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已來,只是尚未流行!4個新視角看人工智能

5 評論 9325 瀏覽 26 收藏 17 分鐘

人工智能在職場上是否能完全替代人類?真的會如同凱文凱利在《必然》中描述的那樣,人類職業被人工智能循環替代嗎?哪些職業正在被人工智能替代?

2016年3月,google人工智能Alpha Go以4:1的比分戰勝韓國選手李世石。

2017年1月,Alpha Go化身Master碾壓整個圍棋界,以60連勝的成績完成了圍棋領域對人類的橫掃。

很多專家將2017年定義為人工智能元年,一些弱人工智能已經走入我們的生活,只是很多人還沒有覺察而已。我們也看到了,大量的影視作品和文章,提醒我們要警惕人工智能,甚至有些人認為發展人工智能就是在毀滅人類。

人工智能到底是什么?Alpha Go在圍棋領域戰勝人類到底意味著什么?硅基的新物種人工智能和碳基的生物有什么區別?帶著這些問題閱讀了《必然》和《未來簡史》,仔細觀看了《混沌研習社課程》3月人工智能專題課程,《吳曉波頻道》和TED中人工智能相關節目,閱讀了一些人工智能發展相關文章。通過學習,獲得了一些全新的視角,分享給大家,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人工智能定義

老規矩,先來看看人工智能的定義是什么: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縮寫為AI。它是研究、開發用于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 人工智能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它企圖了解智能的實質,并生產出一種新的能以人類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應的智能機器,該領域的研究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等。

人工智能產生有三個基礎,摩爾定律、數學模型、大數據。

吳軍博士在混沌研習社上分享其對超級智能的理解,分享中他提到了人工智能產生的三個基礎:摩爾定律、大數據、數學模型。我們分別來看看這三大基礎是都是什么。

摩爾定律是由英特爾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Gordon Moore)提出來的。其內容為: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約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換言之,每一美元所能買到的電腦性能,將每隔18-24個月翻一倍以上。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術進步的速度。強大的運算速度是人工智能的基礎。

人工智能的數據模型–深度學習,所謂深度學習就是通過深度神經網絡算法,模擬人腦機制進行學習、判斷和決策。深度學習會讓計算機具備一定的模式識別能力。

舉個例子,向人工智能輸入大量狗的照片,人工智能自動進行識別狗的特征,然后再通過不斷追加圖片,不斷加強其判斷的準確性。

人工智能應用在醫學領域,其識別黑色素瘤的準確率已經達到91%,遠超人類醫生的識別準確率。但是深度學習也有其自身問題:其模式識別過程不可以描述;深度學習是一個黑箱,投入數據,它給你結果;但是為什么是這個結果,沒人能夠告訴你。

我們今天提到大數據很容易理解為用戶的行為數據,如淘寶中用戶的選購記錄,運營商的用戶通訊記錄,QQ和微信中用戶溝通數據及朋友圈印象管理數據,facebook中的社交記錄,google和百度中的用戶搜索數據。未來的大數據將不單單來源這些平臺的用戶行為數據,很可能是萬物聯網后的全量數據。

摩爾定律為人工智能提供運算能力,大數據為人工智能提供學習資料,深度學習利用大數據實現無限進化。

二、人工智能關鍵事件

  • 1994年Chinook Checkers,機器國際跳棋上超越了人類;
  • 1997年Deep Blue深藍戰勝國際象棋世界冠軍;
  • 2008年卡內基梅隆大學和通用的無人駕駛汽車CMU Boss研發成功;
  • 2012年Amazon的倉儲機器人Kiva,減少工人在倉庫中走動的頻次;
  • 2014年計算機被當13歲男孩 首次通過圖靈測試
  • 2014年沒有剎車、沒有方向盤,只有一個啟動Button的Google Car;
  • 2016年AlphaGo4:1戰勝李世石;
  • 2017年神秘Master60盤連勝,狂掃棋壇高手。

三、為什么Alphago戰勝李世石引起世界關注

2016年3月份,似乎全世界都在關注Alpha go對戰李世石的比賽。

起初不太理解:我會在iPad中玩五子棋,象棋之類的棋牌游戲,PVE的時候經常輸給軟件機器人,9段高手李世石不就是在和一個游戲機器人下圍棋嗎,有那么值得關注嗎?而且對戰的可是google的機器人啊,google有多少服務器,通過分布式并行運算,暴力破解圍棋規則也是肯定能贏的吧?

隨后,閱讀了一些相關文章才知道,圍棋極其復雜,暴力破解幾乎不可能,一局圍棋150回合,其中可能出現的10的170次方種可能性,比宇宙元子總數還多。而且圍棋中的規律復雜微妙,號稱千古無同局。而且Alpha go是單機的,沒有聯網,沒有利用google的分布式并行運算。

那么Alpha go的運算能力如何呢?我們來看一下Alpha go的前輩IBM深藍,深藍是美國IBM公司生產的一臺超級國際象棋電腦,重1270公斤,有32個大腦(微處理器),每秒鐘可以計算2億步,計算能力11.38 GFLOPS,而現在,一臺筆記本的計算能力已經超過了深藍,搜狗CEO王小川表示,Alpha Go計算能力是當年IBM計算機深藍的3萬倍。因為有摩爾定律,也許有一天,我們手機也能達到Alpha go的運算能力呢,值得期待,可能時間不會太長。

?四、4個視角看人工智能發展

有些時候,我們看問題可能受到自身經驗的局限。在閱讀和學習過程中,發現四個視角非常有意思,是自己以前沒有考慮過的,分享給大家。

視角1:鳥飛派 VS 空氣動力學派

吳軍博士在混沌研習社提到了鳥飛派的概念非常有意思。

我們來看看飛機的發展史,人類最初希望飛到空中,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找到的學習目標就是鳥類,最初人類一直在模仿小鳥的飛翔方式,通過震動翅膀獲取上升動力,但飛機的發明卻不是因為模仿小鳥的翅膀震動,而是發現了空氣動力學原理,于是我們能讓飛行速度實現超音速,進而完全超越鳥類。

我們再來看看汽車的發展史。最初人們希望從A地到B地只能靠自己的雙腿,后來發現可以使用其他生物替代人類的雙腿,而且速度可能更快,例如騎馬,隨著石油能源和電能的使用,發動機的發明,現在人們從A地到B地平均速度可達80KM/h,未來的無人駕駛技術將會再一次重新定義出行,人們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將注意力耗損在從A地到B地這個過程中。未來的出行方式將會是用戶上車后,輸入目的地,然后開始辦公或娛樂就好。

我們可以發現,最初的發明往往將現實世界中的事物作為模仿原型,當掌握了其運行原理后,衍生出的產品性能將極大超越最初的模仿原型,而且外形與最初的模仿原型差異極大。我們再來看看人工智能機器人,現在很多人工智能都在模仿人,似乎是有兩只腿,兩只手臂,一雙眼睛,一張嘴才是機器人,其實機器人完全沒必要這樣,移動可以用履帶或輪子,有10幾只眼睛,一個屏幕,一個托盤,一個機械手臂,下圖是無人車眼中的世界。

人工智能并不是模仿人類大腦的信息存儲和信息傳遞模式,人工智能的進化速度與運算速度和算法優化直接相關,其發展速度類似與指數級發展或加速發展。

將我們人類的智力水平比作一個站臺,我們人類站在站臺上,看著人工智能的火車緩慢駛來,最初可能特別特別慢,用了200年時間讓人工智能有了爬行類動物的智能水平,用了100年讓人工智能有了哺乳類動物的智能水平,用了50年的時間讓人工智能有了黑猩猩的智能水平,用了20年的時間有了3歲小孩的水平。

像這樣,這列人工智能的火車持續加速向站臺逼近,其智能水平與人類智能差不多的時間可能只有一瞬間,而當人們還沒有所察覺時,它已經進化為我們完全無法理解的全新物種。

我們人類智商分布滿足正態分布,多數人在80到120之間,即使偶爾出現的IQ 180的天才我們雖然無法超越但是還可以理解,如果人工智能的智商水平相當于10000呢?它想告訴我們為什么,我們卻可能完全聽不懂,因為我們的智能水平可能已經天差地別。

視角3:無法理解其給出的答案

Alpha go對戰李世石時發生了一些有趣的場景:

Alpha go落子后,人類的專家們這時就會發表評價:機器人就是不行,下了一手臭棋。

但是隨著棋局的演化,幾十步之前的“臭棋”又成了神來之筆的好棋。

在Alpha go對戰李世石時,專家判斷Alpha go處于劣勢,但是Alpha go只是在做數學游戲。從后臺可以看出,Alpha go的算法顯示其一直處于獲勝可能更大的一方。

大家理解這其中的差距了嗎?人類百年的圍棋文化被全面超越了,因為只有整體性超越,才會出現這種情況,對方下了一手好棋我們竟然看不出來,看不懂其中深意。

大家都應該聽說過:安吉麗娜朱莉因為基因檢測結果做了乳腺切除手術,《未來簡史》中預測了數據人文主義在未來將大行其道,我們的體驗自我感覺良好,但是通過人工智能的運算分析,告訴我們一個結果:比如某人患有乳腺癌的幾率高達90%,那么你會選擇切除乳腺嗎?

體驗自我告訴我們沒有任何問題,感覺良好,但是人工智能卻告訴我們分析結果顯示:您最好立刻、馬上進行乳腺切除手術,你會如何選擇?未來的醫療可能越來越朝著這個方向發展。就像羅胖曾經在年會上提到的父愛算法,人工智能說一句聽我的,就這么干,你是聽呢?還是不聽呢?因為它給出的理由你聽不懂,但是90%概率它是對的,我想人類最終會接收這種不理解的答案。

視角4:明天“我”會進化成另一個“我”

Alpha go這類人工智能的恐怖之處在于其無時無刻不在進化,而人類需要休息,需要社交,需要思考,需要沉淀,而且碳基生物的進化需要數萬年,而且是通過兩性繁殖,促進基因突變,優勝劣汰,這種進化速度與硅基的人工智能的進化速度相比如同云泥;而人工智能的提升在其運算層面通過計算完成,今天的Alpha go和昨天的Alpha go完全不同,今天的Alpha go可能輸了,但是人類回去休息后,它默默的一晚上和自己下了300萬盤棋,第二天人類棋手面對的已經是一個全新的Alpha go。

五、下期預告–人工智能與人的關系

人工智能在職場上是否能完全替代人類?真的會如同凱文凱利在《必然》中描述的那樣,人類職業被人工智能循環替代嗎?哪些職業正在被人工智能替代?

赫拉利在《未來簡史》中預測了未來會出現一個全新的階級–無用階級,當人工智能全面替代人類勞動,我們又將何去何從?

《奇葩說》曾經辯論了人是否會愛上機器人,當人工智能完全通過圖靈測試,我們如何分辨彼此的邊界?哪些人工智能已經融入我們的生活當中?下期將會著重分析人工智能和人的關系,從人工智能如何在生產,交通,醫療等領域改變我們的生活角度展開論述。

感謝您的閱讀,歡迎留言交流~

 

本文由 @田宇洲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或許AI的發展能提前實現共產主義? ??

    來自浙江 回復
  2. 細思極恐,Alpha go有整體性太超前的思維了,感覺思維能力完全超越人類 ??

    來自廣東 回復
    1. 很多大神說人工智能完全是另一類智能,跨越思考直接從相關性和概率論做選擇,也不知道未來會啥樣,不過真的是細思極恐。哈哈啊

      來自北京 回復
  3. 看了不會不厚道

    來自江蘇 回復
    1. 恕我冒昧,視角二作何稱呼更好呢?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