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支付領域新嘗試
7 月 24 日,愛范兒受邀參加由分眾傳媒、聚劃算、支付寶三方聯合舉辦的新聞發布會。分眾傳媒 CEO 江南春、支付寶副總裁樊治銘、聚劃算資深總監程煒文都出席了本次發布會,共同宣布了三方合作。合作的具體內容簡單來說,就是用戶以后可以使用支付寶的手機客戶端,在 7 個城市(上海、北京、廣州、深圳、杭州、南京、成都)的 3 萬塊分眾顯示屏上,通過掃描二維碼直接參與聚劃算提供的精選團購。
分眾傳媒 CEO 江南春表示:
傳統模式下,從廣告展示到商店真正消費,往往經過多次跳轉,而通過這個方案,我們讓消費者在看廣告產生沖動的同時,可以直接形成銷售和支付。
發布會上反復提到了 O2O 模式。支付寶、聚劃算、分眾傳媒試圖通過這樣的商業合作,打通線上和線下的消費。聚劃算提供網絡商品,分眾提供線下渠道,支付寶提供移動支付的技術支持(二維碼+快捷移動支付)。
作為各自領域中的領跑者,本次“強強聯手”的試水能收到多大成效還有待檢驗。我們看到的,是中國移動支付領域的一次新嘗試。
移動支付在近年來都被看作新興的熱門領域,各路分析師都在不厭其煩地給出自己的市場前景預測。Gartner 的一份報告指出 2012 年全球移動支付交易額將達 1715 億美元,Gartner 的調查主管 Sandy Shen 認為 2016 年底移動支付交易金額將達到 6170 億元,另外一個調研機構 Yankee Group 更是大膽預測 2015 年全球移動交易金額將突破 1 萬億元??粗@一個個觸目驚心的數字,總是讓人有“雖然不知道是什么概念,但是感覺好厲害的樣子“之類的想法。那么在中國,移動支付會迎來它的春天嗎?
先來看中國市場存在的移動支付解決方案。
銀聯模式
中國銀聯手機支付方案通過專用的智能 SD 卡以及銀聯手機支付客戶端來完成。智能 SD 卡集成了大容量數據存儲以及符合國際 ISO 規范的 IC 芯片安全功能,銀聯手機支付客戶端目前推出了 Android、S60V5、S60V3 以及 Windows Mobile 版本。
功能方面,你可以在標有銀聯“閃付”標識的受理終端上進行非接觸式支付。除此之外還提供了其他的常見金融功能,包括賬戶余額查詢、銀行卡轉賬、信用卡還款、水電氣繳費、手機充值繳費、固話寬帶充值繳費、游戲點卡等數字產品的購買、電影院訂票訂座、機票與酒店的預定和支付,以及網上商城的電子賬單支付等。
FT 中文網《移動支付在中國》提到:
銀行擁有金融牌照和超強的經營實力,在金融服務領域具有的無可爭議的主導地位和品牌效應。通過開展移動支付業務,銀行還能發展衍生金融業務,推動非傳統金融業務的發展,但銀行欠缺開展移動支付所必須的網絡資源。
運營商模式
目前中國三大運營商移動、聯通、電信都推出了自己的移動支付方案。這三家都在去年年底拿到了央行發行的第三方支付牌照——相當于支付領域的“入場券”。2010 年 6 月,央行公布了《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明確規定“非金融機構提供支付服務,應當依據本辦法規定取得《支付業務許可證》,成為支付機構?!?/p>
各家方案大同小異,在開通運營商的支付賬戶之后,可以通過短信、互聯網等手段實現話費繳納、網上付款、水電燃氣賬單支付等功能。另外移動和電信兩家都各自推出了小額現場支付服務,主要是通過集成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的手機卡來完成。
在今年上海舉行的 MAE(亞洲移動通信博覽會)上,在談到手機支付解決方案時,中國移動董事長奚國華稱中國移動要發揮自身優勢,在 SIM 卡基礎上找解決方案,維護傳統運營商的利益。奚國華還稱中國移動支持 GSMA 推進的 SIM 卡移動支付標準,但“光靠傳統運營商是不夠的,要與銀行進行有機合作,發揮手機和 POS 機共同的作用”。他說“目前正在跟金融機構談,但雙方都要尊重對方各自的既得利益?!?/p>
這實際上就表明:盡管運營商手上有海量的終端用戶,但卻缺少了金融方面的相關資源。
支付寶模式
好東西是不需要推廣的。現在幾乎每個人的手機上都裝了新浪微博,我們希望有一天支付寶也能做到這一點。
另外他還透露目前支付寶正在與各大手機廠商談預裝支付寶客戶端的事宜。
近年來,支付寶在移動端確實做出了不少努力。在各個平臺推出自己的移動客戶端,并且功能方面逐漸完善。現在,通過快捷支付,在支付寶的手機客戶端上完成簡單的網上購物、話費充值、水電費賬單支付等功能已經不是大問題。而關于現場支付,支付寶采用的方案是條碼支付。主要實現方式為付款方在客戶端上生成條形碼,收款方掃描條形碼即可完成交易。
隨支付寶而生的信用體系已經成為其在移動支付領域獨特的優勢之一,但它在終端用戶以及資金方面都沒有多大籌碼。
他山之石:外設模式
Square 是美國移動支付領域的先行者,這個初創公司開創了移動支付的新模式。它目前的方案已經比較完善——Square 讀卡器+為小型商家設計的 Square Register+帶來“無現金、無卡片、無收據”購物體驗的 Pay With Square。近年中國也出現了 Square 的模仿者,比如拉卡拉、盒子支付、快錢等。這種模式主要是由第三方公司自己提供音頻口外設(手機刷卡器),搭配智能手機應用,與銀行展開合作,從而實現在手機上刷卡的功能。
但不得不說這些公司都處于弱勢地位:沒人、沒錢、沒“安全感”。沒人——缺少將產品推向消費者的豐富渠道,導致用戶量不大;沒錢——公司資金不多,利潤率小;沒“安全感”——一來是指這類公司命運大多掌握在銀行手里,二來是指消費者對其信心不足。
障礙
先不談論發展規模,從發展現狀來講中國與美國非常相似。
中國的移動支付市場仍然處于爆發前夕,相關行業的各大公司都意欲在市場上拔得頭籌。各自為戰的結果就是標準不統一,而標準不統一的問題也會讓用戶們在挑選方案的時候毫無頭緒。這事兒就跟選擇手機號碼有一定的相似性,作為用戶我不希望三天兩頭就更換自己的電子錢包,各家的功能差異很可能讓用戶顧此失彼。
不僅如此,仔細觀察會發現各家方案都有不小的局限性:
銀聯的方案直接將不支持 SD 卡的 iOS 設備拒之門外;
運營商們各有各的標準,這對不經常換手機號碼的用戶問題還不大,不過這會讓商戶們很頭疼;
Square 的中國門徒們在普及方面會遇到不小的難題;
而支付寶目前更多仍舊是適合遠程付款的產物,條碼支付的方案便利性不足。
另外值得提出的是,目前存在的方案似乎都關注在現金和銀行卡上,儲值卡、優惠券等金錢替代品仍舊不在考慮之列。
如何推行統一的標準,增強用戶對移動支付的信心?尋找便宜、便捷、易推廣的方案,是整個行業都需要考慮的問題。中國的移動支付市場仍處于戰國時期,要讓戰國七雄和諧相處共創未來似乎只是奢望,但他們若不攜手,又很難推動行業發展。統一中原的角色,什么時候才能出現呢?
看下這篇文章是2012年的,現在是2017年,原來這個網站在2012年之前就有的。如今已經是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天下了。什么行業都是先進入到得天下,想想現在所在分期消費領域是不是有些晚了呢,要是藍海這會再做真的是費勁吶,做支付的產品經理出來嘮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