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漲價7倍,共享單車何時上岸?

3 評論 3150 瀏覽 1 收藏 13 分鐘

共享單車價格8年飆漲7倍,行業困境何時能解? 共享單車曾以低價甚至免費策略風靡一時,但如今價格不斷攀升,用戶直呼“搶錢”。從0.5元半小時到最高3.8元,共享單車行業在虧損泥潭中掙扎。青桔、哈啰、美團三巨頭連年虧損,漲價成為無奈之舉。然而,消費者對于共享經濟物美價廉的認知已根深蒂固,共享單車能否在漲價中找到盈利之路,仍是未知數。

共享單車正盛的那幾年,企業燒錢跑馬圈地,用戶也因此得了實惠。但隨著ofo、摩拜兩大頭部玩家的相繼落幕,共享單車行業內形成了青桔單車、哈啰出行以及美團單車三足鼎立的局面。

資本后撤的同時,行業運營監管不斷規范化。當下依舊身處行業中的玩家,為了解決不斷增加的運營成本,只能選擇從用戶側“下手”。于是,曾經以低價甚至免費策略吸引大量用戶的共享單車價格不斷攀升。

2016年,共享單車中大部分品牌的起步價為0.5元/半小時,而在8年后的今天,部分城市共享單車起步價騎行半小時的費用最高漲到了3.8元,8年間價格已經翻漲7倍有余。

用戶不滿價格飆漲的同時,卻依然是一門似乎看不到盡頭的生意,青桔單車、哈啰出行,美團單車都在虧損的泥潭中掙扎。。

一、花式漲價,越來越貴的“最后一公里”

將收費單位從15分鐘縮短成10分鐘、將單位價格從1.5元調整為2元、將節假日周末起步價設定比工作日起步價高……如今,共享單車漲價的方式花樣百出。

根據多個平臺調整價格的策略來看,最初共享單車起步價多為0.5元半小時,2019年調價至1.5元半小時。到了2022年,各平臺再次上調騎行卡價格,7天卡、30天卡分別從10元、25元上漲至15元、35元,且給出了暢騎卡和次數卡之分。

到了2023年中,哈啰、美團、青桔這三個平臺在國內部分城市的起步價漲為了1.5元15分鐘,超時后每10分鐘1元或每15分鐘1元,單次1小時騎行費用達到了4.5元至6.5元。

今年價格繼續上漲,在成都、廣州等多個城市,收費標準由工作日前15分鐘1.5元調整為前10分鐘1.5元,周末節假日起步費也由前15分鐘1.8元調整為前10分鐘1.8元,后15分鐘收費1元。

以具體數據來看,工作日騎行半小時的費用從2.5元上漲至3.5元,節假日則更高,2.8元上漲至3.8元。

“恰好騎了11分鐘,就花掉了2塊8”,一位用戶對Tech星球吐槽:“這簡直是在搶錢”。另一位用戶則表示,漲價之后還不如坐公交劃算。

而單次價格上漲的同時,美團、哈啰和青桔共享單車包月價格也告別了個位數。

根據平臺顯示,美團單車30天騎行卡原價35元,北京市部分地區折扣價16.8元,連續包月則首月12.8元。哈啰單車30天騎行卡原價35元,北京市部分地區折扣價16.5元,連續包月則首月14.4元。青桔30天騎行卡原價為25元,北京市部分地區折扣價11.9元,連續包月則首月10.9元。

一位依賴共享單車通勤的用戶告訴Tech星球,每年包月卡的成本都在上漲,“今年算下來我大概要花掉250元。”他表示,如果再繼續上漲,共享單車的性價比就不再能和公交車媲美。

Tech星球發現,不同城市實行的計價規則不同,此次漲價的主要城市為廣州、成都、武漢、西安,而北京目前仍保持較為穩定的計價方式,三家共享單車品牌在北京起步價維持在1.5元/30分鐘,這個價格自2019年起已維持了五年左右的時間。

對此,哈啰單車客服表示,“共享兩輪車的定價受整體行業運營環境等諸多方面的影響,會不定期做調整?!?/p>

而一位共享單車從業者稱,各個城市的共享單車定價并不同,劃分標準也并不是看城市的大小,而是看運營投入的比例,“但眼下來看,漲價是趨勢,后續應該會繼續調整和擴大。”

二、連年虧損的共享單車三巨頭

一輛共享單車投入運營之前,需要進行車輛制造、并搭載GPS定位系統,后續還需要付出調度和維護車輛及智能鎖的成本。

而且,隨著車輛使用頻率的提高,車輛損耗加速,維修和更換成本也不可避免。此外,當下城市管理對于單車停放、運營規范的要求日趨嚴格,運維投入同樣不可避免?!斑@是重資產生意”,上述經理評價。

1688平臺上一位自行車代工廠老板告訴Tech星球,相比十年前,共享單車的生產成本已經降低了不少,“如果不加上芯片和智能鎖,單車的制造成本在五六百元左右。”

根據此前哈啰出行CEO楊磊提到的,一輛單車每天運維和折舊成本大概在1元左右,一輛單車一年要花費365元。

楊磊提到的運營成本,不僅包括通過雇傭司機和搬運工,將車輛調度到潛在租戶密集的區域。一位負責共享單車搬運工告訴Tech星球,搬車是按照輛數給錢的,一般一臺一塊多。

此外還包括后端的倉儲成本、維修成本和折舊成本。一位共享單車工作人員稱,技術研發和創新也為新的車輛增加了成本。

而且,上述自行車代工廠老板告訴Tech星球,相比家用自行車,共享單車使用頻率更高、人群更復雜,這就導致其壽命周期更短,“家用自行車能用十幾年,但共享單車也就三五年?!?/p>

此前北京市交通委曾明確要求,共享單車使用三年后應進行更新或報廢,上海自行車協會也提出類似要求,強調共享自行車一般連續使用三年即強制報廢。

生產成本、運營成本的疊加,讓共享單車具備了了重資產、重投入的特性,共享單車的盈利問題成為了懸在企業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若以此計算,結合哈啰、美團、青桔三巨頭的最新投放數據,哈啰1000萬輛、美團520萬輛、青桔600萬-700萬輛。綜合算下來,各自一年的運維成本分別達到了約36.5億元、18.9億元、25.5億元。

哈啰出行曾于2021年擬IPO時公布了營收入,雖然已經過去了三年,但其招股書顯示的2018年、2019年、2020年三年虧損,分別為22.08億元、15.05億元、11.34億元。

青桔和美團的日子也并不好過。2023年,美團單車所在的美團新業務分部營收698億元,經營虧損由虧損283.79億元收窄至202億元。滴滴共享單車所在的其他業務板塊2023年虧損達51.48億元。

連年虧損的共享單車三巨頭,一邊面臨著市場需求的增長和共享單車的普及趨勢,它們需要增加更多的車輛數量去滿足市場需求,另一面,則面臨著用更多的資金投入換來更多虧損的局面。

一位曾任某共享單車品牌的城市經理因此表示,對于品牌而言,漲價也是無奈之舉。他表示,除了漲價,目前也沒有別的辦法了?!霸谌肆瓦\維上控制成本很難,做廣告投放甚至聯名也只能是小范圍嘗試?!?/p>

三、共享這股風,要停了?

放到現在,共享單車也是互聯網商業史上的融資奇跡。

2016年8月,摩拜單車進入北京,服務器一度因無法支持用戶數量激增而發生癱瘓。到了9月,摩拜和做校園共享單車的ofo分別獲得了數千萬美元的融資。之后半年的時間,兩家企業繼續融資,摩拜融資4輪共計11億美元,ofo融資4輪達到7億美元。

據交通運輸部的數據,在最高峰的時候,有大約70家公司做起了共享單車的生意,且公開報告顯示,共享單車行業累計獲得超600億元融資,其中,ofo與摩拜分別各占約150億到200億元。

彼時,形形色色的行業紛紛套上了“共享經濟”的外衣,從共享籃球、共享雨傘、共享充電寶,再到到共享辦公、共享車間,共享經濟幾乎席卷了衣食住行。

然而,燒光巨額資金之后,市場發現共享單車行業依舊無法盈利?;馃岬脑隽垦谏w了背后巨額成本支出,一但市場容量逐漸穩定,收入也難以平衡支出的弊端盡顯。

于是,處于重資產運營的共享單車入局者只能選擇被迫退出。在過去8年,大部分腰部及尾部玩家出局。此前跟進過共享單車項目的一位投資經理提到,因為ofo和摩拜的押金風波,這個行業早就歸于了平靜,“沒有投資人會談論這個了。”

上述城市經理也告訴Tech星球,“自離開共享單車行業后,上次聽周圍的人提起,還是去年聽說摩拜可以退押金了?!?/p>

另一位此前共享單車行業的創業者則向Tech星球表示,在他看來,共享單車和共享充電寶行業是共享經濟中勉強能夠存活的品類,“因為關乎到了用戶剛需,其他的基本都沒戲?!?/p>

而且他提到,由于共享單車開創了不要押金的模式,后續入局共享經濟相關的生意,門檻會更高,“現在我是不會再看共享經濟的生意了?!?/p>

一位共享單車工作人員告訴Tech星球,現在就是要把共享經濟拉回歸到商業本質上去,“這也是共享單車漲價的目的?!?/p>

不過過往近十年的時間,普通消費者對共享經濟等于物美價廉的認知已經深種,在質量沒提高,服務沒提升的前提下漲價,企業將更難跨越盈利這個門檻。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Tech星球】,微信公眾號:【Tech星球】,原創/授權 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我內心抵制滴滴,我是共享單車重度用戶,從摩拜開始就是月度會員。現在被滴滴收購。就持續漲價。雖然每天都在騎行,我還是內心抵制,并向國家舉報其利用壟斷優勢漲價,欺壓消費者。以前看到倒了的共享單車還去扶起來,看到壞的單車還會給平臺反饋?,F在隨他去,,,越爛越好。感覺在互聯網領域,消費者和企業是對立的。

    來自四川 回復
  2. 這共享單車漲價也太厲害了吧!從以前的0.5元半小時,到現在最高都3.8元了,8年漲了7倍多,真是讓人受不了??!以前覺得共享單車挺方便實惠的,現在感覺都快騎不起了。

    來自北京 回復
    1. 快騎不起了,但是你還在騎,那這是為什么呢?

      來自陜西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