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付費模式最大的問題在于這三個悖論
知識付費的“成功案例”刺激著越來越多的創(chuàng)業(yè)者向知識付費方向前進,比如在線問答模式的分答,社群模式的小密圈。然而,要想真正做大做強,靠模式的復制卻遠遠不夠。
馬化騰、馬云、李彥宏等大佬們頻繁的“出鏡”,被好事者冠上了大佬們也陷入集體焦慮的名頭,而所謂的“中產者”則更是被“焦慮”了,似乎,不“焦慮”就得成為時代棄兒,唯有“焦慮”,才能與大佬們站在同一個梯隊。
互聯(lián)網創(chuàng)業(yè)的成本越來越高(流量變貴了),但互聯(lián)網創(chuàng)業(yè)的門檻已大大降低,互聯(lián)網創(chuàng)業(yè)所需的人才儲備也基本上能夠找到,只要模式“創(chuàng)新”,能忽悠一大波資本方入場,故事便可以開始講了。
中產階層的焦慮癥被沒被證實,解藥卻出現(xiàn)了一大堆。創(chuàng)業(yè)者們利用知識的名義,給中產焦慮者來了一劑猛藥,名之曰知識付費。近幾年來,得到、知乎live、分答、在行、豆瓣時間、喜馬拉雅、微博問答、荔枝微課、千聊、小密圈等各種不同的知識付費產品如雨后春筍般出現(xiàn),知識付費火了。
得到上線半年營收便超過1億,喜馬拉雅一場活動24小時的銷售達5088萬,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利姿在知乎live上的單場營收達34萬,王思聰在微博問答上僅用四個字回答就賺得8萬元,這些知識付費的“成功案例”刺激著越來越多的創(chuàng)業(yè)者向知識付費方向前進。
可模式易復制,比如在線問答模式的分答,社群模式的小密圈,這些看似門檻不高,然而,要想真正做大做強,靠模式的復制卻遠遠不夠。知識付費模式最大的問題在于三個悖論:
一、商業(yè)化與知識本身的悖論
如果只是單純的知識分享或獲取,本身是沒毛病的,但知識付費是一家創(chuàng)業(yè)公司的商業(yè)模式,創(chuàng)業(yè)者們要依靠知識付費來獲得投資人的青睞,繼而成為一門大生意,甚至最終有可能“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知識付費是帶著商業(yè)利益在做的,有點兒“帶血的饅頭”意味。
然而,對于用戶來說,其之所以愿意付費,焦慮是一方面,其更多的是希望通過付費學到知識,知識,知識不是信息,像微信、微博等社交網絡平臺,各個新聞客戶端平臺,各個UGC模式的問答平臺,都很難達到“知識”的段位。其只是信息輸出,告訴你某地發(fā)生了某某,自媒體的內容,大多是基于事實的評論,當然,也有新聞部分,可這些內容都不是知識,也許有少部分人會把這些信息化為知識,但更多的人,仍舊只停留在信息獲取層面,至于王思聰回答的娛樂八卦內容,就更談不上知識了。
現(xiàn)代漢語詞典里對知識的解釋是“人們在社會實踐中所獲得的認識和經驗的總和”,百科里則解釋稱“知識是符合文明方向的,人類對物質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探索的結果總和”。各界對知識的定義都不盡相同,然而,現(xiàn)在知識付費里提到的是不是知識,是有待商榷的(并不是說當前所有的知識付費產品產出的都不是知識,因為每個人對知識的定義不同,就算是同樣的內容,也有人認為是知識,有人認為不是知識)。
創(chuàng)業(yè)公司們希望知識付費能夠惠及到更多人,其最終的目的是商業(yè)化,賺更多的錢,而此中的知識,就跟我們在天貓、京東、蘇寧易購、網易考拉海購等平臺上購買的商品一樣,知識是流通的產物。
而涉及到商業(yè)化,知識本身是要往商業(yè)化部分傾斜的。就跟暢銷書一樣,對于出版社和書商來說,能夠為其賺錢的才是王道,至于書本身的好壞,并非書商們主要關注的,商業(yè)化和書本身的質量并不成正比。
商業(yè)化和知識的天平,該往哪一邊傾斜,對于創(chuàng)業(yè)公司來說,這并不好選擇。顯然,大多數(shù)創(chuàng)業(yè)者們選擇了商業(yè)化部分。
二、需求者與知識供給方的悖論
感恩微信支付、支付寶的普及,讓諸多普通用戶能夠隨時隨地的進行各種付費,知識付費也是享了這個紅利,否則,光是繁瑣的支付,就會刷掉一大波用戶。
用戶之所以愿意為各種知識付費產品付費,其目的大不相同,但難免會有人想通過知識付費來提升自己,來“發(fā)家致富”,其希望知識付費平臺能夠提供的是一本“賺錢寶典”,最好是能夠立馬見效,看完就有賺錢方法。帶有很強目的性付費,是這群人的特點,他們的需求很明確,就是要得到自己想要的。
但對于知識供給方來說,這并不太容易,一是需要長期為用戶提供高質量的知識內容,非常艱難;二是用戶的需求各不相同,要滿足所有用戶的需求太難;三是社群長期的運營維持,僅靠知識遠遠不夠。
付費是一種嘗試,一種達到夢想的前奏,而知識付費如何能夠滿足這么多毫不相同的夢想呢?
三、知識汲取與碎片化的悖論
任何知識體系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如同我們讀書時代學習的語文、數(shù)學、英語、物理、化學一樣,知識是需要長期且花費較大精力在上面的東西,不是一朝一夕或短時間內就能夠有效果的。
而現(xiàn)在用戶使用知識付費產品的渠道就是智能手機,并且,用戶使用智能手機的時間段非常碎片化,比如坐地鐵、乘車、睡前、吃飯途中,這些零零碎碎的碎片化時間唄用戶擠來學習“知識”。
碎片化將知識切割成一小段一小段碎片,如果只是我們獲取到的微信朋友圈、微博、新聞客戶端等短思考甚至無需思考的信息,那根本不用愁,而知識被切割后,就很難引發(fā)長思考和沉淀,沒有長思考和沉淀,知識就達不到知識的效果。
一方面碎片化讓用戶獲取知識的方式更容易,可另一方面碎片化卻也讓知識變得難以匯聚成型,這對于知識本身來說,是非常致命的。
面對互聯(lián)網的生存方式,確實有許多創(chuàng)新的點,然而,短期內要想達到滿足預期效果的階段,卻很難完成?,F(xiàn)在的內容付費,更像是該模式的初次試水,知識付費的真正形態(tài),絕對不會是現(xiàn)在這樣。
作為用戶,也應該逐漸適應用互聯(lián)網的方式來學習、來思考,碎片化已經是一種常態(tài),在碎片化的片段內,進入深度學習狀態(tài),才是真正應該思考的,而不是“不務正業(yè)”,企圖來個“賺錢寶典”,迅速達到賺錢的目的。
#專欄作家#
郭靜,微信公眾號:郭靜的互聯(lián)網圈。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自媒體人,百度百家作者,搜狐科技自媒體成員,鈦媒體專欄作者,網易科技專欄作者。同時為多家雜志長期供稿。關注互聯(lián)網,關注TMT,用心做一個互聯(lián)網領域的原創(chuàng)狗。
本文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知識付費本身是具有價值的,特別是在這個信息泛濫的時代;但是隨著微博、微信的普使得碎片化閱讀成為大家主要的閱讀方式;這就導致了大不能很好的形成知識體系;那么付費應用在幫助用戶篩選優(yōu)秀的知識之外,還應該幫助用戶建立體系化學習知識的制度;幫助用戶建立知識體系;
還是分用戶吧。如果是從零開始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通過碎片化學習肯定是不夠的。但是本身有自己的知識體系,希望通過學習來整理,使思維更清晰,我覺得碎片化學習也是沒什么問題的。
是不是僅僅把知識付費改稱為內容付費,這些問題都迎刃而解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