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轉型,在城市級智慧停車產業的實踐分析

0 評論 2209 瀏覽 4 收藏 27 分鐘

現在車越來越多,停車已經是一個非常難的問題。而作為智慧城市的一環,智慧停車項目和停車場的數字化轉型越來越受到大家重視。在行業發展過程中,已取哪些值得借鑒的數字化轉型成果呢?本文對智慧停車的數字化轉型發展歷程、特征、核心成果進行總結分析,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在智能交通領域,經常討論“車路協同”,但很少分析“車、路”和“位”的協同。其實,“位”就是停車,停車處于交通出行環節的最末端,和“車、路”共同構成車主交通出行行為鏈路的完整閉環。目前,智慧停車是為數不多同時面對政府(G端)、企業商戶(B端)和用戶(C端)需求的智慧交通項目。

智慧停車項目分為車場級和城市級。其中“全城停車一張網”的“城市級智慧停車”項目可以優化城市的停車位資源供需,能解決城市停車難、停車亂問題,助力城市數字化治理的發展。

城市級智慧停車基于智能化設備、系統平臺、線上線下服務渠道,運營城市公共產權的路內停車位、路外公共停車場,按政府定價或政府指導價向車主提供公共停車服務。

據中國停車網的統計,截至2023年11月,道路停車智能化管理已覆蓋全國263個地級市和679個縣市,智能化泊位已達359萬個。

在城市級智慧停車行業發展過程中,已取哪些值得借鑒的數字化轉型成果呢?

本人根據近六年在城市級智慧停車行業的數字化實踐,結合來自行業眾多優秀企業的調研、交流和媒體的報道,對城市級智慧停車的數字化轉型發展歷程、特征、核心成果進行總結分析。

一、行業起步:國家扶持,乘風而起

從2017年至今,國家為了加快補齊城市停車供給短板,改善交通環境,在停車試點、停車設施建設、融資方式等方面推出一系列產業扶持政策,提供了政策保障,城市級停車產業開始智能化。

全國各地的道路停車泊位、公共停車場智能化設備改造需求涌現,城市級停車行業進入設備智能化改造浪潮,“城市級停車”向“城市級智慧停車”發展。

2017年,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下發《關于開展城市停車場試點示范工作的通知》,北京市、廣東省深圳市、四川省成都市、江蘇省蘇州市、貴州省荔波縣5個城市為全國第一批試點示范城市開展先行先試,停車信息平臺建設、重點區域停車設施建設等試點啟動,城市級智慧停車行業正式起跑。

2021年開始,國家密集發布各項促進停車發展的政策,大力推動城市級智慧停車的普及。

2023年11月,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關于全面推進城市綜合交通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確定加快補齊城市重點區域停車設施短板。加強城市停車管理信息化建設,實現信息互聯互通、共享共用,積極發展信息查詢、停車引導等智慧服務。

二、行業發展階段和數字化轉型特征

1. 城市級智慧停車的發展階段:進入成長期,走向成熟期

根據行業生命發展周期理論,行業發展主要包括四個階段:幼稚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僅七年時間,城市級智慧停車行業完成了從幼稚期到成長期的發展過程,將走向成熟期。

目前,行業的市場增長率高,需求高速增長,技術漸趨定型,行業特點、行業競爭狀況及用戶特點已比較明朗。

行業生命發展周期四個階段

2. 產業態勢:產業鏈發展重心動態下移

產業鏈上的參與企業從野蠻式增長到專業化發展,產業鏈分工逐步專業化。上中下游環節都形成穩定的格局和頭部企業。在產業鏈的發展過程中,誰是主角,其實是動態的?;仡櫚l展過程,呈現出以下態勢:

第一階段,從2017年至2020年,以解決方案供應商為主角,拉動項目中標、建設和運營。

第二階段,從2020年到2022年,部分設備供應商開始前置,向運營企業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和解決方案供應商“錯位并行”。

第三階段,是從2022年開始至今,全國優質城市級停車的BOT項目大多已中標運營,同時各地為解決地方資金問題,轉向地方國企中標TOT的模式為主,地方國企獨資或合資企業成為拉動增長的主角。

3. 數字化轉型特征:由上而下的“傳導效應”,技術創新是原動力

隨著通信技術、物聯網技術、電子支付的發展,帶來以“道路泊位、停車場管理設備的智能化更新”為特征的城市級停車智能化,進而拉動了產業鏈上中下游企業的數字化轉型。

回顧產業鏈數字化轉型過程,可以看到非常清晰的“傳導效應”,從上游設備供應商的“智能設備技術”數字化開始,傳導到中游解決方案提供商的“運營管理”數字化,再到下游運營企業的“經營管理”數字化,有明顯的傳導周期。

“傳導效應”示意圖

同可以發現,智能化的技術創新是原動力。2020年至今,中低位視頻樁、高位視頻相機、視頻巡檢車等視頻類智能設備的推廣,基于視頻的無人化或少人化技術方案正在加速成為路內停車位、停車場管理設備智能化的主流趨勢,引領技術發展。

三、城市級停車的數字化轉型核心成果

城市級停車包含“停車管理”和“停車服務”,實施主體不同。停車管理的實施主體是地方政府的停車主管部門;停車服務的實施主體是停車產業鏈中的各類企業。

智能設備供應商、解決方案提供商、地方停車運營企業、地方政府主管部門是城市停車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力量,陸續取得了顯著的數字化轉型實踐成果。

停車管理和停車服務實施主體

1. 智能設備供應商,技術驅動數字化升級

1)立足根本:構建智能設備管理系統

停車智能設備供應商處于產業鏈上游,主要包括地磁檢測器、低中高位視頻機、視頻巡檢車、平板車位鎖、路牙機等設備廠商。他們銷售硬件設備的同時配置設備管理的軟件系統,構成最基礎、物聯感知層的智能設備管理系統。

目前地磁與視頻巡檢車結合應用較多,在保障車牌綁定、線上支付比例的前提下,可以解決人工成本、取證效果和建設成本,將成為路內停車管理的智能應用趨勢之一。

2)向下延伸:升級綜合管理系統

從2020年開始,部分廠商除了銷售設備和配套系統,還基于提供的設備開始向下游的停車運營企業提供運營支撐服務,也就是“EPC+O”模式。

在一線運營支撐的過程中,設備供應商開始結合運營需求完善運營數據采集和處理,完善管理系統,逐步升級到“設備管理+運營管理”綜合管理系統。不僅管理自己的設備,還實現和路內停車、路外停車場其他品牌設備的數據對接,管控訂單合格率、錄單率、繳費率、欠費率等關鍵運營指標,具備綜合管理系統的功能。

由于硬件技術相對比較成熟,準入門檻低,競爭激烈,各家設備供應商為保證競爭優勢,在數字化轉型方面投入迅速。

他們的共同特征是基于自有的設備、算法、系統進行數字化升級。

例如:在高位視頻、視頻巡檢車、視覺AI技術實施數字化的深圳信路通、深圳前海華夏智信、無錫加視誠等;視覺算法實施數字化的成都臻識科技等;從智能平板鎖深耕運營管理數字化的上海暢停等。

資料來源:某供應商公開資料

2. 解決方案提供商,數字化融通上下游

解決方案提供商大多是全國型的停車平臺企業,處于產業鏈的中游,是數字化的核心環節,有自研的“城市級智慧停車管理和服務平臺”。他們向上整合源頭設備廠商的硬件和軟件;向下向各地的城市停車管理部門、運營企業提供城市級智慧停車的整體解決方案。

為滿足各地的城市停車服務運營的需求,解決方案提供商可以采用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包括設備平臺銷售模式(EPC)、特許經營權投資建設運營(BOT)、承接代運營服務等。他們是國內大部分城市的智慧停車BOT項目的運營主體。

經過多年的發展,他們合作的城市數量都達到一定規模,少的20多個城市,多的幾百個城市。大規模的建設和運營實踐,使得他們對智能軟硬件和停車管理平臺、服務平臺的融合管理,比上游設備供應商有更深的理解和更豐富的經驗,因此通過數字化轉型升級取得的效果也更明顯。

1)縱向深耕:運營管理系統的數字化

各地政府主管部門、經營權方對城市級停車管理和服務平臺的選擇和監管,已經越來越理性和成熟。

對平臺的選擇標準開始變化,不再只關注智能設備的技術方案,開始關注城市級停車實際的運營績效。

在城市級停車項目實際運營后,會定期進行監測分析和運營評價。

基于以硬件設備為核心的基礎型運營,對地方停車運營企業經營增長的貢獻在運營一年后就會到達極限。

成熟的停車運營企業的經營增長,從技術驅動轉向運營驅動。

運營驅動需要管理系統的高度匹配,否則,如果系統功能無法支撐或開發時效太慢,就會延緩運營效率的提升。

目前,解決方案供應商的數據化管控工具主要包括:收費員監管巡查系統、數據監控報表及預警、設備巡檢運維系統、分級分崗的運營數據看板等,主要用于監控運營過程、支撐運營策略優化。

資料來源:某提供商公開資料

在各地政府主管部門、經營權方、地方停車運營企業對運營管理的日益重視的趨勢下,為構建運營管理的優勢,解決方案提供商加速在運營管理系統的數字化轉型。

目前,城市級智慧停車的運營管理系統,已成為城市停車服務的精準化數字工具,為運營管理提供了強大的數據支撐。

2)橫向開放:平臺化的設備技術對接,合作模式更加開放

近幾年,地磁檢測、視頻識別等物聯網技術門檻降低后,解決方案提供商開始開放性的融合綜合技術方案,目前大部分的解決方案提供商結合城市的實際需求,可以提供綜合地磁、巡檢車、高中低位視頻、平板鎖等設備的綜合解決方案。也通過各個城市多技術方案的實踐,沉淀出各自擅長的“技術+運營+平臺”模式和體系。

目前,大部分平臺已實現“路內外一體化管理”、“停充一體化管理”功能,落地方式可以采用云平臺,也可以用本地部署平臺。從全國各地中標運營的城市級停車項目來看,綜合技術方案越來越多,對提供商的平臺、設備對接能力有很大的考驗。

解決方案提供商在運營管理系統、停車管理和服務平臺的數字化轉型取得了較多的突破。比較有代表性的企業有:深圳捷順、??低暋B門中卡、青島松立、杭州優橙等。

3. 地方停車運營企業,數字化賦能經營管理

地方停車運營企業處于產業鏈的下游,直接面對車主提供停車服務,面臨的服務壓力、經營壓力最大。他們需要具備較強的經營管理能力,才能滿足政府、車主、本地商家、自身企業、相關合作方的多方需求,才能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兼得。

1)合作資源不同,數字化能力不同

停車運營企業主要包括兩類:一類是地方城投或交投下屬的停車運營國企,另一類是地方城投或交投和設備供應商或解決方案提供商合資的停車運營企業。合資停車運營企業的數字化能力明顯高于地方城投或交投的停車運營企業。

合資的停車運營企業,依托設備供應商或解決方案提供商的技術能力,在后續設備更新、系統平臺升級方面投入相對少些,跨平臺技術對接更快,數字化升級能力更強。

而只購買設備和系統的國有停車運營企業,采用設備供應商配置的設備管理平臺,或采用解決方案提供商的平臺,無法完全滿足實際運營升級需要。如果自行開發管理平臺,要面臨升級、對接各種設備和平臺的開發投入,數字化升級能力相對受限。

2)功能和服務數字化增多

從2020年開始至今,車位查詢、停車導航功能普及,已經成為停車企業公眾號、小程序、APP等客戶端的基礎功能。

線上化的消費習慣改變了本地生活服務業的運營邏輯,車主已適應線上化、無接觸式的消費互動。

無接觸式的停車服務、線上化的溝通、預儲值離場抵扣、無感支付、ETC繳費、先離場后繳費等已成為智慧停車的普遍服務方式。

根據中國新聞網的報道,2024年2月,杭州市“先離場后付費”信用停車已覆蓋杭州市超4280個停車場、96萬余個泊位,全市基本實現對外開放收費停車場信用停車全覆蓋。

3)經營管理數字化深入

經營管理能力是停車運營企業的核心能力,決定企業的經營績效。本人根據實踐梳理出,城市級停車的經營管理一共涉及到12大管理模塊。中游的解決方案提供商提供運營管理系統,大多只能覆蓋收費管理、客服管理、技術支撐的部分,其余模塊較難滿足。很多企業在管理工具、線上營銷、新媒體運營做了新的數字化突破。

首先,管理工具升級。圍繞一線路內停車位、路外公共停車場所有運營動作的管理工具,從原有的表單管理升級為系統管理,并持續改進。包括:道路泊位收費員的智能管理系統、欠費催繳子系統、客服管理系統、公域私域融合客戶數據庫等等。其中,近年欠費催繳子系統的需求增多,例如2023年11月,保定、衢州柯城區、衢州衢江區等智慧停車項目招標要求包含催繳系統。可人工確認欠費訂單,多平臺發送催繳消息,設置不同規則同步給多方追繳系統。

其次,營銷能力線上化。地方停車運營企業在營銷線上化方面取得很大的發展。在停車業務的線上營銷方面,基于公眾號、小程序、APP等線上用戶端對車主銷售停車包月、儲值優惠、次卡、夜間月卡等停車業務成為普遍方式。在后向增值的線上營銷方面,線上流量廣告、線上商城成為必備增值業務。流量廣告主要投放公眾號文章、繳費頁面、支付彈窗頁,投放的廣告方主要是全國型電商、通信積分兌換、互聯網保險廣告等。線上商城主要推廣本地美食、洗車、加油、汽車用品、家居用品、近郊游、優惠權益等。

第三,新媒體運營起步。部分地級市停車運營企業,在自媒體內容運營、本地生活異業合作做出了很好的樣板。用微信視頻號、抖音等新媒體的內容運營助力繳費氛圍、公眾服務形象。例如在微信視頻號上湖南的“常德停車”、河南的“洛陽停車”做的很有特色。

“常德停車”視頻號

4)跨界融合的數字化

首先,停車充電洗車一體化。城市級停車運營企業在車主流量獲取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能夠在線下、線上快速覆蓋當地大部分車主。在線下,停車和充電、洗車有較強的需求相關性;在線上,用戶群重合,適合統一運營,已被實踐驗證過。很多城市的運營企業的停車服務平臺已實現停充一體化或停充洗一體化,實現跨業務合作、數據對接、聯合運營。

其次,金融機構合作精準營銷。和銀行、銀聯、互聯網支付平臺進行數據對接,開展停車支付優惠活動已成為各地的常規合作項目。廣東部分停車公司已開展和支付平臺的深度合作,消費數據雙向互通,實現更加精準的營銷推廣。

4. 各地停車主管部門,城市停車信息管理平臺上線和功能升級

各地停車主管部門主導的城市停車信息管理平臺陸續上線,實現當地城市的停車信息互聯互通、共享共用,運作模式也持續升級。此類管理平臺分為兩類:智慧停車開放數據平臺、公共停車信息平臺。

1)智慧停車開放數據平臺陸續建成

2022年,各地政府開始陸續建立統一的“智慧停車開放數據平臺”,要求將道路泊位、各類停車場運營方將停車數據接入數據平臺,并開放公共數據應用。2022年11月25日,上海“隨申行”首款數據產品“城市智慧泊車”在上海數據交易所成功掛牌,首單客戶成功簽約。北京在2023年市政府工作報告重點任務清單中,明確“匯集全市各區停車場動靜態數據并開放共享”。

2)從數據平臺升級為公共停車信息和服務平臺。

上海對停車治理的數字化升級全國領先,上海市從2020年10月正式推出市級公共停車信息平臺和“上海停車”APP,融合停車管理功能和停車公眾服務功能,有很強的停車數據整合、運營資源整合能力。

據報道,2023年上海已全面聯網接入近5000個經營性停車場和收費道路停車場、100萬個公共泊位的靜態信息和動態信息,并提供查詢、支付、預約、共享等公共停車信息服務。

2024年2月,深圳市智慧停車平臺也將啟動建設,平臺將全面接入停車場動靜態信息,實施停車場信息發布、預約停車、錯峰共享等公眾服務。

上海停車APP

5. 國家、地方新標準的實施,明確智能化的技術要求。

2022年開始,智慧停車技術相關的國家標準、地方標準相繼實施,對智能化、系統化都有明確的技術標準要求,對全行業有規范作用。

2022年7月,杭州市地方標準《社會停車場運營管理服務規范》實施。

2023年2-3月,深圳市智慧停車系列標準相繼實施;4月,北京市地方標準《智慧停車系統技術要求》實施;10月,國家標準《智慧城市 智慧停車 第1部分:總體要求》實施,同系列的《智慧城市 智慧停車 第3部分:平臺技術要求》9月發布,將于2024年4月實施。

智慧停車總體架構

資料來源:國家標準《智慧城市 智慧停車 第1部分:總體要求》

四、總結

在補齊城市停車供給短板、改善交通環境的需求拉動下,在停車設備和系統的智能化技術推動下,城市級智慧停車成為停車產業數字化進程中最靚麗的板塊。智能設備供應商、解決方案提供商、地方停車運營企業、地方政府主管部門等各類參與主體,分別在智能設備、系統平臺、經營管理、信息平臺、技術標準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數字化成果。

本人用了近2個月的時間進行本文內容的梳理、分析和輸出,發現越研究內容越豐富。從2017年至今,城市級智慧停車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日新月異,涌現出太多的優秀企業和案例,有太多的數字化創新,很難用一篇文章全面概括和展現,只能用自己有限的實踐和認知進行粗淺的梳理和分析,供大家參考。

但可以非常確定的是:數字化轉型效果已經在城市級智慧停車行業初步綻放。未來,數字化必將賦能停車產業向更大的市場規模、更高的產業水平發展!

本文由 @蔡彬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