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的未來戰場:爭奪二次元
代際更迭又一次引發文化變遷。在青年向動畫增多和網劇崛起的背景下,二次元已經完成了初步的圈層突圍,從傳統漫迷向泛二次元風格不斷擴充,曾經被視為亞文化的ACG群體正變得越來越主流。誰拿下了二次元群體,誰就拿下了今后5-10年的核心用戶。
二次元最近熱得像上海的天氣。
僅僅一周之內,百度辦了“次元力MAX ”的2017貼吧封神盛典;騰訊的漫展QQ JOY現身成都;BiliBili的線下演唱會BML在上海連唱了三晚,B-World、BML和BML-SP加起來,賣出了 10萬多張票。
隨著95后和00后逐漸長大,代際更迭又一次引發文化變遷。在青年向動畫增多和網劇崛起的背景下,二次元已經完成了初步的圈層突圍,從傳統漫迷向泛二次元風格不斷擴充,曾經被視為亞文化的ACG群體正變得越來越主流。原本的次元壁被打破,新的次元壁正在形成。
百度、騰訊、阿里都已入局。誰拿下了二次元群體,誰就拿下了今后5-10年的核心用戶。這是巨頭們的未來戰場。
BAT的新戰場
國漫崛起喊了很多年,如今終于跡象比較明確了。按照A站的聲明來看,二次元未來的方向基本就是國風化和去島國化,情緒導向上要正能量。比較黃暴的內容,以后大概就看不到了。
在阿里和騰訊分別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投了AB站后,BAT事實上也在以不同的方式爭奪二次元群體。
騰訊的主要載體仍然是QQ,另外加上了最近主推的興趣社交產品“興趣部落”。
一位接近該業務的人士稱,騰訊做二次元其實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這就是做社交的好處了,后臺數據是最好的趨勢風向標,群的數量和活躍度基本就體現了熱度和規模容量。
一向被嘲諷山寨的騰訊,在動漫方面倒是很早就開了版權的竅。2012年騰訊動漫成立,主打原創國漫,如今和快看漫畫、有妖氣等都屬于國內的動漫第一梯隊。2015年騰訊動漫和手Q合作上線QQ動漫,開始從核心動漫用戶向泛二次元用戶轉移。
每年2次的線下活動QQ joy也辦到第三屆了。和B站的B-World一樣,騰訊辦QQ joy的目的,也是要在線下聚合二次元群體,形成作者與用戶之間的連接。網友奔現,總是能將情感紐帶勒得比之前更緊些。
BAT中騰訊大概是最有優勢的了。一方面,閱文+騰訊動漫+騰訊視頻組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產業鏈布局;另一方面,二次元群體不僅與QQ的用戶群高度重合,與騰訊游戲的用戶群的重合度也很高。不過,向來擅長做產品的騰訊,能否處理好二次元這種重度情感社群的運營,倒是一個問題。
百度也試圖以二次元帶動貼吧復興。
盡管被反復看衰,百度貼吧在數據上的表現依然不錯。根據獵豹智庫發布的《2017上半年社交類App排行榜》,百度貼吧的周活躍滲透率為0.853%,位居微信、QQ、微博和QQ空間之后。
百度的官方數據則顯示,百度貼吧目前仍有超3億的月活。在來自移動端的80%流量中,90后用戶占比超過80%。在粉絲數量TOP 20的大吧里,ACGN主題的貼吧占據了將近一半。
這個讓前百度太子李明遠嶄露頭角的產品,似乎并沒有走到衰亡期。不過,如果把目光再往后放幾年呢?當95后和00后成為互聯網主流時,貼吧又是怎樣的光景?他們帶動了18歲的QQ重新崛起,還能帶動14歲的貼吧復興嗎?
這個問題的核心是,95后和00后是否仍對論壇形式的產品感興趣,以及貼吧是不是他們心中的好論壇。為了論證這一點,我們找了北京、天津幾所高校的2015級同學做了個簡單的隨機調查,他們的平均出生年份是1997年。
不幸的是,結果并不樂觀。在最后收回的約100份有效問卷中,只有2人選擇了“仍在使用貼吧”,原因分別是“看cp文”和“搜資料”。超過70%的人不適用任何論壇類產品,少數會使用知乎、豆瓣和虎撲,其中知乎的使用比例最高。
他們中的大多數認為,貼吧的信息冗雜、質量差,或者“low”。一位曾經常年混貼吧的同學總結稱,貼吧最大的問題是“大貼吧太亂,人在其中找不到存在感和歸屬感,滿足不了社交需求;小貼吧又一般被小圈子把控”。
百度的另一個陣地是愛奇藝。主流視頻網站中,愛奇藝算是在二次元方面發力比較早的。2014年的《靈魂擺渡》、2015年的《靈域》和《神明之胄》反響都不錯。
另外,很多人大概不知道,百度曾經還做過一個叫“百度動漫”的產品,聽起來和騰訊動漫很像,但做得是另一個生意:日韓動漫的推廣和版權交易中介平臺,靠手續費盈利。這個2014年底上線的產品已經悄然黃了,域名無法打開。
阿里的主戰場則是優土和阿里文學。
2016年最大的電影IP《你的名字》網絡版權正是被優土拿下了。在動畫自制的路上,優土也有相對不錯的表現。頗受好評的《少年錦衣衛》之后,即將上線的漫改劇《鎮魂街》也是來自有妖氣上的超級IP。
優土此前曾發布過一項“創計劃”,其中一項主要內容,就是通過日本動畫團隊,將原創IP轉變為二次元用戶認可的動畫產品。
另外,阿里還通過優酷間接持有A站33.87%的股份,是A站目前的最大股東。盡管當初優酷在對A站進行版權訴訟后又火速入股的方式算不上磊落,但穩妥占據了猴山的有力位置。
阿里文學也在進行二次元方面的嘗試。2017年年初,阿里文發起的二次元小說征集現在還在進行中,其中一個要求是,主角年齡在18歲以下。這直接體現了阿里文學對二次元用戶的預期是00后。
和AB站不同的是,他們對二次元的定位顯然更加寬泛,要求“將網文特點和漫畫相結合的中國特色、土生土長的小說模式”,并且人物特點鮮明,適合漫改和影視化。
泛二次元的00后群體,是阿里文學想要的未來客群。同時可以預見,阿里文學之后會和優土有更多的資源互動。不過,和騰訊相比,阿里在二次元產業的布局里,少了一個騰訊動漫。
二次元里的互聯網未來
二次元的生意并不好做。
一方面,動漫產業的門檻依然是內容創業領域最高的。一位做早期投資的朋友介紹,他們基金近期看了不少動漫項目,但沒有下手。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相比項目的實際產出能力,估值已經虛高了。
以漫畫市場為例,日本的電子漫畫每年大概是70億人民幣的規模,中國在近幾年內也會保持在這個水平,但相關的項目A輪估值就到幾億了,即使活到最后并且順利退出,給VC的回報空間最多也就五六倍。
“現在的創業項目還是把出版社搬到互聯網上,和15年前的起點沒有區別。目前內容領域的創作難度是這樣的:文字<音頻<視頻<漫畫,動漫創作的門檻是最高的,靠技術手段很難提高供應量,這一點與起點和喜馬拉雅完全不一樣?!?/strong>
就連土豆網創始人王微改行做了動畫后都感嘆,做動畫比做土豆網難多了。
另一方面,二次元的社群運營又是極為復雜的。相比其他的群體標簽,二次元意味著較低的年齡層和強烈的情感屬性,需要運營方善于疏導和管理。從這個角度上看,即使是最擅長做社交的騰訊,也未必能輕易hold住,畢竟這和騰訊此前做的熟人關系鏈截然不同。
同時,如果沒有足夠的刺激,次元文化要維系持續的影響力也并不容易。不少在學生時代癡迷ACG的人,一旦開始工作變得忙碌之后,就很可能松了這根筋。一些老漫迷中,工作后幾乎沒去過漫展、甚至漫畫書都積了一層灰的例子不在少數。
即使是這樣,BAT仍在想辦法爭奪這塊陣地。二次元對他們來說,意味著未來的主流用戶和付費來源。從圈層文化上打動用戶,是最高級和防御性最強的策略。
首先,95后和00后還沒有成型的代際文化。相比較之下,二次元加上應援文化,已經算是在這個年齡層覆蓋范圍最廣的潮流文化了。對他們來說,亞文化就是主流。
可以作為對比的是前幾個代際的潮流文化。
70后和80后還是青少年時,他們流行港臺文化,男生愛看金庸和古惑仔,女生愛看流星花園,大家都愛周星馳。少男少女的穿衣打扮也受到港臺影響,形成了他們最初的時尚觀。到了85后和90后這一代,日韓文化開始進入內地,女生為韓劇和偶像團體瘋狂,當時還誕生了“哈韓哈日”這樣的詞。
互聯網剛出現時,上網被叫做網上沖浪;手機從國產板磚進化成諾基亞時,大家一度猜測全鍵盤是未來的手機形態;PC時代乃至wap時代時,也沒有人懷疑過,搜索有一天會不再是流量的入口。
技術的迭代是最容易受關注的,代際和文化的變遷卻容易被忽略。
其次,互聯網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傳播的扁平化,使得代際文化不再具有地域性。對BAT來說,這是深耕二三線城市的機會和抓手。至于二三線城市到底有多重要,一度被藍綠大廠打得頭暈眼花的小米大概是最好的例證。
文化被拉平之后,空間就產生了。相比演出資源集中的北上廣深,二線城市需求滿足比是偏低的。這時候,線下活動所產生的效果呈現增強狀態。
企業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騰訊的三次QQ joy選址分別是海南、上海和成都,并沒有拘泥于北上廣深。B站也在考慮更換明年BML的舉辦城市,不再固定于大本營上海,廣州南京成都等城市都在考慮范圍之內。
最后,具備高消費意愿和能力的二次元群體,是互聯網企業未來的核心付費群體。
一位B站的朋友笑稱,今年BML和B-World加起來是按十萬人的場次做的,宣發期也沒投廣告,最開始還有點怕賣不完。
事實上,在二次元用戶中,線上產品和漫展門票只是購買力的一小部分,支出大頭在于買全套漫畫和周邊手辦。之前認識的一個漫迷,讀書期間一半的生活費都用在了收集喜歡的漫畫上。
消費觀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原生家庭和教育環境。相比80后、90后的成長家庭,00后的成長家庭整體都變得更為富有。不少90后直到高中才被允許使用父母的舊手機,很多00后則從初中起就擁有了第一部iphone。
創始伙伴資本創始人周煒有句著名的投資論調,“我不相信消費升級,我只相信代際變化?!?/strong>
一位互聯網公司CEO曾講過一個有趣的事情,他們常聊天的一個群里,既有企業家也有知名投資大佬,但經常聊的話題之一卻是互相索要某部電影的資源。雖然只要20塊錢,在視頻網站開個會員就能觀看這些影片。
這些身價至少數千萬、創造了中國互聯網各種風口的有錢中年人們,仍然習慣于過去那個免費的互聯網。對線上產品來說,他們未來的付費規模,未必會高過一個還在校園中的二次元。
作者:楊舒芳
來源:微信公眾號:科技考拉
本文由 @楊舒芳 授權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