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大決戰3:摩拜的創業史
本文出自@錢致遠 老師口述,全文僅對過于口語化的表達做了一些微調,這個系列一共會有8篇文章,這是第3篇,enjoy~
題記
一個做汽車新聞的年輕女記者,如何陰差陽錯走上了共享單車的創業道路?
為什么說摩拜單車的創業模式,是致命的,是注定了難以成功的?因為違反了精益創業的快速試錯、廉價失敗的基本生存法則!
但又為什么摩拜居然活著走出了創業的死亡谷?什么樣的天使投資人和什么樣的能人,改變了這個歷史進程?
為什么說摩拜的創業模式,是典型的職業范、國際范,產品的工業設計甚至可以得國際大獎?
聽完摩拜單車的三生三世,就能明白,它與小黃車ofo的相比,真是“來自星星的你”。
正文開始
前面說了小黃色ofo的創業成功史(點擊查看),下面說摩拜單車的。正如前面說的,摩拜單車走的是正打正著,中間歪了一下。
我們先看它的創始人,1982年浙江出生的胡瑋煒,04年浙大城市學院新聞系畢業。做了差不多十年的媒體汽車記者,在極客公園老板張鵬的支持下,創辦了一個叫極客汽車的科技新媒體,就創個小業。
她其實跟我們很多人一樣,之前接觸過公共自行車。比方說在杭州西湖,想租一輛公共自行車,但是辦卡的小亭子已經關門了。在國外旅行的時候,想租一輛車,按照操作說明鼓搗了半天信用卡,也沒辦成功。所以就留下了一個念頭,說什么時候有一輛隨時隨地,可以騎的自行車就好了。
這和我們很多人的念頭一樣,事后就很快忘記了。直到有一天,有一群人在一起聊天,工業設計師,投資人,也包括胡瑋煒。而這時候易車董事長,未來汽車創始人李斌突然說了,說你有沒有想過我們做一個公共單車,就是手機掃描一下就能開鎖的那種,一下子就啟發了大家。
大家很激動,胡瑋煒說想干。當然了,一開始想干的人很多,陸陸續續中途就有人退出了。因為大家發現困難很多,擔心它被偷走。所以胡瑋煒就成了這個項目的創始人,李斌成了這個項目的早期投資人。
期間,胡瑋煒把這個事情告訴了極客公園的張鵬。但張鵬就提醒她說這是一個大坑,而最大的異議,也是你放在城市里,什么用戶都有,很容易被全部偷光,所以張鵬就沒有直接參與投資這個項目。
但胡瑋煒他們還是堅持下來,胡瑋煒說她自己比較軸,所以堅持下來了。創業是需要一些軸,也需要堅持。有些軸的創業者成功了,但是大部分軸的創業也失敗了。
因為個人品質重要,但是,它既不是充分也不是必要的條件。這也是創業創新的方法中,比較難的地方,就貌似沒有一個直接可以確定的因素說就是它。核心觀念,必備要素都在變化當中,都可以取出正反兩方面的例子,所以創新創業的方法論確實是隱藏的比較深的。
一開始胡瑋煒拉了一個團隊,從汽車圈她一個在福特做技術的朋友,來做她的技術合伙人。一個汽車設計師設計的一個方案,被采用了。他們按照這個方案找了一些自行車公司尋求合作,但是他們報的配件價格,非常高。
畢竟你是定制化的,相當于你重新redesign,重新設計了一輛自行車。你提出的這些配件讓大家都要重新為你去做出來,所以這個價格很高,高攀不起。
所以只能自己去組裝,找到了一個天津,北方最大的騎行車市場,發現也找不到,也沒有合適的配件,發現也沒有能夠深度合作的公司。最后,被迫下決心自己成立一家自行車工廠。
最后就是說,你本來打算只做一個項目,就是租自行車,但變成了你要自己造一輛車,這樣就一頭扎進了產品設計中去了。
這個完全是不符合精益創業的,但是這種路子特別符合硅谷的創新氣質。像埃隆·馬斯克就是這樣,就是要從平地起高樓,是完完全全的創新,不成功便成仁。
話雖如此,精神可嘉,但是摩拜公司還是經歷了很多次瀕臨資金枯竭的險境。其中最困難的時候,要通過民間借貸去支撐公司的發展。
所以也能理解為什么新聞上報道有不少創業者創業沒成功,把自己的房子搭進去了,就是一個坑,越陷越深。
當然,這個項目也可能是過橋貸款,就說投資方談的差不多了,錢確定到了,但是還沒到,臨時中途中轉一下也是可以的。這樣,避免這個項目因為資金一天兩天沒到就斷掉了。
所以整體上看,就是正打正著,這個項目的模式非常的簡潔,就是一個隨時隨地可以取用的自行車,共享單車項目。
但是這個項目包括的幾大模塊都非常大,要做一個獨立的app,要自行設計一輛獨特的自行車,要開發智能鎖和后臺智能鎖的運營系統。而且你要有一個區域化的運營模式和隊伍,所以每一塊都非常大。
這個創業團隊做著做著,顯得人手不夠,能力不足了,這個項目陷入泥潭當中了。這時候,一個核心人物,王曉峰的加入,使得公司的運作跨上一個臺階。
王曉峰,97年大學畢業就進了保潔公司。在那個時候能進入寶潔公司,還是屈指可數的,保潔公司在很多高校招人聲勢很大,但最終可能只挑一兩個人。王曉峰從保潔到谷歌,中途也經歷過一些公司,后來到騰訊,最后到了Uber,2014年在Uber做上海區的運營和分公司總經理。
有投資人評價王曉峰,說他非常的professional,很適合做運營和公司的CEO,就說所有的運營數字都在他的腦海里。如果一個項目從產品設計到推向市場,整個的路線圖,他的思路就非常的清晰。
這也是外企在中國這么多年,為中國本土培養的,本土職業經理人,作為一個群體涌現出來。之前那個外企的職業經理人,很多都是八九十年代,去國外留學,留學了之后再回到中國?,F在,有一批本土培養的本土職業經理人。
所以這也是有一些項目,草根創始人把這個項目從零到一的路子鋪好,中途關鍵的時候,吸引到一些職業經理人進來。否則的話,你啥也沒有,職業經理人也很難信,尤其很多項目都特別草創的話。
這樣的話,你這個團隊和這個項目就受到有些投資人的偏愛。比方說大家知道滴滴打車后來引進的柳青,就特別國際范,職業化的一個職業經理人。
但是這個項目呢,王曉峰能夠加盟,牽線搭橋并且搭橋成功的,就是李斌。李斌是易車的CEO,未來汽車的董事長。他跟王曉峰一直是好朋友,所以拉他過來加入這個項目。
王曉峰加入這個項目,看到這個項目什么樣子?就差不多整整半年,2015年上半年,這個項目一直在找方向,找重點?;旧蠒r間就都投在研發里面,辦產品,實驗室,沒有進入到市場,牽扯的事情太多了,牽扯的面太廣了。
你要知道造一輛車,這是系統工程,這輛車從設計到結構到采購到生產管控倉庫,完完全全是一個系統工程。第二個,電子智能鎖又是獨立的一塊。第三個,車鎖跟車還得聯系起來,最后還得跟人聯系上。所以說這幾大模塊,每一塊都非常的大,非常的獨立。
所以王曉峰進去了之后,15年10月份,他就跟摩拜項目組成員說了,我們不能老待在摩拜實驗室,鎖都做了八代了,我們必須推向市場。
所以在15年11月在北京一個園區,投了10輛車,找了一些用戶測試。測了一周,覺得總體上是可行的,車,鎖和用戶的使用習慣,都很流暢,所以下一步就進入上海市場。
就是15年12月份,在上海找了一個地方,在一個居民區投了幾百輛車,測了差不多四個月,這就是重新回到了精益創業的快速試錯的軌道上來。
也就是說,必須盡快的在真實的市場環境里面,讓真實的用戶使用你真實的產品。并且,從頭到尾的體驗過程形成一個閉環,你才能驗證這個項目,從客戶需求,產品體驗的模式,對不對,可行不可行。而不是淹沒在一個長鏈條的一個環境里面出不來,陷進去了,那你這個項目什么時候能驗證成功,就永遠不知道了。
然后,在16年的4月22號,摩拜單車在上海正式發布。前面一年多的時間,基本上就是閉門造車,真的是閉門造車。好在,他們是正打正著,需求摸的是準的,產品也是成立的。
因此之后就一炮打響了,差不多四個月的時間投放了1萬輛以上,然后16年8月中旬,進入了北京市,在16年的10月份,第二代產品,也就是Mobike Lite輕騎版也就推出了,當然,后來也推出了摩拜經典款的迭代版。
所以,我們可以看一下摩拜單車從頭到尾創業的套路,就是典型的高級職業范的創業套路。秉承了產品設計,工業設計的理念,花了很長時間精力人力,去做硬件產品,當然,喬布斯當年也這樣做過。
我們可以看一下,他們是沿著什么樣的思路,來做工業設計的。他們的設計目標是,我們必須要有一個隨用隨取隨還,無人支持,無固定樁的,共享自行車,而且,自行車還要能防盜,所以必須要有定位,后臺隨時找得到車。為了定位,就必須開發一種特殊的鎖,智能鎖。這個鎖里面,內置了sim卡,比如中國移動的手機卡里面要放一個,還要加GPS,這樣的話,你才能在后臺隨時隨地,定位到這輛車。
然后智能鎖還得加一個自動開鎖,不用人工開鎖。為此,這個鎖就必須要有供電,為了要有電,要通過什么方式來發電呢?人力腳踩發電機!這個腳踩發電機,要設計進去。
自行車為了防止掉鏈子和爆胎,不能胎癟了,沒氣了,所以就不能采用充氣輪胎和鏈條,所以就使用新的防爆輪胎和軸傳動,必須設計上。同時這個自行車必須堅固,不能生銹,所以必須是嚴絲合縫的全鋁車身。
而且為了降低后期的維護成本,把以后的困難放在現在來解決,要保證這個車四年不壞,最好還不維修。所以,現在的一次性成本就很高,而且研發周期就很長,智能鎖做了八代,這個項目的推動就很緩慢,對技術,人才和初創期的資金要求比較高。
整車迭代的硬件迭代慢,因為硬件迭代慢,所以周期就比較長,然后車子出來之后,單車就比較沉重,車比較硬,騎行起來就很累。所以每一步都要一絲不茍,是典型的職業范,國際范,所以預測摩拜單車,最后會得一個國際性的工業設計大獎。
但這樣的項目,在創業的早期階段,那是一個跌跌撞撞,要趟過一堆生死坑。
所以摩拜單車現在來看他的marketing,宣傳從誕生第一天起就貼上了理想主義者,英雄主義的這個標簽,但現實產品從頭到尾的開發和推出過程,很骨感。其中有一個,就是極致。很多人說,我要做一個極致的產品,不是都模仿喬布斯嗎,但我們看看,摩拜單車的極致在哪?
其實,摩拜單車的第一步是從無到有,第二步才是從有到優的過程,到好的過程。
從無到有的過程中,最看重的是安全性和耐用性。剛剛已經說過了他們的設計目標,所以他的車輪轂就很寬和厚,車身很沉重。這并不是什么問題,因為整個車的安全性,耐用性,使用壽命要比舒適性更重要,否則的話你的共享單車項目就比較難做,至少在摩拜項目組來看,這條路是必須要走的。
第二步,比方說lite版推出之后,才會考慮舒適性。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的話,第一代摩拜單車的車,從用戶騎行體驗來講,是差的。而且,從硬件產品的快速迭代過程中導致了浪費,第二代lite版推出之后,第一代就成了雞肋,很多人就不愿騎了,有第二代要第一代干嘛?所以第一代就被擠到沙灘上去了。
比方說iPhone,iPhone 3GS一出來iPhone 1很快就是古董了,而且事實上iPhone 1相對來講是一個更差的產品。大部分人用了之后,操作體驗,使用感受,都是不太好的。iPhone到了iPhone4,iPhone4s的時候,整個產品,才在從消費者眼中,是極致了,是更好了,因為它已經經過了幾個版本的迭代。
所以,創新創業的第一步的極致,是從某些環節上來說的,但不是從用戶體驗角度出發的。?
所以,這么一條道路,最大的問題就是,可能你費盡心思推出的產品,也推出來了,但最后撲空了。因為絕大多數產品設計的項目,都死在了半路上。包括大家看到的一些從概念出發來進行眾籌的產品,也大多數以失敗告終。
這也是大家參加很多展覽會,像電子消費類的CES也是這樣,就是很多產品,原型出來了,原型都像模像樣,甚至也可以用極致來形容,但是這樣的項目還是失敗了。
為什么?因為源頭,客戶的需求,就是偽需求,客戶體驗產品的過程中,有不可逾越的障礙,這個產品就失敗了。
所以反過來,怎么能夠趟過這個坑呢?就是精益創業和MVP,精益創業就是來避免豪賭。當然,有的人有錢,豪賭不可避免。比如說順豐老板做的嘿客一樣,就是高舉高打的豪賭,期望能夠正大正著,一炮打響。但是,正打沒有正著,中間歪掉了,掉坑里沒出來。
如果你正打能夠最終正著的話,說明你一開始的方向是對的,就算是豪賭,中間還得靠執行力,來趟過這個重要過程。
比方說像城市共享單車,其實大家一開始說的沒有錯,就是不知道這么大范圍,這么多用戶群的各種場景下用的時候,用戶的公共素質是怎樣?車會不會受到污損,甚至被遺棄,被私下占有,這確實是一個巨大的變數。
這個變數,其實就是你這個豪賭里面最大的風險所在。如果你不能盡快的去測試這個風險,那一旦前面花的時間過長,過久,資源過多的話,一旦推出,豪賭失敗,那這個項目就是一次昂貴的試錯。
所以總體上來講,王曉峰的中途加入,對這個項目起到了甚是重要的關鍵作用。他盡快推動了實際市場試錯的過程,試錯成功了,后面的投資方,他也有信心,給你更多的資源,讓你做更多的車,投入更多的市場,這就是摩拜單車的創業成功史。
最后,兩強在上海北京短兵相接了。一邊是從校園起家然后走到市場上來的ofo,雖然來得晚一點,但小黃車對上了摩拜單車小橙車,戰況如何,我們且聽下回分解。
相關閱讀
作者:錢致遠,國內的創新創業專家
來源:微信公眾號【一個胖子的世界】
但是就用戶體驗來看,我更偏愛ofo,并且mobike的部分設置對用戶來說并不友好,更多的是考慮企業“我”的便利,而不是用戶
文章寫的也太淺了,還不完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