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產品工作總結|想清楚這3個問題,讓你從普通到優秀
筆者將這4年產品工作的所思,所悟,所得進行總結,歸根結底知識回答這三個問題:關于學習成長,關于交流分享,關于職場選擇。希望分享的內容對產品新人們有所幫助,也希望能和產品老鳥們多多交流,畢竟討論使人完備!
本文金字塔結構如下圖所示:
一、關于學習成長
產品經理這個職位有些類似于中國的博士入學考試,寬進嚴出,想要完成從產品專員 → 產品經理?→ ?高級產品經理?→ ?產品總監的升級之路可謂非常之難,拋開運氣因素,對一個人的底層素質要求可謂非常高,差異化人群溝通協調能力(設計師,開發,老板完全不是一個物種,需要產品經理從中周旋,作為潤滑劑),抗壓能力,創新能力,領導力等。
但是筆者認為,對于產品經理來說,最最重要的能力當屬高效的持續學習能力,這個能力會將普通產品經理和優秀產品明顯區分開來。
1、學習能力為何最重要
從我們所處的時代來說,科技發展一日千里,人工智能,納米技術,基因工程,大數據,IOT,而且每一項底層科學研究的突破,都會在資本的推動下快速實現商業化,沒有人能夠預測未來5年后這個世界會變成什么樣,就像5年前想不到出門不用帶錢一樣。張小龍曾說:產品經理是站在上帝身邊的人,互聯網產品經理一定是時代的弄潮兒,身處大變革之中,如果產品經理喪失了學習能力,將快速跟不上產品的發展腳步,進而被后來者淘汰。
從我們所處的國家來說,過去三十年,中國無疑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沒有之一,人工智能已經被定為基本國家發展戰略,新一輪智能科技浪潮,中國有望與美國抗衡,而且中國的15億人口體量,二胎政策的出臺,中國的市場足夠承載任何形式的創新和商業形態,而且代際變更將帶來大量新的需求,相伴而生大量的機會,所以產品經理們要持續關注用戶群體變化,用戶需求的變化,這需要持續的學習。
從我們所處的崗位職責來說,產品經理需要了解所處領域的最前沿發展,不單單要關注國內的競品演化,也需要關注國外競品的發展,最前沿的產品設計方法,最高效的產品管理工具,同時還需要時刻關注相關領域的科技演化,畢竟跨界打擊是當今商業博弈中的主要形態。馬云曾經說:我拿著望遠鏡也看不到我的對手在哪里,這不是一種傲慢,而是一種恐慌,因為很可能對手壓根不在你現在的領域,而產品經理要想做好產品的舵手,必須持續不斷的高效學習,。
學習能力理論上是所有能力的基礎,因為我們所有技能的掌握都是通過學習完成從0到1。而持續的學習能力是一種復利技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放大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如同尚德的廣告語,世界總是狠狠懲罰那些不學習的人,而悄悄獎勵那些會學習的人,尤其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中。
2、對高效的持續學習能力的理解
我們可以將學習拆解成四個維度:高效,持續,好奇心,目標。
(1)高效
所謂高效學習是指快速獲取信息,理解信息,運用信息,指導行為。而作為產品經理,當你負責一個產品從0到1時,很多時候我們可能面對的是自己不太清楚的用戶群體,如何通過觀察,了解用戶的底層需求,如何通過科學的產品方法論,快速試錯,找到產品的MVP,這些都需要高效的學習能力,因為你是在于競爭對手搶時間。而且我們必須清楚,人與人的學習效率是不同的,上學的時候,同樣的45分鐘課堂,高效的同學課上即可實現舉一反三,課后簡單復習即可,而低效的同學,課上內容都聽不太懂。而所謂高效一定是有方法的,以讀書舉例,如果按照傳統方式的從頭到位閱讀完全不適用于職場學習了,因為那樣的學習過于低效,而且工作后時間碎片化嚴重,這樣的閱讀可能導致看了后面忘了前面,看完一本書一周后什么都不記得了!
(2)持續
產品經理這個職位要求產品經理們都需要是終身學習者,上文中也介紹的學習必要性,但是學習有一個問題,短期內效果不明顯,所以因為反饋的延遲,可能讓很多朋友看了兩本書,感覺自己的生活也沒啥改變,就放棄了學習。從長期來看,學習是一定有用的,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曾說過:“我這輩子遇到的聰明人(來自各行各業的聰明人)沒有不每天閱讀的–沒有,一個都沒有。沃倫巴菲特讀書之多,我讀書之多,可能會讓你感到吃驚?!彼圆灰獞岩蓪W習是否有用,從當下開始,持續的學著就好,相信量變可以引起質變,做一個終生學習者。
(3)好奇心
產品經理需要對未知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工作過3-5年的朋友可能深有感觸,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非常困難,人們更喜歡停留在舒適圈中,討厭改變和學習,如何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產品經理必須面對的課題,如果你對未知沒有好奇,也無法調動好奇心,產品經理可能不太適合你。
(4)目標
工作中,我們的學習通常為了解決問題和跳槽加薪而學習。不論如何,工作后的學習目標更加的明確,所以在閱讀或學習過程中一定做到明確的目標導向,知道自己要什么?舉個例子,我需要將多個excel合并成一個excel文件,如果時間充裕,系統學習excel當然好,但是如果比較緊急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百度搜索“多個excel 合并”,直接就可以看到應該如何操作,很多工具的使用技巧都通可以通過搜索快速獲取答案,搜索技術的本質是改變了信息獲取和傳遞的方式,將信息和知識碎片化呈獻給需要的用戶。
3、產品經理學習策略
(1)每天至少一小時的整塊學習時間(碎片化學習是坑):可以地鐵里,可以下班后,也可以早起,時間總是能擠出來的。
(2)保持對未知的好奇心,持續學習,短期學習效果并不會很顯著,相信時間的力量,相信量變后會有質變發生。
(3)需要什么學什么,不說自己不會,所有的會都是從不會開始的。
(4)學習就是踏出舒適圈,而踏入陌生領域,接觸陌生信息,理解陌生概念必然伴隨著不適和挫敗。
(5)掌握高效學習方法:思維導圖,快速閱讀,超級記憶,康奈爾5R筆記法等。
(6)時常復習學過的內容,在工作中運用學會的技能,孰能生巧,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二、關于交流分享
1、交流分享為何很重要
延續上文內容,最有效的學習就是:以教帶學,《翻轉式學習》中介紹了這種輸出倒逼輸入的方法。舉個栗子,如果你希望孩子理解一個概念,最有效的方式不是你通過聯想和想象告訴她這個概念是什么,而是讓他自學后嘗試給你講明白,你不斷的向其提問,通過提問促使深入思考,并將所思所想表達出來。
如果將學習的效率做出排序:人>事>網.>書,其中與人交流是最快捷高效的獲取信息和知識的手段,一個優秀的互聯網產品經理需要懂市場,懂投資人,懂項目,懂管理,懂交互,懂心理學,懂社會學,懂技術,懂設計,懂運營,懂用戶。這么多技能,精通一項尚且不易,如何做到每項皆懂呢?所以多與行業專家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筆者認為,分享性,利他性是產品經理的一個重要屬性。
2、我對分享交流的理解
交流分享有三大好處,第一,讓產品經理在公司內部樹立專業形象;第二,讓產品經理在公司外部樹立個人品牌;第三,在交流過程中學習和復盤。
(1)讓產品經理在公司內部樹立專業形象
筆者非常抵觸無腦抄功能,短期來看會很高效,但是從長期來看,產品經理的創新和思考能力會收到極大限制,而且產品經理的專業性會受到毀滅性打擊,開發和設計都會認為產品經理的工作完全就是玩玩其他競品,然后直接模仿其他產品做功能,產品經理根本不動腦子,如果哪天產品經理自己想出來個需求,有一點瑕疵團隊都不會很包容。
一旦專業性遭到質疑,那么后續的產品推進工作將很難開展。如果團隊的整體氛圍是模仿為主,是否可以與產品總監溝通,大家每周找時間做競品交流分享,不但要思考競品為什么這樣設計,還要分析競品的功能是否可以更優,操作是否可以更便捷,我們產品的用戶有什么特性,需要為其提供哪些差異化的功能,逼著大家去思考產品設計背后的邏輯,在交流分享過程中,讓團隊的其他成員看到產品經理的思考,也可以做用戶反饋和訪談的總結分享,讓團隊的其他成員看到用戶真的在使用他們設計的產品。
(2)讓產品經理在公司外部樹立個人品牌
產品經理普遍通過公司或產品管理經歷受到外部公司關注,如微信的產品經理,淘寶的產品經理,支付寶的產品經理等,而非BAT和第二梯隊互聯網公司的產品經理其實可以通過分享交流,一定程度樹立自己的專業性個人品牌,這是一個自媒體時代,產品經理們可以利用寫作,語音直播,視頻直播等平臺,將自己的思考和總結展示給用戶和同行,這個過程底層上增加了自己對于產品設計的思考深度,想到和寫下來或說出來是有本質差異的,不信你試試!
(3)在交流過程中學習和復盤
這種內容的對外輸出不但可以有效在公司外部樹立個人品牌,還能讓產品經理對市場變化足夠的敏感,為了可以讓分享的內容更有質量,需要研究最新的產品案例,同時,同行的評論將是一次拓展認知邊界的機會,一個人的思路永遠都是局限的,發布的內容可能遭到吐槽,也可能收到讀者或同行的建議,這個時候需要從自身反思,調用我們的元認知能力,從自身思考問題,這個過程也是逼著我們從其他的視角復盤我們的經歷,讓我們的思考變得更加的深入。
3、產品經理交流分享策略
(1)組織團隊內部或公司內部學習分享會,通過演講形式分享,鍛煉PPT制作和一對多演講能力。
(2)將工作所得,學習心得編輯成文字,向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知乎、簡書等平臺發布,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并交流產品設計和管理心得。
(3)多參加一些線下沙龍活動,PM圈子不大,多認識些朋友可以互通有無。
(4)時間充裕的情況下可以嘗試多做競品分析,設計優化原型,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可輸出成果。
三、關于職場選擇
1、職場選擇為何重要
從本質上來說,人生最重要的就是選擇,我們無時無刻不再做選擇,有句老話:“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其實說的就是職業選擇的重要性,說這句話的時候女性普遍為家庭主婦,而今天,所有人都怕入錯行,我們可以看到百度知道和知乎上會有大量對于職業規劃的疑惑和焦慮。筆者認為,產品經理這個崗位是一個不錯的職業方向,因為其持續的學習性決定了它需要與時俱進,需要持續的關注時代的脈搏,而這種學習屬性是一些其他崗位所不具備的。
如果你已經是一名產品經理,你每天也面對著不同的選擇,舉例來說,當公司整體環境強調推活和躲坑,那么這個環境中的最佳策略就是你也推活或躲坑,但是從個人成長的角度來看,推和躲不是最優選擇,最優選擇是要么迎難而上,要么選擇跳槽,獲得更好的成長環境,職場時間不斷,30多年,不可能永遠靠推和躲過完這一生職業生涯的。
2、我對產品經理職場選擇的理解
因為產品經理最初的專業和經歷五花八門,有開發轉產品,設計轉產品,市場轉產品,也有一些八桿斯打不到專業為了可以進入互聯網公司都會選擇門檻最低的產品經理,其最初的校園技能可能會在底層影響行為和選擇,筆者建議,產品經理的職場選擇方向:專業+協作(管理)。好的產品總監未必是好的產品經理,好的產品經理也不一定做的了好的高級產品經理和產品總監,這背后都在說一個事,向下管理+向上管理,向上管理是指管理老板或領導的預期,掌握產品的節奏。向下管理則是工作的分解和推動執行能力,產品經理的平級管理(與開發,測試,設計的溝通)是基礎,很容易忽略的其實是向下管理,并不是每個人都知道如何將自己的工作分高效的分擔給下屬。
互聯網公司一直存在兩個方向,專家晉升通道和管理晉升通道,因人而異,筆者建議,即使選擇了專家通道,也要在一定程度上鍛煉自己的向上和向下的能力,在沒有上下級關系的時候創造的就是平級之間的影響力,而當你手下有人的時候,一定要有一根弦,管理是一門藝術,是需要學習的,不能憑著感覺與下屬溝通,掏心掏肺不是有效管理。職場中有個長板凳理論,當你的技能無可取代時,那么你就只能在一個崗位上承擔工作,而當你有一個長板凳,你教會了很多人可以完成你現在負責的工作后,你就有一會嘗試更多的工作,獲取更多資源的可能性。
3、產品經理職場選擇策略
(1)保持對市場的敏感性,今天已經沒有傳說中的鐵飯碗,企業和員工都是雙向選擇,所以讓自己清楚市場需要什么樣的人才,不要當一個忽略問題和風險的鴕鳥。
(2)職場中,時刻提醒自己,我們都有選擇,很多抑郁和情緒的壓抑源于對自己境況的狹隘理解,如同鉆入牛角尖,感覺自己沒有其他選項,其實退一步海闊天空,換一個說法就是退一步選擇有無限多。
(3)人們往往抱怨體制枷鎖帶來的束縛,但同時也享受枷鎖帶來的安全感,無關對錯,這都是一種選擇。
(4)從產品經理角度來看,成為管理者還是產品專家?這是一個選擇,因人而異,管理崗可能會走的更高,當你選擇管理崗后你面對的就是大量的會議和決策,而專家崗面對就是持續的學習和深入思考!
(5)這家公司是否值得繼續待下去?也是一個選擇,需要結合自身的場景而定,年輕的朋友核心關注的應該是成長。理想的工作是公司在成長,你在其中能接觸到全新的信息和知識,需要你也不斷的學習和成長,公司和個人的成長高度一致。
以上三點便是我個人對于產品經理這個崗位的一些思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產品經理這個崗位需要多學習,多交流,希望認識志同道合的你,希望產品路上我們相互扶持,越走越好。
#專欄作家#
田宇洲(微信公眾號:言之有術),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北京大學軟件工程管理碩士,北京電信4年產品經理,負責B2B電商平臺的前后端產品設計,對自己的定義是墜落到國企的互聯網產品經理。相信極致產品=洞察人性+科學方法,從心理學和社會學研究實踐中探索科學產品設計方法論。擅長游戲化產品設計,挖掘用戶畫像。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ixabay,基于 CC0 協議
作者寫的很棒,對于處于迷茫的期的我,有一些啟發。
第一次看完文章有評論的沖動
對我的啟發真的很大,謝謝你的分享~
在國企工作中更多的是自我激勵和成長,而不是借助外在的環境制度。
嘗試過國企內部的小團隊創新,但是失敗了,體制內真的很難自下而上的改,大環境的影響力極大,很難,制度和環境恐怖的地方是其對人的行為影響極大
恩,深有同感,同樣在國企的我 有遇到過上述說的很多問題,還在積極爬坑中….可能對樓主寫的幾條更加的深有體會吧
是啊,也在爬坑中,迷茫過很久,現在就是注意內外的分享交流,從長期來看,讓自己持續學習和思考,努力與不好的環境保持距離是有必要的,畢竟我們都不想成為那些喝著茶討論國際民生的大哥大姐一樣,一起加油~
寫的很好,很有借鑒意義
共勉,就是這個階段的思考,因為沒當過產品總監,也不知道產品總監的技能,但是接觸過一些,感覺很多時候運氣可能更重要,哈哈哈
講的很客觀,很實際。學習了,謝謝。
多交流~互相學習
說的很好,希望進一步交流
加微信啊,PMandytian,圈子很小,沒準會成同事呢,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