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推出競價購物玩法“京東指數”,再卷低價
京東在電商競爭的浪潮中再次出擊,推出了一種全新的競價購物模式——“京東指數”。這一玩法通過商家和消費者的雙向競價機制,試圖在價格競爭中尋找新的突破點。然而,京東在低價戰略上的探索并非一帆風順,其面臨著品牌心智與商業模式的雙重挑戰。本文將獨家揭秘“京東指數”的玩法細節,探討京東在低價戰略上的最新布局以及其背后的戰略考量和潛在困境。
京東近期正式推出競價購物玩法——“京東指數”,該玩法采用消費者與商家雙方共同競價的模式,形成商品價格的動態交易。據接近京東的人士透露,這一新玩法在去年底已進行過小范圍試運營,近期迎來正式上線。
具體而言,“京東指數”的玩法通過賣家競價定價,平臺根據賣家的出價,從低至高進行排序,并實時展示最低出價的商品供買家選擇。
其中,用戶不僅可以直接以最低報價購買商品,還可以根據商家的價格波動,提出自己的希望價格進行競標。平臺則負責撮合交易,若有商家報價匹配,交易即告成立;如果24小時內沒有商家報價匹配,則該出價單將自動過期取消。
此前,電商平臺間的“比價”和“競價”玩法并不罕見。以“區域競價”為例,最早由拼多多于2023年前后推出,其核心在于通過區域內商家的競價來決定商品的銷售價格和曝光度。
近期,淘寶百億補貼也上線了區域競價功能,競價獲勝的前三名將獲得平臺的優先派單。這一措施顯然是為了通過更加激烈的價格競爭,推動平臺在在價格上形成優勢,以吸引更多的消費者。
與以往的競價玩法不同,“京東指數”此次引入了消費者的自由出價機制,除了商家競價定價外,消費者也可以在一定的價格區間內自行出價。這一設計增強了消費者在價格上的主動權,可能進一步推動價格的下探。
不過,部分消費者在嘗試搜索相關商品并與其他平臺價格對比時,發現“京東指數”上的價格并未占優勢。以小家電類目的“戴森HD16吹風機”為例,京東指數頁面顯示最低價格為2819元,但在天貓上搜索同款型號時,能找到2794元的天貓國際自營價格。
目前,這個頁面的入口并非直接可見,用戶需在京東App中輸入“京東指數”或“指數”進行搜索,才能找到入口。此外,這個板塊的商品并非覆蓋全平臺,部分類目甚至只有一款商品。根據規則,京東實際上是從部分商家中挑選出那些具備價格競爭力的商品,而非直接展示所有商品的銷售主體。
這一措施,無疑是京東低價戰略的又一布局。
此前在2022年底,京東集團創始人劉強東,在內部進行徹底的組織調整和戰略聚焦,確定把“低價戰略”作為京東零售未來三年最重要的戰略。
根據《電商戰爭》的報道,有一個耐人尋味的細節:2024年京東618的主題,在最初宣布為“又好又便宜”后,突然改成了“又便宜又好”。知情人士透露,這一變化源自劉強東的親自干預——在最后審定時,他勒令將主題詞順序調回。
但對于京東而言,想要做到極致低價面臨兩大掣肘:
一是平臺心智,京東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里,主打的是“正品”“品質”,大多數消費者對京東的固有印象是購買家電3C產品的優先平臺,卻很少將之與“極致便宜”畫上等號。
二是,京東強勢的自營模式雖有其優勢——對貨品質量、供應鏈履約控制力強,但想要大幅讓利,就要自掏腰包或壓供應商的利潤。至于京東的第三方商品(3P)本身體量小、費率偏高、流量傾斜不足,無法在短期內撐起“低價”這面大旗。
眼下,京東在低價策略上的猶豫,已經從外在表現中顯而易見。最典型的變化是,劉強東將促銷主題從“又好又便宜”改為“又便宜又好”后,近期,京東App的開屏Slogan卻又從“多快好省”悄然換成了“又好又便宜”。
這反復調整的背后,透露出京東在平衡品牌價值與低價吸引力之間的微妙拉鋸。
作者:文昌龍 編輯:楊舟
來源公眾號:市象
本文由 @市象 授權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