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羸弱”的當下,TAT是否成為可能?
拋開現在BAT都已經開啟了互聯網下半場——人工智能的“軍備競賽”不說,頭條的“興趣引擎”其實只是個打著擦邊球的“過渡產品”。
自從微信開啟了互聯網生態“借來主義”“占位法則”的精髓之后,支付寶可以說是微信“一手調教”出來的“關門弟子”,自然依據師傅“留幾手”的祖訓支付寶終于像曹云金一樣和郭德綱“斷交”,老“學不會你”我還不會“另起爐灶”么?
于是,我們就看見支付寶像是開了“后宮”一般(全部應用越來越多),不斷給自己加戲。
當然這回學到微信精髓的依舊還是阿里系的淘寶,君不見現在的淘寶變成了“今日頭條、微博、知乎”的大雜燴。
另一塊,百億美元俱樂部的后起之秀“今日頭條”也沒閑著,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給自己“掙夠了”臉面:
5月12日,今日頭條旗下火山直播下架,合并至火山小視頻;
6月4日,頭條號宣布該平臺“私信”功能已正式上線;
6月7日,今日頭條關閉全明星探、名偵探趙五兒、狗仔大圣等低俗追星賬號;
6月8日,今日頭條旗下獨立短視頻 App “頭條視頻”更名為“西瓜視頻”;
6月11日,今日頭條、知乎和映客等,在近期改變了其iOS版本用戶贊賞的支付方式;
6月24日,微博、今日頭條等加入“掃黃打非”共享數據庫系統;
6月26日,上線一年多的頭條問答對外宣布正式升級為悟空問答,同時推出悟空問答獨立App和網站;
以上今日頭條不到一個半月發生的“大事件”,拋開頭條自身因為內容低俗被網信辦第三次“約談”不得不開啟“反低俗”模式自衛之外,今日頭條的野心也是顯露無疑!
微信:以一己之力封殺中國互聯網的半壁江山
此前,網上曾有一張網友的“信手涂鴉”之作,一圖道盡了微信的“企圖”:
我們不排除有部分網友“小題大做”,總想借題發揮;但是這些年來從微信最初幾十M的緩存變成現在幾個G的緩存,我們就知道微信“微創新”的策略到底有多成功了。
特別是朋友圈籠絡了一批所謂的熟人、公眾號的出現開啟了自媒體時代,微信紅包一度讓微信支付使用頻率凌駕于支付寶……
微信至今已經成為了不少80前、90后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微信公布的將近10億月活、用戶平均66分鐘的使用時長,它的每一個小動作都會掀起一陣“渲染大波”。
就我之前文章說的:
而且就像用戶不會用支付寶看新聞一樣;用戶也不會在朋友圈之外的地方看公眾號??!
今日頭條:百度追尾,大家想過TAT的可能沒?
自從王興口中提出互聯網下半場的概念之后,不管是知識付費、還是共享經濟,誰都想在下半場完成“絕殺”,入主天下?
可美團本身,卻似乎是“靠著”王興的概念在公眾場合出沒;
至于滴滴,現在是連ofo都敢站出來吊打的存在,我們能說什么;
最后今日頭條這一塊,張一鳴似乎完成了百度的“首殺”拿了第一滴血;
那么在百度“羸弱”的當下,今日頭條在內容分發方面到底有沒有想象力,我們不妨看看最新版本;
把微信的想象力映射到今日頭條上,你就會發現如下“細思極恐”的現實:
當然,這里我們還沒有提到頭條那些藏著掖著的“野心”:
- 頭條在5月份就下架的火山直播,這明顯就是在“突襲”陌陌;
- 個人中心里面還有“頭條商城+京東特供”,這不用說擺明了就是在“打擊”淘寶;
由此看來,今日頭條的攤子甚至比微信“折騰”的還要大?
先不說頭條下架火山直播、關閉低俗追星賬號、加入“掃黃打非”共享數據庫系統等是為了從源頭上杜絕自己“低俗”的定位;
在蘋果收“渠道稅”的時候選擇站在蘋果那一方,是真的沒有勇氣和蘋果對抗(畢竟,連知乎都投降了);
那么最近頭條最大的變化應該就是在西瓜視頻和悟空問答這兩塊;
至于頭條號變得越來越“微信公眾號化”、微頭條又是對微博的一次突襲,視頻和小視頻更適合優土、快手沒什么區別;
更別提頭條一直在干的就是百度內容分發的“活”,到現在甚至讓百家號無路可走!
第一:西瓜視頻,搶占短視頻IP作者
6月8日,今日頭條旗下獨立短視頻App “頭條視頻”全新升級為“西瓜視頻”,新品牌 Slogan 為:給你新鮮好看。
從此,這個脫胎于今日頭條短視頻業務的產品,正式擁有了自己的獨立品牌。更名后,西瓜視頻將主要從扶持原創作者計劃、升級原創作者平臺等方面發力短視頻業務。
據西瓜視頻團隊透露,去年9月頭條視頻獨立App的DAU剛剛突破 100 萬。
而今年5月,DAU已經超過1000萬,用戶數達到1億。
對于大部分用戶來說,西瓜視頻這種類似“牛皮癬”一樣的片頭廣告雖然有很大的識別度,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用戶的視頻播放體驗:尤其是這種“另可錯過、不可放過”的強行“插入”方式會讓用戶感覺到,“西瓜視頻”就是一個“沒素質”的品牌。
9月20日消息,在2016頭條號創作者大會上,今日頭條創始人、CEO張一鳴宣布,將拿出10億元人民幣補貼短視頻創作。
或許對于今日頭條來說,它最迫切的就是在主戰場轉移到短視頻的時候,同步“沉淀”自己的品牌價值,畢竟今日頭條的固有印象太深,作為視頻品牌確實缺乏識別度。
而今日頭條本身因為在用戶素質相對而言比較低的大環境下,所以“西瓜視頻”很可能只是一次即興之作。
第二:悟空問答,走百度的路讓分答無路可走
6月26日,上線一年多的頭條問答對外宣布正式升級為悟空問答,同時推出悟空問答獨立App和網站。
悟空問答App有據可查早在4月21日前就已經發布。
截至目前,悟空問答公布的運營數據顯示,已有5000萬用戶先后入駐問答社區,其中還包括景甜、柳巖、黃健翔、羅永浩等。
悟空問答的用戶每天提問數超過1萬個,回答數超過10萬條,這些問題和回答通過智能算法得以在網絡上高效分發,獲得超過1.5億次的閱讀量。
景甜、柳巖、黃健翔、羅永浩……由此可見,悟空問答明顯就是“暗度陳倉”借今日頭條的流量來走“分答”網紅IP的老路。
而同樣以問答起家的百度知道以及知乎,后者總算在“七天無理由”退款上刷了一次臉,又在蘋果30%渠道稅上刷了一次下限;但百度知道還陷在“自我陶醉”的深淵。
而這次悟空問答直接以“分答”作為參考對象;在今日頭條的大勢以及流量共享之下,或許還真有可能在知識付費領域分得一杯羹。
第三:今日頭條,向TAT致敬,我們的未來是星辰大海?
自從6月23日京東市值追尾百度之后,什么JAT、SAT就一直在刷存在感,今天甚至連NAT(N:華為)都不甘寂寞、
之前的文章說過:天上白玉京(京東),無根似浮萍;一直是“萬年老二”的京東幾乎是不可能成為中國互聯網的第三極的。
先不說NAT的可能性,以及TMD一直存在于夢里;TAT(頭條、阿里、騰訊)有沒有可能成為推翻百度“暴政”的開國之君呢?
拋開現在BAT都已經開啟了互聯網下半場——人工智能的“軍備競賽”不說,頭條的“興趣引擎”其實只是個打著擦邊球的“過渡產品”。
而在內容分發這一塊,今日頭條已經“完勝”百度;
在信息流廣告這場戰爭中,今日頭條也成為了微信、微博之外的第三極;
但在人工智能這一塊,我們也不排除張一鳴一貫的手法“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或許人家早已經看到了未來,也不一定。
但現在今日頭條面對的問題卻不知是“未來”,在微信、微博等眾多競爭對手得圍剿下它的生存問題也堪憂:
市場調研公司86 Research分析師表示,用戶平均每天投入到今日頭條應用當中的時間,已超過Facebook的每天50分鐘。
該分析師預計,今日頭條去年的營收增長了五倍,超過人民幣60億元(約合8.69億美元)。
不過因為這家公司向視頻等原創內容投入了更多的資金,它在今年仍無可能實現盈利。
相對于京東被捧殺;華為給你想象力;今日頭條的存在就有點尷尬;
作為在移動端把百度推下“王座”的革命者,這一次居然是給他人做了嫁衣,只能選擇旁觀,這真不是張一鳴的作風?
本文由 @峰少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這個還是有軟文的嫌疑啊,頭條能否進入bat這一行列,光看市值似乎沒意義吧??纯碽at各自的產品線就能知道其地位是否堅固了。百度服務站長、騰訊服務用戶、阿里服務商家。即使百度再怎么弱,核心不變的情況下,這基石其他還是動不了的。jd和阿里pk,還只是噱頭啊。頭條現在擴張的地方對bat的根基都沒有太大影響,頭條也許能在內容聚合領域稱霸,但也只是他自己的領域而已。
支持,新聞客戶端的職能除滿足用戶需求外,還應當引導正確的社會風向。從如今今日頭條的運營狀態來看,應用確實保持著一向的超高流量,但卻和“頭條”這一詞越走越遠,(當然并不是說不看好“今日頭條”)。個人覺得“今日頭條”最大的長處在于強大的關聯推薦算法和數據運算能力,能否在保持這種優勢的同時提升其他方面的能力對于“頭條”而言彌足重要。
好大一戰役,小將看的熱血沸騰
所以文章想說明的是啥?是覺得頭條行還是不行?
不是,只是分析當下的情況,沒有說不行。
不是JAT嗎?你讓京東怎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