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90后:被互聯網公司忽視的一代
中國互聯網的下一撥主人將會是這些個性鮮明但極具包容性的年輕用戶。他們有哪些特征?
生于80年代的美圖秀秀創始人吳欣鴻,專注做面向90后這個年輕群體的產品。為了更貼近這個用戶群,他和團隊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和他們面對面交談。
“美圖秀秀”創始人吳欣鴻是一個與90后用戶“打交道”多年的創業者:4年前,他用3天時間做了一個應用工具“火星文轉換器”(將漢字轉換成生僻的文字),在未做任何推廣的情況下,僅一年時間便帶來了四五千萬的90后用戶。做這款產品的時候,他沒有想過賺錢,推出來后也很難找到盈利模式。但面對龐大的用戶量,吳欣鴻當時想到了把原來的用戶轉換到一個贏利方向相對清晰、依然針對這個人群的一個產品,于是便有了后來的美圖秀秀。
這款傻瓜式的修圖軟件已有1.2億的用戶,核心用戶群依然是90后。從火星文轉換器無心插柳的偶然成功,到1年后專心為這個群體做一款產品,面對同樣高漲的用戶量,吳欣鴻最直接的感受是:就像從來沒有人給他們做過產品似的。
5月上旬,這位來自廈門的80后創業者,在我們約見的北京建國門桔子水晶酒店大堂聊起這件事。他不諱言美圖秀秀推出的第一個版本其實很粗糙,但90后不會像專業做IT的人或白領那樣,“罵你這是個垃圾產品”。相反,他們對產品寬容度很大,會“在線留言鼓勵并且感謝有這樣一款產品,滿足他們的需求”。
零點咨詢向本刊提供的一份數據顯示,全國90后人數約1.4億,占總人口的11.7%左右。2011年,CMI校園營銷研究院與新鮮傳媒聯合發布了一份報告《互聯網下的90后》(以下簡稱《90后報告》)。他們給本刊的數據是,目前中國高校2900萬以上的孩子大多是90后,在校4年中,每年產生的消費最少達3000億元以上。
“從2012年開始,每年將有近700萬90后大學生走出校園,成為最具潛力的新生消費力量?!边@份報告描敘道,“作為在互聯網下成長的一代,90后新生消費群體有很多自身的特性,這將深刻的影響到包括互聯網在內的企業營銷環境的方方面面?!?/p>
被互聯網公司忽視的一代
“90后不是一個簡單的代際劃分?!敝醒朊褡宕髮W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院長沈虹,是《90后報告》的專家團成員之一。她說:“他們接受信息的渠道、思維模式、行為方式無疑都受到了互聯網的影響,而不同于非數字化時代成長起來的其他人群?!?/p>
2011年,《90后報告》項目組成員歷時5個月,在北京、上海、廣州、鄭州、成都等8座城市里,訪問了33所高校的大量90后。聯合CMI校園營銷研究院一起做這個項目的新鮮傳媒CEO紀中展和沈虹發現,在他們所調查的這些城市里,有70%的90后在小學或初中便開始接觸互聯網;每天都接觸網絡的90后大學生達61.7%;互聯網在90后中的普及率為100%。“一個伴隨互聯網長大的群體。網絡化和數字化的生活,在真實地籠罩著他們?!鄙蚝缯f。
互聯網、數字化生活現在也同樣籠罩著已是社會精英、中流砥柱的60、70后,以及坐在寫字樓里的80后們。但,這些人群不是分身于各類公務、應酬、家庭,就是房奴、卡奴、車奴,并且還得面對贍養父母、撫養小孩的生存壓力。很難想象,他們會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在線上聊天、瀏覽新聞、上SNS社區、聽音樂、看電影等行為上,而這些行為卻是90后、尤其是脫離了升學壓力的大學生在網絡上常做的事。其中,QQ、人人網則是他們最青睞的即時通訊與社交網絡(分別占比97.6%與80.2%)。
這是一個在互聯網上高度活躍、對新生事物充滿了好奇感、樂意為產品付費的群體。
“他們從小就會用手機,碎片時間基本都會使用在移動設備上。90后絕對是移動互聯網的一個主力。”尚丹是摩天輪的創始人。摩天輪是一款基于真實地理位置的城市地產社交游戲,產品鎖定的核心用戶為90后,2010年下半年推出這款產品的時候,便直奔移動互聯網的平臺。
尚丹覺得,很多90后從小學就開始用QQ,對于游戲里面的各種炫耀性應用和收費性質的VIP、游戲Q幣等都已經形成了付費習慣。于是在今年上半年,她想到要推出一款針對90后付費性質的社交游戲——《金幣很忙》。上線不足一個月,“就有小孩充了2000塊錢”。尚丹說,付費情況比他們原來預料的要好一點。
今年夏天剛從華中科技大學畢業的楊元從武漢回到了老家北京。一個多月前的一個下午,《創業邦》在人人網所在地北京北三環靜安中心訪問時,一位負責產品的員工對記者說:“最近一款叫我要當學霸的APP在90后中很火!”
楊元是“我要當學霸”的開發者,瘦高個兒,22歲。在畢業前夕的5月初,他出于一種自娛自樂的心理,在人人網推出了這款面向學弟學妹們的APP,一個星期的時間便帶來了10萬次的下載量。“一夜之間有很多很多的學生都知道這個東西了?!睏钤f。
在聊到移動互聯網時,他形容,周圍的同學使用手機的頻率到了“瘋狂”的地步:“到什么程度?我經常在食堂看到,排隊打飯有人拿著手機;吃飯的時候,有人拿著手機,邊看手機邊吃飯;就是幾乎你所有不在思考、不在學習的時候,都會拿出手機看一下。尤其是晚上睡覺之前,使用量會上升得很快,很多同學都會躺在床上耍一耍手機?!?/p>
與這種“瘋狂”相對的是互聯網產品在這個群體中的缺席與貧瘠。從PC端一直延伸到現在的移動互聯網,“大家用手機也就是滿足最基本的一些需求,通訊、瀏覽器、看電子書、游戲,感覺沒有特別給90后用的應用和產品,跟校園外的人沒什么區別”。
楊元說,在這些產品和應用里,很多學生都熱衷于用手機看電子書:“超級多、超級能看,在課堂上,你要找一個沒在用手機看電子書的這不可能,所以說會下一大堆看電子書的各種各樣的軟件,譬如多看閱讀、熊貓閱讀、QQ閱讀等等。”除此之外,就是用手機玩形形色色的游戲了。
在楊元的觀察里,付費情況“存在兩個極端的陣營,一類是喜歡折騰手機,他們有越獄的能力,喜歡用免費、盜版游戲;但身邊還是有很多同學會堅持付費,覺得自己好像也不缺那幾塊錢,給開發者也挺好的”。
楊元覺得,他們更喜歡在互聯網上嘗試新鮮的事物。因為這些事物嘗試成本很小,下一個APP要么是免費的,要么也就幾塊錢,如果覺得好的話還會推薦給身邊的人。
因此他認為,他們有付費習慣并非不可思議。小時候買一個正版的游戲要花幾十到幾百元,“但是現在你玩兒手機,iPhone上面一個游戲撐死了12塊錢,絕大多數都是6塊,就跟小時候去中關村買盜版盤這種感覺是一樣的,所以在價格上還能接受”。
“我們在網上要付費體驗一個產品的話,會覺得很奇怪。會想,我為什么要花這個錢呢?”34歲的紀中展微胖,是一個“00后”男孩的父親。2004年他成立新鮮傳媒,一直在做的業務是校園營銷的咨詢。他說:“除了騰訊QQ,90后是中國移動動感地帶早期利潤的最大貢獻者,它們一開始就培養了90后的付費習慣?!?/p>
紀中展和一幫朋友聊到過一個現象,大凡看到哪兩家公司罵仗,自己就會想“這兩個家伙又開始炒作了”,接著會來一個評論“都不是好人”。但90后不會關心媒體怎么說、誰在罵,誰罵贏了。“他們看誰的用戶體驗好、誰經常用、誰的產品自己最喜歡。90后樂意為自己喜歡的服務心甘情愿地付費。免費的不一定是他們喜歡的產品。”他說。
紀中展覺得這是一個被中國互聯網大佬、創業者們忽略的群體。今天,我們想到中國互聯網時,第一時間閃現的畫面多是掐架、誰山寨了誰、誰被誰山寨、“燒錢”、五花八門的數據、高深莫測的術語、技術、模式、云,以及各種高談闊論。
“那些只顧打口水仗的公司,很可能會被他們拋棄掉?!奔o中展說道。
他們的世界:部落VS多元化
這個群體的人,從小到大都住在小區的高樓里,并且大部分是獨生子女,線下與同齡人的溝通相對匱乏,網絡成為了他們的一種生活方式。而人人網則成為了90后在互聯網生存的一個部落。
楊元今年大學畢業。畢業前夕,一款送給學弟學妹作為禮物的APP“我要當學霸”,在從網推出一周下載量便達10萬。
7月19日,人人網給本刊的一份數據顯示,現在人人激活用戶數為1.542億。其中,90后激活用戶約占四成,也就是說,在這個平臺上出現的90后用戶將近4000萬。
此前向我們推薦“我要當學霸”的人叫李杰(化名),他是人人網的產品負責人。他說,如果僅僅是觀察、研究他們在互聯網的行為軌跡,不足以了解這個人群的一些特質。每隔一段時間,負責產品的團隊都會跑到這個人群里去,“去發現他們內心更深層次的東西,他們的興趣是什么?近期和未來的計劃是什么?甚至,說說他們的夢想是什么……”
2008年第一批90后踏進大學后,沈虹開始觀察這個群體,她其后的博士論文也是圍繞著這個人群作為主題。最終,她發現很難用一個普世價值的標簽去概括。后來,他們在推出《90后報告》時一再推敲,最后勉強找來“有個性”這樣的詞匯作為他們的標簽。她覺得這依然是一個不夠完全準確的描述,從每個個體去看,他們的個性都是多元的、具有差異化,不是同一型號的“社會產品”。
歸納起來,這個群體表現出來的一些相對顯性的特征為,追求個性與自由,樂意分享,具有包容心,行動力強,是現實的理想主義者,判斷問題客觀、理性?!?他們)天生就善于協作,創新就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睂τ谶@些在數字時代成長起來的年輕人,美國著名新經濟學家和商業策略大師唐.泰普斯科在《數字化成長3.0》一書里如此寫道。而自由、分享、協作、包容、創新等這些特質,或可以被看作是“互聯網精神”在這個群體的鮮明體現。
有豆瓣網友在《數字化成長3.0》一書的書評里寫道:“你會發覺,他們遠遠不是垮掉的一代,他們身上的很多特質代表著未來。”
“我感覺90后都挺幽默的,大家都挺有趣兒,看事情更開朗、更天真。開個玩笑,說一些比較過分的話,大家都能接受。這也體現在大家的包容性上面?!睏钤f。沈虹在調查結束后也驚訝于這個標榜個性的群體對主流價值觀的高認可度。
2010年下半年,零點咨詢曾在北京、上海、廣州、武漢、常州五座城市做過一個有關“90后文化檢測”的調查。當時的樣本量在2000人以上。張軍是零點的業務總裁,他在關于這次調查的一篇文章里的評價:這個群體里的人陽光、自信、勇敢,拒絕虛偽,抵制權威,將會是推動社會走向公平、公正、開放、透明的不可忽視的力量。“自卑落后、厚黑陰謀在他們的內心從未萌芽……我相信陽光、自信的90后的誠信才是真正源自內心的,也相信90后主導的社會將不會再出現三聚氰胺、瘦肉精等類似事件?!?/p>
李杰說,很多剛入校的90后大學生都會參加學校的一些社團,而這些社團通常在人人網上都建有主頁。對于這些參加社團的學生來說,這是一個擴大自己交際圈的便捷平臺。但他說,90后不像他這樣的80后會待在一個相對大的圈子,因為覺得大家都差不多。他們會把圈子劃分得很細,每一個圈子都會有一個明確的指向,“譬如玩游戲的在一起,喜歡動漫的呆在一個圈里,玩滑板的又是另一個小圈子”。
“你可以把90后視為一個群體,有某些共性,但它本身的特征是分化的。像我這樣在北京、上海、廣州這些大城市里生活的孩子,跟那些在二三線城市成長起來的90后,其實差別挺大的。但我也不知道他們在想什么,比如說我用人人網和微博,他們可能就會用QQ空間和朋友網?!睏钤f。
去年下半年人人網推出了一個類似輕博客的小站項目?!拔覀兿胱層泄餐駥傩缘娜嗽谶@個平臺聚合在一起。而這個嘗試效果非常明顯,現在已建立了60萬個小站?!崩罱苡X得,90后雖然強調自我、個性,但他們有個特點,發現這個社會不只有一種價值觀的時候,會去尊重其它的價值觀,而不是本能地排斥。因此在他看來,小站的意義在于它在內容上的多元性。在這60萬個小站里,用戶劃分了不同的主題,有人專注DIY,有人喜歡旅游、攝影,“甚至還有人,將自行車配件研制的過程發了上來,和用戶一起討論。一個配件的設計,最后其實是一群人定下來的”。
李杰說他們要做的事是,創造一個非常多元化的可能,“讓用戶自己去找對的人,找對的內容”。
“除了有很多人會在上面發跟自己心情、生活相關的文字外,照片也發得非常多。它成為了90后這個群體聯系朋友、了解朋友的平臺?!崩罱苓€發現,這個群體對信息、內容有非常大的需求,喜歡去找各類覺得有價值的內容,在網絡上他們很樂意把它們分享出去?!八麄兒軣嶂杂诎炎约合矚g的東西,推薦給線下真實的朋友和線上的好友?!睘榇?,作為一家社交網站,人人網想去尋找、建立一層以精神世界為紐帶的新型的關系。
他覺得,在社交方面人人網與Facebook有不少共同的地方,譬如偏向于真實的關系,跟身邊的朋友分享各類信息等等,但他覺得在中國做社交網站比美國要難得多。“國外畢竟不用面對騰訊QQ這樣大的網站的挑戰對吧?”結合不同的環境,李杰說人人網在尋找與同行的差異:“比如說,我們在社會化內容領域也許會做得不一樣點?!?/p>
人人網提供給本刊的7月6日的UGC 類型(用戶生成內容)數據顯示,他們最活躍的類目為“狀態”,當天有151萬余人發表了324萬余條狀態;其次是323萬條各種內容的分享,用戶數為127萬余人。
蘑菇街CEO陳琪覺得,過去的互聯網都是基于男性的理性邏輯,開發出了一堆偏工具性的產品,傾向于大規模搜集用戶數據,套用某種數學模型把一個產品表現出來。但面對伴隨互聯網成長起來的“N世代”的出現(即伴隨互聯網、數字化成長起來的年青人),“未來的互聯網(產品)未必如此,可能會更趨向于一些非常細微的情感、直覺、想象力的用戶體驗。它還是會用原來那套計算機的科學辦法去解決問題,但在做產品的思路上,很可能會與原先不一樣了”。
吳欣鴻最初推出火星文轉換器時沒有做任何推廣,全憑90后這些用戶的口口相傳,卻帶來了讓他感到特別意外的用戶量。這種樂于口碑傳播和分享的效應,陳琪也看到并感知到了它的威力。
“如果能抓住某個點,精準切入,哪怕在前期只覆蓋了(數量)不怎么大的一群人,以后都可能成為很主流、很大的一個產品。”陳琪對《創業邦》說,早期的互聯網公司都在遵循一個規模經濟的邏輯,用一種大統一的方式去解決用戶的需求,“可無論是90后還是80后,人和人之間,一代人和另一代人的需求都存在差異。慢慢地,肯定會被那種更加個性、精準、垂直于某一個人群的需求、服務替代掉一部分”。
尚丹的丈夫是北京某高校的法語老師,這使得她有更多和這個群體接觸的機會。在她看來,像她這樣的80后,小時候總會被老師、父母灌輸一些正統的思想,能接觸到的也是很單一的媒體?!霸绞菃我唬驮娇赡芨南敕ㄗ?。假如你能接觸到20、30家媒體,很可能會培養出你的判斷能力?!睆男【徒佑|互聯網的90后,面對海量的信息“變得很有主見、特別有思想”。并且,他們的父母有些出生于60年代末,有些是70后,受過系統的教育,培養孩子的理念很可能也和過去不一樣。尚丹說:“(他們)會鼓勵孩子,你要有自己的想法,你的想法很重要。在我的了解里,90后幾乎不會去看《新聞聯播》?!?/p>
“做小站,是我們社會化內容領域的第一個嘗試?;ヂ摼W發展的時間短,過去很少談用戶研究。我相信這個行業,也許會去學習類似傳統工業設計的思路去做產品,它會給互聯網更多提醒。”李杰說。
大佬們做不了的事情
楊元稱“我要當學霸”是“閑著沒事做出來的”。這款APP發布后,“根本沒用什么推廣,它就自發地火起來了”。這就像吳欣鴻當年推出火星文轉換器一樣,讓他感到很意外。楊元說,在校的90后都很依賴手機,他們自己也會覺得耽誤學習。這就激起了很多人希望自己有節制地去玩手機的迫切需求。
用戶下載了“我要當學霸”后,在人人網上設定學習時間,整部手機便進入了鎖屏狀態,任何實體按鍵都不能使其退出。如果動用按鍵,它的提示也很有趣,譬如“不要摸我嘛,人家會害羞的”、“親,要好好學習不要玩手機嘛”。如果要放棄學習,只能在人人網上操作。為此它會彈出警告窗“親,好好考慮啊,放棄學習就要接受鄙視哦”、“對不住大家,我又在學習的時候玩手機了,麻煩看見的每人回復一句你這貨永遠成不了學霸,跪謝!”等提示語——而這些狀態,會在用戶的人人網的主頁上同步發布出來,并可能有人為此回復,“鄙視”這種半途而廢的行為。
楊元有幾個在新加坡念書的同學,他們都用Facebook。因此他在考慮接受同學們的建議,推出一個針對新加坡或海外華人市場的版本。對于“我要當學霸”的“走紅”,楊元很平靜:“滿足的無非是這個人群的某些基本需求。”他與吳欣鴻都有一個很鮮明的、共同的感受:90后這個群體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包容性特別好?!氨热缯f,我做的APP不是特別好,可能有一些粗糙,但是他知道這是一個學生做的(難免有不專業的地方),特別能接受這個東西,不會吐槽,也不會惡語相向。”
他說:“我感覺90后正能量其實挺多的。(他們)更敢于嘗試、踐行自己的夢想?!鄙械ひ舱f過類似的觀點,她有一個深刻的印象:“他們想做一件什么事情的時候,就會想辦法去做,他們不會在意你說什么?!?/p>
與楊元同城的徐德塵已在北京十一學校休學一年。2012年夏天,在他的同窗忙著高考、出國的時候,他則忙著和投資人見面。這個留著山羊須、18歲的年輕人是在聊網的聯合創始人。
去年,徐德塵念高三。當時家里打算把他送去國外念大學,但他義無反顧,選擇了休學創業。他和朋友一起創辦的這家在線學習英語口語的網站“在聊”,已經在今年6月初正式上線。
在聊網上的英語老師基本上是來自美國各名校的大學生。經過網站的審核,他們的個人信息、擅長聊的話題等類目便展示在這個平臺上。這個網站希望并幫助用戶在這里找到價值觀相同或趣味相投的老師,然后支付一定的費用,以交流感興趣的話題的方式學習英語口語,網站則會從中收取一定的傭金。
一年前,徐德塵認識了在聊網創始人張林軒。張大徐2歲,2011年在十一學校頭次見到徐德塵時,他說他打算創業。兩人很聊得來。徐德塵剛進入高中時本來就有創業的念頭。他覺得張林軒的項目好,就放棄了出國的念頭,休學和張林軒及團隊一起推進在聊網的項目進度。
這個10個人的團隊,平均年齡19歲。在北京五道口的華清嘉園,他們租了一套280平米復式結構的房子用作辦公場。這里也是10個人的住所、“食堂”與附近高校學生團體舉辦沙龍的場所。
在五道口一家四川菜餐館,徐德塵介紹我們認識了李聞天。李聞天和徐同年,今年畢業于北京西城外國語學校。高考前,他和8個同學推出了一個定位做校園周邊產品的網站“拖堂網”,目前正處在改版的階段。李聞天說,這個網站只是為了起到宣傳自己產品的目的,以后也會豐富網站的內容,目的是為了吸引更多的人來關注,而業務主要在線下進行。
前不久,他們推出了一款產品叫“校服熊”,將下訂單的中學的校服做成縮小版,穿在一只玩具熊上。這款看似簡單的產品卻得到了很多學生的認同。李聞天說,他們覺得這只小熊穿的是自己學校的校服,很親切,“45元錢一只的價格也能接受,無非是這些同學一兩天的飯錢”。
18歲的李聞天與同學一起創辦了專注做校園周邊產品的“拖堂網”。他們的產品“校服熊”,在李高考前夕的2個月時間,訂單達3000只。
李聞天說,高考前夕的兩個月沒太用精力去推廣這個產品,他們主要和一些中學校園的學生會談合作,由學生會去宣傳?!暗珒蓚€月的時間,訂單就突破三千了?!崩盥勌煺f,他們會一直做高中生的產品,接受一些學校的特殊訂購。譬如,他們在想,學生對自己的學校有認同感,也可以畫一些針對某個學校的漫畫,“一個動漫人物,穿上他們學校的校服,再配上幽默的故事”。
他并不著急去找大筆錢投入,覺得現在還只是試水階段,“先出一系列的校園產品后,看看哪些產品好賣再說”。
楊元覺得,他們這個群體在互聯網上,將來說不定會有很多的創新和大的作為。因為他發現,這個群體里的人,有很多在念初中的時候“就會做網站,會編程,會做APP,等他們上了大學,有很多相對自由的時間的時候,很可能開發出更多還蠻有趣、蠻新穎的互聯網產品出來”。
楊元畢業后進了百度做產品設計。他打算先歷練兩年再考慮去創業。這個群體正在陸續走向社會,具有創新精神,為此,他希望無論是社會還是天使投資人都能給他們更多一些關注。
在聊網目前還沒有拿到投資。他們現在只能每天熬夜細化產品。
在五道口的川菜館,《創業邦》和徐德塵聊到創新的話題,他說:“我覺得所有的創新都是為人服務,為實現人的價值而存在?!?/p>
90后在互聯網上的行為特征:
1、聊天、交友構成了這個群體主要的網絡生活;在移動互聯網上,除了滿足基本的通訊需求,看電子書、玩游戲、聽歌成為了其主要的使用特征。
2、無論是在線下,還是在SNS社區,會細分自己的交際圈。
3、手機已經成為90后大學生主要的上網工具。
4、很少有90后大學生很少進行沖動消費。在大多數消費情境中,他們都表現得頗為理智。他們具有付費習慣、愿意為新鮮感買單。
5、在媒體接觸行為上,網絡是他們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并對傳統媒體形成了功能性替代。
互聯網精神
1、相比之前幾代人,他們更加尊重人的個性和自由,對不同的觀念和行為表現出更多的包容。
2、行動力強,敢于嘗試、踐行自己的夢想;正值創造力爆發的年紀,專業學習使他們有了一定量的知識積累。
3、對于認可的產品,樂于口碑傳播。
4、他們遇到問題時有一定的自主選擇權,父母很少對他們的生活進行直接地干涉,大部 分事情都可以自己做主。
5、除了兼職、實習、創業等社會實踐以外, 90后大學生對于社會公益事業也具有很高的熱情。
來源:創業邦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