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優步開始“分享”盈利了,那共享單車如何盈利?

12 評論 16875 瀏覽 90 收藏 32 分鐘

在小紅小黃賺足眼球的同時,相信不少人跟我一樣在“擔憂”共享單車的盈利模式。跟隨作者的步伐,一起來看看。小紅小黃等共享單車是如何盈利的吧?

自打去年8月份共享汽車的兩巨頭滴滴優步合并后,滴滴優步開始嘗試“分享”盈利,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再也不敢隨便“滴滴一下,專車接駕”了。差不多同一時間,打著“共享單車”概念的小紅(摩拜單車)小黃(ofo)突然就成為了創業大潮中的“網紅”,資本寒冬時的寵兒,各大資本紛紛送錢給共享單車們,生怕晚了一步人家不要,已經錯過一次四輪共享出行工具滴滴的起飛了,不想再錯過一次兩輪共享出行工具版“滴滴”起飛。

在小紅小黃賺足眼球的同時,相信不少人跟我一樣在“擔憂”共享單車的盈利模式,在聊這個之前,我們先來看下投資和創業項目的關系:

不管是滴滴優步還是小紅小黃的創業行為,還是各種輪的投資行為,本質都是商業行為,最終都是要盈利的,之所以不盈利或者免費,那是因為項目還處于發展階段,是資本提供資金讓創業項目先不考慮盈利而是想法(不賺錢甚至貼錢的方式)快速占領市場,等創業項目占領了市場,取得了市場壟斷,創業者才考慮盈利,然后在項目發展階段出了資金的資本就可以和創業者一起分享市場盈利了。

因而,創業的目的不是跑來一心一意做社會福利,當然可以對外說“如果失敗,就當作是做社會福利了”。重要的一點是,資本沖進來投資,并不是頂著錢讓創業者去做社會福利,資本今天投出一百萬,期望的是明天能得到一個億的回報,甚至更多。資本追逐的是高利潤,就必須要求所投的項目背后有一個足夠大的市場(切入的市場可以很?。?,而創業者能夠借助資本的力量縮短增長的過程——也就是盡量取得躍遷式增長,最后達到市場壟斷,以獲得高利潤。

互聯網時代的增長模式不再是漸進式增長

所以,只要你是商業的一部分,不論早晚,遲早你都要考慮如何盈利,即便你的項目沒有去拿投資,但你的產品至少要在創造社會價值的同時還要能養活產品背后的團隊,團隊能健康存活下去了,才能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而我們作為產品經理或者運營經理,更應該從這個角度結合自己的工作去考慮產品的未來,如此才能讓我們更貼近老板的戰略意圖,也能讓我們做事情的時候能夠看的更遠,也更有方向性,否則,我們就只是一個產品實現人員或者管理員。

而若是要談盈利,就要弄明白你到底在做什么市場的生意能賺什么人的錢,以及你的項目還能拓展到哪個市場,我們按照這個討論來猜測一下共享單車的市場和可能盈利模式。在討論小紅小黃們如何盈利之前,我們先看下被稱之為“共享經濟”產物的“共享汽車”和“共享單車”有何差異?

共享經濟

共享汽車和共享單車的有何異同?

雖然共享汽車和共享單車只有一字之差,但業務差異卻是非常滴大。

共享汽車其實只是個C2C的車輛在線調度平臺

滴滴優步的共享汽車模式是在閑置的汽車資源和有出行需求的用戶之間做了供需雙方的需求匹配,共享汽車只需要做到讓有閑置車輛資源的司機有單接,同時讓有出行需求的人有車用就可以了。乘車用戶在車上也不會也不敢隨便亂搞車輛(你搞一下試試,看司機會不會把你踢出車外去),車壞了那是車主的事,平臺不會出資維護的。因為汽車是有司機的,可以說是能夠根據乘客的位置而“自動”調整位置,即滴滴優步只需要告訴司機乘客在哪,司機就會開著車過去接客,對于平臺來說車輛調動幾乎是沒有成本的。

  • 在整個過程中,有車的司機是服務提供方,除了提供服務,還要提供服務工具以及工具的維護,擁有工具的所有權和使用權;
  • 用戶是服務購買方,是司機的服務對象,需要付出的只是金錢和提供地理位置,并沒有獲得車輛的使用權,是享受司機通過使用車輛提供的服務。

而滴滴優步在整個過程中是中介角色,只負責供需信息的匹配,不提供任何車輛資源也不承擔車輛的維護成本,不擁有共享車輛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因而除了平臺開發運維、運營推廣費用和人工成本外,共享汽車的公司再無其他主要運營成本。

PS:重新布局后,滴滴可能會像神舟專車一樣,擁有自己的車輛以及司機,現在滴滴在招募司機時已經支持司機用戶沒有車輛了,也就是滴滴向無車司機出租車輛使用權,以方便會開車的司機去向乘車用戶提供出行服務。這其實就是傳統的出租車模式了。

所以,滴滴優步是販賣信息差的平臺,屬于輕資產運作。

在運營推廣過程中主要目的是拼血本養韭菜——用戶行為習慣(包括司機和乘客)養成,同時逼死其它競爭對手,最后只活下自己,等用戶行為習慣養成了就可以開始收割韭菜了。

共享單車的本質卻是個B2C的互聯網單車分時租賃公司

相比于共享汽車,小紅小黃們更像是有在線平臺的單車分時租賃公司,提供的是工具不是服務。

被拿來共享的單車可都是這些公司自有的資源,屬于小紅小黃的固定資產,他們采購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輛單車并將其拿出來匹配大眾的短距離出行需求,因為涉及到了供應鏈,費用還要包含物流費用等,如果單車是自己研發的話(比如小紅),就還要包含產品研發成本等;除了單車的投入成本,這些車的保養維修費用也是由小紅小黃們來承擔。又因為單車不能自己動,沒人用它就停在那里哪也不去,而用戶的出行需求是通過多個方式來解決的,勢必導致車輛的地理分布和用戶需求分布不匹配(你不可能指望用戶騎著車出去又騎著車回來吧),所以單車的調動成本也需要這些小紅小黃們來承擔。

相比滴滴優步,在整個過程中,小紅小黃是工具(不是服務)的提供者,同時負責工具的維護保養和調度,擁有單車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并出借單車的使用權;

用戶是租賃單車的使用權,通過使用租賃來的工具為自己提供服務,滿足自己的需求,使用工具的過程中,需要付出的不只是金錢,還有體力(因而共享單車天然有一個臨界市場)。

綜上所述,屬于共享單車的小紅小黃的公司運營成本中除了平臺開發運維、運營推廣成本和人工成本外,還要包括三大塊:單車資源的投入成本、單車的維護成本和車輛調動成本,可能的話還會有研發成本。

所以,小紅小黃們不同于滴滴優步,屬于絕對的重資產運作。

小紅小黃們盈利點大猜測

或許我們可以通過觀察滴滴的業務變遷和發展,能夠找到一些值得小紅小黃們借鑒的盈利模式。

滴滴的新布局

轉眼滴滴優步合并的16年越來越遠,滴滴優步來到了IPO的關口,需要一份好的財務報表,于是滴滴優步開始了盈利嘗試,不只是提價,今年年初還在業務架構上也做了調整。其升級后的業務架構將形成兩大事業群、一個FT團隊、多個事業部協同高效發展的獨特架構。

在該內部郵件中看到,兩大事業群分別是快捷出行事業群和品質出行事業群。其中快捷出行事業群下設出租車事業部、快車事業部、優步事業部、平臺運營部和運力中心。而品質出行事業群下設專車事業部、代駕事業部、代駕事業部、豪華車事業部,目標是“打造世界級的優質服務”。

新成立的智慧交通FT團隊,下設公交事業部(原巴士事業部),將與各地政府一起攜手打造智慧交通體系,用大數據賦能城市交通治理,滴滴希望能成為全球最大的智慧交通綜合服務提供商。

同時新成立國際業務事業部,啟動實質性全球業務拓展,“將我們在中國探索出來的創新產品、技術與服務,在全球市場進行推廣,服務更廣大的人群、更多元化的城市”。

為了讓各位童鞋一目了然,我做了一張滴滴業務架構的腦圖,如下:

信息來自網上公布的滴滴內部郵件

通過上圖可以很明顯地看出,讓滴滴發家的打車服務已經成為了業務的一部分,不再是大頭,滴滴開始了業務重心調整,開始從單一的打車服務——“滴滴打車”,轉向綜合性的出行服務——“滴滴交通”,業務面向對象,也不再只是消費者,開始轉向企業和政府等綜合服務,也開始嘗試走出國門(和優步再干一架的節奏?)。

上圖從上到下,是基礎出行服務到出行定制服務,再到利用前兩個出行服務所得的出行大數據做政府層面的城市交通服務,再到業務出海。每個新增業務對滴滴來說都是新的贏利模式,這么多業務的展開為的也就是增加滴滴的整體盈利能力;同時滴滴圈中的市場也是越來越大,從最初的在線叫車的出租車調度市場,到私家車加入后的快車/專車/順風車等出行市場,現在不再只是出行市場,而是整個汽車運營市場,未來可能是整個交通市場。在2016年的滴滴年會上,柳青在演講中稱,滴滴已不僅是一個出行平臺,未來要成為全球智能交通技術的領導者、全球最大的汽車運營商。

這樣,我們也就能看出滴滴的幾個基本盈利點:

  • 基本出行服務,也就是快捷出行事業群干的事兒,養了好幾年的韭菜,是時候收割了,相比小紅小黃來說,每單出行服務的費用還是挺高的,至少在二三十人民幣,而滴滴對每單的抽成是20%左右;
  • 定制出行服務,即品質出行事業群專做這個,服務等級不同收費標準也不同,提供的服務可以按需定制;
  • 出行數據服務,即智慧交通賣數據給政府,未來還可以將利用出行數據同汽車服務結合起來,比如;
  • 金融投資,相信大家也都看到滴滴投資了共享單車之類的創業公司,同時,滴滴的業務出海,也是投資當地共享單車公司,其資金來源于用戶充值(用戶向快車/專車出行卡充值)、用戶押金(用戶自駕租車時繳納的押金)以及之前融到的資金。

與此同時,有流量和出行大數據的滴滴,還有一下一些盈利點:

  • 廣告收入,這個就不用說了吧,這是每一個擁有流量的產品都不會舍棄的一個贏利點。廣告業務可以同單個用戶和群體行為數據結合,做到更精準的廣告投放。eg. 向用戶發放餓了么外賣優惠券。
  • 金融電商,相當于一個保險/理財產品的電商,代售其他公司的保險/理財產品,在滴滴的app里可以看得到該業務,用戶購買相關保險/理財產品后,滴滴可以獲取分成;
  • 汽車服務,代售汽車,在滴滴司機版的滴滴司機招聘版塊可見該業務,用戶可以通過開滴滴“開”出一輛自己的車來,還有汽車試駕服務,粗略估算了下,已經有1000w左右的營業額了;

讓我們通過一張思維導圖來看下滴滴再做什么市場賺什么人的錢。

補充兩個盈利模式中的概念——前向收費和后向收費:

  • 前向收費:指的是向終端用戶收費,也就是誰在使用服務,就要誰出錢,比如付費下載/購買、會員服務,特權收費等,再比如滴滴業務中的用戶自己乘坐快車/專車、找人代價、坐高端車等等。
  • 后向收費:指的是向B端收費,即平臺方沒有向用戶直接要錢,而是向其上下游B端合作方收費,比如廣告費、代理傭金等,用戶在這個過程中可能付費了(如在淘寶上買東西)也可能沒付費(在淘寶上看到的廣告),但即便是付費也并不是直接付給平臺,而是給平臺方的合作方,比如滴滴中的廣告是向廣告主收費、汽車試駕是向4S店收費(用戶付費是付給了4S店,而不是滴滴,滴滴賺的是代理傭金)以及向用車企業收費(乘車用戶不出錢,是用車單位出錢,eg. 小公司自己買商務車不劃算,但又有接待客戶的需求,就可以跟滴滴合作了;又或者作為加班福利,公司為加班晚回家的員工的滴滴行程付費)。

聊完滴滴的市場及其盈利點后,讓我們回到今天的主題,猜測下小紅小黃有哪些可能的臨界市場和盈利模式,以及有沒可能借鑒滴滴的盈利模式。

小紅小黃們有哪些可能的盈利模式?

在滴滴忙著布新業務局的同時,各種顏色的共享單車也被投放到了各大城市,不管是官方還是媒體都在說2017將是共享單車年決一雌雄的年份,過了2017共享單車的市場格局就定的七七八八了。那我們來推導推導下,共享單車除了出行市場,還有哪些臨界市場,以及分別可以賺什么人的錢。

首先共享單車的市場切入點是短距離出行市場,那短距離出行市場的容量到底有多大呢?

根據平安證券16年12月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預計共享單車市場規模在120億元-200億元,其投放量和使用頻率直接決定了市場空間。”,相比網約車來說這個市場真的不算大,要知道以滴滴為代表的網約車出行市場規模早已是千億級別。

與此同時根據麥肯錫研究報告以及漢能研究數據,目前國內兩輪車出行(包含了電瓶車、摩托車、單車等)的市場規模在1720億次,按照客單價1元以及1%的滲透率計算,共享單車的市場規模為17.2億元。即便滲透率上升到10%,市場規模也僅為172億元。

綜上可以看的出來,共享單車的出行市場規模大概是在百億級別,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共享單車的盈利點會有哪些?

基本單車出行服務收費

也就是用戶半小時5毛一塊的騎行費用收入,很典型的前向收費模式。

根據易觀報告中相關企業所披露的信息可知,小黃車每天每輛約5~10元收入,而小黃此前宣布已經投放了80w輛單車,粗略算一下,小黃每日的營業額大概是在500w上下,而且這還是只是小黃只是投放了不到40個城市的營業額,而小黃宣稱今年要投放200城;與之相比,小紅的數據是在每日每車6元,小紅的單車投放量是在50w輛,每日營業額是在300w左右??梢钥吹某鰜恚蚕韱诬囃ㄟ^每日的基本出行服務收費來實現盈利是行得通的。

資料來自易觀數據《中國互聯網單車租賃市場專題分析2017》

金融收益:即用戶騎車前要交的那筆從299到99不等的押金

想必大家都很好奇這筆押金的具體用途,畢竟在16年年底前小紅小黃就都已經宣布自己有300w+的活躍用戶規模,所以小紅小黃收集到的用戶押金總額都已經進入了億元級別,而投資機構預測到2017年年底,共享單車的用戶規模或將達到5000w級別,屆時,小紅小黃的押金池中的總額都將達到幾十億的規模。前不久央視就用戶押金用途點名問詢了小紅小黃這筆巨額資金的用途,小紅小黃均回應??顚S?,沒有作為他用。

先不說有沒有挪作他用,即便是存銀行活期(活期利率0.3%),如果小紅的活躍用戶達到400w規模時押金總額將達到約12億人民幣,一年下來可獲得利息:400w*299*0.3%=358.8w,這也算是一筆不小的收入了,如果不存活期,換成一年定存(一年定存利率大概是1.2%左右),一年下來的利息就已經是1400w人民幣了(不少上市公司一年的利潤才能有多少,想想去年那家通過賣房保殼的上市公司);如果進行其他的理財配比,這個收益就更高了。當然這筆錢還可以拿來投資再生產,政府當下在押金使用上還沒有相應的法律監管,對外可以宣稱??顚S?,但是不影響私底下拿來投資再生產啊。

差異化服務收入

即推出高端更時尚的新款車型,滿足用戶的高逼格需求,同時收費也可以更高。

是不是很文藝范呢?

雖然小紅的經典版很沉重(有種在健身房騎動感單車的感覺),但是不少網友還是摩拜經典版的逼格更高,更有設計感,更時尚,很適合一起周末去公園擺拍啥的,畢竟單車天然有文藝屬性在。推出高逼格的單車,是順應用戶需求,就像滴滴打車會有豪華車服務一樣,任何一個可以展現的出來的服務都可以做差(geng)異(gui)化(de)服務。

定制化服務收入

上一個贏利點是所說的差異化服務是面向C端,那這里的定制化服務盈利點更多的是針對B端。

共享單車也可以向B端提供定制化服務,比如面積較大又比較適合騎單車的區域,比如大型景區(武漢磨山景區)、對外開放的大型農場、大型游樂場等等,就完全可以和共享單車合作,定制景區專供單車,以便捷游客,最后雙方分成,當然景區內的騎車費用也可以相應貴一點。

當然了,也可以讓企業為用戶的騎行買單,將免費騎行共享單車作為福利送給員工,美其名曰鼓勵員工周末鍛煉身體或者通勤補貼啥的。

廣告收入

這個后向收費變現模式,有流量的應用不用白不用。

此外,正如羅永浩所說“大家其實不討厭廣告,只是討厭爛廣告”,好的廣告,我們甚至會主動找來看看,并且分享,比如杜蕾斯的廣告。當下筆者已經在小鳴單車和ofo app上看到廣告了,甚至小鳴單車app啟動頁都是廣告。

此外,根據累積的最后一公里的出行數據所獲得用戶畫像,更有助于小紅小黃和商家聯合做精準營銷。

數據服務

等用戶的出行數據累積到一定量后,就可以將數據出售給政府、商企等。

滴滴的出行數據大多是用戶在機動車上的軌跡數據,只有一個大致的出發地和目標地粗略數據,而用戶在工作圈、生活圈和商圈的1~3公里內的行為數據是缺失的,而對于線下實體商業來說如果能有這部分用戶行為數據進行市場規模和消費人群的分析,對于商業策略制定來說可謂是雪中送炭,而小紅小黃正是可以精細化繪制用戶最后一公里出行數據的地圖級應用。

舉個例子,你在一個住宅區附近要開一個雞扒店,選址的時候只需要購買小紅小黃的用戶數據,就可以很精準地知道這一片區大家的消費水平、消費偏好、人流量等等,而不再是自己傻傻地在這個生活片區坐好幾天就為了目測人流量啥的,而且等你的店面開張后,你可以很精準地在小紅小黃的app上向愛吃油炸食品的用戶推送廣告和優惠券啥的。

政府補貼

整編各城市現有的公共自行車,獲取當地政府支持。

網曝說,除了杭州,其他城市的城市單車其實一直是出于虧損狀態的,每年都要支出一大筆的財政收入進行支撐。小紅小黃們可以和當地政府合作,將當地的共享單車市場變成政企聯運模式(可以是一部分共享單車市場),至少可以收編當地現有的公共自行車,加把鎖變成可以app解鎖且隨借隨還的無樁共享單車,一來可以省下不少的車輛投入成本,二來還能為市政建設提供輔助力量,為當地政府的績效添磚加瓦,獲得的也就不只是市場份額,還有政策上的支持,有了當地政府支持,當地共享單車市場的競爭壁壘就已經建立了一半了。

流量變現

每周有幾百萬的活躍用戶,這么大一波流量可以嘗試很多東西。

可以像滴滴一樣嘗試代售各種產品,比如保險、高端自行車等;或者向線下商家導流,比如根據用戶的目的地和行為偏好提供附近的優惠券或者折扣信息等等;再或者和新美大、高德地圖等應用合作,互相導流,完善用戶使用場景。

讓我們來開下腦洞,看共享單車還有什么較大的臨界市場不?

雖然共享汽車和共享單車從一開始定位的都是出行市場,可是,共享單車并不是自己動的,是需要用戶出體力才能動的,也就說,單車不只是能作為一個交通工具,還能被當作一個體育器械,不喜歡騎行的筒子至少也聽過什么環法自行車賽吧,再退一步,總知道奧運會有自行車比賽吧。

自行車體育賽事

說到這里,想必大家都知道了,單車有一個天然臨界市場,那就是體育市場中的騎行體育,而這個市場正在成長中。隨著近些年國人收入水平的提升以及各類環境污染等問題頻繁上新聞頭條,國人的健康意識是越來越高,再加上這波消費升級,帶動了大眾體育市場的發展,因而這幾年各類健身app、跑步app也獲得了很好的估值,馬拉松賽事是每個城市都在舉辦,感覺每個月都有“xx馬拉松”還是“國際”的。

先來看一組體育市場的預測數據:

預計到2020年,體育產業總規模將超過3萬億,體育產業增加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將達到1%;到2025年將實現5萬億元的政策目標,年復合增速在10%—20%。

資料來源: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

體育市場的前景可不只有普通民眾的需求來推動,還有政策加持:

2016年7月,國家體育總局發布了《體育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十三五規劃”),首次明確了競賽表演業、健身休閑業、場館服務業、體育中介業、體育培訓業、體育傳媒業、體育用品業、體育彩票作為重點發展行業;提出“十三五”期間要在堅持改革引領、市場主導、創新驅動和協調發展的基本原則下,實現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3萬億,產業增加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比重達到1%,體育服務業增加值占比超過30%,體育消費額占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超2.5%等目標。

“十三五規劃”之后,《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關于加快發展健身休閑產業的指導意見》、《冰雪運動發展規劃》、《全國冰雪場地設施建設規劃》、《水上運動產業發展規劃》、《航空運動產業發展規劃》、《山地戶外運動產業發展規劃》等配套政策文件相繼出臺。

說完體育市場的規模和國家政策后,回到共享單車的話題上來,如果把共享單車只是局限于出行市場,那就只有百億級別的兩輪車出行市場規模,但若是將共享單車拓展到騎行體育市場,比如騎行活動、騎行裝備、騎行體育賽事等等,那就不只是幾百億的市場規模了,有不少的想象空間。

最后,我也做一張思維導圖來說明共享單車的市場和贏利點。

綜上,小紅小黃還是可以盈利噠,而且有不小的盈利空間~

資料來源申明:所有圖片及數據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申明,作者將予以刪除。

 

本文由 @Ray Wu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辛苦了,寫得真好,思路好清晰,非常有價值

    來自廣東 回復
    1. 嘿嘿,感謝,寫出來對大家有用就太好了

      來自廣東 回復
  2. 作者思路是真的好棒~思考得很全面又細致

    來自廣東 回復
    1. 哈哈哈哈,謝謝,還有很多不足,沒有考慮到的地方

      來自廣東 回復
  3. 老哥,你把我好多想法都列出來了!寫得真不錯。點個贊!

    回復
    1. 嘿嘿,可以交流下,我還有沒考慮到的地方

      來自廣東 回復
  4. 寫的真好 :mrgreen:

    來自重慶 回復
    1. ??

      來自廣東 回復
  5. 寫的真好 ??

    來自浙江 回復
    1. ??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