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行業洗牌在即:內容時代到來,誰跟對了趨勢?

2 評論 7891 瀏覽 17 收藏 6 分鐘

行業趨勢判斷是否準確以及盈利模式探索是否成功,將是未來各直播玩家不被大浪淘沙的關鍵,也是花椒和映客等直播寡頭一分高下的分水嶺。

近日, Trustdata移動大數據監測平臺發布《 2016 年移動直播行業分析報告》指出,以花椒和映客為首的移動視頻直播第一陣營初步形成。同時,隨著95%的用戶每日只使用一款直播應用,意味著若無顛覆式創新, 2016 年最高峰近 200 個玩家的直播行業,將跑步進入瞬間死亡式的淘汰賽。

直播平臺寡頭化格局正在形成,從各直播平臺的MAU(月活)數據也可以看出,映客和花椒以千萬的MAU規模占據前兩名,位列第三名的一直播的MAU則 300 萬不到。此外,花椒MAU同比增長率達到歷史新高1194.2%,是第二名映客同比增長率103%的 11 倍。

行業洗牌在即,同時直播平臺寡頭化格局正在形成,究竟誰能笑到最后呢?在筆者看來,行業趨勢判斷是否準確以及盈利模式探索是否成功,將是未來各直播玩家不被大浪淘沙的關鍵,也是花椒和映客等直播寡頭一分高下的分水嶺。

直播的內容時代到來,誰跟對了趨勢?

該報告中,有一組數據特別耐人尋味:直播用戶日均使用時長日趨縮減,八成以上直播用戶日使用時長低于半小時。

用戶使用時間降低,其實說明了一個道理:用戶渴望內容,并形成了對精品內容、頭部內容的黏性。

其實,據此也不難理解,為何以花椒為代表的第一陣營能夠成為直播大戰的留存者。

以花椒直播為例,其在直播尚未真正變成風口之時,就重點推出“明星戰略”和“造星計劃”。目的就在于打造屬于自己的內容。

這一點,其實在其他直播平臺的路線圖上都有呈現,尤其是前者,用名人、明星的強IP矩陣,形成精品化頭部內容,完成對直播內容向廣電層次的迭代。

后者重點打通素人上升通道,成為藝人除了藝考之外的另一“造夢工廠”和明星通道。說白了,即官方支持,給予有潛質的網紅主播們以再包裝和設計,使其從簡單才藝展示中跳脫出來。同時,也形成了一大批和平臺血脈相連的自有IP,也形成了獨占式頭部內容。

注碼重點押在哪一頭?直接決定了今天在直播領域的排名。

顯然,更多的將砝碼側重于后者,并完成對網紅的升級迭代,使得花椒和其他過度依賴名人資源或爆款網紅的第二、三線平臺形成差異化,名人、明星自帶資源和粉絲,傳統媒體人自帶技能,對平臺的黏性并不算強烈。早年微信公號崛起,導致名人從微博上投奔而出,形成的微博階段性落寞、今年傳統媒體人創辦的《羅輯思維》在自家App上獨占式播出等實例,其實都是前車之鑒。

盈利模式多樣化探索,誰主動誰勝出

主流平臺的成功霸榜,是流量屬性。而自身屬性上,居于前三甲的花椒、一直播偏重社交,而映客則是傳統網紅。

這將直接在盈利屬性上帶來深刻影響。

在盈利模式上,目前的趨勢上看,社交屬性的平臺占據了主動。報告指出,目前主流直播平臺開始“直播+電商”商業化探索,視頻直播逐漸成為社交平臺的標配。但必須有新場景。

但電商模式每一個平臺都在運作,尤其是在去年雙十一,均宣告實現了案例的成功突破??煽v觀這些案例,似乎大多仍然停留在網紅版“電視購物”、單向傳播的套路。

還能更主動點嗎?比如用更場景化的方式提升轉化。

在雙十一期間,花椒和京東合作,做了個場景體驗小嘗試:通過定制禮物品牌曝光,場景化設計,直播間浮窗按鈕直接導流,網紅主播帶動用戶互動,實時直播產品展示并實現鏈接跳轉購買轉化。

其他直播平臺,在春節前夕,也開始了類似的場景設計,在直播間炒菜、去旅游點現場體驗工藝品制作、通過直播春運為旅客提供O2O服務等等,奇招迭出,目標都在于通過主動摸索,找到最適合自己平臺風味的場景體驗。

而上述一切場景試錯的連接點,均依靠也必須依仗社交來實現場景互動,方能達到浸入。

多重自帶場景的浸入式體驗,顯然將成為花椒和其他直播平臺進擊電商+直播盈利模式的下一站。

 

作者:張書樂

來源:http://www.chinaz.com/news/2017/0322/676974.shtml

本文來源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站長之家,作者@張書樂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一下一下咯我

    回復
  2. 直播行業才對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