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付費,未來將全面電商化?
知乎率先推出“知識市場”助其走在了行業前頭,此次推出的知識市場,既開啟了一篇知識付費的電商化藍圖,推動行業走向規范化,又運用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率先開啟全面電商化的知識付費時代。
前不久羅振宇停止了視頻更新,隨后又把他堅持1600天的事情放棄了,不直接發語音了;日前,羅振宇又召開了得到APP的首場知識發布會,全面向知識付費發起了進攻。
無獨有偶,隨后知乎高調上線了新的產品入口“知識市場”,用戶可以在此入口對知乎Live、知乎書店和付費咨詢等所有付費產品直接購買,為了確保市場的健康發展,知乎還推出了一系列市場化機制:如七天無理由退款,評價功能再升級,流量補貼策略等等,這無疑宣告了知識付費電商化時代的到來,知乎也正在努力將自身塑造成知識電商時代的“天貓”。
知識付費上半場:不缺爆款,但問題頻發
互聯網背景下,各種免費內容爆炸式涌現出來,信息量嚴重過載,消費者發現,當大量攝入重復低質內容不再能帶來好處,又增加了自己時間成本的時候,為優質內容付費的意愿便更加強烈了。
于是2016年這個知識付費的元年,涌現了以知乎、分答、得到等為代表的知識付費平臺,也涌現了諸多知識付費的爆款,羅振宇、李笑來等知識大V可以說是賺得盆滿缽滿,但慢慢隨著市場下沉及產業鏈拓展,知識付費不斷涌現出諸多問題。
1、知識付費的熱度在回落
目前知識付費正在呈現這樣一個圖景:各種“知識付費”產品在不斷增多,但用戶的時間越來越不夠用,以及大量用戶無法從過往的“知識付費”產品中感受到價值,由此影響到了知識產品的復購率問題。
一方面,相當一部分用戶購買知識產品只是為了解決短期問題,在解決之后短期內不會進行二次消費;另一方面,用戶會有沖動消費的現象,在某一時刻購買大量的知識付費產品,然后在后期發現很難消化,繼而影響到二次消費的意愿,由此也導致了發展到現在知識付費的熱度開始有所回落。據了解今年3月以來,越來越多舉辦在線付費講座的平臺運營方與講者表示“用戶報名后準時過來上課的越來越少了。”
2、線上版權保護困難
對于知識付費來說,版權問題一直是難以跨越的巨大障礙,文字類、音頻類的內容盜版現象仍然屢禁不絕。以知乎為例,去年已聯合淘寶、閑魚查處200多次知識侵權行為。
一直以來知識產權的模糊性使得很多侵權行為難以界定,一些商業網站將知識付費內容改頭換面作為自己的原創內容發出,用戶卻面臨缺乏證據無法維權的狀態,目前知識付費的用戶正進一步下沉,這一問題會更加嚴重。
3、內容篩選和推廣機制缺乏
目前,知識付費平臺主要通過IP化和用戶評價來解決這一缺憾。但無論 IP 化還是用戶評價,都會造成頭部效應,挫傷后期進入的知識生產者的積極性??梢娫谖磥碇RIP身價進一步提高的情況下,平臺方如何實現優質內容的推送、篩選和推廣,以及孵化新的IP,會直接決定之后的知識付費戰爭成敗。
另外知識付費不同于在線教育,它所呈現的是相對碎片化的內容,因此也缺乏相應標準化的評價體系,設置合理的內容篩選和推廣機制就成為了新的問題,隨著知識付費內容不斷增多,這一問題將越發尖銳。
知乎顯然清醒地認識到了這些問題,于是在誕生 11 個月之際,知乎 Live 決定提前跨出它的下一步。
知乎推出“知識市場”規范知識付費,開啟下半場戰役
5月17日,知乎最新版APP一級頁面給用戶呈現了一個最為醒目的“市場”新入口,里邊匯集了知乎 Live、知乎書店、付費咨詢這三類主要的付費服務形態,這一舉措,顯然是在告訴用戶和競爭對手:我已經先一步將付費內容集中化管理,創新出一個天貓式的知識生態。
其實早在去年12月3日喜馬拉雅FM就發起過一個“123知識狂歡節”,通過造節將知識市場對標淘寶雙11的實體商品,但由于其并沒有實打實的做出一個集中的管理區域,錯過了探索的先機。而此次知乎市場將付費和免費的社區內容嚴格分開,利用電子書、知乎Live、在線課程、在線一對一付費咨詢等方式將知識明碼實價的售賣,附上優惠機制,儼然成為了一個知識版的天貓。
為何知乎采取了類似阿里的運營模式,很多人不曉知乎背后的意圖,這個“市場”到底能為知乎帶來什么,我們用天貓購物的思維看待或許會清晰很多。
1、做電商商品要量大類多
基于本身已經存在的社交關系和關注關系,現在知乎“市場”所囊括知識“商品”品類和主題,已經足夠豐富,據悉知乎Live 已經舉行了超過 2900 場,有超過 269 萬人次參與過 Live,用戶復購率達到了 43%。Live 已經深刻的改變了用戶獲取信息的習慣。一來滿足了用戶不同場景的不同需求,二來這個集中的入口,可以更有效的匯集UGC,從而為知乎帶來更好的內容產出。
2、電商賣產品路徑更直接
相關數據顯示,從獲取信息能力來看,27.6%的人經常會有想獲取特定信息或者資源卻無從入手的情況,偶爾會有的人占五成。以前很多用戶在知乎社區里面找尋 Live 、電子書或者付費咨詢的時候,都會經歷一個很長的路徑,這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付費用戶的轉化率,如今LIVE、電子書、長尾話題、職業規劃等等主題都清晰的擺在用戶面前,加上基于用戶在社區的搜索行為、社交關系、關注關系等數據和興趣的智能算法推薦,讓用戶既享受到便捷的服務,又感受到了平臺的誠意,付費似乎顯得理所當然;
3、電商化后知識付費者更有保障
現在很多平臺只是炒爆款,大都抱著賺一票就走的想法,既坑了大眾又砸了自己招牌,最后只能竭澤而漁,甚至禍害了知識付費市場良性發展,于此,知乎升級的市場機制顯得意義重大。一方面,七天無理由退款,用戶評價、Live發起人的保證金等機制可以足夠吸引用戶的目光并促使他們付費,另一方面高評價主講人的流量補貼、與咸魚淘寶開通綠色通道合作防止產品侵權等,又保障了知識售賣者的利益,整個知識生態得以健康運行。
綜上看來,從一開始的打磨產品,功能、體驗優化,到圍繞各種主題、內容、使用場景的探索,再到推出了一系列市場化機制,知乎顯然早有清晰規劃和長遠打算,而對于行業來說,知乎敢于站出來,圍繞用戶需求和自身情況,積極探索,推出知識市場,成為“知識付費”新規則的制定者,必然會促進當下高冷炙熱的知識付費生態走向規范化,因此今后更多的“約定俗成”將會被徹底顛覆。
行業將進入淘汰期,未來知識付費或將全面電商化
由于知識付費的本質是通過交易手段使得更多的人愿意共享自己的知識積累和認知盈余,是通過市場規律和便利的互聯網傳播達到信息的優化配置,所以知識付費行業必定會直接改造和融合現有的教育業、出版業、廣告業、咨詢服務業,成為萬億以上規模的巨大產業。
知識付費有巨大的市場前景,但在資本加持、創業者紛涌而至后,這個行業的競爭也變得越發激烈,目前平臺級玩家和頭部玩家占了整個行業的大頭。除了知乎、得到、分答、喜馬拉雅這四大陣營,微博、微信這些巨頭也都在垂涎欲滴這塊美味的蛋糕,尤其不可忽視的是,在平臺以電子圍欄圈起的跑馬場之外,“野生”力量甚至已悄然蔓延開。
一個叫DK地產頻道的賬號,通過銷售購房課和各地房價報告做到了165萬的銷售額;一個專注農業經營的賬號“聯合農創”,賣99元年度會員,還開設“合作社運營專題課”、“補貼申報專題課”等極度垂直專業的付費課程,銷售額35萬元;賣商業情報,銷售額達到121萬元;陪伴讀書的收費訂閱、教人選股的、教人寫作的、教人縫紉的、教人做跨境電商的……這些都在過去短短幾個月時間殺進了知識付費的掘金潮里。
如今的知識付費,被一部分平臺玩家吞食頭部紅利,另外還被那些高度去中心化的知識生產者(包括自媒體)悄悄地圍上來舔食,至此平臺和去中心的對拼戲碼開始上演,怎樣才能打贏下半場這場戰爭也成為了眾人關注的焦點。
其實,對于從業者來說,用戶最核心的消費因素是內容質量,可見要想成為知識付費最終的贏家,必須要圍繞用戶精心打造真正好的付費產品。也就是說,只有建立一套體制,在充分地保障消費者權益的前提下,提升他們的滿意度,用戶才有可能復購和長期地消費,也讓優質的內容獲得更多的流通的機會,從而獲得致勝的先機。
在此方面,知乎率先推出“知識市場”助其走在了行業前頭,此次推出的知識市場,既開啟了一篇知識付費的電商化藍圖,推動行業走向規范化,又運用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率先開啟全面電商化的知識付費時代。當然,電商模式并不是最終唯一的形態,怎樣規范地完成知識產品的商品化,才是未來知識付費下半場更重要的戰役。
#專欄作家#
劉曠,微信公眾號:liukuang110,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海南三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購團邦資訊創始人、知名自媒體。國內首創以禪宗與道學相結合參悟互聯網,把中國傳統文化與互聯網結合,以此形成真正具有中國特色的互聯網文化以及創新精神。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新想法,學習了,真好 ??
評論人真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