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海還是套路:城市過后,農村變成共享單車的新戰場?

4 評論 5874 瀏覽 4 收藏 9 分鐘

在2017年4月之前,共享單車還幾乎是城里人的“特權”——摩拜、ofo們忙著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里四處扔單車,hellobike們忙著在福州、泉州等二三線城市開拓根據地……他們共同美其名曰——解決城里人“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難題。

在這股席卷大半個中國的單車浪潮里,5億8973萬農村人民(最新數據),再次被忽略了。林肯說,所有的人生來都是平等的。按理說,廣大農村人民也應該“平等”的在這股大潮里沖浪才對啊。

好在,從4月份開始,這種“理想主義”正在向“現實主義”轉變:4月5日寧波一市鎮開始試水共享單車進村莊;5月4日,成都一單車品牌將1000量共享單車開進了成都的郊縣農村,并且還將嘗試向周邊農村加大投放。

另據一位相關創業者向筆者透露,他們的農村單車項目也即將落地,整體方案由原市政單車運營者開發,目前軟硬件、web都已搞好,智能鎖與摩拜、ofo方案同步。

共享單車陸續進軍農村,是新藍海還是老套路?

看來,農村共享單車的“星星之火”已經點燃了,筆者大膽預測,在接下來的半年到1年內,必定還會有大批單車玩家進軍農村,農村人玩轉共享單車的時代眼看著就要來了!

那么,共享單車進農村,憑什么?看上了什么?真能成嗎?我們來捋一捋。

農村到底需不需要共享單車?

如果按照摩拜、ofo等的玩法標準,農村顯然是不怎么需要共享單車的,因為農村地廣人稀,自行車、摩托車、三輪車等的代步工具也比較普遍,加之大部分人并不受上班限制,對解決“最后一公里”出行難題的訴求似乎并不強。

看來,要想在農村玩轉共享單車,要解決的痛點似乎并不是交通問題,那么痛點究竟是什么呢?

一位業內人士在和筆者交流過程中說——城市單車解決的是交通問題,而農村不存在交通問題,但農村缺有組織的健康鍛煉和交際媒介,所以借這股風并無不妥,思路決定套路嘛。

筆者真是大受啟發啊,說的好有道理!

筆者突然想到了快手,這個被稱為“洗剪吹”集散地的牛叉短視頻應用??焓值某晒Γ撤N程度上就是一場農村小青年的成功。從用戶畫像來看,快手的用戶包括初高中生,農村年輕男女或者務工人員,這些用戶的特點是社交范圍比較窄,內心渴望被滿足,想要獲得關注、贊同,想要刷存在,想要找到有共同語言的人,或者想通過網絡走紅而改變現狀,等等??焓殖晒M足了這些群體的訴求。

這樣的用戶群體和訴求特點,看來同樣可以放到農村共享單車上,甚至與城市共享單車也有很強的一致性。

摩拜和ofo的成功,目前看來也幾乎是一場情懷和時尚潮流的成功,騎個小桔車裝裝文藝,騎個小黃車吐吐槽,騎個紅橙黃綠青藍紫做一回“城市的亮麗風景線”,多少人是這種心理?當然,解決城里人的短距離出行難題是個底層邏輯。

在網上看過不少視頻,農村小青年進城第一次看到共享單車,興奮壞了,拍照、拍視頻,發票圈、發微博,怎一個裝逼了得!

而在共享單車進入成都鄉村時,一位90后美女興奮地對媒體表示,“大城市流行的共享單車,我們鄉鎮也有了,安逸!”

從這個角度看,農村還真是需要共享單車的,相關創業者們做好準備在單車社交上做文章了嗎?農村小青年們能不能裝逼成功,除了快手,就靠你們了!

農村共享單車靠啥活著?以后怎么布局?

談點更實際的。目前共享單車在農村的投放數量還極少,比如首先試水的寧波,第一批才投放了50量,就這量級哪年能盈利???

此外,農村共享單車的運營問題與城里的也有一些區別。在城市里,因為單車的投放密度比較大,可以承擔和攤薄高頻率集中管理的成本。在農村,單車的管理無疑更加困難。目前一種是有樁玩法,固定停車位,但量級和體驗勢必受限;另一種則是后臺監控車輛運行,對一些被騎行到偏遠地方的車輛,采取每周一收的方式,再集中投放到熱點區域,這對熱點區域的供需平衡又是一種挑戰。

ofo們靠著巨大的規模效應來回收成本、實現盈利,農村單車顯然學不來這個套路。

共享單車陸續進軍農村,是新藍海還是老套路?

訣竅其實在于,目前幾個玩家都把農村共享單車當成惠民工程、當成公共服務建設的延伸來玩。這意味著,當地有關部門的補貼將成為這些單車企業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至于補貼的多少、盈利的多少,就要看規劃的大小了。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其他入局者短時間內也跳不開這個路徑。

而且,無論是在寧波也好,在成都也好,這些玩家在布局上還有個共同的特點,投放地都在旅游景點附近或在政府規劃的旅游示范區內,雖然景點都不是很出名,更偏農家樂、漁家樂等體驗式風格。

好處在于,一方面這些地方政府支持力度更大,另一方面騎單車觀光的訴求也更強,尤其是隨著鄉鎮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周邊游的需求會更多,近幾年大城市人群到鄉鎮進行農家觀光體驗的頻次也在增加,單車布局在這些地方倒是有利可圖。

從經濟性上來看,后入局者估計基本也都會選擇有類似旅游資源、當地政府大力歡迎的布局方式。

壞處則是,處在沒有旅游資源的農村的小青年們,恐怕要多等等了,共享單車暫時不去!

整體來看,共享單車在農村似乎也有一定市場,不過短時間內的布局方式肯定更偏區域性,對當地公共資源的依賴性也更強。

而對于摩拜、ofo們來講,在已經被類似西湖這樣的城內景區亮“紅燈”的情況下,邊遠地區的眾多旅游景區們未來會進入他們的法眼嗎?當然,現在談這個還早,得等他們有能力拿下國內大部分城市空間之后再說,希望他們都能活那么久。

最后,城里人對共享單車的破壞欲非常強,共享單車一度被稱為考驗國人素質和劣根性的標尺。那么,隨著共享單車陸續進軍農村,同樣的狀況會在廣袤的農村大地上上演嗎?這場大考才是更有意思的地方,筆者已經對大考的結果有些迫不及待了,農村共享單車——你快來的更猛烈些吧!

 

本文由 @曉楓說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這一波試水感覺就是燒錢啊

    來自廣東 回復
    1. 是呀,錢多任性

      來自陜西 回復
  2. ??

    來自上海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