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圖譜的核心從來不是“興趣”而是“事情”

2 評論 14053 瀏覽 14 收藏 13 分鐘

[核心提示] “事情圖譜”構建和維系了“關系圖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圖譜”,同時也在構建和維系著自己的“關系圖譜”。我們通過共同參與的“事情”建立新的社會關系,也通過共同參與的“事情”維系已有的社會關系。

社交圖譜中兩個關鍵圖譜—-“關系圖譜”和“事情圖譜”,“事情圖譜”構建和維系著“關系圖譜”,同時“事情圖譜”也是“關系圖譜”的具體體現。

社交關系的紐帶

2010 年 4 月 22 日,Facebook CEO 馬克?扎克伯格發表演講引入了社交圖譜(Open Graph)的概念——一個將人們和不同事物聯系起來的地圖。社交圖譜是一種表明“我認識你”的網絡圖譜,它反映了用戶通過各種途徑認識的人:家庭成員、工作同事、開會結識的朋友、高中同學、俱樂部成員、朋友的朋友等等,而每種途徑都是因為共同參與的每件“事情”。社交應用的關鍵是幫助用戶構建和維持關系,社交圖譜展示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但這些關系是通過共同關心或者參與的“事情”來構建和維系。關心或參與的“事情”可以是一次活動、一個任務、一個話題、一段經歷,也可以是共同關心或者關注一個人的動態。

社交關系的紐帶是“事情圖譜”而非“興趣圖譜”。以前我們說“興趣”是構建社交關系的關鍵,這是一個極其片面的認識。其實我們想想我們的社交關系中有多少是因為興趣建立的關系?親情關系并不是靠興趣建立或者維系的關系,單位的同事并不一定是要有共同的興趣,上學時候建立的同學關系,有幾個同學認為學習是一種興趣呢?在戰場上同生死共命運的戰友更談不上興趣,這些關系只是因為有著共同在一起參與或經歷很多“事情”而建立的關系,但這些關系占據了我們大多數的關系,并且是相當穩固和關鍵的關系。

“興趣”本身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在社交網絡上也描述不清楚自己的興趣。用戶描述自己的興趣都用美食、睡覺、旅游、音樂等等諸如此類的名詞,但反過來想想,誰對這些不感興趣呢?!只是很多人沒有那么多“閑”和“錢”而已。我相信在這個時代,大多數人都對“錢”感興趣,只是沒有人寫在自己的興趣欄里。這種興趣的描述能夠為我們的社交構建和維系好像沒什么幫助。

我們建立的親情關系是因為我們在一起共同參與的生活,有共同的關注的親人;同學關系是因為我們在共同在一起學習經歷,共同參與討論問題,有著共同的老師和學校;同事關系因為我們共同參與的工作走到了一起;戰友關系因為我們有共同的敵人走到了一起;一次聚會、一次飯局、一次結伴旅游讓老朋友談笑風生,也認識了更多的新朋友,因為有著共同參與的“事情”;因為有著這些共同參與的“事情”,讓我們建立了關系,也因為有了這些共同參與的“事情”讓我們的關系維系下來。

中國有句俗話,“日久見人心”,其實就是通過一次次共同參與的“事情”構建和維系我們的社會關系,也是通過共同參與的“事情”認清我們的社會關系。因為一件共同參與的“事情”建立了關系,通過多次共同參與的“事情”清晰地認識建立關系的人;也可能會因為一件“事情”疏遠已經建立的關系。所以說共同參與的“事情”才是構建和維系關系的重要因素。

“事情圖譜”中體現了“關系圖譜”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事情圖譜”,“事情圖譜”表達了自己參與的事情,每件事情人都會擔當一定的責任,擔當一定的角色,角色之間的關系也就體現了人與人之間“關系”;不同的事情,擔當了不同的角色,也反映和體現人與人之間的不同“關系”;也只有在共同參與的“事情”中才能表現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沒有“事情圖譜”交集,也不會有“關系圖譜”的交集。沒有共同參與的“事情”,也就沒有關系可言,確切的說沒有價值的關系。即使兩個人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只要沒有共同參與的“事情”,也不會建立任何關系。我們共同參與的工作中體現出了工作關系,在共同組建的家庭中體現出家庭關系,在共同的學習中體現同學關系,在共同戰斗的部隊表現出戰友關系,在參與的比賽中體現出競爭關系,這些都是我們共同參與的“事情”,也正是這些共同參與的“事情”才體現出了我們的關系,如果沒有這些共同參與的“事情”,我們也不會有這種關系。

事情圖譜決定關系圖譜

“事情圖譜”的交集重疊程度,體現了關系的密切程度。共同參與的事情越多,體現了兩個人關系的越密切,好友之間共同參與的事情越多,體現出好友關系的密切程度;同事之間共同參與的事情越多體現出合作關系的密切程度;競爭雙方共同參與的事情越多體現出競爭的激烈程度。從另一方面講,關系不密切,也不會頻繁發生共同參與的“事情”,也就不會產生更多的交集。

共同參與“事情”的多樣性,也能夠體現出“關系”的多樣性。人與人之間并不一定是單純地只有某一種關系,可能會存在多種的關系,但在共同參與的事情中就會表現出一種特定的關系。比如父子在同一個單位工作,就存在了兩種關系—-父子關系和同事關系,家庭生活的“事情”中表現出的是父子關系,但在工作的“事情”中表現出的是同事關系;同學之間有著相同的興趣愛好,這就會在同學關系的基礎上增加了另外一層關系,還有可能在同一個單位工作存在同事關系。這種關系的變化是因為“事情”中的角色關系引起了變化,在不同的“事情”中,表現出了不同的“關系”。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還會隨著時間和地域的改變而改變,同事從單位辭職,這種同事關系就會消失;隨著我們逐漸長大,以前兒時的伙伴很多都失去了聯系;隨著居住地的改變,我們的熟人圈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建立新的熟人圈,淡化以前的熟人圈。中國有句俗話“遠親不如近鄰”,其根本原因就是鄰居之間共同參與的事情更多,即使有血緣關系存在,但是由于長期沒有共同參與的事情也會變得疏遠。這種關系的疏遠完全可以由“事情圖譜”體現出來。

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復雜性和多變性,主要根源就是共同參與事情的復雜性和多變性,也是通過共同參與的事情體現出來的。我們每天要參與很多事情,在每件事情要擔當不同的角色,每個角色就會和其他參與人的產生關系,這種社會關系都會因為你參與該事情的過程中而體現出來。

“事情圖譜”構建和維系了“關系圖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圖譜”,同時也在構建和維系著自己的“關系圖譜”。我們通過共同參與的“事情”建立新的社會關系,也通過共同參與的“事情”維系已有的社會關系。

人與人之間建立聯系,總是從一件共同參與的“事情”開始的??赡苁且淮尉蹠⒒顒?、旅游、會議,也可能是一起工作、學習,也可能是一場比賽,也可能是網絡上的一個話題討論,甚至一次偶然的閑聊等等。共同參與一件“事情”的過程中,才會出現分工,才會產生角色,才會因為角色關系進行互動,互動的過程中才能讓別人了解你,同時你也了解了對方,只有了解后才會建立關系;也只有通過一定的了解和認可建立的關系,才是有價值的社會關系。

社會關系的建立過程,其實是一種相互認可的過程。在共同參與“事情”的過程中,就是向其他人展示自己的過程,任何人參與事情的過程中,總希望能夠得到其他人的認可,會盡可能地展示自己的能力、性格、興趣、喜惡、價值觀、生活觀等等。不同類型的事情展示出來的人的不同方面,通過不同類型的“事情”會建立不同的“關系”。

“關系圖譜”的構建不僅僅包括建立新關系,還包括改變現有關系、疏遠現有關系,甚至刪除現有關系。我們的“關系圖譜”總是在不斷變化,這種變化總是隨著我們的“事情圖譜”發生變化,男女關系的變化最能夠體現這一點,我們從陌生因為共同參與的“事情”(比如一次相親、聚會等)相識,經過了解成為朋友(有其他人參與的事情),建立戀愛關系(只有兩個人參與的事情),最后共同參與了一件人生中的共同大“事情”—-舉行婚禮,建立了夫妻關系。當然也有因為戀愛過程中,更深層次的了解,走到分手,甚至成為“敵人”的關系,就會盡量避免共同參與一件“事情”?!笆虑閳D譜”是由自己創建,同時也繪制著自己的“關系圖譜”。

回歸社交的核心

共同參與的“事情”是維系已有關系的重要紐帶。我們只有通過與其他人共同參與事情,才會有溝通和交流的機會,才能讓已有的關系更加穩固牢靠,我們為什么要經常聚會就是這個道理。生死之交,可能現在很少,甚至沒有共同參與的事情,但肯定是曾經有過共同參與的事情,也就是這些事情才維系了這種生死之交的關系。

轉自:極客公園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好文不嫌長,好的觀點不嫌啰嗦~哈哈

    來自福建 回復
  2. 這么簡單的道理……寫了這么長……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