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臺灣的跨境電商在怎么玩?

0 評論 21100 瀏覽 3 收藏 8 分鐘

在大陸炒了一整個2013年的跨境電商,不論是走向西方或是海淘的海外購物模式,這場跨境電商之戰的風潮也悄悄地進入了臺灣電商圈。

電商的本質是通路

其實電商說穿了,就是在線世界的通路商。也 就因此如果一家電商一直待在國內,那他的點就都聚在一起,成了一個大黑點而非成為線和面,在臺灣地域面積小,這些點基本上連變成線都很難,直接成為一個 “比較大的點”,對于通路的本質是意義較少的,這也是為什么當本土電商做到一定規模后會開始積極向海外插旗,點越分散將來連在一起所產生的面效果才多。大 家常說線下實體店的缺點就是能接觸到的顧客有限,但其實做在線電商的客群,由于貿易金流等相關法規,他也是有極大的地域性的,想想看有多少美國人會去臺灣 電商網站呢?(撇開本土電商網站和商品大都只支持本國語言不談)

因此雖說網絡是無遠弗屆,但其實真正操作起來,會發現到當地去開站是個很必要的手段。

目前在臺灣的跨境電商操作模式有主要有海外代購、跨國電商的全球物流、跨國電商本地架站的海外直購。

海外代購模式模式:

代購網站(即是代購版的B2B2C):Myday買對

其運作模式是消費者去(amazon.us、 韓國gmarket、日本雅虎/樂天)等網站,進入商品頁面后,把商品頁面網址給代購網站之后由他們負責代購。

Myday已和美國ebay、日本yahoo拍賣及日本樂天進行了系統對接,固不必提供商品頁面網址,而是使用一般網站的商品瀏覽方式進行購物。

收費方式: 商品費用+服務費+國際物流費+國內物流費+(不一定收取,看有無被海關抽到)關稅。

需先交部分預付款。

海外購物范圍: 中美日韓。

代購媒合平臺(即是代購版的C2C):?跑客幫

平臺的方式湊合雙方使用者。

由買方先提出需求單(需預付訂金),代購人接單賺傭金的方式給付。

海外購物范圍:全球。

跨國電商的全球通路布局戰略:

跨國電商的全球物流:?日本樂天 Rakuten Global Market

運作模式為讓日本的賣家商品可以賣到國外去。

提供繁體中文、簡體中文、英文、韓文、日文

消費者選擇中文、之后用中文搜尋產品時,商品全部改成中文(不過不能中文+英文搜尋,也就是說如果要用英文,得把語言設定改成英文才行)

好處在于: 物流費用低,無手續費 ,但是部分商品無法運到臺灣(受貿易法規限制嚴重)

海購購物范圍:日本

跨國電商本地架站的海外直購:?臺灣新蛋(NeweggTaiwan)

購買方式即跟一般臺灣購物購物網站一樣的購物體驗,直覺式的購買美國新蛋(Newegg.com)的商品

主推的是海外直購模式

消費者從使用體驗上是不知道自己在使用海外購物的,運費則是依據會分成是不是一訂購才從海外購回和貨品已經囤在臺灣新蛋倉庫兩種模式

運費/關稅已經在結賬前幫你試算完成,不用等報價。

 

跨境電商的戰略布局

以 Newegg和Rakuten來講,筆者想關注更多的原因在于,上述的其他代購平臺,是把全世界的商品引入臺灣,基本上商品流和客流都鎖在臺灣的,但是新 蛋和樂天則是有two-way的流動方向在,對于這兩家跨國電商的企業來說,重要的資源是 “flow”、是活水的概念,要有一來一往的行為存在,所謂平臺不外乎就是要有買賣雙方,有人買還得要有人賣,可是一般代購網站控制住的是“買方(買手/ 代購需求者)”,對于賣方他是控制力低的,要知道網絡的發明,便是要信息透明、便是要讓“中間環節”越少越好,而代購網站油然而生,是因為各國的貿易壁壘 所產生的套利商機。

要看到全世界不夠,還得要全世界看得到你才行

這 也是筆者在文初一再強調的概念,電子商務無異于傳統零售是在做通路商,它必須要成為線,要成為面。而目前來看兩家電商的定位區別度算是非常明顯的;分別走 是美系和日系的產品別,至于對于未來韓國的Gmarket,美國的亞馬遜及大陸的淘寶、京東是否會再加入戰局仍有待持續關注。

互聯網里的巴別塔(Tower of Babel)

在經營跨境電商中有一個小環節是筆者認為非常重要的: 溝通語言。 從目前臺灣可接觸到的跨境電商來看(撇開兩岸間電商交易往來以外)。新蛋和樂天全球在語言的在地化都有做到努力,不過雙方都有個待改善的地方:

1.樂天全球翻譯使用比較“機械式”有些根本不是臺灣用語,且正如之前所說的他并無法同時搜尋英文+中文;

2.臺灣新蛋則是在商品內頁說明并非都有提供中文版。

語言的種類提供,顯示出了一家電商到底有多想做跨國電商,還是在服務“在國外的本地人”,從商品的描述到尺寸的使用,這些細節都是為什么對于電商來說“地球是平的”是一個還在努力的目標原因所在,即使網絡的觸角無遠弗屆。

“當喊著要走向全世界時,全世界早就悄悄走向我們了”

跨境電商市場是避不了的戰局,現在海外電商業者都積極進軍搶攻臺灣人想買海外商品的市場,反觀臺灣電商如何以MIT(Made in Taiwan)的標志,加入全球零售戰局,本土電商不論是要連成線、或進而織成面,都還需要臺灣民眾在整條供應鏈上一起努力。

原文來自:互聯網分析沙龍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