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文深度解析:國內證券業的不安與未來

29 評論 20671 瀏覽 85 收藏 31 分鐘

國內證券業發展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受國內市場環境和金融監管影響已形成獨具特色的商業模式。而今,隨著科技快速發展和社會結構的演變,這一年輕而又傳統的行業正面臨著不安與挑戰。如何破局?唯有入局!

最近通過對國內證券行業進行研究,撰寫出一份24頁的研究報告,由于原文篇幅過長,故整理出其中精華部分分享給大家。

整篇文章的撰寫思路如下:

第一部分 ?行業背景

一、證券投資規模

1、金融總資產

2015年在中國金融資產總共為247.89萬億元,相較于總金融資產美國為中國的5.5倍,歐元區為中國的3.1倍。美國金融總資產是GDP的10倍,而中國此比例是2倍。中國金融總資產遠低于美國和歐洲。

2、資產結構比

2015年在中國金融資產總共為247.89萬億元,銀行資產占據92%,其后保險和證券,其中證券資產占比2%,證券資產在金融資產中占比極低。

3、證券市場概況

截止2017年4月5日,中國上市公司合計3186家,上市證券14210只,總市值54.86萬億元。

二、證券投資用戶

截止2016年1月21日,中國證券市場投資者數量突破1億。2015年中國證券市場上個人投資者占比達99.7%,機構投資者占比0.3%。而美國個人投資者占比20%,機構占比80%。中國專業投資者比例遠低于美國。

截止2016年8月,個人投資者年齡分布中,25-34歲占比36.23%,35-44占比25%,45歲以上占比超20%。由此可見,投資者的趨勢正在年輕化。

三、證券業務監管

1、發行上市

中國證券業務的監管機構為中國證監會,證券發行制度采取核準制。中國IPO審核時間,創業板在8個月左右,主板在14個月左右。

2、行業監管

中國證監會對行業監管屬于發放牌照制度,券商牌照包括證券承銷與保薦、經紀、自營、直投、證券投資活動、證券資產管理及融資融券等。

四、證券公司概況

2016年國內證券公司數量為129家,證券營業部數量接近6000家,國內新增證券公司數量基本處于零增長狀態。

2015年國內證券公司經營數據及業務能力進行排名,其中總資產排名前十的證券公司如下,單位萬元。

在總資產的市場占有率方面,排名前三的中信、海通和廣發證券占有率分別為:10.9%、8.8%、8.6%,總體來看,證券業市場分散,屬于完全競爭狀態。

五、行業產業鏈

證券行業產業鏈主要包括監管機構、交易所、證券服務公司及IT服務四大部分,每個部分職能不同,且統一接受監管機構監管,其產業鏈如下:

1、證券監管機構包括:

  • 人民銀行:主要對于支付和清算實施監管;
  • 證監會:對證券活動進行監管;
  • 證券業協會:行業自律協會,主要組織行業行為和培訓等。

2、證券交易所包括:

  • 上海和深圳交易所:主要進行證券上市與撮合交易活動,
  • 中國結算公司:進行證券交割與結算。

3、證券市場服務商主要包括:

  • 傳統持牌證券公司:如中信證券,擁有合法經營權;
  • 證券投資社區:提供投資工具和搭建投資社區,如牛股王,雪球;
  • 信息資訊服務商:提供行情資訊服務,如同花順,東方財富網;
  • 投資策略服務商:提供策略,如微量網,量子金服。

4、IT服務商:主要提供證券交易系統和底層架構服務,如恒生電子,金證股份

第二部分 ?業務模式

一、傳統業務

1、總體業務模式

國內的證券業務模式主要包括:經紀業務、承銷保薦、自營業務、資產管理、財務顧問、投資咨詢和融資融券。

從2015年證券行業各業務線營收看,經紀業務貢獻主要營收,其比例為46.8%,而美國的證券業經紀營收占比不到20%。因為經紀業務主要是收取證券交易傭金盈利,其營收受制于證券市場行情波動。

2、證券經紀業務

  1. 簡介:主要為客戶提供交易通道、代理買賣證券的服務;
  2. 盈利:按客戶交易金額收取一定比例的傭金;
  3. 影響因素:其收入主要取決于兩個指標:證券交易金額、傭金費率;
  4. 現狀:
  • 證券交易金額隨市場行情波動明顯,呈現熊牛市交易額差距巨大的現象;
  • 由于業務同質化和競爭加劇,傭金費率一直呈下降趨勢,目前已降至萬三。

3、承銷保薦業務

1)簡介:即傳統意義上的投資銀行業務,主要包括兩部分:

  • 證券承銷發行:即承接IPO、再融資等業務,方式有包銷和代銷;
  • 上市保薦制度:即公司上市需保薦人(券商)進行推薦和上市輔導,并承擔連帶責任,目的是防范市場的信息不對稱和風險;

2)盈利:主要有兩種盈利方式:

  • 承銷費用:國內一般為募資總額的5-10%,香港為5-4.0%,美國市場中國企業IPO平均費率為5.23%;
  • 保薦費用:支付給2個保薦人的簽字費,國內為300-500萬,香港為募資的1-10%不等;

3)保薦代表人:即符合條件的人員(2年投行相關經驗)通過資格考試(通過率低于10%)后方可有資格,目前國內人數1300人;

4)現狀:目前中國證券發行采取核準制,因此業務主要影響在于:

  • IPO審核受政策影響較大,甚至有時會暫停IPO,因此收入受政策影響較大;
  • 目前券商承銷證券主要是包銷形式,由于核準制下的IPO稀缺,IPO申購基本是超額,故主要取決于承銷數量和募集金額;

4、資產管理業務

1)簡介:資產管理主要是將客戶資金進行經營運作,業務主要分為三類:

  • 集合資管計劃:針對多個客戶的計劃,募資規模小于50億元,單個客戶投資額不低于100萬元,客戶人數低于200人,類似于陽光私募業務。若客戶數大于200人,則按照公募基金法監管。根據投資范圍不同,分為限定性和非限定性集合資管計劃。
  • 定向資管計劃:針對單一客戶的計劃,目前主要做通道業務,類似于信托,且費率相較于信托低;
  • 專項資管計劃:基于特定目的的資管計劃,主要是面向機構融資的大型基建項目,目前主要做ABS;

由于銀行不能進行股權等非標投資,因此目前券商資管業務多是做為銀行資金的通道型業務。

2)盈利:目前在資管規模方向,定向資管占據資管業務的83.5%,而其主要為通道型業務,費率為千分之幾或萬分之幾,收入貢獻率低。

3)現狀:2014-2016的券商資管規模來看,總體呈上升趨勢,而由于銀行業的特殊限制,券商資管主要做通道業務,同質化嚴重,利潤率較低。因為主動管理型資管的利潤率高,故其規模增長是趨勢。

5、投資業務

1)簡介:即券商用自有資金進行投資,按照投資標的主要有兩類:

  • 證券自營:用自有資金投資股票、債券等證券;
  • 直接投資:設立直投子公司,投資非上市公司股權(pre-IPO)項目,以IPO、并購、管理層回購、股權轉讓等方式退出;

2)盈利:證券自營獲得證券買賣價差收入,直接投資獲得股權轉讓或者上市后的利潤收入。

3)現狀:證券自營業務的投資利潤主要受整體市場行情影響,因此具有較大的波動性,并非券商的核心業務。

6、資本中介業務

1)簡介:即證券公司僅作為資本的中介,主要包括兩類

  • 融資融券:即客戶利用擔保物抵押進行融資買入股票,或借股票賣出并平倉獲利,券商資金來源為證券金融公司的轉融通業務;
  • 股票質押式回購:上市公司質押股票融入資金,并以約定利率回購,資金出借方為證券公司或其發行的資管計劃;

2)盈利:其利潤主要來自息差收入,主要包括:

  • 融資融券:為客戶融出資金的利息-證金公司融入資金利息;
  • 股票質押式回購:融入方回購利息-資管計劃利息,若自有資金無利息;

3)現狀:主要現狀如下

  • 融資融券:兩融余額整體受市場行情波動影響明顯,在牛余額高,熊市急轉直下,業務具有不穩定性;
  • ?股票質押:股票質押由于資金用途靈活,融資方便高效,近年來已成為券商業務的重要增長點成為超越銀行和信托成為市場主體。其風險點在于股票質押規則在極速下跌的市場行情下易引起系統性風險;

7、投資咨詢業務

1)簡介:即受投資者委托,為其提供證券及相關產品的分析、建議及輔助決策的服務。證券投資顧問是投資咨詢服務的一種,其定義無明顯差別。

2)模式:現在主要有四種

  • 服務產品簽約模式:根據不同客戶資產和交易量,提供不同服務,收取費率不同,代表為國信;
  • 專業營銷模式:注重營銷服務,類似客戶經理職責,代表為華泰;
  • 盤活客戶資源模式:提高客戶交易頻次和交易量,代表為銀河;
  • 混合模式:不同職位定義不同模式,代表為光大;

3)盈利:主要通過收取服務費盈利,具體表現為:

  • 收取固定投顧費用;
  • 提高投顧服務客戶的傭金率;
  • 提高客戶交易頻次,增加傭金收入;

4)現狀:2015年,證券投資咨詢業務占總營收比例為0.78%,占比極小,屬于邊緣性業務,其主要原因在于:

  • 國內投資者尚未形成增值付費服務習慣,固定收費模式較難形成;
  • A股市場投機效應明顯,易暴漲暴跌,投顧價值難體現,客戶難以認同;
  • 投顧專業技能和水平欠缺;

由于券商投顧業務在短期內無法實現盈利,且客戶個性化服務成本太高,需要承受較大的利潤壓力,因此投顧業務占證券業務中占比越來越低,直至被邊緣化。正因如此,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投顧服務在由于其智能化、邊際成本低的特點在未來有爆發式的增長。

二、創新業務

1、互聯網證券業務

2014年,證監會首次批準了進行互聯網券商業務試點的資格,到2015年,125家券商中,已有55家獲得資質,占總數44%,從營業規模上講,大型券商比較積極,小型券商發展緩慢?;ヂ摼W券商業務包括:網上證券投資資訊、網絡證券投資顧問、股票網上發行、買賣推廣各種投資理財服務等。

  • 互聯網經紀

線上開戶:2012年,《證券賬戶非現場開戶實施暫行辦法》發布,證券公司可通過網上見證方式開戶;

證券交易產品:不僅是PC端產品,同時積極開發移動端交易APP,提供行情資訊、投資交流、論壇社區、投資組合推薦的功能提高用戶黏性和轉化。如:廣發易淘金、海通e海通財。

  • 互聯網理財

金融產品銷售:在自有的經紀業務之外,為客戶提供各種投資理財產品的附加服務,通過代銷金融產品盈利的同時提高用戶服務。

2、和第三方服務商合作

  • 第三方平臺導流:此類平臺多是通過資訊(如同花順、東財)、社交(如牛股王、雪球)切入積累用戶的互聯網公司,但基本無券商牌照。券商可利用平臺提供開戶、交易品等,而后進行利潤分成。
  • 輸出金融產品:利用互聯網平臺流量規模優勢提供專業金融產品,如基金、理財等產品服務,銷售產品進行利潤分成。如東方財富網的天天基金網(基金銷售)、支付的余額寶(貨幣基金銷售)等。

3、智能投顧服務

由于現在證券投資顧問服務基本是針對高凈值客戶,而由于人工智能技術具有邊際成本低、效率高的特點,且個人投資者的理財意識越來越強,是證券業重點發力的方向。

第三部分 ?典型案例

一、中信證券

1、公司簡介

中信證券成立于1995年,是一家持有綜合牌照的券商,目前其資產規模、營業額及綜合實力排名國內第一。

2、產品服務

中信證券目前提供經紀、理財產品、企業融資、研究產品和新易融五個大類服務。

  • 理財產品:主要為其資管業務產品,包括大集合非限定性產品、大集合限定性產品、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小集合產品)、專項計劃以及養老金產品等。
  • 企業融資服務:包括股權融資(企業改制重組、發行上市和再融資服務)、債券及結構融資(其中ABS業務是其創新業務,包括信貸ABS、企業ABS、結構化融資和結構化投資等)、企業并購(包括財務顧問和并購投資服務)。
  • 研究產品:包括策略研究及金融工程(市場投資策略和業務研究)、行業研究。
  • 新易融:客戶將標的證券質押給中信證券進行融資,資金可用于新股申購(??顚S茫?、買股票和資金取現,最低門檻為5000元。

3、SWOT分析

1)優勢:

  • 綜合實力排名國內第一,積累龐大的用戶量;
  • 國內首批實行互聯網證券業務的券商;

2)劣勢:

  • 公司的業務效率和產品創新不夠競爭力;
  • 海外資產競爭能力不足;

3)機會:

  • 龐大的用戶基數為創新業務提供爆發的可能;
  • 專業的金融服務能力利于產品服務的創新和發展;

4)威脅:

  • 國內其他創新券商(如華泰、國信)后來居上的挑戰;
  • 證券市場的開放,面臨國外同行業的沖擊;

二、平安證券

1、公司簡介

平安證券前身是1991年成立的平安保險證券業務部,為平安金融集團旗下成員,用戶量443萬。平安證券目前從Hunter(獵人)業務拓展模式轉變為Farmer(農夫)模式,深耕用戶,其主要優勢在于基于平安集團的用戶導流和深耕用戶服務。

2、產品服務

  • 平安證券主要服務有:股票、理財產品(活期、定期、浮動和基金理財)、資產管理(集合理財)、融資融券、基金銷售、其他業務(投資銀行、直接投資【平安財智】)等;
  • 業務定位:提供貸款和理財等多種產品,弱化證券行情對業務的影響;
  • APP交叉推薦:平安證券借助借助集團旗下保險、銀行、互金等資源APP推薦導入大量用戶。

  • 新功能開發:從單一股票交易向全能理財賬戶轉變,并推出智能投顧、社交炒股等功能。

3、SWOT分析

1)優勢:

  • 基于平安集團其他業務的流量優勢;
  • 為用戶提供多元化投資服務,創新能力強;

2)劣勢:

  • 在傳統券商業務(投行、資管等)方面實力不強;
  • 在高端客戶服務領域無競爭優勢;

3)機會:

  • 平安集團業務的多元化有利于證券業務的發展和創新;
  • 中產階級崛起符合平安業務定位,用戶規模有望爆發;

4)威脅:

  • 傳統券商對于創新業務和客戶服務的重視和發力;
  • 證券市場的開放引入外部競爭者,會造成沖擊;

第四部分 ?發展趨勢

一、資產規模

1、金融資產

  • 現狀:2016年,中國金融總資產247.89萬億元,美國為中國的5.5倍,歐元區為中國的3.1倍。
  • 原因:中國居民現有收入配置包括消費、實物資產和金融資產,其中房地產資產的主導地位、國內金融市場的不完善壓縮金融資產的空間。
  • 趨勢:根據發達國家金融資產配置比例,以及未來資產調控和金融市場完善,中國金融總資產未來的增長規模有望達到現有的3~5倍。

2、資產結構

  • 現狀:2016年中國金融機構總資產中,銀行占比92%,證券占比2%;美國2015年銀行資產占比9%,證券資產占比50%。
  • 原因:現有的金融體制使得銀行處于強勢地位,同時居民投資知識和教育的缺乏使得收入配置主要是通過儲蓄手段。
  • 趨勢:按照美國的證券資產占比,以及居民素質和投資意識地提高,預計未來證券資產規模增長25倍以上。

3、市場規模

  • 現狀:截止2017年4月5日,中國證券市場規模54.86萬億元,美國總市值25萬億美元。
  • 原因:國內現在證券發行制度為核準制,IPO審核嚴格,同時國內證券市場投機氛圍嚴重,估值波動較大。
  • 趨勢:預計未來隨著監管制度和市場完善,中國證券市場規模增長能到3倍以上。

二、投資用戶

1、用戶數量

  • 現狀:截止2016年1月,中國證券投資用戶超過1億,占比7.1%,而美國的比例是52%。
  • 原因:國內居民對證券投資知識的了解較少,普遍缺乏投資經驗;國內證券市場的制度和發展并不完善。
  • 趨勢:根據發達國家的數據對比,預計未來證券投資數量(包括股票、基金、債券)占比超過50%,增長7倍左右。

2、用戶結構

1)年齡結構:

  • 現狀:現有證券投資用戶中,25-34歲(80后、90后)用戶占比36%,35歲以上占比45%,散戶投資者中年長者居多,投機氛圍較重。
  • 趨勢:預計未來,隨著國內素質教育的提升,以及中產階級崛起,證券投資用戶素質和知識較大提高,投資群體年齡普遍年輕化,價值投資和資產配置風格將得到體現。

2)群體結構:

  • 現狀:2015年證券市場個人投資者占比99.7%,機構投資者占比0.3%,而美國個人投資者占比20%,機構占比80%。主要因為國內市場投機氛圍嚴重,個人普遍不相信機構投資者。
  • 趨勢:預計未來機構投資者占比將有60倍的增長空間。

3、投資方式

1)現狀:國內用戶基本投資于A股市場,主要手段是買賣股票獲得差價。

2)原因:

  • 國內資本管制較嚴,投資境外市場受到很強的監管
  • 國內居民投資目的主要是獲利,而非財富增值和資產保值

3)趨勢:

  • 隨著政策對境外投資管制逐步放松,以及國內居民境外資產配置意識增強,預計未來進行海外資產和證券配置將會出現爆發式增長,市場:美國、歐洲、新興市場,方式:股票、ETF、債券。
  • 隨著國內中產階級崛起和資產配置意識增強,預計未來投資方式主要通過機構投資者進行多樣化資產配置(股票、債券、基金、ETF、REITs等)進行財富增值;

三、行業監管

1、證券發行

  • 現狀:2009-2016證券IPO審核數量每年不超過350家,且隨市場行情出現較大波動,最高2010年347家,最低2012年150家。
  • 原因:中國證券發行采取核準制,且遇市場低迷、金融危機會出現IPO暫停,對于股票退市制度未有良好的通道,炒殼之風嚴重。
  • 趨勢:預計未來證券發行監管會逐漸走向注冊制,且有靈活的退市制度。

2、經營業務

  • 現狀:2016年國內證券公司數量126家,目前券商綜合經營牌照已停發18年,只增發少量專業經營牌照。證券經營監管為分業經營,券商不得開展銀行、保險類相關經營業務。
  • 原因:目前證券業務經營為強監管模式,牌照限制和分業經營導致證券行業發展受到嚴格束縛。
  • 趨勢:預計未來證券監管會放開牌照管制,同時允許證券公司進行混業經營。

四、商業模式

1、現有業務

現有證券公司業務中,主要有經紀業務、承銷保薦、資產管理、資本中介(融資融券、股票質押)、證券自營、投資咨詢業務。

1)經紀業務

  • 現狀:現有經紀業務主要通過交易傭金盈利,由于券商之間無差異化競爭,傭金率一直走低,逼近成本線。
  • 趨勢:未來經紀業務將通過低傭金獲取用戶流量,并通過增值服務盈利,具體業務模式有:股票質押、投資顧問、財富管理(理財產品銷售)等(范例:嘉信理財)。

2)承銷保薦

  • 現狀:現有證券核準制下,券商承銷保薦業務核心價值并未體現,主要通過項目融資金額進行承銷和保薦費用提成。
  • 趨勢:在未來進行注冊制后,投行業務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定價和營銷,主要通過差價(包銷)、服務費提成(代銷)盈利。

3)資產管理

  • 現狀:現有券商業務主要包括:集合、定向、專項資管計劃,其中定向資管計劃占比最大,但其主要作為通道業務,通過收取通道費用盈利,業務發展難以壯大。
  • 趨勢:隨著未來混業經營的趨勢,以及針對不同投資規模人群的資管方案,小規模資金(公募性質基金)、高凈值人士(私募性質基金)。

4)資本中介

  • 現狀:現有兩個分支業務:融資融券和股票質押融資,其中兩融規模受市場波動較大,而股票質押融資主要依靠上市公司和投資者融資收取利息盈利。
  • 趨勢:預計未來股票質押業務發展空間較大,主要方式有:針對上市公司提供質押融資、針對證券用戶提供質押購買(股票、申購新股、取現),并收取利息盈利。

5)投資業務

  • 現狀:主要業務包括:證券自營和直接投資,通過賺取證券買賣差價盈利,受整個投資市場影響。
  • 趨勢:預計未來此業務占比會因為混業經營的趨勢而被資產管理業務壓縮空間(直接募資),業務保持平穩狀態。

6)投資咨詢

  • 現狀:2015年,證券投資咨詢業務占總營收比例為0.78%,占比極少,主要受到用戶觀念、證券市場、業務水平和券商盈利壓力影響。
  • 趨勢:未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和國內市場的成熟,智能投顧業務將逐步取代傳統投資顧問服務模式。

2、創新業務

1)互聯網經紀

  • 現狀:現有的互聯網經紀業務主要有:網上開戶、網上申購新股、網上融資融券等,業務發展并未成熟。
  • 趨勢: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互聯網經紀業務的發展趨勢是:通過低傭金獲得用戶流量,提供股票質押融資、智能投顧、投資理財(理財產品銷售)服務。

2)智能投顧

1)現狀:智能投顧業務現階段增長規模不高,主要因為:

  • 國內資產配置手段較低,主要是公募基金產品;
  • 國內投資用戶進行理財和資產配置的觀念還未成熟;
  • 現有的人工智能技術并未滿足合理配置用戶資產和提高投資效率的要求。

2)趨勢:未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國內投資觀念轉變以及境外投資政策寬松,智能投顧趨勢主要為:

  • 針對投資者不同年齡階段和目標進行相應資產配置,并智能調整相應比例(如:養老、教育、資產增值等)
  • 智能投顧業務由于其邊際成本低,服務效率高,可以覆蓋到不同業務收入或投資金額的人群,而不同于傳統的投顧業務主要針對大額投資者和高凈值人群。

 

作者:Fintechina,互聯網證券公司產品經理,專注于國外證券投資市場產品服務,熱衷智能投顧和海外資產配置業務方向的探索。

本文由 @Fintechina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好的,已加

    來自廣東 回復
  2. 作者能否也加一下微信157817063 ,我目前也在做券商PM,希望能多學習,謝謝!

    回復
    1. 好的,已加

      來自廣東 回復
  3. 仰慕!學習啦,我是券商小白產品經理,希望能多向您學習!

    回復
  4. 求報告原文分享郵箱wodovan@gmail.com ,另外,我也是證券行業pm,不介意的話,作者能否加上我微信969290720,一起交流學習

    來自臺灣 回復
  5. 求報告原文分享郵箱wodovan@gmail.com ,另外,我也是證券行業pm,不介意的話,作者能否加上我微信,一起交流學習

    來自臺灣 回復
  6. 文章寫得太棒了,原文能發一份到郵箱嗎 376545494@qq.com~多謝~

    來自廣東 回復
  7. 宏觀經濟研究 策略研究 金融領域的行業研究等方面的內容

    來自浙江 回復
  8. 您好,請問可以向您約稿嗎?

    來自浙江 回復
  9. 您好,寫的非常棒,能否發一份原文到郵箱?279230422@qq.com 希望又機會交流 謝謝。

    來自上海 回復
  10. 您好,寫的非常好,如果方便的話,能否發一份原文到郵箱么?809505752@qq.com
    萬分感激!

    來自上海 回復
  11. 樓主分析的很全面,目前證券類產品同質化很嚴重,基本都是交易、行情、資訊、社區,智能投顧還沒看到成熟應用。
    請問樓主對港美股的業務及政策有了解么?
    同求報告原文,感謝,希望有機會交流~ 1002732481@qq.com

    來自廣東 回復
  12. 目前剛進入證券行業做PM,感覺博主這篇文章讓我受益匪淺。
    非常希望能看到報告原文,博主如果方便的話,能麻煩發一份原文到郵箱么?
    非常感謝!郵箱地址:304442847@qq.com。

    來自廣東 回復
  13. 寫得非常好,求報告原文,感謝~
    joe.zhu@foxmail.com

    來自廣東 回復
  14. 我也是做證券行業的pm,能留個聯系方式嗎,我想和您交流交流,對了,如果不方便的話,我的qq是694021112,您也可以加我

    回復
  15. 您好,研究報告原文可以分享嗎?

    來自北京 回復
    1. 可以的,你留一個郵箱吧

      來自北京 回復
  16. 你好,方便分享份報告原文嗎 799143372@qq.com

    來自浙江 回復
    1. 已發,望查收

      來自北京 回復
  17. 用戶結構和用戶數量的趨勢判斷理由是什么,能說明下嗎

    來自廣東 回復
  18. 證券資產配置

    來自廣東 回復
  19. 你認為鑒于你的報告中的券商證券類產品現狀和用戶結構數據 ,證券類產品有沒有什么創新方向

    來自廣東 回復
    1. 不好意思現在才看到評論,首先吐槽人人都是產品經理App的產品,對于評論和評論回復沒有提醒和集中查看的區域,導致用戶肯定會錯過很多評論和回復的時機。再來解答你的問題,我認為未來證券創新的方向會聚焦于用戶金融服務,而最突出的一個方向便是智能投顧

      來自北京 回復
  20. 您好,研究報告原文可以分享嗎?

    回復
    1. 可以的,留一個你的郵箱吧

      來自北京 回復
  21. 您好,我是HR joyce,我們公司核心項目正在邀請 高級產品經理 加入我們團隊,董事長親自擔任項目經理。希望能有機會與您進一步溝通或是促成雙方的技術交流,我的微信822835678,qq郵箱同號,希望能有機會合作 :)

    來自浙江 回復
    1. 已加

      來自北京 回復
  22. 題目有些宏大,具體內容有些不夠深入,不過也不失為一種框架

    來自北京 回復
    1. 嗯嗯,證券業務龐多而復雜,每一條業務線深入都能講很多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