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優鮮的戰略轉型,路在何方?

1 評論 4113 瀏覽 11 收藏 13 分鐘

昔日生鮮賽道第一股的每日優鮮在去年瀕臨退市,直到2023年8月一次戰略轉型,讓它成功逆轉局勢。本文以每日優鮮為例,分析企業戰略轉型的關鍵。

昔日生鮮賽道的第一股,在2022年爆出諸多負面消息,2023年又瀕臨退市。

然而在2023年8月又突然得到了一筆27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2億元)的投資,他們花了1200萬美元收購了一家香港的數碼營銷公司。

這到底是什么情況?每日優鮮要做什么?這家被收購的公司是干啥的?

去年我和幾位同學簡單分析了每日優鮮的這次戰略轉型,本文將幾個月前的分析結果進行分享。因為是初步分析,文中的觀點、信息如果有誤,煩請留言指正。

另外,對于一家企業的戰略轉型能否成功,文中給出了幾個維度的分析方法論,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試試~

每日優鮮的戰略轉型,路在何方?

每日優鮮成立于2014年11月,12月便獲得了500萬美元的天使輪融資,僅用了3年時間就登上了獨角獸企業榜單。

2021年6月,每日優鮮正式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成為了“生鮮第一股”,IPO市值達到了32億美元。

而僅僅過了一年,在2022年9月,每日優鮮的市值不足2400萬美元。四年的時間累計虧損了106億元,讓融資化為灰燼。

每日優鮮的戰略轉型,路在何方?

自成立以來,每日優鮮的業務由最初的“極速達”,到前置倉+便利購,智慧菜場等平臺的搭建,以及零售云理念的提出,在資本市場快速受到熱捧,先后經歷了12輪融資。其中騰訊多次領投,并受到青島政府的大力支持。

每日優鮮的戰略轉型,路在何方?

每日優鮮是電商前置倉模式的先行者,它依賴于居民區附近的倉庫網絡,在30分鐘內把產品送到消費者家中。

在這種模式下,企業幾乎要處理供應鏈上的所有任務。從采購、履約到交付,屬于典型的重資產模式。

這種前置倉模式對供應鏈有著強大的控制力,但這些控制的成本非常高,導致每日優鮮從未實現盈利。即便通過數字化的管控降低了成本,但與營收相比依然是杯水車薪。

每日優鮮的戰略轉型,路在何方?

激烈的競爭市場以及很多“羊毛黨”用戶的退出,導致營收快速下降,且債務壓力巨大。

每日優鮮的戰略轉型,路在何方?

而且國內生鮮市場的競爭異常激烈,拋開傳統的超市、農貿市場等模式,新模式下的生鮮市場至少分為上圖五種類型。

而大爺、大媽仍然是“菜籃子”的主力軍,生鮮電商對消費習慣的改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由于生鮮市場客戶消費的碎片化,以及每日優鮮急于全國城市布局,未在重點城市進行深耕,導致市場增長乏力。

伴隨競爭激烈的市場,受困于龐大的運營資金壓力,當離開資本的輸血之后,業務急劇下滑。

每日優鮮的戰略轉型,路在何方?

然而,暴雷一年的每日優鮮竟然等到了自己的“白衣騎士”,而且創始人徐正依然是企業的實控人。

拿到這筆融資后,立刻用1200萬美元收購了一家名叫“Mejoy”的公司,并宣布提供“定制的數字營銷解決方案和服務”。這家公司之前是做什么業務的呢?

每日優鮮的戰略轉型,路在何方?

Mejoy公司成立于2019年,公司深耕游戲領域,聚焦“大游戲小行業”的戰略,在全球服務投放的游戲項目超過200個,公司所在的海外廣告投放行業前景良好。

原來是做出海業務的~

每日優鮮的戰略轉型,路在何方?

隨著近兩年國內互聯網應用行業存量時代特征的愈加突出,用戶增長明顯放緩,多個類別的應用滲透率已經趨于飽和,很多互聯網企業都在謀取通過海外市場疊加增長曲線。

而且各項政策也對出海的支持力度進行升級,海外環境和硬件基礎等條件,也為企業出海提供了較大的空間。

尤其是2022年云計算、SaaS、IT基礎服務、協同辦公、移動應用等服務商正在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出海熱潮。

每日優鮮的戰略轉型,路在何方?

目前來看,對于出海企業而言,歐美市場較難進入,當然也有不少企業在歐美市場做的不錯,但相對來說門檻較高。

但東南亞、拉丁美洲、印度等市場由于數字化轉型處于初期,已成為國內企業出海的首選之地。

然而,出海業務并不僅僅是將國內的服務換一種語言,更是從人力、監管、法律、稅收等方面,以及用戶需求、文化等方面帶來的極大挑戰。

每日優鮮的戰略轉型,路在何方?

比如對海外市場的陌生感;本地信息不足,容易處于信息差的低端劣勢;渠道合作資源少;海外政策不熟悉、上下游產業鏈缺乏等痛點。

因此,在以上的大背景下,我們可以猜測,每日優鮮的戰略轉型,實際上是要通過收購的這家公司,為出海企業提供標準化的一站式營銷服務,從政策、渠道、獲客、資源整合、營銷推廣等方面,通過標準化打法及定制化方案,助力國內企業“走出去”。

那么,他們的轉型能夠成功嗎?

我們從以下六個方面進行評估:

  1. 業務關聯度
  2. 企業品牌力
  3. 人力資源
  4. 客戶基礎
  5. 渠道資源
  6. 資金保障

以上六個方面也可以作為大部分企業進行戰略轉型的初步評估方向。

1、業務關聯度(2星)

從原來的生鮮市場轉向數字營銷市場,兩者關聯度似乎很低。但每日優鮮是以互聯網數字化能力為基礎的商業模式,因此在營銷側也會很多關聯。

只不過,對自己的客戶營銷,和輸出營銷能力為客戶帶來價值,是兩回事。

2、企業品牌力(1星)

作為原生鮮賽道的頭部企業,曾經的企業形象和客戶認可度應該屬于上游水平。

可隨著大廈坍塌,想必在輿情和客戶認可層面處于低谷。即便會有忠實粉絲,但占比應該很小。轉型之后,能否重塑企業形象,個人認為短期內非常困難。

若能借助Mejoy的企業形象,逐漸與原每日優鮮的品牌隔離開,或許能有新的起色。

3、人力資源(4星)

本次接受投資之后,兩大金主同意將股票相應的投票權全部委托給每日優鮮創始人徐正,徐正依然是掌舵人。

因此在整體戰略決策,公司經營管理等方面擁有較高自主權。Mejoy的人才梯隊也相對穩定,因此在人力資源方面,本次轉型過程中屬于優勢。

4、客戶基礎(3星)

每日優鮮曾經的客戶群體,無論是C端用戶還是B端上下游供應商,客戶基礎想必不會太好。

但若在后續的出海領域中,目標客戶與原客群重合度很低,因此此項評分不至于太低。后續將更多依靠Mejoy和其他出海企業客戶群體繼續發展。

5、渠道資源(4星)

基于Mejoy公司的資源和能力,我們認為在出海領域的一站式營銷服務中,每日優鮮具備不錯的渠道優勢。結合每日優鮮過去的渠道運營和管理經驗,相信在渠道方面是本次轉型中最大的優勢。

6、資金保障(2星)

雖然這獲得了1.9億人民幣的投資,但一半已經用于收購公司,剩下的錢怎么用?能否支撐他們砸進去冒出水花?

另外,從甲方到乙方的角色轉變中,賬期也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多久之后能夠實現快速的自我造血能力,會不會又想之前一樣一夜崩塌?這些都是未知數。

何況,每日優鮮還有那么多負債沒解決呢。

寫在最后

作為曾經的細分領域互聯網頭部企業,經歷“大風大浪”之后瀕臨破產,如今獲得融資之后開啟新賽道的戰略轉型。

整體來看,我們對本次轉型的預期保持謹慎,雖說不太樂觀,但也不是毫無期望。畢竟他們選擇的領域和當下擁有的資源具有較大潛力,而且曾經的“負債”對于新方向的影響有限。

但從個人期許來講,我們希望它能夠轉型成功,一方面可以幫助更多的國內企業“走出去”,另一方面也能挽回過去的聲譽,尤其是償還“債務”。

最重要的是,希望通過每日優鮮的成功轉型,為國內的同類型企業提振信心。

當然,期許歸期許,每日優鮮的轉型之路才剛剛開始,希望徐老板能不負所期。

我謹希望,在當下嚴峻的大環境下,能有更多的企業轉型成功,能有更多的企業找到活下去的力量,我們這些打工人對未來才會更有信心。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與供職機構無關。

專欄作家

不想延期,公眾號:不想延期,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半路轉行的B端泛金融產品,堅持“以實踐驗證理論,以輸出倒逼成長”的目標。點滴珍貴,重在積累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每日優鮮不是跑路了嗎,這還能復活? 世界真奇妙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