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單焦慮、通識教育、碎片閱讀,這些是“每天聽本書” 切中的要害嗎

0 評論 8799 瀏覽 34 收藏 13 分鐘

引導用戶讀書且把這件事做成一門生意,是一個長期并且充滿不確定性的工作。

8月31日,白天大家忙著解構許知遠,晚上一半人看國足對戰烏茲別克斯坦,另一半在看得到的002號知識發布會。

知識付費早已不是什么新概念,去年可謂是知識付費風生水起的一年,分答、在行、知乎Live、得到,眾多知識問答、分享類APP層出不窮。目前市面上流行的知識付費類產品還是以問答、專欄和課程形式為主。平臺整理書單,由專業撰稿人和轉述者合作以音頻形式輸出書本解讀,如此結合,可以說是一個新的產品形態。

引導用戶讀書且把這件事做成一門生意,是一個長期并且充滿不確定性的工作。“每天聽本書”仍然是得到的王炸級產品。他們能給閱讀困境帶來多大的改善,有待時間考驗。

“書單焦慮癥”療法

說到底,這一輪的讀書類APP創業還是逃不過大眾的知識焦慮。

知識焦慮一直都有,只是在工業文明時期還只是對知識的渴望。工業革命之后,生產效率大幅度提升,社會分工愈發復雜,大眾需要通過教育來掌握更多技能以適應工作要求,與此同時,知識傳播的效率也因為技術進步而提高。這一時期,知識的供給與大眾對知識的需求可以說是匹配的。

而到了信息時代,兩者的地位被顛覆。信息爆炸性增長溢出,搜索引擎固然提高了信息搜集的效率,但此時大眾的注意力已經開始難以集中,對成功的渴望更是加速了“30天學會XXX”、“7天掌握XXX”這類修辭的出現。

而這正是知識付費第一波浪潮的推動力。在目前流行的知識付費產品中,大多逃不了問答的模式,分答、知乎Live、微博問答,是知識售賣中最直接的方式,將知識直接作為商品出售,你有什么需求就問什么,只要是我力所能及的,我都能回答出來并賣給你。

多數人都能通過這種方式滿足自己的知識需求,那么標榜自己與眾不同的方式,又會是對經典和高級精神生活的渴望和焦慮。但隨之而來的是更多焦慮。

首先就是不知道該看點什么比較好。新媒體時代,資訊到處都有,該看什么、什么是好的,無從下手。而緩解這種焦慮的典型案例反而更早,那就是《讀者》。同樣,經典書籍也十分多,需要有人做篩選。于是,就產生了“書單產業”。但凡有點逼格的媒體,逢年過節總要推出個書單,或者采訪大佬時,總要不死心地問一句:“能給我們讀者列個書單嗎?”

書單雖好,卻不能貪多,不然難免患上“書單焦慮癥”,輕者“先馬再看”,重者過年時買書屯著好過冬,書能不能看完,會不會翻,就隨緣了。

當大多數讀書類APP還停留在靜態頁面推薦書籍時,羅胖的得到就開始做領讀人模式了,專業撰稿人和轉述者每天給講一本書的內容,你連讀書的過程都省了,聽完這本書,你也知道個大概了。

通識教育的功利悖論

書單的選擇構成了用戶是否會繼續選擇這款產品的原因。這其實是一個信任建構的過程。最穩妥的辦法自然是像前面所說的,通過一些大佬來公布書單,這樣的書單用戶是信服的,用戶對于大佬成功的渴望會投射到書籍上去,看書等于獲得成功。

這一點上,羅胖做了個可能比較冒險的決定,一方面,他在自媒體上賣書起家,一直在做薦書的事情,他有自信可以獲得用戶的信任;另一方面,他也在瞅著通識教育這個概念做文章。

通識教育早已不是什么新鮮概念了,美國博德學院(BowdoinCollege)早在19世紀初就提出要將大學教育與通識教育聯系起來,后廣泛流行于歐美大學,國內大學流行比較晚,21世紀初才有復旦、北大等學校逐漸開始嘗試。

通識教育其實是基于對學術分科的反思,認為原先的專業教育中知識被嚴重割裂,希望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對不同學科有所認識,以達到將不同知識融會貫通,培養出完整的人。

羅胖希望借著通識這個概念,讓用戶能在不同學科、不同領域的閱讀中,能夠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產生啟發,他希望“內行的頂尖高手,把自己行業內的頂尖心法,變成別的行業里的人創造力的源泉。”所謂,“我們跑到別人的世界里張望,然后反過來滋養自己的世界?!?/p>

不同領域自然可能存在天然壁壘,你讀書是一回事兒,但讀不讀得懂又是另一回事兒。這同樣是用戶的一大顧慮。

作者在將自己的思想寫成文字時可能因為表達就損失了一部分意思,而用戶也囿于自己的背景,在理解時又損失了一部分含義。大多數作品都有其時代背景,當時是什么含義,今天讀來又有現實意義。羅胖瞅準了大眾疲于思考,書的內容給你推薦了,書的意義干脆也給你講明白吧。

通識教育自然沒有問題,“每天聽本書”就能學到其中精華自然也很棒,但不免讓人想起通識教育的出發點,是希望培養人獨立思考能力、從而對知識融會貫通。一個可能不那么功利的目標,最終以一種比較功利的手段來完成。

這自然會讓一部分人感到反感,不過,在碎片化時間的條件下,這似乎是一種最優解,因為,大多數用戶都沒有時間讀書或者沒有養成閱讀習慣。

碎片化閱讀的結構性難題

從目前大眾的閱讀習慣來看,大多數讀書類APP可能都會比較吃力。原因還是因為老生常談的話題——碎片化閱讀。

在充滿高科技的今天,一個普通人生活中有太多誘惑和干擾。且不論讀書,在平時的工作和學習中,手機和電腦上的一條資訊就能把自己帶到天南海北,本想上網查資料,結果被網頁上一連串其他鏈接吸引過去,過了半天才回過神,反問自己:時間都去哪兒了?

然而假期也并不能幸免,再完美的讀書計劃,最終往往淪陷于電腦手機上的游戲與社交。這些暫時愉悅讓大多數人都患上了拖延癥?;氐阶x書,相比一本大部頭,自媒體上的短文章自然也滿足了暫時的愉悅,讀著痛快。

閱讀本身是一種浸入式的想象力體驗和邏輯操演。碎片化閱讀的結構,也加大了人們對經典讀物理解的難度。

首先是書籍的篇幅決定了自己不適應當下快節奏的生活。長篇的文學類作品往往情節復雜,人物眾多,比如《冰與火之歌》;而學術類著作則往往有一個比較龐大的敘述邏輯和系統,二者都讓用戶很難迅速浸入到書本所敘述的語境中去。

更重要的一點是,書籍長篇的敘事邏輯往往意味著它們要向讀者交代很多東西,碎片化的閱讀方式則帶來了記憶上的挑戰,讀者需要記住之前的劇情或是邏輯,才能讀懂后續的內容,比如《百年孤獨》,如果不是完全浸入式的閱讀,每天在碎片的時間里讀那么幾頁,你可能就對那些人名和人名之間的關系感到捉襟見肘。常有的情況是,還沒讀到一半,就開始反問自己懷疑人生:我這是在哪兒?我從哪里讀過來?我要讀到哪里去?

傳統的電子書APP,都試圖用一些其他方式來黏住用戶。比如微信讀書做社交,用讀書的排名來增加用戶對讀書時間的投入。然而類似這些產品恐怕難以走出碎片化時間讀長篇巨著的莫比烏斯帶:它們嘗試用各種方式鼓勵大眾親自去讀一讀大部頭,用社交或是別的方式保持用戶粘度,然而,碎片化時間結構導致書讀不下去的問題依然存在。

這一點上,且不論效果如何,從形式上看,羅胖得到APP里的“每天聽本書”似乎稍微靠譜點,他沒有逼用戶讀大部頭的想法,干脆把書的內容提純,讓用戶高效吸收。具體套路還是源自羅輯思維以前的視頻節目,讓用戶每天花半小時搞懂一本書,用知識服務提升閱讀的效率。專業的撰稿人和轉述師用他們的理解力、用更短的時間轉述給用戶聽,幫用戶省時間?!懊刻炻牨緯辈皇莻鞯朗跇I解惑式的知識灌輸,而是幫助用戶填補知識漏洞。

相信有一部分人是看過得到的品控手冊,在做適合聽的知識以及把知識做得適合聽這件事情上,他們還是挺努力的。談一下個人使用“每天聽本書”的感受,它幫我排除了一些選書的地雷,速讀一些歷史類書籍,甚至偏門的歷史,了解了不少陌生領域的知識。因為解讀人本身已經下了一番功夫,所以產品幫我過濾掉了書中很多輔助信息而更關注于作者觀點,短時間內充實思維,有一種刷題快感。

當然我也知道,自己啃一本書然后內化是最好的一種姿勢,但現在時間真的被切割成粉塵了。目前來看,這款產品也許很難滿足全面的用戶需求,但我們每天花一小時打王者榮耀,也可以花四十分鐘聽兩本書試試。

#專欄作家#

吳懟懟,微信公眾號:吳懟懟(esnql520),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資深媒體人,專注互聯網內容、品牌與公關領域個性解讀。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