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零售經營的面子和里子
文章還探討了如何通過隊伍管理和客戶運營來推動零售業務的增長,以及如何從會員運營的角度來優化零售AUM的管理。
最近幾個月,花了不少時間在做一些新的有趣事情,順帶,對銀行的客群經營和活存經營有了一些新的體會。
這兩周被好多人貼臉追更,今天就簡單寫幾條心得,將來有機會展開聊。
一、零售經營的核心,是產品節奏的管理。
這是我今年最大的感悟。
其實說到節奏管理,最擅長的還是對公。
因為客戶數量少,同時客均資金量大,加上對公客戶的資金進出往往有顯著的時點特征(如學校、外貿企業、制造業等),所以資金的進出、承接都可以提前做好設計,從而實現客戶體驗和銀行收益的最大化。
但在零售業務上,能這么謀劃的人還是比較少的。
實際上,在某些市場熱點的驅動下,零售業務的某些產品往往具有很強的時間節律。
從貸款業務上看,2021年以來發放的三年期經營貸,最早將在2024年及之后的幾年集中到期,其中不少是當年把按揭貸款置換為抵押經營貸的,這幾年的房價大家也都知道,作為銀行,肯定要提前有所應對。
從存款業務上看,2022年、2023年上市銀行定期存款增量分別有15萬億和18萬億,其中的三年期存款最快將在明年到期,在這歲末年終的時刻,又有幾個人在思考,明年如何承接本行到期資金,以及吸引他行資金?
市場的大潮起起落落,作為個體的投資者和銀行,難逃跟隨潮水起伏的命運。
但如果能在掌握了節奏變化的情況下,做好力所能及的應對,終究還是能些許改變發展的軌跡。
持續積累,如此循環往復,才有可能鑄就穿越周期的幸存者。
二、零售經營的制勝之道,在于穿透總-分-支三級架構,在隊伍端建立經營支點。
在銀行待的時間越久,就越感受到一線隊伍強大的戰斗力和無窮的智慧——當然,需要有好的制度和流程來規避道德風險。
看到過不少案例,總行層面的策略設計得一塌糊涂,或是幾乎完全沒有什么策略,但在隊伍營銷客戶時,卻總能達成交易,完成指標。
我在看數據時,一度感到非常困惑。
后來看得多、做得多了才發現,對于一線隊伍來說,總行最好的策略,其實就是沒有策略。
其次的策略,就是定好一個策略后,保持盡可能長的時間不動。
最差的策略,就是總行的一群“聰明人”天天想策略,改指標、做督導。
我得承認,這世上沒有任何一家銀行做得到這條“最好的策略”,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追求次優策略。
從國內來看,將這條策略制定得最好的,就只有五家銀行:四大行+招行。
四大行能做到,是因為機制的原因,層級多、決策鏈路長、安全意識高。所以你會感受到變化少、變化慢(是的,被最多人吐槽的地方,恰恰是其競爭力的體現)。
招行能做到,是因為幾任行班子始終保持策略的穩定,有堅持、有節奏、有主次。
四大行穿透總-分-支三級架構后,在隊伍端的支點,體現為穩固的組織和流程機制。
招行穿透總-分-支三級架構后,在隊伍端的支點,體現為穩定迭代的產品體系,如經營多年的閃電貸、強力宣傳的TREE體系、五星之選等等。
看出來了嗎?
無論四大行,還是招行,所謂的“支點”,其本質就是“確定性”。
隊伍只要從總行獲得了這種確定性,他們就可以在一線營銷客戶時,充分地釋放靈活性,不管是學習同業好的做法、自己創造新模式、還是給總行提需求要支持,都會自然產生。
很可惜,知難行易,能做到的銀行,少之又少。
反過來,從總行層面追逐市場熱點推薦的策略、為了創收強推的新發基金、為了紙面的好看而一股腦下發一大堆過程指標加結果指標,往往是既坑了客戶,又坑了隊伍。
三、抓住隊伍管理和客戶運營,零售業務就獲得了增長的一雙翅膀。
很多人的認知簡單粗暴。
所謂的隊伍管理,就是下指標、給費用、做督導、定績效。
所謂的客戶運營,就是搞活動、給權益、做服務,最終就是賣產品。
按這種認知來操作,如果嚴格執行,往往還會有不錯的效果,尤其是在年景好的時候。
但如果到了困難時期,就不太靈光了,最大的惡果,就是“員工被卷死,錢也花了不少,但業績就是上不來”。
那問題在哪兒?
其實很簡單,就兩個字:割裂。
割裂了隊伍管理和客戶運營之間的關系。
說到底,銀行提供的產品(這里指廣義上的“產品”,包括銀行的所有對客服務、產品和權益),是連接隊伍和客戶的橋梁。
因為不同客戶在銀行存入的資金大小不一,所以產生了AUM分層,于是就有了不同的管戶分級,例如,客戶經理服務5萬以下的客戶,理財經理服務5萬到50萬的客戶,財富經理服務50萬到1000萬的客戶等,以此類推。
但你有沒有想過,為什么要這么分?
又為什么不能讓財富經理去負責5萬以下的客戶?或是反過來,讓客戶經理去負責持倉千萬的客戶?
其實叫XX經理只是一個代號,背后代表的,是銀行基于客戶業務價值的判斷,和所愿意投注的資源和成本不同而已。
于是,在客戶這一端,感受的是盡可能極致的客戶體驗,在銀行這一端,則是盡可能劃算的投產比。
說到底,這是一個算賬的邏輯。
賬算不清楚,難逃卷“死”的命運。
四、零售AUM的客戶運營,說到底是會員運營。
當我看到零售AUM這個詞時,看到的是一條路徑、一座金字塔,它從最基層的大眾客群,一路堆疊到私行、甚至更高等級的客群。
AUM先天帶有層級屬性。
因為AUM這個抽象詞匯的背后,是一個又一個具體的人:工作三年剛剛有一筆5萬元存款的年輕人、工作十年背著房貸同時也有20幾萬存款的上班族,或是經營著一個水果店攢下80多萬的小老板。
以上可能是三個不同的人,也可能是同一個人的三個不同階段。
這三個不同的人,因為分別將不同面額金錢存入銀行的行為,而在銀行產生了不同AUM層級,因為不同的AUM層級對應著不同的營收,所以銀行會基于營收和成本的計算,而為對應的客戶提供相應的權益。
將其中的要素抽離出來,便是以下這條經營路徑:
客戶行為->客戶等級->(單個客戶的投產計算)->客戶權益
這就是最典型的會員經營邏輯。
只是有趣的是,大部分銀行并不像招行那樣,推出一個M+會員體系,但本質上,卻都是按照同一套邏輯在經營的。
所以無論是總行在設計客戶經營策略,還是一線在營銷客戶時,必須牢記你給出的權益,是為了激勵客戶的高價值行為,而不是單純因為客戶的等級花錢。
等級沒有任何價值,客戶行為才是核心。
當然,說到這里,還未達究竟。
從經營的角度看,客戶分層只是結果,要把業務做精、做透,得往源頭去找。
五、會員運營的三重難關:分類、分群、分層。
在這里就不賣關子了,直接送上我多年的經營心得:
會員運營,始于分類,長于分群,成于分層。
先看客戶分類。
客戶因為年齡、性別、地區等自然分類屬性而得以稱為某個平臺的客戶,比如未滿18周歲就無法開立基金賬戶,男性往往也不太會成為某些女性APP的客戶,不在分行所在地區的人就很難開卡和經營。
所以,因為分類的存在,用戶和平臺實現了一次雙向的篩選。
再看客戶分群。
客戶因為某些共同的偏好或特征,而成為一類人群,例如寶媽、車主、穩健型投資者等。
換到平臺經營的視角,那就是場景。
例如母嬰場景、購車或抵押場景、投資理財場景等。
我們之所以要做場景經營,是因為客戶是分群的,之所以要關心分群,是因為這些客群的共同特征是經營的抓手。
最后看客戶分層。
因為基于場景的有效經營,客戶發生了關鍵行為:買一筆基金、借一筆貸款、支付一次網購。
這樣的行為可能還不止發生一次。
經由這樣的行為累積,會讓客戶在平臺上產生不同的分層,例如,基金持倉10萬元、貸款3萬元、每月支付3筆以上等。
因為不同行為給平臺帶來的業務價值不同(大多數時候都體現為營收和利潤),平臺為了激勵客戶行為的獎勵也就不相同。
這一套邏輯,基本可以完全復用到零售AUM的經營過程當中。
只是別忘了,基于客戶分層來經營固然好,但是它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把握全局全流程,才能最終制勝。
六、帶著資產負債的視角做經營,零售AUM 業務才能做得長遠。
存款、理財、公募等產品中,存款貢獻了營收的大頭,屬于“量”、“價”皆優;理財對規模的貢獻很大,屬于“以量補價”;公募是零售 AUM 經營皇冠上的明珠,權益類收入貢獻不低,但能做好的不多。
理財和公募被外界討論最多,做的是“面子”,但實際收入貢獻的大頭是存款,尤其是活期存款,這才是“里子”。做好了,能夠有效降低零售存款付息率和經營成本,為整個零售業務爭取到更大的生存空間。
要做好存款,就必須先懂得算賬。
在存款利率持續下降的大趨勢下,現在賣出的長久期定期存款越多,意味著未來幾年的付息成本就越高。
反之,如果能用一次性的營銷費用帶動短久期的存款產品銷售,送一袋米、一桶油,換來的是更低成本的存款,以及未來可以轉化到銀保、公募貢獻中收的資金,二者相較,一次性營銷投入就顯得劃算很多。
要做好存款,還要懂得用資產組合替代存款。
本地其他銀行,可能會給客戶提供定價更高的存款,這時候切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去跟去跟對方打價格戰,比如跟總行申請FTP傾斜支持,或是加大費用投入補貼客戶。
這種做事方式,真的非常偷懶。
聰明一點的做法,是用存款+搭配其他產品的模式,發掘客戶的“低波動+好收益”需求。
理財經理需要去挖掘,客戶把錢存到銀行定期的內在動因——
是有財富管理意識,為了鎖定未來的幾年的穩定收益?
還是沒有合適的投資品,所以選擇幾乎沒有波動的存款產品?
再或者,是被權益市場傷透了心,所以選擇了躺平存定期?
不同的動因背后,都有值得挖掘的機會點,進而將客戶的需求,引導到對應的產品組合上:
“我們行的存款收益雖然沒有xx行高,但是配上我行的xx理財,以及一些寬基指數,結合您一年的投資期限,收益又好,期限還更靈活”。
要做好活存,就必須心里有活存,但眼里沒活存。
活存是客戶經營的結果,但不是手段。
做大活存規模最大的障礙,并不是他行的活存產品,而是客戶在本行缺乏業務落地。
在互聯網領域,無論是支付業務、短視頻業務還是電商業務,用戶使用了這些服務,相對平臺來說,就會產生“流量”,進而產生基于流量的商業價值。
在銀行業,無論是存款、貸款、支付還是代發,客戶使用了這些服務,相對銀行來說,都會產生資金的流動,在資金從一個業務流向另一個業務的過程中,就會產生活存的沉淀,從而為銀行帶來收入。
具體怎么做活存,請看下一條。
七、一線隊伍要有抓有放,才能充分釋放產能。只是可惜不少銀行在該放的地方抓,在該抓的地方放。
要圍繞業務指標做關鍵因子分解,進而根據關鍵因子設計經營動作,這樣隊伍的經營才可以落地。
例如,你給隊伍直接下“壓降付息率”的指標,是不會有什么效果的,因為一線看不懂,也做不來。
如果你提升一步,下“提高活存規模”的指標,隊伍是能看懂了,但依舊做不來。
如果硬要做,那就是簡單粗暴的花錢買活存,或是靠關系沖時點,一線動作往往就會嚴重變形。
這時,你再提升一步,將活存按照來源進行關鍵因子拆分,從代發客戶數、投資理財規模、三方支付綁定客戶數的角度來設計指標,隊伍才能既然看得懂,又做得來。
八、信用卡具有兩重屬性:獲客價值、營收價值。存量時代,零售 AUM 經營要學會挖掘信用卡客戶的增長空間。
在全市場用戶增長都面臨停滯的情況下,零售 AUM 的增長,勢必要回到存量客戶經營:一是引導單信用卡客戶轉借記卡,進而實現 AUM 進階;二是促進存量客戶活躍,在低頻的投資理財場景下活躍起來。
支付寶當年做“圈子”,屬于戰略判斷正確,認識到高頻的社交關系,能夠帶動低頻的金融服務;只是可惜戰術上犯了錯,畢竟沒有誰會想打開支付寶跟朋友聊天。
接著支付寶戰略轉向,打了一場“兩億三場景”攻堅戰,讓兩億客戶在支付寶使用之至少三項服務,結果成功地提升了用戶的訪問頻率。
后來總結方法論,人們稱之為“多維打高頻”。
再往后幾年,招行在 APP 里引入電影票、飯票這“兩票”,搭建一系列 MAU 過千萬的客戶場景,就是在復刻這條路徑。
不過,這條路并不適合大多數銀行。
在客戶規模相對有限的情況下,花大力氣建場景,需要協調線下商戶、搞定 IT 資源、算好費用的投產、協調好線上線下團隊經營,這些都還只是第一步。
接下來是持續的經營和投入,周期長不說,能不能見效還不一定。
說到底,招行模式是“有錢人”的玩法,一般銀行學不來的。
那就沒出路了嗎?
也未必。
基本每家上了點規模的銀行,都有自己的信用卡業務。
這些信用卡客戶里,有不少是在市場好、預算寬松的時候獲客進來的,有不少其實沒有開通本行借記卡。
這類客戶就是妥妥的“富礦”。
圍繞這些目標客戶,設計好經營策略,就有可能帶動活存和 AUM 的顯著增長。
中信銀行提出的“三全五主”戰略,看起來高大上,但落到執行層面,其實就是在業務高度覆蓋的前提下做好交叉經營。
信用卡價值的另一面,是提升活躍。尤其是對于類似建行、平安這種將信用卡和借記卡融合到同一個手機銀行 APP 中的,特別有效。
客戶的消費是高頻行為,連帶帶動了信用卡使用也成了高頻。于是,客戶可能因為要使用信用卡而訪問 APP,這時,AUM 業務如果設計好合適的權益和鉤子產品,就能將活躍的信用卡客戶,轉化為投資理財客戶。
從最近同業交流的情況來看,不少同業一邊抓信用卡業務的管理收緊,另一邊,則是在盡力挖掘信用卡業務的橫向價值——看來大家遇到了相似的困難,解法也不會有太大的偏離。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道是無】,微信公眾號:【道是無】,原創/授權 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