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銅:如何打破知識的囚籠?
我們以為自己學了很多,但其實我們被我們已學的知識所束縛。
我在浙江大學心理系讀了九年,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堂課是大二的時候,有一位心理學教授,他一見到我們就說,他其實不懂心理學。當時在場的同學們都很詫異,感到不可思議,這句話一直埋在我的腦海里,揮之不去。
后來我讀了心理學博士,學了很多心理學理論,看了很多心理學論文,才跟那位教授一樣,感同身受,覺得自己不懂心理學。畢業后參加工作在解決現實中的很多難題時,我發現自己越來越不懂心理學。
心理學有一套自圓其說的語言系統,當它跟現實世界對接時,會有很多模糊的環節,會包含很多未知的東西。我開始懷疑,我真的懂心理學嗎?我到底懂了多少心理學?
第二件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事情發生在博士畢業后。那時,我在華為的一個用戶體驗部門做用戶研究,我其中的一項工作是和設計師討論創新產品的概念設計,正在做的一個項目是華為的至真系統,它是模仿思科的網真系統來做的。
思科的網真系統是一個遠程會議系統,遠程開會的人在電視中的成像會跟現實中的人像呈1:1大小,且雙方會有面對面眼神溝通,就像真的在一起開會一樣,是個很棒的設計。
但是華為想打敗思科,去創造一個更好的設計,所以我跟設計師們一起討論,我們有沒有可能去創造一個新的系統,打敗現有的設計。
我查了很多資料、論文、專利,我跟設計師們不斷碰撞出很多新想法,但真正阻礙我們的是,我們真的不知道這些創新的想法,在未來真實的市場競爭中,有多大的成功概率!
后來,我在做到一半時退出了這個項目,但這個經歷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因為我第一次深刻體會到,即便對這件事情我掌握了跟它有關的全部理論知識,但我仍不知道該怎么做。
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第三件事并不是我自己親身經歷的,而是我之前在網上看到的一個關于摩拜單車創始人胡瑋煒創業的視頻。
視頻里說,摩拜單車誕生之前,胡瑋煒參加了一個會議,她跟幾個天使投資人和工業設計師聊天,一起討論創業的點子,當時有人提出,能不能做一個共享的自行車,大家可以自由借、自由還。
這個點子剛出來時,大家都很興奮,說這個想法太好了!但隨著討論的逐步深入,談到很多具體的細節,就有很多人說,這個事情太難了,做不到。
特別是那些專業的工程師、設計師,有人說,這個車怎么防盜?城市那么大,我把這些車布點在什么地方?車壞了如何維修?專業評估時提出的了很多問題,大家覺得不好解決,事情不靠譜,他們便退出了這個項目。
只有胡瑋煒一個人覺得這件事是可以做的,所以她成了摩拜單車的創始人。胡瑋煒之是一名汽車行業的記者,她既不是設計師也不是工程師,但她直覺地認為這件事情是可以做的。
知識和經驗是一個囚籠
研究了幾十年心理學的教授說他不懂心理學,研讀了9年心理學的我漸漸理解了教授的「不懂」。
針對項目搜集了大量知識,經過了大量研討,反而不知道怎么繼續怎么評估。
專業的工程師設計師對共享單車的錯誤判斷,讓他們錯過了一次極佳的機會……
這些事實告訴我們,知識和經驗可能是一個囚籠。你學得越多,你反而會越無知。
哲學家蘇格拉底也說過:我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己的無知。我突然理解了這句話的內涵。
大多數人他不會認為自己一無所知,他看世界用的是一種叫“地心說”的方式。
每個人都掌握了極為有限的已知,再用這些極為有限的已知去看待這個世界,評判他人。
但這個評判很可能是錯的,但是我們被自己有限的已知所局限,不知道它是錯的,這其實是很可怕的。
我們如何來打破“地心說”的認知方式呢?
首先,我們得承認自己的無知。
一個真正知道自己無知的人,他才能看到一個廣袤無際的未知世界。
一直困擾我的三個問題
這幾年,我一直圍繞著三個問題進行思考、學習和寫作:
- 最好的學習方法是什么?
- 最好的思維方法是什么?
- 最好的創新方法是什么?
從理論上講,這三個問題都從屬于心理學的范疇,是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所以一開始我想到的是,能不能從心理學浩如煙海的學術論文里去尋找答案。
我看了很多論文,但我發現,那些做科研的人也被局限,他們的研究方法、邏輯和思路實際上都非常固化。
在既有的一個囚籠里做事情,即使他們很聰明,很厲害,但他們未必能看到這個問題的全貌。于是我就想,還有什么方式、渠道可以讓我更好地去解答這幾個問題。
我嘗試從源頭思考這個問題,知識的全貌是什么?
我認為,知識可以分為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
理論知識是我們絕大多數人從小接受的系統教育中學到的知識。
實踐知識則是沒有完全被記載在書本中,由大量的實踐經驗積累出來的知識。這些知識很重要、很有用,但在我們傳統的教育之外,并不容易被找到,但它們卻是回答那三個問題的關鍵。
所以,我的學習重心就放在了我該怎樣去找到那些隱藏的、基于實踐得到的知識?
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一位墨西哥建筑系的學生,他叫里卡多,他23歲的時候非常幸運地見到了當時德高望重的一位建筑設計大師,包豪斯學校的創始人格羅皮烏斯。
然后,這位里卡多就去問格羅皮烏斯,學好建筑的最好方法是什么?格羅皮烏斯的回答出人意料,他說,最好的方法就是盡可能多的去旅行。
這位年輕的建筑系學生聽從了偶像的建議,真的就是到處去旅行了,最后他真的成了一位非常出色的建筑設計大師。
為什么學習建筑最好的方法是旅行?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一個建筑系的學生,他如果光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課,通過一個固定的視角去了解建筑,了解到的建筑信息其實是非常小的一部分。
但旅行則不一樣,到實地去看建筑,可以360°無死角的去觀察,可以去感受建筑和當地的氣候、文化如何巧妙融合,可以去撫摸每一塊磚,測量每一個完美的細節。
格羅皮烏斯的一句話影響了這位墨西哥年輕人的一生,使他成為了一位建筑學的大師。而這些,是在一個理論體系之外,基于實踐的一個重要的知識碎片。
所以,打破知識經驗囚籠的另一個方法,是學習理論知識體系之外的重要實踐知識。
一個人的價值及核心競爭力
但學習并不是我們的終極目的,我們終極目的是什么?是要把一件事情做好。一個人的價值及核心競爭力體現在他能不能把一件事情做好。
知識是我們做事需要使用的中介、工具和素材。
那我們怎么樣利用知識去把一件事情做好呢?
第一個方法是遷移。以摩拜為例,摩拜剛開始做的時候,追求的是更多的人使用,盡可能少的維修。
胡瑋煒想,傳統的自行車鏈條設計很容易壞,她就把汽車的設計遷移到自行車里,徹底將鏈條拿掉,變成一種軸傳動的幅輪轂,不充氣、實心的,跟汽車輪胎一樣,這樣的做法在自行車里是一個完全顛覆式的創新。
這個創新的好處是,它能夠做到免維護,這就是知識遷移的作用。
在這個例子里面,我們要注意的是,胡瑋煒雖然不是一個專業的工程師,但卻運用了很多汽車方面的專業知識,將自行車輪胎做了創新。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當我們要解決一個難題時,我們往往受限于原有的思考框架,如果你可以把原來那個框架完全打破,你就能把難題給解決。
第二個方法是調參。調參跟數據分析很像,就是調取做事過程中一系列中的參數,從中找到最佳策略。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你知道怎么做面包嗎?這個問題看起來很簡單,你搜索一下,幾分鐘你就能知道怎么做一個面包。
但是如果我換一個問題,問你知道怎么樣做一款世界上最好吃的面包嗎?你可能就不知道了。
做一款世界上最好吃的面包,最關鍵就是參數。
做面包的過程中有一系列的參數,比如說面粉、水、酵母的配比,所選的面粉,烤箱的溫度,發酵的時間,你只有把這一系列參數調到最優,你才可能做出最好吃的面包,而這一系列最優的參數沒有人能告訴你,唯一的方法就是進行大量的實驗。
通過大量的實驗去反復地調參,最后找到一個最優參數,最終知道做出世界上最好吃的面包的參數是什么。
第三個方法就是積木化。我越來越深刻地感受到以后的知識是一個積木化、解耦合、扁平化、可自由拼搭的。
什么意思?什么叫扁平化?什么叫解耦合?在我們傳統的教育體系里,知識階梯式的,你必須先學完這個概念,才能學下一個概念。
但是現在,知識是積木化的。我們學這個知識,可以把前置知識扔掉,就直接去學另一塊“知識積木”。我們不必每一種知識都進行系統化的學習,而是學習知識塊,然后隨意組合,找到做事的最佳方法。
這時候你也許會問,積木化的學習難道不會讓知識體系雜亂無章么?
未來學習者的知識體系
不,我們別忘了我們討論的前提,在學校知識積木前,我們每個人都接受了很多年的系統的學習,就像蓋房子一樣,我們已經具備了地基。
在我看來,未來學習者的知識體系會有以下特點:
第一,標準的知識系統將不復存在,一個追求精進的人的知識系統必定是尋求差異性。
傳統教育中一個班級里的學生的知識系統是雷同的,但脫離教育體系后,個體的學習是非常個性化的,差異化會越來越明顯。
每一個人的知識體系應該都是不一樣的,而且你的不一樣程度越高,你的競爭力就越強。
第二,理論和實踐的界限將變得模糊。幾十年前理論和實踐是分開的,但現在的趨勢說,我們今天學了一個理論,明天就拿去用,在學和用的過程中形成一個循環,再反復去迭代。
所以,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的邊界也變得模糊了,如果你的理論和實踐循環在非??焖俚氐?,那你肯定也會越來越強。
第三,學科的界限不復存在。在以前,一個知識屬于什么學科它是非常明確的,但在今天,一個知識屬于什么學科,它是不明確的。商業上的很多問題,會同時涉及到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美學等各種學科。
知識就是在不斷的交叉,不斷的組合,然后再不斷的分化。
這是一個終身學習的時代,我們需要承認自己的無知,然后擁抱廣闊無垠的未知世界。我們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絕不能忽略重要的隱藏在各種場景下的實踐知識。
我們應該學會遷移、調參、積木化的方法,運用知識來解決問題,把事情做好。同時,跨學科、跨領域的學習才能更好的構建面向未來的知識體系。
作者:采銅
來源:微信公眾號:混沌大學北京分社
本文由 @混沌大學北京分社 授權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CC0協議
作者的觀點深有同感,我第一次認識到知識的負面作用是在大學時讀到一本書《反脆弱》,這本書給我帶來很多認知上的改變,作者的某些觀點在里面有很深刻和系統的講解。目前我正在讀第二遍。
也
一
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