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遭聲討,流量平臺亟需一場變革

0 評論 1546 瀏覽 1 收藏 14 分鐘

隨著社會對算法影響的深刻反思,我們正站在變革的十字路口,期待平臺、用戶和監管三方的共同努力,以期達到技術與倫理的和諧共存。

2020年,一篇名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里》的文章火遍全網,文中關于外賣平臺算法對騎手勞動的影響引發巨大社會反響。

彼時,當人們為受平臺算法裹挾的騎手們搖旗吶喊之際,尚且少有人深刻意識到,數字經濟時代背景下,自己也早已處在由平臺算法編織而成的信息繭房中。

而隨著網友知識水平的不斷提升和隱私保護意識的增強,越來越多關于平臺大數據殺熟、聽任謠言等控訴甚囂塵上。最近,坐擁超6億日活用戶的內容社區抖音,更是深陷算法被圍剿的輿論場。特別是11月以來,先是農夫山泉創始人鐘睒睒喊話張一鳴“不要以所謂的避風港原則,逃避責任”,后是被質疑前體操冠軍吳柳芳事件與平臺算法之間的聯系。

盡管抖音集團副總裁接連下場辟謠,但關于這家內容平臺巨頭算法的功與過,相關討論正在發展成一場社會層面的議題。

近日,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秘書局等四部門發布《關于開展“清朗·網絡平臺算法典型問題治理”專項行動的通知》,旨在深入整治“信息繭房”、誘導沉迷、大數據殺熟等問題。

當監管出手,意圖為算法套上規范化發展的“緊箍咒”,與算法深度綁定的內容平臺們,該如何權衡合規性、平臺利益、用戶體驗之間的權重?

一、算法的陰暗面,價值觀之爭再起

2013年,在今日頭條上線不久,張一鳴曾寫過一篇名為《為佩奇關閉Google Reader的魄力叫好》的文章,在文中,他發表了對于“用戶自訂閱”模式的Google Reader即將關閉的看法,并提出了“更智能、更適合大眾”的資訊方案,即基于算法的個性推薦。

這一方案,可以說奠定了此后今日頭條和抖音日常運營的基調。

誠然,內容平臺基于算法的個性推薦優勢明顯:通過有效地為用戶提供個性化內容,提升用戶的觀看體驗,進而增加用戶粘性和平臺活躍度。此外,也能使優質內容創作者得到更多曝光機會。

抖音用戶欣欣認為,個性化推薦的方式使每個人的抖音擁有了不一樣的“臉譜”,自己每天通過抖音觀看短視頻的時長可達到3-4小時,但當偶然使用朋友的抖音觀看短視頻時,往往很少刷到喜歡的內容,從而極大縮短了自己觀看短視頻的時長。

作為工作之余的低成本消遣,欣欣認為,通過觀看感興趣的短視頻內容,能使自己感到放松。

但無法否認的是,海量創作者組成的內容生態也將算法之惡無限放大。

鐘睒睒在11月20日參加活動時,對張一鳴及抖音、今日頭條的喊話,主要指向是謠言對其的傷害。吳柳芳事件中媒體對抖音平臺的質疑,則是懷疑其利用爭議人物吸引流量。

對此,抖音副總裁李亮先后兩次回應。

對鐘睒睒事件,李亮承認,平臺算法的科普做得不好、透明度不夠,同時對于謠言與網暴識別與打擊力度不夠。

對于吳柳芳事件,李亮則稱,其粉絲的增長與算法無關,完全是因為新聞事件引發的社會關注。

關于上述爭議,我們不多作置喙,但當平臺對收益的追求表現在算法的應用中時,關于用戶體驗和平臺利益之間的平衡點往往很難把握。

張一鳴早期的一句“算法沒有價值觀”,曾將依賴算法推薦的頭條系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

那么,算法究竟有沒有價值觀?

對此的討論不絕于耳。早在2022年北大國發院主辦的“平臺經濟創新與治理”研討會上,北大國發院經濟學長聘副教授張俊妮就發表評論,雖然技術具有中立性,但設計算法的人擁有自己的價值觀,“即使他未曾有意地把自己的價值觀放進去,但是算法體現出來的效果可能是有價值觀的?!?/p>

而著名歷史學家、哲學家、作家尤瓦爾·赫拉利在最近一次訪談中提到,更是將“算法的惡”從理論的角度得以坐實。

赫拉利表示,在社交媒體領域,算法已經無處不在;社交媒體應用AI算法,很大程度是為了提高用戶的參與度,增加用戶在平臺的停留時間。

他以臉書舉例:“如果你花更多的時間在臉書上,那么平臺就可以讓你看更多的廣告,他們就可以收集更多的數據,然后賣給其他人或用戶來生產新產品”。

而這一模式,也可以套用在包括抖音在內的國內社交平臺身上。

謠言與網暴隱藏于個性化推薦的算法之下,用戶體驗與平臺收益各有考量,在此情況下,似乎注定了現階段內容平臺和用戶之間,悲喜并不能完全相通。

二、平臺利益最大化,難逃“殺熟”嫌疑

作為算法應用衍生出的頑疾之一,大數據“殺熟”廣泛存在于電商、外賣、網約車等各個在線平臺。

抖音布局內容電商良久,也難以免俗。

抖音用戶蓓蓓告訴「科技新知」,自己在平臺雙十二大促期間發現,同樣滿300減40的消費券,自己點擊入口顯示該消費券“已搶光”,而換朋友的賬號后則可以順利領取該消費券。

當就此事咨詢客服時,客服的回答是“本次活動為系統隨機邀請部分用戶參加”。對此說法,蓓蓓表示不認可。她認為,自己的賬號是經常在抖音購物的,而朋友則很少使用抖音?!斑@就是平臺在殺熟”,蓓蓓猜測。

?圖片來源:抖音電商

而當蓓蓓把此次消費體驗發布在社交平臺后,多位消費者也紛紛在評論區曬出相似的購物經歷。

當然,瀏覽社交平臺后不難發現,包括淘天等傳統貨架電商,抖快、小紅書等內容電商均或多或少存在被消費者吐槽殺熟的現象。這一現象背后, 不乏電商平臺利益最大化的考量。

以抖音電商為例,依托于海量內容,抖音電商自上線以來,GMV增速喜人。而當平臺為應對價格內卷而奉行低價策略后,今年來GMV出現下滑。

據《晚點LatePost》報道,今年一、二月抖音電商共實現近5000億元GMV,累計同比增速超60%,到三月,抖音電商首次出現了同比增速下滑至40%以下,二季度后增速進一步跌至30%以內。

為遏制GMV增速的進一步下滑,抖音電商已在今年7月將GMV重新放回第一優先級。

一方面想要用低價,吸引用戶留存以應對友商競爭;另一方面要考慮GMV,選擇區別對待不同用戶,或許也是電商平臺們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不得不做的選擇。

面對愈演愈烈的大數據殺熟現象,監管部門開始明令禁止。

上文四部門聯合發布的《通知》中提到,嚴禁利用算法實施大數據“殺熟”;嚴禁利用用戶年齡、職業、消費水平等特征,對相同商品實施差異化定價行為。

此外,《通知》中指出,要提升優惠促銷透明度,清晰說明優惠券的領取條件、發放數量和使用規則等內容??陀^如實說明優惠券領取失敗原因,嚴禁以“來晚了”“擦肩而過”等提示詞掩蓋真實原因。

對此,艾媒咨詢首席分析師張毅認為,平臺殺熟造成了商家與消費者之間不平等的購買關系,這一行為無疑會影響消費者對平臺的信任。而對殺熟行為的治理,盡管短期可能產生一定的合規化成本,但從長期影響來看,有利于消費者對平臺的信任度回歸。

三、反向馴化算法,等一場變革

當意識到平臺算法的種種弊端之后,年輕群體中正在興起一股反向馴化算法的風潮,#年輕人開始反向馴化大數據殺熟#的相關話題甚至登上微博熱搜榜。

在媒體報道中,年輕人反向馴化算法的行為,包括但不限于通過對手機喊話或刷關于“太貴了、買不起”等評論給手機“洗腦”、通過卸載軟件或注銷賬號重新注冊以充當新用戶等,方式五花八門,看似玄學的行為背后隱藏的卻是年輕人對平臺算法的反擊。

?圖片來源:抖音截圖

為打破信息繭房,不少人甚至通過關掉個性化推薦來防沉迷。

年輕人反向馴化算法的背后,是對平臺信息監管不到位、區別對待用戶的種種不合理行為的反抗,而經多家媒體報道推廣后,反抗算法的風潮無疑將愈演愈烈。

除用戶上陣對算法宣戰外,相關法規的約束,也是懸在平臺們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11月下旬,快手公司剛因落實青少年模式不到位等,導致違法信息擴散而被處罰。這為同樣以短視頻內容為護城河的抖音平臺,敲響了警鐘。

此后不久,四部門聯合發布通知以治理算法典型問題,也證明了官方出手治理算法亂象背景下,一場對平臺算法的優化升級改革勢不可擋。

在此背景下,作為國內頭部內容平臺的抖音必將吸引更多外界審視的目光。深陷算法輿論場的張一鳴們,市場也在等待他們拿出改革的決心。

事實上,針對算法的全民戰役已經打響。但顯然,算法滲透于平臺運營的方方面面,自有其可取之處,一味擯棄并不合理。那么,在不放棄使用算法的前提下,如何與用戶和解,將是平臺們需要探索的長期議題。

顯然,算法未來的模樣,不應該只由平臺說了算。

作者丨江蘺 編輯丨蕨影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科技新知】,微信公眾號:【科技新知】,原創/授權 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