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W字看懂互聯網知識經濟

2 評論 16713 瀏覽 77 收藏 43 分鐘

互聯網知識經濟,發生關鍵變化的不是知識,而是經濟。

今天和大家分享方軍老師的新書《付費:互聯網知識經濟的興起》。這本書是一個老互聯網人看新知識經濟,很有意思的視角在于,以互聯網的發展為節點,探討知識經濟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撥開迷霧探本質。

把書名拆解開來,有三個關鍵點:

  1. 商業模式:從免費到付費,從流量到價值
  2. 技術工具:從互聯網之前到互聯網之后
  3. 產品形態:從實物經濟到虛擬經濟,從賣廣告/賣貨到賣服務/賣知識

按照我自己的理解,就是圍繞知識,因為技術變革,帶來知識產品形態的變化,最后商業模式也隨之變化。這本書沒有涉及太多業務的探討,但是對于認知熱點(知識經濟),給了我一個很好的視角,那就是追本溯源。了解熱點從何而來,也就能更清楚的知道它將去往何處。

整本書看完,印象最深的幾句話:

  1. 互聯網成為全球信息和知識的存儲、交換和創造的載體,它超越了德魯克和野中郁次郎所說的組織,成為知識的棲息地。
  2. 制藥業的實際產品是知識,藥片和憑處方供應的油膏僅僅是知識的包裝物。在未來,知識可能成為一種企業與消費者接觸的入口。
  3. 收費不是一種收入手段,而是一種產品手段。
  4. 創造完美的半成品。
  5. 實現從”存在“到”實干“的跳躍,需要將知識轉化成工具。

文章略長,結構如下,歡迎跳讀:

  • 一、知識互聯網:從過去到現在,從企業到個人
  • 二、知識互聯網的未來:篩選、創造、放大
  • 三、重新理解知識:知識網絡化、場景知識
  • 四、新的知識產品形態
  • 五、知識產品方法論
  • 六、知識平臺的4個角色
  • 七、面向個體的知識付費:我能做什么?

一、知識互聯網:從過去到現在,從企業到個人

德魯克把知識的應用分成三個階段:

  1. 工業革命:1750年開始,知識應用于生產工具、生產過程和產品。
  2. 生產力革命:1880年開始,知識被應用于工作。
  3. 管理革命:二戰后,知識被應用于知識本身,從而產生了管理革命。什么是管理呢?他的理解是提供知識以找到應用現有知識創造效益的最佳方法,就是管理。

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就是在德魯克提出”知識經濟“,以及”知識工作者“之后提出來的,那是1992年出版的《后資本主義社會》。

而在東方的日本,1995年野中郁次郎出版的《創造知識企業》,他提出默會知識tacit type of knoeledge和形式知識explicit type of knowledge 之間的相互轉換,以及知識創造的螺旋過程,企業是創造知識的企業。

這是在互聯網廣泛應用于人類生活之前

這是面向企業提出的知識

那么問題來了:

有了互聯網之后,知識發生了哪些突變?

有了互聯網之后,個人主義發展,知識又發生了哪些突變?

讀過互聯網發展史的人知道,互聯網技術促進了個人主義的發展,特別是對于集體主義盛行的中國,互聯網的意義深遠?;ヂ摼W土著/互聯網原住民/非互聯網使用者,會是三類完全不同的人。看新聞聯播長大的 VS. 玩新浪微博長大的,也是截然不同的兩類人?;ヂ摼W因其低門檻準入、互動、交互、即時反饋等特點,大大促進了人與人的連接以及個人表達。

互聯網帶來了”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這是前所未來的信息自由和表達自由,而且人們可以通過互聯網建立興趣小組等社群,減少了過去對地緣、血緣等關系的依賴,個人的思想意識得以自由呼吸,并在一定程度上獲得解放,促進了個人主義的發展。(具體可見《鄉土中國》對國內國外社區關系的論述)

互聯網成為全球信息和知識的存儲、交換和創造的載體,它超越了德魯克和野種郁次郎所說的組織,成為知識的棲息地。從1995年的數字化生存浪潮,中國開啟互聯網元年,從2017年的22年間,互聯網改變著衣食住行,社交媒體等方方面面,直到2016年,知識經濟,成為一個新的關注點?;ヂ摼W從”流量邏輯“走向”價值邏輯“,從”免費“到”付費“,從”稀缺“到”富饒“,也就是說收費成了新的篩選器。

中國成為互聯網知識產品的創新之地。因為中國過去缺乏好的知識產品供應,互聯網的發展催生了這一類創新。

方軍老師說:

互聯網知識經濟,發生關鍵變化的不是知識,而是經濟;不是知識,而是產品、服務和平臺。

羅振宇說:

每一次人類傳播技術的革命,都要用一種新的方式,把此前人類積累的知識再呈現一遍。

也就是說,知識的體系是不變的,變化的只是呈現它的方式。

當然,這是指存量知識。此外,社會創新也會帶來一部分增量知識,這部分缺乏體系化的知識,誰能體系化,建立起行業標準,誰就能搶占一定的市場。比如,起點課堂對于運營課/產品課等知識體系的梳理,算是一種有益的嘗試。

二、知識互聯網的未來:篩選、創造、放大

德魯克認為,所有產業都和知識相關,在過去40年里成為經濟中心的產業,一直把信息和知識的生產和銷售作為其業務,而不是物品的生產和銷售。傳統產業之所以能壯大,是因為他們圍繞知識和信息進行了重組。

制藥業的實際產品是知識,藥片和憑處方供應的油膏僅僅是知識的包裝物。在未來,知識可能成為一種企業與消費者接觸的入口。

在未來,互聯網+知識經濟,其中互聯網會成為創造知識,篩選知識,傳播知識的載體。

1、篩選知識

從整體上看,收費不是一種收入手段,而是一種產品手段。收費作為篩選用戶的方式,把知識和消費者都更好地連接在一起了,從而更好的促進知識生產者打造產品。

背景是信息大爆炸,過度豐富的信息使得篩選成為一種新的需求,篩選出更易消化的、更系統的、能直接解決問題的服務,才是關鍵。

互聯網產品原則:用戶所得必須大于他的付出。我花錢買下這個產品,期待得到更好的體驗,更好的解決自己的問題。

2、創造知識

在維基百科、Linux開源社區、Github這樣的平臺上,我們看到互聯網產品的協調,深度協作,共創全球性新知識。

過去,創造知識的是個人、組織和企業;未來,互聯網平臺將成為知識創造機器,它創造的方式是賦予個體以能量?!吨R的邊界》一書中闡述,關鍵的變化是知識的結構發生了變化,這也相應地改變了知識的形態與性質,知識和網絡融為一體。

向前一步,未來,對于所有人來說,知識都是唾手可得,因為知識優勢不再是優勢,如何發揮創意潛能將變得十分重要。學習知識和發揮創意,成為積累個人優勢的關鍵。

3、放大知識

過去:企業和組織是人類知識應用中的放大器,我們在企業組織內協作,將知識變成產品。我們購買的產品中凝結著大量的知識。產品服務化帶來的一種可能變化是,知識作為入口,我們不只是把知識凝結到產品中,在產品購買之前的決策中,在服務使用的過程中,知識都變得很重要。

現在:知識經濟處于面向個人售賣知識的階段,一些人脫離過去的企業組織,通過平臺將知識變成內容產品,售賣給個人用戶。C2C,從個人到個人,B2C,從企業到個人。

未來:這個趨勢擴大,從個人到平臺再到企業,也就是C2B,走向為企業解決問題的方向。同時,這也將改變員工與企業的關系,重構工作關系。C2B不只是強調大規模的定制,曾鳴還強調,個性化的起點其實是先建立跟客戶的持續互動,通過社群互動實現交易的效率。協同網絡就是說實時產生按需定制的一條供應鏈,來滿足任何一個節點當時的個性化需求。

目前我知道的C2B就有:樊登讀書會的企業版,將讀書類的產品賣給企業,作為員工培訓的素材,目前已營收幾千萬。再向前一步,還可以做企業定制版的內容產品服務,想象空間很大。在放大知識的過程當中,平臺充當重要角色,為個體賦能。

So 從過去到現在到未來,這條曲線是符合互聯網產品的發展邏輯的。一般是面向個人消費者市場成熟后,才會出現面向企業的發展,從2C到2B,從滴滴餓了么到SAAS,B2B交易等創業熱潮,也說明了這一特點。

其中,面向個人的知識產品更偏向媒體和娛樂,讓用戶爽了就付費,不可量化。比如解決了焦慮可以付費,消磨了時間可以付費,增加了認知可以付費。說起來有點虛,這也是虛擬產品消費的特定形態。

面向企業的知識產品更偏向解決問題,按效果付費,可量化。所以說,未來的知識付費,從C2C到C2B,從娛樂到解決問題,值得期待。其中,對于組織、企業、平臺、個人之間的關系的重構,比如從“雇傭”到“聯盟”,從“組織人”到“自由人”,從“企業品牌”到“個人品牌”,都是帶來變遷的聯動部分。

記得有位BOSS說過好幾遍的話,當新趨勢到來前,你一定要提前站在站牌旁邊,這樣汽車一來你就可以從容的搭上這班車。對于知識經濟的體驗也是,你必須提前進來,才能在適當的時候找到自己的機會。

如果說這是一次冒險的嘗試,它將值得你的努力。

三、重新理解知識

1、兩個關鍵詞:知識網絡化、場景知識

過去,我們對知識的認知在于它是體系化的,學科化的東西?,F在,我們在特定的互聯網背景下,討論2個關鍵詞:

知識的網絡化和場景知識。

  1. 知識的網絡化:讓互聯網成為我們的超級大腦,我們在巨大的、松散連接的網絡中獲取知識。知識的容器變了,知識就是網絡,知識變得網絡化之后,房間里最聰明的,是房間本身,是容納了其中的人和思想,并把他們和外界相連的這個網。
  2. 場景知識:哈耶克提出了與通用的科學知識相對應的場景知識概念,場景的變化不斷地重新定義不同個體所持知識的相對優勢?;ヂ摼W讓個人所面臨的場景完全個性化,所需要的場景知識也不同。

專業知識已經嵌入了數字網絡并被賦予強大的能力,專家知識從專家個人的性質轉變為網絡的性質。他認為,在網絡上,每個人都有潛力成為某一方面的專家——這完全取決于所提出的問題是什么。

關于這兩個關鍵詞,可謂洞見,還值得更深入的討論。

2、音樂:一種特殊知識產品的演變

接下來我們把音樂當成一種產品,它的形態變遷會對知識產品的創造會有所啟發。這本書對音樂歷史的回顧來自泰勒考恩的《商業文化禮贊》中討論的:從巴赫到甲殼蟲樂隊,成長中的音樂市場,以及哈佛大學經管教授《創意產業經濟學:藝術的商業之道》對音樂的討論。

音樂產品的變遷:

  • step 1:音樂由教會和宮廷贊助,很少購買以樂譜和演出存在的古典音樂。
  • step 2:以營利為目的的公眾音樂會(產品)出現。比如,巴赫通過音樂會等收入擺脫了教會和宮廷的控制。
  • step 3:樂譜出版,成為傳播與記錄音樂的方式。印刷術的進步使其成本大幅降低,樂譜賣給業余愛好者,使得在家中演奏成為可能。
  • step 4:錄音機和收音機興起,使得以演員為基礎的音樂取代了以作曲為基礎的體裁,流行音樂取代古典音樂,音樂產品成為以演員為基礎的音樂。流行音樂的本質是:憑借表演和個人魅力來為觀眾提供娛樂。
  • step 5:互聯網廣泛應用,免費網上聽/會員付費聽音樂+ 線上線下個人演唱會付費+社交媒體促進新音樂形式出現.

從這個軌跡中我們發現,不管是印刷術的發明,還是錄音機/收音機興起,互聯網的發展,社交媒體的廣泛應用,技術都對音樂這個產品的形態產生較大影響。

音樂產品的變化對于播放場景的影響:

  1. 車載收音機和便攜式晶體管收音機適合保留背景噪聲的強節奏音樂。
  2. 擴音技術使布魯斯音樂能夠以現場表演的方式銷售給夜總會、音樂廳和人聲嘈雜的酒吧中的大量聽眾。
  3. 與傳統不同,說唱樂最適合在走路、駕車和坐地鐵時欣賞,說唱樂創造出不應在精致狀態下欣賞的音樂。

技術+產品,生發出新的音樂形式和適用場景,相應的,也帶來商業模式的變化。莫扎特的主要收入是鋼琴音樂會,他還通過教人彈奏鋼琴和作曲,出版音樂作品來獲得收入。貝多芬的收入來源是音樂會,樂譜銷售等。

如果說音樂算是一種產品的品類的話,那么書籍,它的變遷,從石頭上刻字,到印刷術出現,到電子書出現,這其中的變遷也值得思考。對照起來看,能看到技術的變革性力量。

四、知識產品形態 :3種新舊形態

要探討知識經濟,可以從產品形態入手,而思考產品形態,這本書給出了一個框架,那就是3種舊形態(我理解)——媒體、內容和教育,知識經濟正是這三種形式的融合,這些都是在互聯網這個大前提下討論的。最后探討了3種新知識產品形態:內容、教育和社群化學習。

Side A : 3種舊形態

  1. 媒體:通常以提供最新的信息資訊為主,商業模式主要是廣告。
  2. 內容:直接售賣,比如出版社出版書,電視臺制作電視劇,電影、游戲等。
  3. 教育:把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學生以形成某種解決問題的能力的過程。

媒體的重點是傳播,內容是交付知識產品,教育是把個體帶入學習過程。對于個體來說,接觸這三者的首要目的都是為了求知求樂,也就是知識+娛樂。

三者是相互融合跨界的過程。比如“知日”這個內容品牌,有內容(MOOK:雜志+書),還有媒體(微博+微信+短視頻)等,甚至還有教育屬性,因為很多知識是對知道日本文化有個系統化的了解。比如MOOC,課堂的在線化,比如得到的訂閱專欄,像雜志(媒體),又像書(出版)。比如方軍老師的知識經濟實戰營,有教育+內容的屬性。

再比如:在行和分答。

在行是將知識包裝成”一個小時的線下一對一面談“

分答是將知識包裝成”60秒的線上一對一問答“

一小時,60秒,都是在知識本身無法標準化的情況下,將知識的”容器“標準化,將知識轉化成商品和服務。分答上提問的用戶購買60秒語音回答,看似是售賣知識產品,但其中的業務也涉及到媒體,主要是社交媒體的傳播機制——偷聽付費1元是一種傳播的手段。

除了這三個維度的分類法,還有一些比較有啟發的分類。在《被詛咒的巨頭:傳媒大亨們為什么走上了窮途末路》中,作者討論了迪士尼、谷歌、彭博新聞社等多種傳媒公司,把娛樂、體育甚至游樂園都包括進來,并將他們分為三類:

  1. 內容——制作創意數據。
  2. 包裝——聚合、市場營銷與推廣、分銷批發。
  3. 零售——配送到最終客戶。

這是一個內容的生產、傳播與銷售的全過程,形成了一個閉環,可以作為參考。我覺得這個分法的啟示在于,跳出知識經濟來思考知識經濟,不要只聊喜馬拉雅/在行/知乎/得到這些業內平臺,還可以跳出來,看娛樂產業,看新零售的創新點,看IP打造等等,融合起來進行思考。

最近對我個人啟發比較大的一件事是:最近熱炒的新零售在線下店有一個創新點被媒體熱捧,那就是——懸掛鏈。它使得用戶線上訂購東西的分揀過程,在線下實現了智能分發,節省了后倉空間成本和人工成本,提高了效率。而這個東西不是新零售才有的,以前服裝行業就是用這個,有一套成熟的體系?,F在拿到零售業,就是一大創新,大大提高了效率。所以說,跨界很重要,融合思考很重要。

Side B : 3種新形態

(備注:新,是指重新定義,也是與為了與舊對比來看,但新舊并不是對立的,而是聯結的)

1、內容:直接售賣

過去的內容售賣主要是訂閱方式subscription和免費增值方式freemium,前者比如訂報紙《紐約時報》,訂會員Netflix,后者比如優酷會員,可以獲得免廣告、搶先看等增值服務。這些都是從收入模式進行的考慮,而不是產品模式。

現在的創新訂閱產品是得到的付費專欄,吳曉波的”每天聽見吳曉波“,這些產品在產品品牌、產品交付、付費方式上都有全新的元素。

  1. 個人品牌化背書。這與傳統媒體機構化品牌是完全相反的邏輯。
  2. 高頻:每日更新,增加連接,另外,數量多形成價值感。
  3. 內容形式是超級細分,而且有圖文、音頻、互動等。
  4. 付費:全年訂閱,不是單篇購買。199元是為了符合京東購物數據顯示的:超過200,用戶的購買難度大大加大。
  5. 生產者:具有持續生產的個人,品質有一定保障,適合頭部,不適合中部和尾部。

此外,還有美國399美元的The Information ,馬東的好好說話,樊登讀書會的會員等。

2、教育:產品創新

過去比較受關注的產品有MOOC和TED。過去的教育產品分類一般為:講座(分享見識,增加認知);課程(系統學習,內化知識)

  • A:線下大課與線下營。售賣方式依托互聯網,而不是代理商。內容可以是直播,現場可設置打賞,如混沌研習社。
  • B:一對一線下面談:如在行
  • C:在線講座:如知乎live,千聊等
  • D:線上訓練營:李叫獸十四天改變計劃,方軍知識經濟實戰營
  • E:軟件輔助課程:熊貓書院的有書共讀,陽志平的寫作訓練與卡片學習。

3、社群化學習

我覺得這點列出來,代表了未來的一個趨勢。之前的媒體-內容-教育中,媒體被社會化學習所取代,我覺得一方面媒體無處不在,媒體本人并不構成一個獨立的產品,它已經融合在內容和教育當中了,另一方面,社群化浪潮襲來。

社群化我理解是一種機制,人在這里可以共創知識,可以分工協作,可以發揮創造力和創意潛能。

過去比較成熟的機制有toastmaster,我第一次參加時被其精確的流程和控場能力,以及高質量的輸出所驚呆了,這一演講模式從美國開始,已傳播到很多國家應用,聚集同類。

另外還有碳9學社,它是定位創業者的學習社群,其價值主張是:學習滿足創業者成長需求,學習滿足創業者深度社交。每月一次線下課,采用翻轉課堂、探究式學習的方式,在正課之前,還有主題式閱讀,磨課,分組,搶板凳等環節,在正課之后,還有復盤。

覺主馮新有一個觀點:類新聞產品解決不了教育問題。他是深度理解教育本質的人,因為學習是反人性的一件事,所以不斷的需要機制來促進人的學習,比如,輸出帶動輸入,為了寫這篇文章,我得好好讀幾遍這本書,才能更好地輸出。比如,社會化學習,為了激勵我寫作,朋友的點贊和評論會大大激發我堅持寫作,這些都得益于這個學習型社群的理解和踐行。

五、知識產品方法論

前面我們講了各種新興的知識產品的形態,我的一大感受是,不要拘泥于現有的形態,創新可以大大的有。因為即使像得到APP做的訂閱專欄,我都覺得會有一定的問題,內容和打開率,到達的效果等等。所以這時候,更期待有新的產品形態出來。

但是,創新從何而來?這本書給出4個方向,從優衣庫、蘋果、麥肯錫、維基百科、哈佛商學院等典型的案例中,給我們一些方法論啟示,我覺得非常受益。

1、創造知識的完美半成品:優衣庫和蘋果的啟示

優衣庫你逛過把,Zara和HM你逛過吧,他們之間有什么不同,你會說他們都是快時尚,但是其背后的差異下雨,優衣庫注重”基礎單品的科技創新“,優衣庫曾說自己是科技公司,競爭對手是蘋果,從這里思考,我們重新理解優衣庫。

科技元素如何體現呢?看看他們對秋褲的改造。2007年優衣庫推出了名為”HEATTECH“的保暖內衣,非常保暖非常薄,是高科技和時尚結合的衣服,2007年賣出了2000萬件,相比普通商品5-10w的業績,增加了數倍。

創始人柳井正說:衣服是服裝的零件。與其說優衣庫時服飾公司,不如說是賣蘆淞I、釘子等零件的公司,怎么組合都是消費者的自由,這也正是我每次去優衣庫都會發現很多基本款,回來怎么搭都不會錯,混搭無極限。

而其他服裝品牌,都在試圖營造一種氛圍。其產品理念是:衣服是配角,穿衣服的人才是主角。他們的品牌口號:服適人生,lifewear,很有意味,服裝適合人生,人是生活和衣著的靈魂,它用這樣的理念制造每個人的必需品。

優衣庫的產品中注入了:

  • a/有美感的超合理性的日常服裝;
  • b/劃時代的功能性和科技性

在做知識產品時,我們可以學習優衣庫的產品出發點,”我們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上,思考這個能夠給消費者帶來什么“”這個是不是消費者真正想要的“。我們在產品中注入知識:理念、設計、科技,創造用戶覺得有用、好用并希望擁有的產品。從實體商品的創新中,我們思考虛擬產品的創造,會有很多新啟發,背后不變的是對用戶的洞察。

如果說優衣庫給你一種在身體上自由組合、混搭的快感,

那么,蘋果iPhone給你的是一種探索發現的快感。

喬布斯發布iPhone時說:我們今天發布三款革命性的產品,第一是寬屏觸控式iPod,第二是革命性手機,第三是突破性的互聯網通信設備,最后說,我們是三合一的iPhone。這個開場白說明其產品的多元性,軟件+硬件+服務,不僅有實物——手機,還有iOS操作系統,以及APP STORE的各種內容與服務。

蘋果iPhone本質上是個半成品:

  1. 它的產品本質是”半成品“。對于用戶來說,他們可以自主選擇應用,游戲和內容。
  2. 它的操作系統和軟件平臺,對于開發者來說也是。
  3. 它給消費者提供了合適的開放性。

完美的半成品,在于把握什么是完成的與未完成的那條分割線,留給用戶合適的空間去創造,去匹配自己的生活體驗,邀請用戶一起創造和完成。這里可以聯系《參與感》那本書思考一下。

應用到知識產品,一方面要求懂用戶,以用戶為中心,另一方面,要在完成與未完成之間找到合適的分界線。就像我讀這本書,它是一個半成品,需要讀完了消化了才算是完成,而不是像吃飯,嘴負責吃,胃負責消化,都是基因設計好的一套固有流程,不需要我操心。讀書就不一樣了,買了書,我得督促自己讀,完了督促自己消化,這個產品的使命才算抵達。

2、營造有意義的壓力環境:商學院的的啟示

看到壓力,我首先想到喬布斯的”現實扭曲力場“,這是極強的個人氣場,對周圍的人造成強大的壓力。這是企業,在學校,商學院也有這樣的壓力,入學前的高門檻:筆試、面試,入學后的課程,以及戈壁挑戰賽、馬拉松跑步等。

另外,U型理論的學習方式也倡導高壓力、高競爭性。它在挑戰你習以為常的觀念、思維方式,讓你問自己那些超級艱難的問題。它的高度競爭性,不是體現在我們與他人的對抗,而是與自己對抗。這也是我們常常說的:跳出舒適區。

我們營造壓力,而不是強加壓力,壓力是在一定的場域中,用戶自己創造的。知識產品的生產者可以借鑒的在于,營造一種壓力的氛圍,如何營造,看你的需求去設計。

3、方法論而非結論:麥肯錫的啟示

一說到咨詢公司,我首先想到的,是不是賣PPT的呀。其實不然,這本書告訴你這項服務帶來的方法論效用。

一個例子:華為在1998年開始就請IBM做咨詢顧問,協助公司導入所謂集成產品開發,這個項目推進了10年,華為付給IBM的咨詢費,IT工具費用加起來近20億元沒引入IPD讓華為從一家小米加步槍的企業轉變為具有國際化運作能力的公司。這個咨詢帶來的就是明確的方法論,一套成熟的技術產品開發方式。

我覺得這個方法論,是有技術產品來落地的,價值大大的。

我想說的是,如果沒有落地的點,方法論會是一個噱頭。比如奧美的那一套方法論,給你做品牌,有非常成熟的方法論,但是如果你用不上,和現有的品牌方式不搭了,還沒更新到位,會出現一些問題。技術領域相對好點。

回到知識產品的生產,如果你生產方法論,還能有一套技術或產品實現它,就非常棒,結果可視化可量化。比如你學編程,做出一個東西來。但是如果你學獨立思考,可能就不那么好教了。這對知識產品的品類選擇會有些啟發。

4、更好地協作共創:維基百科的啟示

這里提到了兩個特別的知識產品公司:谷歌和維基百科。前者提供最優質的信息,讓信息觸手可得;后者免費給我們最優質的知識體,并且這個知識體在持續迭代,快速修正,不斷生長。

維基百科的關鍵詞是:大規模協作,凱文凱利把分享分為四個層次:

  1. 分享
  2. 合作
  3. 協作
  4. 集體主義。

維基百科已經處在第三層”協作“這個層次。協同共創,將大家的認知盈余都集合起來,產生更大的價值。

知識的協同共創,知識的prosumer,值得期待。如果能形成大規模的社會化協作,產品與服務的產出和價值將以指數級增長。

總結一下,不管是半成品,還是營造有壓力的環境,出售方法論,更好地協作共創,我覺得這些就像柱子,可以作為我們知識產品開發的一些基本方向。另外,更重要的在于,我們要從分析案例的思路,案例的選擇,看到更多可開發的資源,從優秀的產品中挖掘出更多可以為自己所用的方法,從跨行業的產品中聯想啟發,然后創造出全新的產品。知識經濟作為一種新的東西,你要去創造它,發揮無窮的想象力。

六、知識平臺的4個角色

互聯網平臺是繼市場、企業之后的第三種主要的資源配置與組織方式。在知識經濟領域,互聯網平臺連接生產者與消費者,構成一個“生產者-平臺-消費者”的形式,甚至在平臺給個體賦能的情況下,知識消費者反哺生產者,甚至反轉成為生產者,協同共創者,出現托夫勒所說的:prosumer 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比如知乎,比如在行/分答。

三種平臺原型:

  1. 亞馬遜、淘寶和滴滴,它們代表的是知識產品與服務的交易平臺。
  2. 谷歌,它代表的是信息和知識的匹配。
  3. 維基百科,它代表的是基于分享精神的大規模協作生產。

互聯網知識經濟的引擎是知識平臺,它承擔者四個角色:

1、產品化。比如轉化成一本書、一門課、一個音頻節目、一個付費訂閱專欄。過去的平臺只承擔售賣功能,產品化在售賣之前就已經定型了,比如書?,F在的平臺承擔重新創造的功能,比如在行、得到、分答等。

2、格式化。格式化是指平臺創造全新的格式或者順應互聯網的潮流,將某種格式發揚光大,它是顆粒度更小的產品類型。比如博客文章、微信文章、社交問答、60秒音頻等。從寫博客到寫微博再到寫公眾號,是一次次格式的遷徙。平臺促進某類格式的應用,比如電子書epub格式存在已久,亞馬遜則通過電子書硬件kindle,構建完整的電子出版和銷售系統,將電子書格式發揚光大。比如手機攝像頭帶來隨手拍,手機截屏,觀眾寫彈幕,送禮物等。

格式化創造一種格式,平臺通常提供一套工具給生產者,構建一套從內容生產、內容選擇到內容消費的全流程環境。產品化石組合和疊加,形成能售賣的產品和服務。不管什么化,我們都要關注一個核心概念:

核心價值單元 core value unit

它是你的產品向客戶傳遞價值的最小可測量單元;是對一個顧客規?;N售你的產品的單位;是顧客為之付費的東西??梢允菆蠹埳系囊黄恼?,一張CD,一個視頻,一部電影等。

3、工具化。知識消費后如何沉淀,實現從”存在“到”實干“的跳躍,需要將知識轉化成工具,然后賣給消費者。實物消費中,我們買一個鍋一個碗時,我們購買的是包含大量知識、工具化了的產品。工具,是高度凝結的知識。如何轉化呢?

  • a/將知識轉化為陪伴型教練。比如keep的分拆鍛煉,一步步引導你完成,比如閱讀APP,根據提示或者社交元素引導你閱讀。
  • b/將知識轉化為軟件工具。比如CRM管理系統等。當然,軟件也可以變成服務,比如微軟的office軟件訂閱服務。比如李叫獸正在嘗試的將營銷科學化,工具化。

4、商業化。互聯網平臺是通過平臺模式創造指數級的價值增長,從而獲得巨大的價值。當然,也承擔者分配參與者價值的職責,規則的制定者。

七、面向個體的知識付費:我能做什么?

首先我們想想為知識付費,為哪類知識付費?我們既不是為”知識“本人付費,也不是為”知識的效果“付費,而是為知識產品或服務付費,即為”經過包裝的知識“付費。

營銷大師認為消費者要的是解決問題。(客戶要的不是鉆頭,而是鉆頭打出來的洞)

知識作為一種消費品,消費者實際購買的既不是原材料(知識),也不是洞(知識的效果),而是鉆頭(包裝過的知識),而知識也可以分很多類:客觀事實;主觀觀點;技能等。也可以分為:短期功利型知識、中期理念型知識、長期修養型知識。

互聯網知識經濟的火熱,涌現出一大批知識個體。也許你會比較沮喪,知識經濟和我有什么關系呢?我能做點啥?

我們先看看會有的5種角色:

  1. 知識原創者
  2. 知識傳播者
  3. 知識產品經理
  4. 知識經濟人
  5. 知識價值領袖

其實知識的原創者是塔尖的少數人,知識的傳播者大多是老師等,知識經濟人就是負責商業化的,知識價值領袖就是關注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的人。

最后想重點說說,知識產品經理。

產品經理的說法最初來自寶潔,是全面負責一款商品的人,確定開發何種商品,組織產品的研發、生產、營銷和銷售,并且負責一款產品的商業模式和商業收益。微軟將PM的概念引入軟件領域。

知識產品經理是管理商品與構建系統的人。

知識產品經理=主編×出版人×營銷總監。

一個人干完一個鏈條的活,這篇魚塘都由PM承包了。

這是一個新的工種,也許會跟產品經理這個崗位剛出來那樣,需要培訓,需要建立行業標準,需要搭建一個思維系統以及健全知識體系。

anyway,我覺得這是件好玩的事。

邊看書邊列了個知識經濟閱讀清單:

《后資本主義社會》

《 創造知識的企業 》

《知識的邊界》

《市場就是談話》

《顛覆式創新》

《游戲改變世界》

《被詛咒的劇透:傳媒大亨們為什么走上了窮途末路》

《哈耶克場景知識》

《知識社會史》

《商業文化禮贊》

《知識價值革命》

《創意產業經濟學:藝術的商業之道》

《超級IP》

《認知盈余》

《為未來而教,為未知而學》

《壞事變好事:大眾化讓我們變得更聰明》

《精益創業》

《清單革命》

《U型理論》

《第五項修煉》

《一勝九敗》

《玻璃球游戲》

《知識資產:在信息經濟中贏得競爭優勢》

《十年一覺電影夢》

 

作者:?寫字兒の

來源:微信公眾號:?魚串串

本文由 @?寫字兒の 授權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CCO協議

專欄作家

孟永輝,微信公眾號:menglaoshi007,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資深撰稿人,特約評論員,行業研究專家。長期專注行業研究,累計發表財經科技文章超400萬字。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小小紕漏。關鍵詞“知識付費”非“只是付費”……來自一枚編輯

    來自北京 回復
  2. 感覺現在現在所說得為知識付費,大多是在販賣認同感,而非知識!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