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大家張嘴就來的CarPlay(前iOS in the Car)、Google OAA、MirrorLink,還包括由福特跳槽而帶熱的QNX等。所以各種高大上的文章都是棄這個、奔那個啥的,可是我聽著就好像我媽和我說“咱今晚上 不吃紅燒肉了,咱用瓷碗!”這都哪跟哪?。?/p>
簡單來理解,我們可以認知為應用程序或者標準協議的,那是Apple CarPlay,Google OAA旗下的GoogleProjected Mode(請注意,Google Project不等于OAA?。€有出了好幾年的Mirror Link。實際從基本工作原理和結果來說,這三家其實是一樣東西,就好像你買照相機的話,有佳能、尼康還有索尼,他們是功能雷同、平等競爭的。
以上這些應用程序還需要操作系統來支持,那么這里的操作系統就是Windows Embedded Automotive(福特前妻),QNX,Android車機(非OAA出品),以及未來OAA可能推出的官方Android車用版本。
好的,這樣我們開始聊聊CarPlay,請確保當我說紅燒肉的時候,你至少拿出一個獅子頭來跟我比,不然你突然扣一個瓷碗上來。
現在大部分主流車子都有USB接口了吧,可是或許很少人會買車時多問一句 “這個USB支持iPod嗎?”。iPod支持功能就是蘋果最原始的車載應用了,如果你的車載USB支持這個協議,那么你的蘋果設備接上去,就可以播放 iTuneMusic內的音樂,不然的話你的USB只能播放普通的U盤和支持U盤模式的手機了。(我確信以上這句比較繞口的話,玩手機的或許聽得懂,玩車 的大概都聽不懂了。)
所以你可以簡單的理解今天的CarPlay,就是個升級版的iPod Support,它現在是擁有華麗界面的iPhone Support了,除了音樂,它現在甚至可以推送導航和短消息了!
如果你曾經在車上用過USB連接你的iPod或iPhone聽音樂,又或者你根本就是個車機開發者,那你一定明白蘋果的封閉性是什么意思,你在車載屏幕上 除了能看到當前播放曲目,你都無法好好瀏覽曲目列表或者自主選擇音樂,因為蘋果拒絕向車載音響主機提供這些內容,它只把iPhone/iPod上設定好的 播放列表傳給車機,除了上一首/下一首這樣的基本指令,具體的操作都必須回到你的移動設備上進行。
所以從這個角度出發,今天的CarPlay其實“開放”了不少,因為至少蘋果投射了一個完整的操作界面給用戶。我還沒有機會和具體的技術專家聊過,但是以 蘋果一貫的作風,我猜想CarPlay也僅僅是投射了一個界面給車機,所有的操作指令將按照標準的蘋果協議傳回手機,在iPhone上完成所有處理和運算 后再返回車載屏幕。如果這是真的,那么蘋果就僅僅是把車載屏幕鏈接為外置屏幕,而同時把車機的按鈕/觸屏當作iPhone的外置鍵盤/鼠標罷了。
那么從這里大家應該明白了,蘋果在CarPlay,或者說車載這頭來說,其實就是一個比較簡單的收取標準授權費的問題,那些指望蘋果來顛覆車聯網、車載主機的大拿們可以洗洗睡了,人家產品首發扔在了一個車展上,公司大佬一個沒來,拿幾個現錢人就知足了。
另外需要補充的幾個小點:
1、CarPlay一定處于系統比較上層的部分,它的開發和集成應該是比較簡單的,對底層操作系統理論上也不挑;
2、考慮到iPhone用戶的高端屬性(中國、美國都是),主流品牌未來交些授權費用,集成CarPlay應該是相當普遍的;
3、目前大家只看到了幾個應用,但是蘋果也說了經過認證其它App也可以進入CarPlay,所以如果蘋果愿意再多分些心思的話,就可以弄一個 CarPlayStore,里面會有一些經過認證的App。這點很重要、很重要,不是對蘋果,而是對用戶,因為你不會想象如何讓一個中國用戶使用蘋果地圖 來導航吧?那貨在國內連真正的實時路徑重構都沒有,就是個圖形版的路書而已。
有對比才公平,接下來談談Google Projected Mode,未來大家應該可以看到,從消費者體驗角度并不會有太大差異。從技術實現來說,我也相信CarPlay的把車當外設來用的方式會是比較省心的,但 是很不幸的是,如果這是真的,那會是Google的一個軟肋,待會兒會講到這個話題。
可是Google/Android最最悲催的就是碎片化了,蘋果因為軟硬件的高度集中,是很容易實現標準化的,可是世面上如此之多的Android版本和 手機型號怎么辦?任何一個品牌或車型如果決定提供Google Project支持,它得花多少精力去做兼容性測試?實話說,對車廠來說,這不像是個劃算的買賣。當然您可以賣車送手機,可是對普通消費者來說,你愿意 送,我還不一定愿意用呢,我雙卡雙待,你那個行嗎?
再就是之前提到的外設模式,蘋果的機型一直是性能強勁的代表,尤其像CarPlay支持的,一定是5以上的較新型號,完成投射應該順利。但是目前 Android體系就良莠不齊了,尤其像中國這樣的市場,大量的千元機,平時都各種卡頓,你還要它配合車載,是否還能勝任?如果體驗較差,那Google 或是車廠豈不是要背黑鍋?
這里需要再次明確的是,當前OAA會首先推的是應用層面的Projected Mode,而不是過去大家一直在談的車載版本的Android系統,但是我相信會有的,只不過那個系統開發是需要時間的,而開發后由具體的車廠來實現并量 產出來則會更久?,F在部分車機(主要是后裝領域)有很多Android的實例,但都是基于手機版本,它的穩定性、安全性都是很成問題的,前裝尤其是大廠對 移植這樣的版本會很謹慎。
Google也有幾個小補充點:
1、應用方面短期有優勢,畢竟開放是看家法寶;
2、有利也有弊,開放也意味著安全性的擔憂,當然如果只是當前的Projected Mode可能還好,車機那頭做好防火墻就是了;
3、對中國市場除了系統、機型更雜的問題,還有個Google Play的問題。
Mirror Link不講了,老課題了,并且如今Google Project一來,它就更沒戲了,畢竟人家是親媽。
好了,啰嗦了一大段,最后快速總結下:
1、今天主要講應用和協議層,不講底層系統,從這個層面來說Apple CarPlay和Google Projected Mode不分伯仲。
2、從兼容性、車廠匹配難易程度和目標消費者需求來說,CarPlay更易被接受和普及,但是程序的實用性從當前看來,Apple要努力。
3、中國這樣的特殊地區,如果Apple不能迅速引入本地應用、Google不能解決底層框架,大家都是抓瞎。
4、今天梳理思路多,廠商思維多,從消費者角度講的少了,篇幅已經太長,且聽下回分解。
原文來自:商業價值
本文來自Geekcar,作者為Chocolate
人人都說Apple CarPlay為Apple Car打頭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