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在付費學習,還是在消除「學習焦慮」?

2 評論 8030 瀏覽 58 收藏 16 分鐘

用輸出倒逼輸入,才是最有效的學習。

前陣子和朋友聊天,得到一個共識:知識經濟市場,即將面臨一個「拐點」。下半年,會有一波洗牌,大量的課程和平臺將會慢慢衰落。

我很贊同。因為不久之前,我自己才發過朋友圈,感慨道:

課程太多,學員都不夠用了。

這很有意思,也很無奈。

為什么會這樣呢?

一、流量思維

因為許多做知識經濟的導師和平臺,其實秉承的,都是流量思維。

什么是流量思維?簡單來說,就是追求「多」:制作更多的內容,吸引更多的用戶,獲取更多的營收。

然后呢?繼續做新的內容,做推廣,吸引粉絲,獲取更多的轉化和購買。

就像割韭菜一樣,隔了一茬,再長一茬。

市場這么大,光是賺第一波用戶的錢,就足以養活一個平臺了。

至于粘性、復購、口碑、評價……這些因素,不在他們的考慮之中。

這本來也沒什么不好,畢竟,只要質量有保障,就是有價值的。

但是流量思維最大的問題,就是質量。

二、「多」往往意味著不夠好

一個非常簡單的邏輯:絕大多數時候,多,往往就意味著「不夠好」。

為什么呢?

非常簡單,好的內容永遠是稀缺的,永遠是需要極高成本的。那么,對很多人來說,與其花大量時間、精力,去制作真正優質的內容,不如把精力放在包裝上 —— 反正絕大多數用戶都是首次購買,他們接觸到的,無非是包裝而已。

這就是碎片化時代的一大惡果:易于觸及,易于收集,易于傳播的東西,必然注定了它是欠缺深度的。

許多文章,喜歡用「30種XXXX的技巧」「40個XXXX的方法」「50種XXXX的應用」這種模式來起標題,往往效果都特別好。因為每個人都有一種不勞而獲的心理:講了這么多知識點,一篇頂十篇,好頂贊,果斷收藏了!

但是讀得多了,你會發現,這樣的文章,講的往往是大同小異的東西——并且,相當之膚淺。

我聽過一些寫作課程,講的是什么呢?取標題的若干個套路(所有文案入門書的基礎內容),不同平臺需求什么樣的文章(自己去看看不就行了嗎?),如何調動受眾情緒(不累嗎?),諸如此類。

而如何真正寫出一篇高質量的文章,如何給受眾提供價值,如何遣詞用字、安排結構,如何深入淺出,傳達盡可能多的內容 —— 一律欠奉。因為這些沒法立刻讓人聽懂,更沒法讓人覺得「哇,好棒,真厲害?!?/p>

還有一些新媒體運營課程,講的內容,基本也是入行3個月,就能夠學到的東西。

但問題是,收聽的大多數是業余人士,他們不具備相關知識,去判斷這些內容的價值,因為他們都處于「認知盲區」之中。

一方面,越深入的內容,篇幅就會越長。同樣的時長里,能塞進去的「新東西」,就會變得更少;另一方面,講得越復雜,對于讀者來說,需要投入的時間、精力和腦力成本就會越高,愿意看完和傳播的人也就會更少。

再者,大眾的需求往往都是不同的。如果一篇文章或者一個教程,只講一個知識點,那么,就只能滿足這部分人的需求,對于其他的人來說,它就不具備任何價值和傳播性。

所以,為了盡可能滿足不同口味、需求的受眾,大家逐漸養成一種習慣,就是把話說得更淺顯,把選題定得更大眾化,把內容包裝得更吸引人。

只有這樣,才能吸引到更多的讀者,有更多的人愿意去傳播。

這就是這個市場的現狀。

「知道」&「知識」

現在,幾乎每個平臺都在做課程,都在邀請大量的講師。

但講的東西呢?要么大同小異,都是行業基礎入門款;要么,都是網上能免費找到的內容,只要你善用 Google,其實都可以獲得。

真正有價值的東西,與眾不同的東西,很少很少。

最簡單快捷的做法是什么?就是用簡短的篇幅,介紹大量的「概念」,不斷地給予受眾新鮮刺激,讓受眾始終沉浸在一種「獲得新知識」的喜悅之中。

這樣,受眾喜歡,因為簡單、不費腦,易于接受,又有一種「學到東西」的感覺。講師也喜歡,因為出貨快,半天就能搞定。

但這些概念,學到之后,它們的原理是什么?作用機制是什么?背后有什么樣的邏輯?遇到實際問題的時候如何使用?使用過程中遇到障礙,如何獲得反饋?如何知道自己用得對不對?

對不起,這些不在服務范圍內。

其實,大量的所謂「概念」,都是被包裝出來,易于傳播的名詞罷了。真正需要去思考、去掌握的,是它們背后的共性,也即是我在以前的文章中,說過的「底層邏輯」和「基本原理」。

優秀的人才,都是舉一反三,一竅通而百竅曉。如果沒有往深處扎根,去真正思考事物的本質和內在聯系,學會再多的概念,也是沒有用的。因為你只是「知道」,但并不具備「知識」。

「能指」&「所指」

高中的時候,我熱衷于讀各種科普文章,讀完了整套整套的物理科普書。后來上了大學,有一次,跟一位學結構的朋友聊天,談到某個物理名詞,我立刻說:喔,我知道啊。

朋友很驚詫(后來我才知道,這在他們專業里面,是非常難的內容),問我:你什么時候學的?怎么這么厲害?我這邊有道題,你能幫我看看嗎?

我連忙回應:啊,我只是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可不會做題。

朋友說的下一句話,令我刻骨銘心。他說:哦,所以你只是 figure out,并不是真正的理解嘛。

這句話令我思考了很久。

讀了那么多科普書,我除了知道這些概念的含義之外,對于它們,我真正了解些什么呢?

用索緒爾的話來說,我只是知道「能指」,但并不知道「所指」。

那么,它們對我的意義又在哪里?我又從何得知它們是正確的?我如何將它們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呢?

所以,后來學心理學的時候,就自己啃了原版的教材和論文。比起暢銷書,閱讀的難度大了不止一個數量級,但只有親眼去看到這些知識,被產出、修改、完善的過程,才能真正對它們有一個深入的理解。

同樣,對于實踐技能來說,沒有真正去實踐過,應用這些知識去解決問題,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指導和反饋,不斷修正自己的理解,是無法真正說自己「學到東西」的。

這也是目前知識經濟市場最大的缺陷。

能夠給予不斷演練、互動、反饋、實操和指導的產品,鳳毛麟角。

收集,儲存和內化

但凡對學習和認知心理學有一點了解的朋友,都會知道,「做中學」,是多么重要。

甚至,只是做測驗,即使做錯了,也能有效提高對知識的掌握。

我自己在講課中,也有這種體會:很多時候,單向的傳播,其實效果是非常有限的。如果有聽眾能問出一些有趣的問題,可以打開我的思路,從不同的角度去強化所講的內容。效果會好很多。

這是課程產品的問題,但同時,也是受眾的問題。

許多人缺乏這個意識。他們認為,學習就是不斷獲取新鮮事物的刺激,不斷地了解「以前不知道的東西」。

本質上,這也是一種受眾角度的「流量思維」,一種認為自己獲取更多的「信息流量」,就能擁有更多知識的「流量思維」。

但是,這并不是學習,而是在滿足「學習的焦慮」。

信息并不等于知識。信息要轉化為知識,起碼需要經過三個步驟:收集,儲存和內化。

大多數課程和受眾,其實只處于第一個步驟。很多聽過的內容,如果不經過思考,整理,應用,反饋,過幾天就會拋諸腦后,更別說真正去理解和應用了。

這就像「資料囤積癥」一樣。買了大量的書,下了大量的資料,但卻一頁都沒有翻過。僅僅是把它們擺在那里,用來讓自己感到充實,提供一種心理安慰。

很多人購買知識產品,其實,也是一樣的。

本質上,學習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因為它需要不斷打破自己固有的思維模式,加進新的東西。不經歷這個步驟,是無從談論「學習」的。

只有把知識鍥入自己的認知和思維模式,用它來指導實踐,實現內化,才是真正有效的「學習」。

那么,對于想鉆研某個領域的人來說,如何提高學習的效率,真正學到東西呢?

這三點,也許可以給你一些參考。

三點參考

1. 找到一位教練

不要迷信「超強陣容」「大咖云集」。記住,多,就意味著「不夠精」。任何時候,我們需要的,都是質量,而不是數量。

找到一位你足夠信任、足夠優秀的前輩,跟著他走,向他學習、討教、模仿,效果遠遠大于聽100位導師給你講一節課。

一個優秀的教練,他會有一整套自己的體系,他的行為,思維,言論,觀點,都是源于自己的體系,并且形成一個自洽的閉環邏輯。

所以,對于向我咨詢的職場新人,我都會給予一個建議:在你公司里面,找到一個你認為足夠優秀的人 —— 可以是上級,也可以是前輩 —— 向他看齊。不斷從各方面去檢視自己和他的差別。

嘗試著去觀察和學習他的體系,了解他的思維模式,并試著應用到自己的實踐中。這是最有效的路徑。

2. 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如果你沒有自己的體系,那么,無論聽了多少位大咖的課程,你都只是在「照搬別人的東西」,對你本身是沒有太大價值的。

只有當你建立了自己的知識體系,面對大量的方法、模型、技巧,你才能去蕪存菁,找到真正對自己有價值的東西,把它納入自己的體系里。

這個過程,我把它叫做「為我所用」。

讀過我文章的朋友,都會知道,我極其重視知識體系和「為我所用」。如果沒有自己的體系,盲目地去積攢幾G、幾十G的內容,都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你缺乏一個將這些零散信息組織起來的圖景。你只會復述別人的話,但并不真正理解。

但一旦持著「為我所用」的思維,哪怕只是一句話,一場討論,都有可能在瞬間,點燃你思維的火花,讓你瞬時找到靈感。

這也就是我之前說過的「認知升級」—— 所有的碎片材料,在那一瞬間被組織到了一起,形成全新的邏輯鏈。你對事物的認識和理解,獲得一個質的飛躍。

3. 注重實踐、反饋、互動和輸出

掌握一項技能,或者一個知識點,最核心的,永遠是「能不能使用它」。

如果是一個抽象概念,就試著用自己的話把它教給別人;如果是一個實踐技巧,就在工作中創造機會去應用。

在這個過程里,不斷檢視自己的操作和思維,發現任何不足之處,記下來,再去反復地檢查和優化。

記住 PDCA 循環。先做好規劃(Plan),再去行動(Do)。在行動中發現問題(Check),再去解決問題,優化流程(Action)。

衡量你社會價值的,不是你懂得多少東西,而是你創造了多少東西。

同樣,衡量你學習成果的,不是你輸入了多少,而是你輸出了多少。

用輸出倒逼輸入,才是最有效的學習。

 

作者:Lachel,互聯網經理人,高效管理達人,知乎24萬贊答主,LinkedIn / 36氪 / 插坐學院特約作者。

來源:微信公眾號:L先生說(lxianshengmiao)

本文由 @Lachel 授權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當今世界,很多人的價值觀都因為,”不加班何來進步,不加班哪能成功”的標題,來制造社會焦躁,整的人不如人,使得每一位職場人陷入慌亂無法自拔,就好像韓寒發的微博一樣,我們不需要毒雞湯,我們需要安穩,謝謝您,說出了我的心聲,但更多您是從專業角度來講,使我對知識付費的理解更上一層樓。

    來自北京 回復
  2. 講的真好,按照樓主講底層邏輯來說,我認為這篇文章就是在講:學以致用。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