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回家,我發現父母染上了網癮

0 評論 876 瀏覽 1 收藏 19 分鐘

春節假期,許多年輕人發現父母沉迷于手機,從早到晚刷短視頻、聽網文、看短劇,甚至為了“賺錢”和“學習”而花費大量時間和金錢。本文通過多個真實案例,探討了老年人沉迷網絡的原因、后果以及年輕人的應對策略,揭示了這一現象背后的社會和家庭問題。

春節假期已經結束,坐在工位前的年輕人,除了懷念剛剛過去的8天長假,心里也是五味雜陳。

越來越多打工人在本次春節返鄉中發現,家里從50歲到80歲的長輩,都染上了“網癮”,上癮程度甚至遠超小朋友。

他們有人從早到晚刷手機,洗碗、倒垃圾、洗澡都離不開,短視頻成了家里的背景音;有的一家全部淪陷,老爸刷手機“賺錢”上癮,老媽迷上霸總小說;有的直接把刷手機比作上班,不僅拿出了七八部手機同時上網,還會準時打卡聽“故事”;還有80歲的老人沉迷刷短劇,同時下載了好幾個短劇APP,連睡覺時都捧著手機。

讓他們上癮的內容五花八門,涉及短視頻、網文、短劇、直播、“養生”課程等等。

這是年輕人第一次發現,老年人沉迷網絡的情況遠比他們想象中嚴重,其不良后果也十分明顯。

一方面,長時間低頭玩手機不僅會損害肩頸和視力健康,還會使他們減少與身邊人的交流,變得愈發沉默寡言;另一方面,老年人很容易在各種網絡騙局中上當,比如花幾百元充值觀看短劇、購買剪輯課教程,或者成箱購買網上推薦的“保健品”。即便不涉及金錢,網上大量帶有情緒誘導性的虛假信息,也常常會讓老年人情緒激動。

最讓年輕人無奈的是,即使是高知人群的父母,也難以辨別網絡信息的真假,對“算法”毫無抵抗之力。但深挖老年人刷手機上癮的原因,又讓很多年輕人眼睛一酸。這幫老小孩既想通過每天刷手機賺點小錢,從而減輕小輩的負擔,也想在一個人在家的日日夜夜,找點事情打發時間緩解孤獨。

以下是他們的故事。

01 沉迷聽網文、花錢買剪輯課,高知媽媽也有網癮

天一 | 32歲?傳媒行業從業者?江蘇?

回鄉后的當天晚上,我就發現我媽有網癮。

高鐵站回去的路上,她的手機一路播放某“網文AI朗讀+解壓動畫”的短視頻,我問她怎么開車還看短視頻,她回答在地下車庫等我無聊,打開當背景音,我也就沒多想。

到家吃完晚飯后,我發現她洗碗、下樓倒垃圾、去倉庫拿東西、洗澡,甚至晚上處理財會工作時,還會繼續播放此類視頻當背景音,我才意識到她的網癮比我想象中大得多。

我的第一反應是害怕她上當受騙。在我詢問之后,她和我再三保證“沒花錢”。

但我發現,這些短視頻會設法導流到小程序、公眾號或其他APP,在里面設置多個付費選項如看全文、看續集、充會員、點廣告等,花錢是早晚的事。

另外,我想起在2024年下半年,她曾多次在電話里咨詢我“學視頻剪輯是不是能賺錢”,我一邊勸說沒有這么簡單的事,一邊舉例稱很多課程都是割韭菜。結果發現這些短視頻賬號宣傳用AI剪輯+配音可以賺錢,并且售賣視頻剪輯的課程,我媽也花200多元買了,并稱“等徹底退休了就在家學了賺錢,這些視頻都是永久可看的”。

除了擔心她上當受騙,我更多是感到吃驚和難過。

在我心里,我媽是一位職業女性,很難想象她會對網絡如此沉迷。

可能也是因為如此,一開始,她不愿意和我聊“網癮”問題,覺得不是什么大事,聊著聊著她才袒露,“家里實在太安靜了”。

我媽今年58歲,雖然已經退休但被返聘繼續工作,因為一些原因我有快兩年沒回家,平時一個人在家的她,除了工作就是看望外婆,生活簡單卻也無聊至極。

因為平時工作需要長時間盯電腦,她的視力不好,家里的電視一年只有在看春晚時才打開,其他時間她都在短視頻平臺“聽視頻”,從以前的聽韓劇/泰劇解說,到后來聽網文和短劇,基本刷到什么就聽什么。與其說媽媽有網癮,不如說她是為了緩解孤單。

但我認為,老年人網癮的問題還是需要引起重視。

一方面,她刷到的很多短視頻內容“三觀不正”。

在評論區,能看到一些年輕人評論“這都是什么三觀”“這樣的視頻也能放出來”,但是中老年用戶卻信以為真,評論“XXX怎么可以這么做”“這樣的人就應該被XXX”,時常情緒激動,這不僅有害身體健康,還容易被人盯上利用其同情心進行詐騙。

另一方面,部分短視頻創作者也在利用情緒內容誤導老年人,利用流量獲利。

春節期間,一條“DeepSeek遭受美國黑客勢力攻擊,中國紅客挺身而出”的短視頻刷爆老年人的手機,這條視頻在我家族群里被不斷轉發,我找了很多證據指出內容的事實錯誤,但他們聽不進去。

這樣挑起情緒的內容還有很多,恰好擊中了老年人怕落后、想要學習新知識、民族主義情緒等多種心理,最終可能會讓他們吸收了很多自以為正確其實是謠言的內容,落入另外的騙局。

為了防止媽媽沉迷手機,我決定新的一年讓她減少工作,多出去走走,不能整天只對著手機。

這樣的網癮沒有解藥,只能用陪伴讓她轉移注意力。

02 春節很糟心:老爸刷手機“賺錢”,老媽迷上霸總小說

吳文?|?28歲 互聯網從業者 河北

以前爸媽總說我,怎么捧個手機白天黑夜地看,現在他倆才是徹底離不開手機。

我這次春節回家,老爸不分場合地刷視頻,老媽不分晝夜地聽小說,家里時時刻刻都很吵,連做飯都很糊弄,我快被逼瘋了。

最早是我爸一個人沉迷刷短視頻賺錢,我媽還總吐槽他,除了吃飯睡覺,什么也不干,就是刷視頻,“跟他說什么也聽不見”。

我爸覺得,倆人在家沒點聲音不習慣,他把手機開著視頻,能漲知識,還能賺點金幣換紅包。

其實他一天刷十幾個小時手機,才能掙幾毛錢,連手機充電的錢都掙不回來。

沒想到,老爸還沒消停,老媽又迷上了聽小說,只要醒著就在聽,做飯聽,做家務聽,午睡聽,洗澡聽。我聽了聽內容,基本是“霸總愛上我”的橋段。

我媽以前只是“看小說”,但現在年紀大了,注意力集中不了,看一會就走神,所以就開始聽,結果還上癮了。

為了省錢,她也沒買會員,據說看一個小廣告就能免費聽一小時書,多看幾個小廣告,就能聽一個禮拜。

手機上癮在老年人中挺常見的。

我過年跟著爸媽去親戚家拜年,他們聊的基本都是“又在哪個APP上賺了幾塊”這類話題,還有老人拿兩三個手機刷短劇,就為了每天賺幾塊。

我們幾個同齡人一聊,我還算幸運的,至少爸媽沒刷保健品講座,也沒給網紅直播間刷禮物。

但我爸媽在手機上花的時間是最多的。

倆人沒有業余愛好,電視不看,帶他們旅游也不去,連麻將也不打了,總之,都不如在家刷手機。最夸張的時候,一天得有20個小時花在手機上。

我爸幾乎時刻舉著手機刷視頻。過年期間,我帶他倆出去吃飯,我爸沒吃幾口就開始刷視頻,我嫌太吵,他就關了聲音接著刷。還有一次,我想帶他們在電視上看個電影,我爸剛看了個開頭就說沒意思,轉頭去刷短視頻了。用我媽的話說,“長手機上了”。

我媽完全是五十步笑百步。

前幾天,我問我爸,我媽白天怎么覺這么多,總是聽著小說就靠在沙發上睡著了。我爸說,老是聽小說聽到后半夜,能不困嗎?這兩年,我每次回家都在想辦法勸他們,但幾乎無效,我很擔心父母的身心健康。

老爸本來就頸椎不好,去年幾次說手麻,帶他看醫生,醫生建議減少低頭看手機,說可能壓迫神經,要定期監測。我媽每天沉溺于小說,話明顯變少了,社交幾乎沒有。

老年人手機上癮,我覺得主要還是因為缺少娛樂,更缺少子女的陪伴,本想借手機打發時間,但時間一長,容易失去對事物的判斷力,最后,徹底被這些APP的系統和算法拿捏了。

03 從“聽故事”到買保健品,我爸把聽課當工作

月亮?|?30+歲 傳媒行業從業者 ?北京

今年過年回娘家,看到桌子上擺著七八部手機,我知道我爸的“網癮癥”又加重了。

我爸今年快70歲了,退休后一直閑著沒啥事干,直到近一年內鼓搗起了智能手機,可算是找回了當年“上班”的繁忙狀態。

他最近迷上了用手機聽故事,感覺都有點走火入魔了。比如會把聽課比作工作,從早到晚一刻都不閑著,甚至春節假期“加班”聽;我家小朋友需要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他便偷偷跑到其他屋子里聽,把自己關在里面1-2小時不出來;他還有聽故事KPI,每天聽完后要截圖返給他們的管理員,并回答對方提出的問題,從而拿到獎勵。

我爸最初是被“聽故事得紅包”的噱頭吸引,還把家里這些年買的、辦套餐送的七八部手機全找了出來,想著一起聽故事能多賺錢。對方還拋出了拉人頭獎勵,每邀請成功一位50歲以上的人聽故事,會給2元紅包,滿5人后還會額外獎勵5元。

由于年齡審核不嚴格,我也被我爸拉進群一起“聽故事”,結果進群后發現,表面上是聽故事,實則里面都是坑。管理員每天往群里扔故事鏈接,然后讓老年人們點進去聽,里面是一些錄播+直播視頻。

這些視頻雖然標題寫的是XXX人生故事,但故事主體為某保健品品牌創始人的生平經歷,數量高達100多期。故事還會一點點變味,后續夾雜了很多健康養生知識科普和產品推薦直播,比如糖尿病為什么要綜合調理、如何養肝、XXX高級客戶顧問的直播等。

最開始我沒把我爸聽故事賺錢當回事,覺得現在的老人有警惕心,讓他們花錢挺難的,也告訴了他,聽故事可以,但不能花錢。

他答應得很好,但漸漸地便跟我說要買保健品了。

只要他跟我提到買,我就及時制止,并把網上相似的揭黑報道發給他看。

每次打電話會勸、我爸來我家送東西時也會勸,可他根本不聽,一直強調自己吃著很管用,覺得是我存在刻板印象。

后來我攔不住也不硬攔了,既然說了不聽,那就不贊助資金,從經濟源頭切斷,畢竟買這些東西還是挺花錢的;遵循的給錢原則是,大錢絕對不給,平時回偶爾給點小錢,或者買吃的用的直接寄回去。

但今年過年回家,我還是為此和他大吵了一架。

當天我帶著小朋友回娘家,進門后便發現家里有好幾個標注著類似于保健品字樣的大紙箱,這還僅是我能看到的很少一部分,而且我發現他越來越相信這類故事,晚飯后他吃保健品,還建議我和小朋友也吃點,說是能強身健體。

其實我也能理解他的舉動,畢竟小輩平時工作比較忙還要帶小朋友,他自己一天天沒事干只能玩手機,加上覺得自己到了一定歲數,怕身體不好生病住院再拖累我們,于是看到在手機上聽聽故事賺錢,還學點養生知識的活動就想試試。加上這些騙子的包裝也很有迷惑性,他慢慢就被洗腦了,認為吃那些東西能少去醫院。

04 80歲愛上刷短劇,睡覺都抱著手機

蓓蓓?|?30歲?傳媒行業從業者? 河北?

今年回老家,我被80歲的爺爺“強制性”聽了好幾部短劇。

雖然年齡大,但在我心中他一直比較喜歡研究新鮮事物。

智能手機剛出來沒兩年,他就給自己買了一部,當時只是想追時髦,看著年輕人一滑就能接打電話,覺得特別好玩,但日常的休閑娛樂還是看電視、打撲克牌。隨著近兩年短視頻火了,他開始沉迷刷視頻,最近又迷上了短劇。基本每天早上一睜眼他就在刷,晚上也抱著手機,經常晚上11點人睡著了,手機里的短劇還在循環播放。

他看的大部分為豪門霸總類型,我問他具體講的是什么故事,他說不出來,只是說覺得里面的房子挺大挺好的。

為了看短劇,爺爺使出了十八般武藝。

怕短劇數量不夠看,在手機里下載了四個短視頻App,這個軟件上的刷得差不多了,就換另一個;看到視頻占用手機內存比較大,便把音樂、購物等軟件都卸載了;遇到很喜歡的付費短劇,會讓幾個小輩偷偷給他充錢追,不讓奶奶知道;刷短劇很耗電,他專門在床頭又安裝了一個插座,邊充電邊追;為了防止奶奶說他總玩手機,他還拉著她一起看。

但危害也不少,由于長期看手機,他的眼睛越來越花。

看視頻還很耗流量,一天一個G都不夠他用,話費最高達到過一個月好幾百。

他也心疼錢,天天跑到墻根下蹭鄰居家wifi,但距離還是有點遠,一旦wifi信號不好,手機流量便自動開啟。

后來鄰居搬走了,直接把寬帶留給了爺爺,可上個月他還是被扣了兩個流量加油包的錢,他說自己都不知道怎么開通的。

今年過年小輩們聚到老家吃飯時,第一件事就是給移動客服打電話,解釋老人不太懂智能手機才開通了流量包,看能不能退費。

爺爺也學聰明了,天天給10086打電話查話費,一旦發現自己被扣錢了,就立刻找客服,還形成了一套話術:“我就是一小老頭,80歲了啥也不懂,不知道按到哪個鍵便開通了啥花錢服務,你給我退費吧,順便再幫我看看還有啥額外開通的套餐,全給我取消了。”

但這招也不是百試百靈,大年初三爺爺又給客服打電話,對方表示這已經是本月第二次退費,只能退一半,這讓他emo了很久。

臨走前我偷偷問爺爺為什么這么愛玩手機,他說一方面是無聊沒事干,另一方面是怕落伍,覺得如果不玩手機,不接觸年輕人喜歡的玩意,平時和兒子、女兒、孫子、孫女便沒什么話題可聊。所以即便被小輩們批評笨、經常玩著玩著話費就被扣了,他覺得也是值得的。

作者 | 蘇琦 金玙璠 王璐 編輯 | 王璐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定焦One】,微信公眾號:【定焦One】,原創/授權 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