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預報App急需增強基礎功能定位,渠道下沉成新的博弈點

1 評論 8352 瀏覽 17 收藏 15 分鐘

在受到外來局勢入侵的時候,天氣預報App不應忘記自身基礎功能開發這一生存的根本,畢竟這才是App原本的運營方向。

近期,雙臺風組團逼近我國,雖然沒有正面襲擊我國陸地,但也為部分沿海地區帶來了大量降水,借臺風登陸之機我們來談一談基于天氣預報的手機App。眾所周知,對于智能手機用戶而言,為手機安裝一款天氣預報App已經成為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有些智能手機本身自帶某款天氣預報App,為能及時獲取天氣情況,每天多次查看天氣預報App的大有人在,其已經成為不少人的日常。

而天氣APP的走紅基于兩點。一方面,智能手機應用的普及為天氣預報App走入市場提供了契機,另一方面,及時了解天氣情況是人們出行必備的信息要素之一,兩種因素為天氣預報App的全面推廣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許多天氣軟件服務商借機入局,比如墨跡天氣、天氣通等,天氣預報App自此正式走入市場。

走向商業化,天氣預報APP功能愈發豐富

作為不少智能手機必備的應用軟件之一,天氣預報App高頻次的用戶點擊量為其提供了流量變現的機會,天氣App也因此走向了商業化。此前比達監測數據顯示,截止到 2017 上半年,中國天氣預報App用戶規模達到4.8億人,環比增長2.1%,由此看來,天氣APP的受眾范圍并不小眾。同時,現在的天氣預報App除了擁有可供用戶隨時隨地查看天氣信息的特點,還在其功能上進行了細化,提供的天氣信息也更加全面。

首先,天氣預報App功能的全面性體現在提供空氣質量指數、日出日落動態展示等等,此外,人們還可以從App上獲得許多基于天氣的各種信息指南,如穿衣、運動、洗車等等,天氣預報App的功能正在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次,天氣預報App的功能也正在走向個性化,用戶可自行添加、刪除城市天氣信息,此外,天氣預報APP還提供管理界面的個性化定制服務。由此可見,天氣預報App在自身基礎功能上又進行了多項延伸,為人們的基礎生活帶來極大便利。

不過,即使市面上有各種各樣的天氣預報類App,并且提供的功能也越發細致和全面,各有各的風格和特色,但其實他們的天氣信息來源殊途同歸,即基本上都是從國家氣象局得來的數據,因此天氣預報App之間的競爭,主要來自于信息是否全面與數據更新速度的競爭。

同時,筆者發現一個現象,隨著互聯網社交和資訊平臺的發展,許多人獲取臺風這類極端天氣的信息渠道,多來源于微博、微信公眾號或者相關的新聞報道,而專門用于預報天氣的手機App應用卻幾乎成了擺設,在預報天氣這一基本功能的發揮上略有欠缺。

各有特色,但天氣App們卻在弱化核心功能

隨著手機工具型應用的發展,天氣預報類App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越發重要的角色,有來自手機應用市場的數據顯示,基于天氣類的手機查詢軟件已經多達數十款,其中墨跡天氣和360天氣下載規模已經高達上億次,天氣預報App作為人與環境溝通的重要媒介,在以為人們預報天氣情況為主的變現之道上打出了自己的“一片江山”,收割了大量的用戶群體。

比達咨詢近期發布的2017上半年中國天氣App產品市場研究報告顯示,上半年墨跡天氣的月活、日活在同領域中均排名第一;排名月活第二位的是小米天氣;排名日活第二位的是新浪的天氣通。由此可見,天氣預報類App搶占了相當部分的流量市場,已經擁有了不可撼動的地位。

作為一款天氣信息查詢軟件,墨跡天氣發展至今,已經成為一款中國支持城市最多的天氣預報手機應用。2010年至今,墨跡天氣背后的資本身影讓人驚訝,阿里巴巴、盛大集團、創新工場等均參與其融資歷程,可謂星光閃閃。身為工具類型的互聯網產品,墨跡天氣因其龐大的用戶量和快速增長的業績而備受矚目,也獲得了資本的青睞,并且現已向證監會提交了IPO申請;同時,4月份福布斯中國發布的“2017中國潛力企業榜”,墨跡天氣成為唯一入選的天氣預報類應用企業,發展前景可見一斑。

不過,現在的墨跡天氣正在弱化其功能定位,已經“不能好好做天氣預報”了。墨跡天氣走上了國內許多手機應用軟件的發展道路,即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后,就開始往“大而全”的方向走,現在的墨跡天氣不僅加入“特賣”功能做起了電商,還成了新聞的“搬運工”,另有一些娛樂、星座、美食等看似和天氣預報毫不相關的欄目分類,內容看似大而全,方便了人們的生活,實際卻是“四不像”。并非說提供這些信息是件壞事,只是衍生內容增多了,反而會使部分用戶對其產生厭惡感,這種做法無疑正在弱化自身基本功能的定位。

另一軟件天氣通同樣坐擁大批粉絲,數據顯示其擁有3.8億的用戶體量,天氣信息覆蓋國內外3000多個城市,并獨家引入5天空氣質量預報,加入明星語音和方言特色語音為用戶播報天氣情況,在巨頭新浪的加持下,天氣通收割了一眾忠實粉絲。

但相同的是,天氣通也沒能逃離往資訊渠道發展的事實,現在的天氣通,內置一堆娛樂搞笑的視頻,還有同城新聞的更新,外加“頭條”欄目內容的推送,整體內容風格和新浪旗下的微博毫無二致,給人一種“看天氣就像在逛微博”的錯覺,在豐富的資訊內容面前,天氣預報反而成了附屬品,“逛微博的時候順便看個天氣預報”成了當下天氣通的狀態。此外,天氣通還“接手”了手機應用商店的“活”,其內置的“精品推薦”板塊雖說是在向用戶推薦手機應用軟件,用戶也可以直接下載使用,但實際上是一種另類的合作營銷手段,只是換了一種方式推薦罷了。

此外,還有許多實力不容小覷的天氣應用軟件玩家同樣擁有不小的月活躍量,也都正在往衍生功能開發方向延伸服務范圍,但是不得不提的是,這些天氣App的功能定位正在加速弱化,難以做到將用戶體驗和盈利目標二者平衡在一個理想的位置。

遭到微信、微博、新聞平臺等天氣消息碾壓,天氣App處境尷尬

前面提到,這些天氣預報App抓住了龐大的用戶群體的心理需求,在天氣類手機應用軟件發展的紅利下快速入局,為自身贏取了一定的市場規模,并且功能日漸完善和延伸,收割了不小的流量。不過,也正是因為這些天氣預報App在功能日漸完善的過程中,在與天氣情況看似關聯不大的領域投入了更多關注點,在弱化自身基礎功能存在感的同時,也擺脫不了共同面臨的其他問題。

眾所周知,即使這些天氣預報App都擁有不小的用戶體量,功能日益豐富,為人們出行決策起到了指導作用,但是它們擁有著共同的弱點,即在預報極端天氣信息方面的存在感卻越發孱弱,取而代之的是各類社交和新聞資訊類媒體的天氣信息“轟炸”。

有目共睹的是,人們對于類似于臺風這種極端天氣的信息獲取主要不是依靠天氣預報App,而是更新速度較快,并且能夠短時間內進行大范圍傳播的微博、微信公眾號以及新聞資訊類媒體平臺,而主要用于預報天氣的天氣信息查詢軟件卻沒有扮演好自身天氣預報基本功能的角色,在極端天氣消息的傳播上勢頭明顯弱于微博、微信公眾號的官方推送以及新聞報道。

此外,天氣信息更新不及時是幾乎所有天氣查詢軟件的痛點。所謂的更新不及時,是建立在個體對想要了解的天氣情況的時間間隔基礎之上的,不同的人對當天天氣信息的更新間隔時間要求不一致。例如某用戶現在想要出門卻糾結于帶不帶傘,而查看天氣軟件卻被告知天氣信息更新在30分鐘以前,這樣容易給用戶造成信息更新較慢的差體驗。不過有目共睹的是,基本上所有天氣軟件都在致力于縮小天氣情況更新的時間間隔,只是礙于對天氣數據信息獲取的不全面,還無法真正做到實時更新天氣數據。

同時,天氣預報App雖然用戶市場龐大,但普遍存在盈利模式較為單一的痛點,在對待天氣查詢軟件的態度上,絕大多數用戶只想了解天氣情況,發展付費用戶較為困難。因此,天氣查詢軟件的盈利模式主要依靠廣告收入以及其他增值服務收費等。然而,用戶要求的干凈頁面與天氣軟件頻繁的廣告推送形成了對立點,這就容易造成用戶好感度下降的情況。

由此看來,天氣預報App在豐富自身服務內容的同時又難以兼顧到用戶的真實需求,在扮演天氣預報這一角色的道路上正在“越走越偏”,成為提供邊緣、雞肋信息較多“搬運工”。不可否認,不管是現在無孔不入的網絡社交,還是功能日趨精細化的各類手機應用軟件,天氣預報App都做到了與時俱進。但同時,在受到外來局勢入侵的時候,天氣預報App不應忘記自身基礎功能開發這一生存的根本,畢竟這才是App原本的運營方向。

天氣預報App急需增強基礎功能定位,渠道下沉成新的博弈點

天氣預報手機應用軟件發展至今,頭部效應愈發明顯,在功能的開發上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全面為用戶提供服務。但是,除了受到其他入局玩家的擠壓外,隨著臺風App的開發被提上日程,提供更加及時權威天氣信息的平臺可能即將誕生,那么天氣預報App在天氣預報方面的市場空間將會進一步縮小。因此,天氣預報App還應在自身基礎功能的開發上多下工夫,只有把基礎打牢才能走得更遠。

現在各大天氣預報App正在進行渠道下沉,攜手其他企業開展線下活動,例如墨跡天氣攜手共享單車為夏日送清涼等,將服務帶到用戶身邊,不僅能強化自身的功能定位,還可以提升在群眾中的影響力和好感度。

此外,隨著智能系統的進一步開發,在未來,人工智能技術還能應用于天氣救災方向,如果天氣預報App能在開發人工智能救災系統上有所建樹,那么取得的進展將會是突破性的,在渠道下沉的道路上也會走得更加順暢。

綜合來看,“天氣預報不準”并不能僅僅歸咎于天氣預報App的錯,天氣本身就具有變化多端的特性。身為天氣預報的App只能適應這種變化多端,并在基于基礎功能的開發上再適當進行其他渠道的延伸,方能以不變應萬變。最主要的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專欄作家#

劉曠,微信公眾號:liukuang110,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海南三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購團邦資訊創始人、知名自媒體。國內首創以禪宗與道學相結合參悟互聯網,把中國傳統文化與互聯網結合,以此形成真正具有中國特色的互聯網文化以及創新精神。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誠然,現在天氣app存在感很低,偶爾看下氣溫,降雨。對用戶來說很雞肋,還不如卸載了用UC瀏覽器上的天氣預報。改進方面最好加強每日推送,早上就給用戶推送消息,降雨,氣溫,穿衣等等信息,在推送欄里就能一目了然,減少用戶操作

    來自浙江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