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的成長:繼續潛水還是擴張
知識問答類社交平臺更能體現其單向的社交欲望,從簡+合理化分部,統一了互聯網的網絡圈,又從問答互惠增強了時效和內容,知乎的很多經驗值得略曉網學習。消磨在學問,節儉在關注,知乎也將是問答SNS的新的風向標,沉默背后是推動。這些問題在社會化媒體信徒那里都不是重要的問題,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是”布局”。無論任何社會化媒體,只要有布局者存在,那么他的可信程度就會成幾何數級下降。因為或早或晚,人們會識破那些”局”。當他們發現自己曾經是那么的愚蠢鉆進了布局者的圈套時,那們會干凈利落的選擇忘記自己的登錄密碼。
知乎問題小樣本研究–最重要的是“紐帶”的同步
上周虎嗅網上有談及關于知乎未來的發展問題,知乎CEO周源也對于這個問題做了一個回應,我個人非常贊同知乎的初衷:“知乎幫助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將持續產生高質量、可沉淀的信息,并讓有價值的信息和人都關聯起來?!?/p>
記得全球投資界大亨、自由意志主義倡導者、Paypal創始人皮特泰爾曾經說過一句話,“科技的發展應該為人類文明的進步作出真實有效地推動。”互聯網行業幫助人們解決兩個問題,kill time(消磨時間)和save time(節省時間),消磨時間我覺得有必要存在,但是現在很多消磨時間的方式并沒有給人帶來藝術上、人生上的美感和思考,是純粹的打發時間,加劇“無聊情緒”的增長。相比在家里玩“憤怒的小鳥”,我更愿意花時間去電影院看一部讓人回味的電影,盡管都是消磨時間,但明顯后者更有意義。說到節省時間,我認為是互聯網最大的魅力,尤其是在傳達信息方面,從“古老”的門戶網站到SNS(社交網絡)通過人類關系紐帶來傳播知識、信息,這種技術的發展和全民的互動參與一起把文明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而現在,周源想通過知乎這種社會化問答形式的網站傳遞有著更多有價值、對人們真正有幫助的信息。
這一切都是看似那么美好,那實際情況跟知乎團隊的初衷相比會有差距嗎?大不大呢?我先不做任何理論的分析,我們直接摘錄今天知乎的問題來分析一下吧,因為每個人在知乎“關注”的領域不同,所以每個人展示的首頁問題也會不一樣,我先羅列一下我大概有哪些關注的領域:“互聯網、閱讀、社交網絡、設計、創業公司、知乎、iOS開發、用戶體驗設計、投資、自然科學、法律、旅行等”的都是我感興趣的內容。
如果把知乎上所有的問題統統記錄下來進行分析盡管更加有科學性,但是對于用戶來說它不可能會有這樣的體驗,我們截取首頁連續的20個問題,這樣做更加符合用戶的閱讀習慣,來看有些什么問題:(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掃一遍這些問題,后面在做分析歸類時還會出現一遍)
蠟燭火焰下邊緣的藍色火焰區域溫度最高嗎?
電子商務和傳統銷售模式相比有很大的成本優勢,為什么做電子商務的都在一直虧損?
中國有哪些培育商業人才的大學?
2012 倫敦奧運會閉幕式有哪些亮點及槽點?
汽車限牌、限購政策對中國汽車行業有何短期影響及長期弊端?
股票行情軟件未來在移動App上的需求如何,在產品設計上應注意哪些點?
關于拉美文學,有哪些經典的書籍推薦?
人類歷史上有哪些跨界跨領域的知名人士?
在知乎上可以勾搭妹子么?如果可以,如何勾搭最有效呢?
知乎能否加一個“謝邀,但很抱歉這個問題我不了解”的一鍵回復功能?(有時候被邀請忽回答外行的題目,想說不好意思不會吧,但會耽誤其他觀眾的注意力。一本正經的私信回復吧,也挺傻的,還增加了溝通成本。是否在選擇“忽略該問題”的同時,有個對向邀請者的婉言謝邀提醒功能?)
你個人覺得,知乎上答案質量最高的幾人是誰?
游戲公司有沒有類似項目細節叮囑、前期優化監管的職位?
有筒子們喜歡買旅行用品嗎? A,會買上一件 B,會看看 C,不需要
產品細節十問之一:為何微信不做ipad版本,ipad使用場景相比智能手機有那些不同?
為什么火車上不給旅客提供手機或者電腦充電服務(動車和高鐵除外,畢竟D和G對整個鐵路來說覆蓋率還是有限,乘客有限),即使有充電的也是形同虛設?商業收費模式介入是否可行?
有哪些關于連鎖運營的好的書籍?謝謝推薦
假如1985年喬布斯沒有離開蘋果,會改變什么?
從法律的角度來講,周春富[周扒皮],劉文彩等人的后人是否可以告高玉寶等人侮辱誹謗罪?
米開朗基羅都設計過哪些建筑?
純銀的運營時代貌似很有道理啊,騰訊不也是以運營能力制勝嗎,怎么看“運營時代”這個觀點?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可以做些研究提問:
1.有沒有有八卦消息、娛樂性的問題在上面?
除了第9問題比較有點嫌疑以外其他都是知識性的問題,我實際考慮過是不是我沒有關注娛樂信息的這個話題的原因,于是我點到右側關注領域欄看了一下,好像根本就沒有這個領域。這一點來看知乎對于信息的整體導向是以知識為主,符合“可沉淀信息”的初衷。
2.涉及某領域專業的問題占多少?
先做個定義,專業化問題應該是比較細節具體的,而不是泛泛的。以我的理解,大概可以把這些問題歸為專業化問題:
蠟燭火焰下邊緣的藍色火焰區域溫度最高嗎?
中國有哪些培育商業人才的大學?
汽車限牌、限購政策對中國汽車行業有何短期影響及長期弊端?
股票行情軟件未來在移動App上的需求如何,在產品設計上應注意哪些點?
產品細節十問之一:為何微信不做ipad版本,ipad使用場景相比智能手機有那些不同?
從法律的角度來講,周春富[周扒皮],劉文彩等人的后人是否可以告高玉寶等人侮辱誹謗罪?
米開朗基羅都設計過哪些建筑?
純銀的運營時代貌似很有道理啊,騰訊不也是以運營能力制勝嗎,怎么看“運營時代”這個觀點?
這些問題占比不到一半(沒有取絕對數量是因為某些問題的界定因人而異),所以嚴格來說知乎信息專業化程度還不是特別高,那么其他問題都是屬于什么類型的呢?
大致還有這五類:
a.宏觀動態問題:
電子商務和傳統銷售模式相比有很大的成本優勢,為什么做電子商務的都在一直虧損?
2012 倫敦奧運會閉幕式有哪些亮點及槽點?
人類歷史上有哪些跨界跨領域的知名人士?
假如1985年喬布斯沒有離開蘋果,會改變什么?
b.渠道型問題:
(這類信息很特殊,回答一般不是直接解決問題,而是給予問題的解決的渠道,比如書目推薦)
關于拉美文學,有哪些經典的書籍推薦?
有哪些關于連鎖運營的好的書籍?謝謝推薦
c.體驗反饋類問題:
知乎能否加一個“謝邀,但很抱歉這個問題我不了解”的一鍵回復功能?(有時候被邀請忽回答外行的題目,想說不好意思不會吧,但會耽誤其他觀眾的注意力。一本正經的私信回復吧,也挺傻的,還增加了溝通成本。是否在選擇“忽略該問題”的同時,有個對向邀請者的婉言謝邀提醒功能?)
你個人覺得,知乎上答案質量最高的幾人是誰?
為什么火車上不給旅客提供手機或者電腦充電服務(動車和高鐵除外,畢竟D和G對整個鐵路來說覆蓋率還是有限,乘客有限),即使有充電的也是形同虛設?商業收費模式介入是否可行?
d.求職問題:
游戲公司有沒有類似項目細節叮囑、前期優化監管的職位?
e.購物引導問題:
有筒子們喜歡買旅行用品嗎? A,會買上一件 B,會看看 C,不需要
3.話題之間的關系,問題之間的差異是什么?
從上面這些不同的問題類別我們可以看出在知乎上面的網民,需求各不相同。知乎針對不同的需求,歸納信息的方法只有通過話題,同一個話題下涵蓋很多問題。因為每個用戶都有添加話題的權利,所以當進入到網站的時候會看到大量出自不同用戶各種不同領域話題,話題之間會感覺缺少邏輯,導致混亂,這種混亂會使得用戶學習知識時分心,比如:原本在關注用戶體驗的話題,結果跑去看“肌腱斷裂是什么意思”這種話題了。
其實,即使是一個話題下的從屬問題之間,也有很大的差異。我試著點擊了互聯網-科技-創業領域中“用戶體驗設計”這一話題,看今天的“等待回答的問題”:“
亞馬遜的設計部門是怎樣的?影響力如何?
有哪些有關用Photoshop做網頁設計的網站教程或書籍推薦?
騰訊、淘寶的產品,從無到有一條線上,是如何分工的呢?(期待內部員工答復)
如何才能成為優秀的互聯網設計師?
像fipboard.com和path.com首頁那種背景就是視頻的功能,是怎么做的?”
這5個問題可以說提問動機都不一樣:
問第一個問題的人可能是在找好的設計部門所應該有的特質以及好奇亞馬遜里面設計部門是不是一個舉足輕重的地方,我猜TA應該是一個做設計有一段時間的朋友;
問第二個問題的人可能是想去了解初級知識;
第三個人和第一個人需求有一點像;
第四個問題只是想從宏觀角度了解行業背景而已;
問第五個問題的人是關注的是一個具體的項目問題。
所以,可以看出,即使在同一個話題下:
問問題的人水平也會不一樣,有高低;
用戶最多問到一個項目大概流程怎么走,沒有非常細節性的問題;
每個人的需求差別大。
這3個特質會帶來什么問題?
與上述三個特質相對應地來分析:
因為水平不同,導致溝通成本會很高,相對來說知乎用戶之間的關系實際上還是較弱的關系。在中國的差序格局的文化當中,大多數人還是更習慣跟自己的熟悉的人去分享,換句話就是同樣“高水平教低水平的人”這件事更可能會發生在強關系的環境中;
因為每次問一個領域的問題只能問那些比較大的,沒有辦法深入探討,也找不到固定的人深入探討,有時候換了個人探討又可能會往另外的方向去討論,所以這會使得用戶粘度很有限,很容易離開。這種情況使得周源最初期望的“加大人和人之間的聯系”會大大折扣,大家如果沒有一個統一的目標,沒有產生一定的協作關系,那么就只會保持著比較弱的聯系。當然,我可以樂觀一點認為:或許在某一個時間段,集體意識、集體目標的趨同性會發生作用,大家可能會形成某種比較一致的目的。不過問題是這里的“某一個時間段”會不會長到用戶不能夠接受?
各自需求差別大會阻礙上述的趨同性的發生,而且中國人骨子里畢竟還是有點沿襲“各掃門前雪”的文化,這種文化與全開放的互聯網世界是有點矛盾的,人們不會很樂意去向陌生人分享,即使偶爾分享也是為了一種存在感或者基于“別人可能會通過回答我的問題來回報我”的樂觀假設而做的“預先付出”。
總之,有一天知乎可能會把高質量信息從現實生活中搬到網絡中,但是只要不把這種強關系的紐帶同步上來,那信息的質量仍舊不會爆炸式地提升。
我們是否可以構建一個強關系的網絡,把現實生活中有共同目的、線下就熟悉的人群引進互聯網,在相對半封閉的平臺中互相提問學習?在一篇2010年的經濟學論文《強關系對于創新知識的學習與傳播的重要作用》中提到一點,本來就互相熟悉的團隊成員之間,比如實驗室研發人員之間他們在同一個領域知識架構上都有一定的commence(常識)和默認結論作為基礎,通俗點講就是外行聽不懂的暗語他們之間會很有默契地知道其所以然,在這個基礎上交流將會變得很舒服,不大會形成信息流傳遞上的障礙,而且也會促進專業知識的快速傳遞與擴增。所以,可能這會是一個啟發,把團隊這種現實生活中已經有的紐帶搬到網絡中來,會不會更容易促使高質量、具體的問題在這里傳播?會不會更容易促使人們深入探討?會不會讓人們更樂意主動分享工作秘技、技術圣經?
或許周源會說不?他會說,“團隊人太少,就你們幾個,我們是要把扎克伯格的分享精神發揚光大到更多的人身上,我們要加強人與人之間的聯系?!?/p>
其實,我的意思并不是丟棄分享精神,只是我們究竟是先加強與熟悉的人之間的聯系呢?還是加強和陌生人之間的呢?讓是人們進入新的圈子走馬觀花還是在已有的圈子深度挖掘?或許這沒有誰對誰錯,或許根本沒必要做單項選擇,而是應該讓這兩者共存、互補。
來源:Teambition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