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對“支付寶”是降維攻擊?話不要說得太滿
本文作者將通過拆分下微信支付的份額提升路徑,來看看每個環節,支付寶做了什么或可以怎么做。
記得在微信剛剛開始發展的初期,程苓峰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說微信對阿里的競爭是降維攻擊,“微信對陣阿里,是三維打擊二維,毀滅你但與你無關”。意思是,高頻應用打低頻應用,低頻應用毫無主觀能動性、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地盤被高頻應用收割(根據易觀的2017年二季度數據,微信的活躍是支付寶的2倍+,啟動次數是支付寶的60倍,使用時長是支付寶的100倍。)。
事實上,微信支付近一年確實在不斷蠶食支付寶的市場份額。根據《艾瑞:2017Q1第三方互聯網支付達到6.4萬億元》支付寶/微信支付的市場份額分別為30.7%/22.2%(去年同期為43.3%/20.1%)。
支付寶的王位守護
《致青春》中有句話:
我們終將成為我們討厭的那種人。
我覺得,有時,這并不是壞事,當“討厭”來自對比自己優秀的人的妒忌時,從“討厭”的人身上學到他的本事、超越自己。
微信支付一聲不響地在2年內做了支付寶8年做的事情,主要是靠熟人支付以及線下小額高頻消費支付這兩種場景,未來,支付寶如何繼續讓大家“支付就用支付寶”??支付寶是否仍然能坐穩第一把交椅?
我們通過拆分下微信支付的份額提升路徑,來看看每個環節,支付寶做了什么或可以怎么做。
- 社交引流-完成who
- 豐富支付場景-完成what
- 掃一掃-完成how
1、社交引流
微信月活用戶8億、平均每人每天在微信上花1.7小時,無疑是最高頻、粘性最大的應用。依托于微信“插根扁擔都能開花的流量”,微信支付的月活躍賬戶及日均支付交易筆數均超過6億(含紅包、賬戶間轉賬,據一個長年做騰訊研究的分析師所述,紅包/賬戶間轉賬:支付=7:3),相當于每天有一半中國人用一次微信支付,這個數據,不僅足以讓四大行爸爸、支付寶爸爸顫抖,放眼全球,都是一騎絕塵。
高頻和粘性意味著,客戶花更多的時間在你身上。
移動互聯網早期,一個產品最大的訴求是短時間、低成本地獲取海量的用戶。快速上量的主要手段是抓住用戶某個需求、提供某個功能,通過操作簡單高效的極致體驗完成用戶自傳播。很典型的例子,2014年7月,朋友圈被一款名為“圍住神經貓”的小游戲刷屏。一個程序員奶爸加一個美工萌妹子僅耗時一天半就倒騰出了這個絕對輕量級的社交小游戲,上線短短三天,訪問量輕松過億。
王興拋出一個移動互聯網“下半場”的概念——終端用戶封頂了,流量封頂了,人口紅利消失了,流量之爭又變為了對用戶留存的戰爭,產品的重心轉變為追求活躍和提高單次使用時長。這并不是說,把某個功能做復雜點、以提高單次使用時長;而是,單個功能的使用依然高效,但產品更傾向于創造不同的、“更吸時間”的功能,像個黑洞,不知不覺占有你的時間。
花時間的事情,總結來看,除了社交,還有購物、游戲、視頻、資訊,共五大場景。下圖為2017年8月全網活躍人數排名前10的應用,五大場景占80%;非五大場景的兩個應用,wifi萬能鑰匙和手機百度,也大多是為了到達五大場景而使用的。
在社交領域正面擊敗微信,目前來看,幾乎不可能;但在拓展更多花時間的場景、提升用戶使用頻率和時長上,支付寶的布局路徑始終清晰、決絕。
(1)社交
支付寶9.0推出的、后來飽受爭議的生活圈子,在被各路網民吐槽“拿著錢包去約炮”的背后,不是支付寶產品經理們的社交KPI,而是馬云對用戶留存的深度思考。
(2)購物
支付寶牢牢掌握這部分市場。馬云說:“你從一個素未謀面的人那里買來了東西,你把包裹交給一個陌生人,一個你從不認識的人將會把你的包裹送達,支付寶,對中國社會最大的改變就是信任”。
(3)游戲
9月26日,阿里成立游戲事業群,繼渠道、發行業務之后,補足游戲生態鏈中自研這一關鍵環節,至此,阿里正式成為騰訊、網易“二霸天下”的移動游戲格局的攪局者。馬云曾經公開表態“餓死也不做游戲”,也表示“我們堅定地認為游戲不能改變中國,中國本來就是獨生子女家庭,孩子們都玩游戲的話,國家將來怎么辦?所以游戲我們一分錢也不投。人家投,我們鼓掌,但我們不做,這是我們的一個原則?!比欢?,面對騰訊農藥一騎絕塵的營收、微信獨占鰲頭的日活,阿里顧不上打臉、仍然出手游戲領域,試圖與騰訊爭奪金字塔的流量、爭奪用戶時間。
(4)視頻
16年12月,阿里文娛啟動“視頻UPGC戰略升級”,采用一站式接入統一開放平臺的模式,多產品平臺流量支持,在視頻領域,和騰訊視頻、百度愛奇藝再一次形成三足鼎立,目的仍然是爭奪用戶時間。
(5)資訊
17年3月,支付寶推出“天天有料”,定位信息流。內容對平臺來說就是生產力,而用戶的使用時長更是一個APP的生命。
2、豐富支付場景
電子支付不考慮時間因素(當前除了大額支付因為要走央行大額結算通道、而有時間限制之外,其他支付場景并不受時間影響),因此,電子支付無非是由地點、人物兩大要素構成,即,支付場景在哪發生、支付給誰。
(1)熟人(線上&線下)
向長輩、領導討個紅包,和同事吃飯aa,父母給個生活費什么的,這些高頻場景都屬于熟人支付。
目前,微信在這個領域是毫無疑問的王者,無論線上、線下。
未來,只要微信在社交領域仍是航母,微信將繼續在這個領域保持領先,而且會越來越領先。因為,現在小孩一二年級就開始接觸手機、微信,通過微信向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要紅包。他們這一代人注定會從微信開始、從紅包開始、從微信零錢支付開始他們的無現金生活體驗,而且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只有微信沒有支付寶的空白期(我外甥今年初一、已有3年微信網齡,用微信和同學聊天,網購是老媽的事,并無支付寶)。
熟人支付,時間站在微信這一邊,無論是越來越年輕的一代還是越來越高齡的人群進入無現金時代。
(2)陌生人(線上&線下)
不與服務掛鉤的單純陌生人之間的支付場景很少,用哪個支付工具都行,也不是支付寶和微信的主戰場。這里不多說。
(3)電商消費(商戶+線上)
在淘寶買件衣服、在咸魚上買張演唱會票、在飛豬上買一張明年的旅行計劃,電商消費,是支付寶的主場,留給其他支付企業的發展機會微乎其微。
(4)O2O/線下消費(商戶+線下)
刷個公交卡、付個打車費、買個早餐、超市買個單,O2O生活消費模式全面覆蓋用戶的衣食住行等各種需求。目前微信和支付寶都在積極布局。短頻快的線下消費,目前正處于超高速增長期,預計將成為未來第三方支付交易規模的新增長點。
(5)機構服務(機構+線上/線下)
機構指的是行政機構、醫療機構、金融機構等。與機構的支付場景,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支付寶的布局都比微信廣得多、深得多。
與商家的支付用一個掃碼就能搞定不同,支付寶與機構的合作,除了支付,更多地整合了阿里集團強大的技術支持能力和數據生態。
如,互聯網+出行
1-3-5(1公里共享單車,3公里公共交通,5公里滴滴打車)。1公里共享單車:相對于微信只支持摩拜(押金不能少),支付寶的“掃一掃騎單車”功能接入了ofo、永安行、小藍、hellobike、funbike、優拜、1步等至少7家共享單車,不用下載應用、打通芝麻信用減免押金、打通金融服務提供騎行保障、打通公益活動騎車種樹。3公里公交交通和5公里滴滴打車:支付寶和微信的布局不分伯仲,戰火覆蓋杭州、武漢、天津、青島、蘇州、深圳、廣州等城市。
除了“1-3-5”,還有一個出行的帶頭大哥——曾經說多了都是淚、現在的國民出行好應用“12306”。12306只支持支付寶不支持微信,如此鐵的情誼起源于2014年支付寶免費幫12306做高并發解決方案,并且取得最高峰PV400億次的顯著成效。
再如,互聯網+金融
這是螞蟻金服護城河最深的一塊業務,螞蟻不僅自己做金融業務,還幫助傳統金融機構提升效率和技術創新。傳統的金融全牌照主要包括:銀行、證券、期貨、保險、基金、信托、租賃這七大業務,目前,集齊七大金融牌照的公司只有中信集團和平安集團,螞蟻目前已布局其中的四項,并且在互聯網金融領域(小貸、P2P、股權眾籌)有著比中信、平安更深厚的群眾基礎和更廣泛的應用。在螞蟻依靠已有牌照開展金融業務之外,螞蟻還有三大ToB端的殺手锏:為解決風險定價問題而生的-芝麻信用、中國最大的面向金融行業的IT解決方案提供商-恒生電子、基于阿里云的性能強、安全性高的獨立云集群-金融云。
支付寶念念不忘的社交,顯然是被微信這個時間殺手逼急了,但奈何在社交領域正面對抗微信,在沒有極大差異性的前提下幾乎不可能;也有可能是因為“支付寶”這三個字本身就限定了人們普遍心智中認為支付寶只是個支付工具、認為“拿著錢包去搞社交”太搞笑、認為“錢包”應該要有金融的安全性、私密性和該有的專業、穩重。反過來,微信做金融,也被大多人詬?。涸谏缃卉浖写嫣噱X不放心、微信轉賬不安全、微信理財不專業。
既然外界已經給螞蟻金服貼上了“錢包”標簽,那么,不如順水推舟,圍繞著“錢”,占領用戶的時間。
- 花錢。事實上,支付寶已經在這方面布局了大量場景,便民服務(生活繳費、快遞、政務、醫療、車主、交通)、購物娛樂、教育公益(螞蟻森林、校園工作、愛心捐贈)、第三方服務,都是幫著用戶在支付寶上花更多的錢。支付寶可以整合這些內容、把精華推薦給用戶,來個消費版的“今日頭條”。這樣一來,那些原本被折疊起來的消費功能就能重新回到用戶的視線,支付寶也能從現在交易的終點回歸起點。
- 省錢。很多人對看不懂“什么值得買”的模式,認為“買東西也要別人教?”,答案是:是的,吃飯都需要教,買東西當然更需要教,本質是基于過剩信息進行二次整理,幫助用戶高效決策。在消費升級時代《如何打造“裝逼”生產力》一文中筆者已經指出,消費升級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信息問題”,是我們的新晉中產階級和偽中產如何通過最小的時間精力金錢投入,來讓自己活得更有個性、品質和逼格,從而獲得更多的社交貨幣和階層身份體驗。那么這個事情支付寶也能做嘛,省錢逼格指南,阿里版的“什么值得買”!
- 賺錢。投資基金保險股票理財,所有投資者教育、所有能生錢的資訊都可以放進來。目前,專注于賺錢的內容客戶端競爭還不算激烈,主要做港美A股、基金的雪球算做得不錯的,其他并沒有特別突出的,主流都是新聞客戶端的某個板塊。
- 借錢。花唄、借唄都是基于信用,但信用和客戶資產多少并沒有線性關系,但如果有一位客戶在螞蟻聚寶上買了1千萬定期、1年后才到期,期間有臨時用錢需求、問你借個幾萬塊,你借不借?支付寶可以打通客戶的資產,以客戶資產為質押、給客戶做質押貸款,同花錢一樣,將原本的交易終點回歸交易起點。
在每種細分業務領域中,信息交流都是標配,如此,也算曲線圓了阿里的社交夢。
3、掃一掃
和微信相比,使用支付寶掃碼,首先不一定有安裝,其次打開還需多出“退出微信-找到支付寶-打開支付寶”這三步。如果幾天沒打開支付寶了,打開時間可能還會比微信長很多。
線下掃碼,支付寶也并不是沒有機會(當然,像杭州這種全城只有支付寶、沒有微信的非市場行為也是個辦法,但很難大規模復制也不是長久之計~)。想想大家傾向于用微信,主要是因為“微信常開–>不用換app就能完成支付–>快”,懶惰是人類文明進步的真正動力!
因此,支付寶還能更快、更方便嗎?
微信線下掃碼步驟有:打開微信-點擊右上角“+”-選擇“掃一掃”-掃碼-輸入支付口令-完成支付,那么,做個大膽的假設,如果支付寶和硬件廠商合作,直接從拍照入口進入支付界面(四步:“點擊拍照快捷操作-選擇支付寶支付-掃碼-輸入支付口令-完成支付”,或,干脆直接定制一個付款快捷操作,即,三步:“點擊支付快捷鍵-掃碼-輸入支付口令-完成支付”),還有誰能快的過支付寶?。?!還有誰?。。∮布蜍浖攀墙稻S攻擊好嗎!
(9月20日,IOS11發布,攝像頭就具有掃描二維碼功能,不過,是跳轉到wap版支付頁面,暫時還不支持吊起應用,暴露了蘋果對流量入口的野心。)
結語
要么提供服務、優化客戶的時間,要么讓客戶上癮、拖住客戶時間。微信用大量無效社交消滅了時間,支付寶可以通過:
- 幫助客戶將時間花在更多有意義的事情上,以完成引流
- 創造更多支付場景、快速獲得服務,以提高支付使用頻率
- 優化支付路徑,以提升支付效率
對商業模式而言,“好產品”的重心已經從能更好地滿足用戶功能需求,轉向能更好地粘住用戶眼球,從更快速地獲取新用戶,轉向能更持久地占據用戶時間——活躍、留存。
對你我來說,保持獨立的思考能力,將越來越成為一項基礎生存技能。想象你的周圍有一群對著你的時間虎視眈眈的資本家,一旦你松懈、一旦你倦怠,他們將爭先恐后地撲上來吞噬你的時間。沒有了時間的你,就像在一場泡沫中,成為了泡沫。
未來,不是一個人可以掌控、預測的,然而自己的未來,就掌控在自己手中。
本文由 @mili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微信支付能用2年時間完成支付寶10年所做的,我覺得有幾個大前提吧:
1. 用戶習慣的培養,而且這種習慣是不可逆的。哪怕是QQ時代,財付通也只能做到防守,不能做到進攻。到了后面用戶習慣養成后,使用產品的門檻(尤其是這種涉及到money的功能)明顯降低。
2. 支付寶不僅是打通了銀行和互聯網系統
3. 微信本身就有關系鏈存在,所以轉賬這種場景發生相對于支付寶容易很多
兩個產品的維度不同,但是目標都是向著對方去發展,想要使產品高頻,社交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覺得微信本身就占有先天的優勢,發展支付,成功未來是必然的。
能加一下微信嘛
miliAmily
就個人而言,支付寶很大的一個吸引我的地方是信用分,所以我平時都會用支付寶去刷信用分。很不明白的一點,微信有這么大用戶群體,為啥不做個信用體系?博主覺得喃?
騰訊有做,做得比較慢吧。8家獲得央行許可開展個人征信業務的機構,其中就有騰訊征信。騰訊不是不想做吧,只是做征信的條件還不是特別成熟。征信數據主要和金融,芝麻信用顯然更近,社交數據,用戶多身份的識別都是個問題,從中挖掘還款意愿、還款能力更難~
強強對決,會彼此促進,對用戶來說都是種貢獻,方便了我們的衣食住行!
請問一下支付場景高低頻的那個表格是依據什么得出的呢
是根據不同關系間的頻次數量級來定的。熟人間支付筆數、線下商戶掃二維碼,日交易筆數的量級是億(文中有提到,微信支付的日交易筆數是6億左右,加上支付寶會更多);線上商戶支付,日交易筆數的量級是千萬;其他場景更低。定義日交易筆數上億次為高頻。
換句話說,你早中晚餐消費的頻次肯定比淘寶購物高
最后這個與硬件結合的支付方案沒看懂,也沒想到很棒的方案。不過在花錢方面吸引用戶時間卻有個矛盾點,花錢我們基于用戶體驗考慮的應該是節省用戶時間,并且花錢行為或者其他金融行為支付最多網卡一些用一分鐘,這種場景下與你說的在花錢行為中吸引用戶提高使用時間是否存在悖論?
創造更多的支付場景,將支付流程變得更高效。這個思路是沒錯的
和硬件結合:當相機對著這張二維碼的時候,不用我們點擊相機按鈕,系統自動識別出是一個網站的二維碼,接下來提示讓自帶的Safari瀏覽單打開這個網站的提示框,如圖所示。
一個社交軟件,一個純金融支付軟件,大錢放支付寶更安心,小錢高頻微信更方便,他倆的確不是一個維度,但是完全沒有沖突
吹逼,微信靠支付就想干掉支付寶?一群打工的比得過馬云的遠見?呵呵了,沒有騰訊平臺你們能做什么?
??????
支付寶如果線下掃碼支付不做補貼的話,遲早會被微信超越;但是支付寶線下掃碼只是其一小部分,支付寶的真正價值還是提供給用戶各個層次及層面的服務
請問下,支付寶30.7%到底是2017年還是2016年的份額呢?(文章中支付寶2017的份額是43.3%,圖片中是30.7%)
支付寶市場份額,2016Q1是43.3%,2017Q1是30.7%。粗心~已修改,感謝提醒!
寫的很好,謝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