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景化金融初探:從被動做平臺到主動做場景的互金行業演變

1 評論 21340 瀏覽 68 收藏 7 分鐘

作者從自身從業的角度出發,對場景化金融做了相應的分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如果說2014年最火的是P2P、眾籌,2015年的行業焦點是消費金融,2016年科技金融成為熱點,那么2017年“場景化”無疑是互聯網金融眾平臺角逐的新賽道。

眾多的金融服務好像一下子走進了大眾的衣食住行:3C/家裝/旅游/整容,工資理財/小白理財/媽媽理財/愿望理財,分期信貸消費讓你預支未來,儲蓄理財讓你準備未來。貌似就除了高門檻的投資理財沒有深刻嵌入人們的金融生活,其他的生活場景紛紛被金融化重構……

本文試著從自身感受到的行業發展,來簡要分析下場景化金融,力爭對這個新興的互金業態有一個初探式了解。

什么是場景化金融

說到場景化,想起前陣子看過的一本《場景革命》,可以說較好地闡述了當前移動互聯網發展的大背景。作者認為場景革命重構了人與商業的連接,并提出了移動互聯時代的四即方法論:

在其場景造物的體驗邏輯里,作者提到:“很多時候,人們喜歡的不是產品本身,而是產品所處的場景,以及場景中自己浸潤的情感。”從場景化金融的角度來說,目前的場景化,更多的是基于用戶原有的想要卻又暫時要不到的訴求,通過金融這一工具的杠桿性、效率性放大/置前地幫用戶達成特定場景下的訴求。

從目前來看,當下的場景化金融,指的是通過將金融服務嵌入在某些場景,讓金融服務得以更好的實踐和展開。專業化的說,指的是將以往復雜的金融需求變得更加自然——將金融需求與各種場景進行融合,實現信息流的場景化、動態化,讓風險定價變得更加精確,使現金流處于可視或可控狀態。

亦即將金融這一具有放大/預支/增值的工具,促成特定場景下的需求。例如對尚未能信用支付的大學生進行授信放款,對不能進行信用支付的金字塔底層人民進行現金貸放款,對每月固定收入的白領進行月理財計劃的定制,等等……

目前C端的一些模式

目前來看,渠道類的平臺創新公司價值在于深挖用戶數據,通過前端場景介入,有效降低信息不對稱性,并提高風險定價的精準性。典型的猶如分期樂等平臺,基本上走的就是下邊這種模式:

但是從核心競爭力來看,普適性場景,往往單靠流量導入難以形成壁壘。只有針對特定人群、垂直場景,有高黏性的客戶能力,能夠拓展相關聯的垂直場景,針對性反向訂制產品,代表用戶與金融機構博弈,才能形成競爭壁壘。

這一點和傳統的商業模式邏輯很像:一定要稍微復雜,稍微垂直的領域,才能在模式發展早期避開壟斷式巨頭或紅海式競爭,深耕用戶,形成具有獨特特色的模式,這樣才能形成競爭壁壘。

一些從業感受

從整個行業浪潮的前進軌跡來看,2013年余額寶作為一個單品開創先河,一來就享受到了阿里電商消費場景的獨天優勢。其他效仿者被動式地跟進,紛紛搭建平臺,力圖從產品/體驗層面超越余額寶,收益率做高,體驗做好,但還是眼睜睜看著余額寶上萬億規模往上蹭。后續才感悟到消費場景帶來了流動,資金出口帶來了更大量級的資金投入。這就好比一個有著巨大灌溉出口的水庫,用于服務到農民的能力越大,水庫就做得越大。

如今來看,這種被動式做平臺做體驗的競爭,根本不是同一個維度的競爭,唏噓不已,由此也感慨螞蟻金服的前瞻性。

從被動式地做平臺,到主動式地做場景,場景化金融把如今的互聯網金融又帶到了一個“新概念時代”。

說來也是可笑,其實是先有在特定背景下發生的金融行為,后再有來自某些從業者總結概括的概念發生。不過總結性的概念也比較好推動行業前進,帶動那些后知后覺的競爭者走向一個更加利于用戶、利于時代的新戰場。這也就是行業引領者和跟隨者的區別吧。

最近支付寶的新版,余額寶的界面隱藏了之前一直跟隨行業所做的工資理財、心愿理財等等的所謂的場景化金融,又回到了原有的模樣,新增了投資轉換的入口。

不論本質上是否正確,感慨,在行業的浪潮下,多少企業,多少執行層迷失本質訴求,盲目跟風,追著浪潮,實質是在浪潮的低谷。作為時代浪潮下的我們,又何嘗不是呢?

還是深刻些,爭取做領跑的那一位,諸位共勉。

 

作者:曾令正(Link),騰訊產品經理。公眾號:Fintech分享,關注Fintech及互聯網新興模式。

來源:微信公眾號:Fintech分享

本文由 @曾令正 授權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有個小孩兒他姓王,這個故事就這么長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