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項目不應由IT部門主導,99%的企業都做錯!

3 評論 1370 瀏覽 4 收藏 9 分鐘

在數字化時代,企業紛紛啟動BI(商業智能)項目以提升數據驅動決策的能力。然而,一個普遍存在的誤區是將BI項目的主導權交給了IT部門。本文將探討為什么BI項目不應由IT部門主導,并指出99%的企業都做錯了這一點。

現在在每家企業中,BI項目幾乎成了提升數據化能力的“標配”,這里能否成為標配是存在爭議的。我們今天要思考另外的一個問題:在推進這類項目時,大多數企業的核心決策者竟然是IT部門。

這個應該是當前各家企業的現狀,存在不一定合理,現在都在倡導BI是要讓業務用起來,所以一個“業務導向”的工具,卻被IT主導,這真的合理嗎?

我們先來看下整個BI項目實施的現狀:當前企業決定上線一個BI系統,就會由IT部門作為“專業人士”全程負責,從工具選型到項目實施。

最終系統上線后,業務部門就會開始抱怨不斷,例如銷售團隊看不懂復雜的分析界面,財務部門發現核心報表無法按需求生成,而IT卻會告訴你這個需求是你們提的,你們是簽過字的。

這個問題在過往文章有分析過,本質上IT和業務方對于BI項目的實際需求就不一樣,對于項目管理的目標也是不一樣的。

我們一直強調BI的核心目的是幫助業務部門做出更明智的決策,而不是實現很炫的圖表展示。但不得不承認IT部門往往把焦點放在系統的穩定性、數據源的對接和功能的實現上,而業務的實際需求則被簡單歸結為“看報表”、“自動化計算”。這就好比,你肚子餓了想吃頓飯,結果廚師給你端來了一堆沒烤熟的面包,說“這夠你吃了”。

更實際的說,業務部門可能需要一個可以幫助進行促銷決策的儀表盤,而IT部門更關注ETL流程能跑得多快,結果上線的系統統計了去年的銷售數據,卻幫不上當前的促銷決策。當然,在這過程中IT部門還會不停催促進度,其實項目是否延期才是他們的核心的管理目標。

再進一步說,IT部門的績效考核通常與系統運行是否平穩、項目不厭其煩、項目不超預算掛鉤,而不是BI系統切實可用,當然他們也并不清楚什么樣的分析結果是有用的,這也是主要矛盾之一。所以在項目實施中,他們更傾向于選擇對自己“風險低”的方案,方案里包括了硬性以及軟性的選擇,但是對于業務而言卻未必是合理的。

有些公司甚至會遇到這樣的場景:IT部門為了減少工作量,強行讓業務部門遷就系統邏輯,結果工具成了擺設,用戶體驗極差。說白了,IT的考量往往是他們自己的部門利益優先,而不是企業業務發展優先。

事實上,如果將BI定位為一個“服務于業務”的工具,其發起人、項目經理乃至主導者,都應該是業務部門,而不是IT部門。IT部門的角色,應該是技術支持者,負責解決系統實現上的問題,而不是項目的管理決策者。

一、為什么業務部門更適合主導?

首先,業務部門最了解自己的“病在哪里”,也最清楚“藥該怎么配”。例如:

銷售部門知道需要追蹤哪些客戶指標,才能有效提升成交轉化率;財務部門清楚成本管理中,哪些數據維度最能幫助成本管控;運營部門更明白,實時監控哪些KPI能更有利于運營。

這些痛點和需求只有業務人員才能提出,而IT部門,除非長期扎根在某個業務領域,否則很難具備這樣的洞察力,很多企業還會去招聘專業的數據分析師,但是又不得不直面分析師是技術人員的事實,最終并無法取得良好的結果。

BI項目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需求的把控,而業務部門出身的項目經理,天然對“用戶需求”更敏感。比如,企業在進行BI系統上線時,如果讓銷售人員來擔任項目經理,結果不但能夠快速完成需求梳理,還能提出場景化的分析需求(當然,也會存在業務部門無法提出需求,這個問題過往文章也有過分析),很多細節,IT部門很難想到。

但現實中,幾乎99%的企業BI項目的主導權都在IT,導致IT部門掌控了業務的決策需求,所以如果把BI項目定義為一項IT項目,看似由IT部門主導是合理,但是再分析BI項目的實施目標,IT部門主導BI項目是極其不合理。

當然,很多人會說信息化的項目預算就在IT部門,企業從上至下都認為BI項目屬于IT項目,業務部門沒有錢如何做項目?

這確實是一個問題,所以我們談企業數據文化,其中企業從上至下如何認識數據以及了解項目如何實施非常關鍵,錯誤的認知導致錯誤的決策,最終導致企業無法很好將數據用起來,這是一個必然的結果。

還有,BI項目涉及復雜的技術實現,比如數據倉庫的建設、數據源的對接、代碼開發等。這些確實是技術型工作,所以我們說BI項目如果由業務部門主導,并非讓IT部門人員都不參與了,他們可以作為技術支持者參與項目,但仍然不是主導項目。

還有,因為業務部門對于BI項目都不理解,很難去主導該項目的實施,這確實是一大難題,所以我們又要回到企業數據文化的建設上,培訓是否到位了呢?這是一大關鍵。

二、那么,如何實現讓業務部門主導BI項目呢?這里提供幾個點供參考

首先,公司在啟動BI項目時,應明確規定由業務部門發起需求,IT部門負責技術支持。

其次,對于業務人員要培訓到位,注意這里不是技術的培訓,工具的培訓并不是難事,再難,封閉式一個月一直用工具,不會也會了,所以很多企業把培訓的焦點放在技術點上,這并非合理,很多人也覺得我沒有掌握數據分析,是因為我不懂工具,我學會了工具我數據分析就實現了,這也是一個錯誤的認知,會了工具只能說比0基礎的人多走了0.5。

對于BI項目,企業應以業務指標的提升為核心考核標準,而不是簡單地看系統是否穩定上線。很多企業對于信息化項目是缺乏考核的,所以很多信息化項目其實并不理想,當然這里說的其實就是數字化轉型,很多企業投入了大量的金錢、人力,最后效果平平,然后數字化轉型還未成功就被大家放棄了,放棄是必然的選擇。

所以,在BI項目中,IT部門最多只是扮演“工具匠”的角色,如果能把主導權交給業務部門,讓IT回歸輔助者的定位,可能效果會更好。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風姑娘的數字視角】,微信公眾號:【風姑娘的數字視角】,原創/授權 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需要一個強力的負責人,懂業務,懂技術。

    來自貴州 回復
  2. BI項目應與實際相結合,那就應該多部門溝通。

    來自廣東 回復
  3. 實操的時候是誰主觀能動性強、跨領域知識強誰主導,單純抽開每家公司的情況單獨說“業務部門好”“需求部門好”“it部門好”沒有意義,業務部門做成一坨屎的案例不比it部門少,市面上做的好的都是潤滑劑角色主導,平衡業務和it需求,做出可用性強的內部工具產品。

    來自上海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