,那現在的盒馬呢?其獨特之處在哪里?客群的變化會否帶來商品創新的變化?多業態門店之間是否會互相分散流量?一二線城市的中產和年輕人又有多少時間、能以多高的頻次逛線下門店?如何確保品控穩定……這些都還有待觀察。

從顧客視角來看,盒馬還需要一個更清晰的標簽。既要又要,反而容易造成特色不足。

在走出第一步——啟動商品層面的全線折扣以后,盒馬或許可以摸著西班牙連鎖超市Mercadona的變革經驗過河,夯實信任基礎。

自1993年開始致力于「全面質量」戰略以后,Mercadona第一步是推出「天天低價」,并因此承擔了6個月的嚴重虧損。此后,該公司相繼推出產品保質期原則 、店內便利原則、品類管理、內部供應商概念等等細化戰略,并將自己定位為「顧客完成整個購買過程所需的解決方案的提供者」。

Mercadona的管理者們不再談論市場份額,而是以家庭消費潛力為信任指標,目標是在自己經銷的三個品類中占據 100%的家庭開支份額。在這個過程中,商品「質量」的概念開始向食品安全演變,比如杜絕不恰當添加成分。

侯毅在啟動全面折扣戰略之前,曾到歐洲考察零售商變革,相信對Mercadona的變革路徑一定不會陌生??沙掷m發展的零售折扣化變革背后,需要良性的零供關系以及顧客優先的信任感建立。

當下有利于盒馬變革的一面在于供給端產能過剩。有供應鏈人士告訴我們,工廠端一般做到20%的毛利才能保證運轉,但這兩年產能過剩、內卷加劇,「按盒馬的體量,當它要求降價,總會有工廠愿意合作。只要有10%的毛利,就會有人接單?!?/p>

挑戰在于如何激發供應商投入資源,跟著盒馬聯合做商品創新。創新一直是盒馬的生命線,但如果捋不順零供關系,供應商是否還愿意投入到風險更大的創新之中?

去年一次受訪時侯毅曾說,一個時代要做一個時代的事情,一個時代誕生一個時代的產物。當一個時代板塊俯沖向另一個時代板塊,盒馬縱身一躍,選擇了順應勢能傳導的方向。

這條路更難。當然如果走通了,只要消費者認可盒馬的差異化能力,其一定會走得更遠。

作者:孫靜

來源公眾號:降噪NoNoise(ID:forjingyijing),噪音太多,來點有價值的吧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降噪NoNoise 授權發布,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