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付費到底是哪類內容創業者的春天?
“每個人都有無限能量的同時,更要知道自己對這個世界一無所知?!边@是所有知識平臺變現的驅動來源。
日益增長的咨詢需求讓雞湯無處安放
雞湯內容因為微信公眾號的興起而爆發,但是也隨著同質化嚴重而變得打開率逐漸降低。各個公號的內容運營主不得不另辟蹊徑。從廣告主的角度來看,對公號轉化率要求也成了一個新的營銷需求和評價是否投放的關鍵步驟。
例如某時尚賬號推送的某汽車品牌廣告,4分鐘即有一百輛的銷售業績,而這個數字可能是一家實體店旺季1個月的銷量,打破了大家對時尚博主只會賣口紅賣面霜的固有印象。
那么除了雞湯中的高精尖可以有傲人業績,其他的內容創業者在盈利的紅海里又該何去何從呢?
首先我們回顧下公眾號的歷史,從不打開到打開,然后用戶的付費意識從不愿意到愿意,其實暗含一個邏輯。
- 第一個階段:所需極度稀缺的時候,用戶是愿意打開的。比如微信公號剛開始產生的時候,那個時候寫出爆款文章的少女心寫手或者是星座漫畫,在2016年都借著內容付費的大船融到資了。
- 第二個階段:隨著內容生產者越來越多,內容從稀缺變得充盈,人們對內容的篩選機會越來越多,網友對內容顆粒度的要求也逐漸增加。
- 第三個階段:內容創業者從塑造市場到被市場篩選。不斷打磨出可以付費的內容,量產后,在塔尖自帶流量又有落地內容的是不斷獲利者。用戶買的,可能不是“哪些我一定會看”而是“看這篇最節省時間,解決問題”。用戶買的是效率。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指路的燈塔
在沒有知識分享平臺出來之前,當你面對難題的時候,大部分情況下是約個行業中有經驗的人一起喝一杯咖啡,一杯咖啡喝完你面臨兩種結果:一種是迸發出很多很棒的創意,同時建立起深厚的情誼;另一種是由于表達能力有限或者是對方對于你所溝通內容的理解有限,你和他僅僅只是一杯咖啡下肚而已,腦子里依然空空蕩蕩。
當然,你也可以在網上尋找創業類平臺的支持,TED,TED Talks 都是很好的資源,國內就是網易云課堂。歷經數年之后才有了付費知識產品的產生。
劉看山的主人周源曾說過,知識付費有點像2003年的淘寶。當時大家都在想,網上買東西怎么可能呢?那人不會是騙子吧?不給我寄怎么辦?不滿意怎么退貨,全都沒有答案。而那一年淘寶的GMV就兩三千萬吧,但是人在網上買東西就是一個趨勢,隨后這些問題都被趨勢解決。
知識付費是讓能人幫忙的直接途徑
過去一年里,大家都在吹泡泡把知識付費本來應該具備的市場規模吹成了十倍或者百倍。過程中蘊藏著風險,現在瓶頸期或者說是平臺期就是風險的證明。但是也確實培養了一大批用戶付費意識的養成。
在付費知識產品里,確實包含著完全不同的精神內核和截然不同的轉化過程。
2017年各個平臺都不遺余力的想把微光不斷放大再一次形成燎原之勢。從平臺來分析,所有領域中,平臺一般有兩種:
B to C型:
相對封閉:比如天貓,比如得到和知乎Live。
其背后的邏輯是:想要入駐這個平臺,首先你得滿足一定要求和條件,比如得到專欄上所有的內容提供方,從李翔到成甲,一旦進入,得到平臺會對你的收益提供一定的保障;其次,得到也有自己的運作規則,必須嚴格按照要求和標準來執行;也會在產品打磨和服務品質上對你提出更高的要求,當然平臺的運營團隊會配合你一起完成。
對于平臺來說,運營在前期最為重要的是選擇“明星單品”然后進行“打造爆款”的環節。比如分答小講打造三公子和水哥的課程爆款,讓講主月入20萬。通過爆品的產生來帶動用戶對于平臺的認知,再漸進演化出其他衍生產品。
C to C型:
相對開放:比如淘寶,比如知乎和分答,而在行則是NGO屬性的知識電商。
這樣的平臺任何人都可以申請入駐,平臺本身有自己的運作規則,入駐門檻較低,本質上進入平臺之后能否獲得收益,更多取決于入駐者自身。
平臺方則會通過規則和機制來在宏觀上控制平臺的氛圍和內容調性,嚴格遵守國家法令法規。平臺運營前期最為重要的可能是規則和信任的建立,例如淘寶式的交易,例如在行的評分體系。
內容創業者如何走上穩賺的道路
以在行平臺舉例,首先行家分為兩種人:
“一種人不追求賺錢,追求的是種樹和被需要感。平臺邏輯,比如對于管理團隊而言,如何抓住線頭,才會高效解決工作中的矛盾,而如何抓住線頭,大部分靠的是對環境的法則和邏輯的認知?!?/p>
來自一位上海外語學習平臺的行家觀點。
如果你的可以咨詢的話題是to B,也就是面對企業和機構組織,那么可以把價格提高到千元以上。如何解決學員流量問題呢?除非自己是頭部,不然不能指望任何平臺給你帶來流量。因為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社區不是,個人IP更不是。自己帶流量,爭取慢慢成為頭部,這才是合理的路徑。從入門到穩賺,需要的是時間的沉淀及個人同平臺的共同成長。
被創業者激發了想象力的投資人對風口蜂擁而至,一夜之間炒熱一個行業的背后是一種正確商業邏輯的勝利。莎士比亞說過,再小的果核里都有無限宇宙。每個人都有無限能量的同時,更要知道自己對這個世界一無所知。這是每個人進步的內在驅動力也是所有付費知識平臺賺錢的來源。
作者:崔書馨,分答前公關總監,科技專欄作家、編劇。
本文由 @崔書馨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有知識,更加專業人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