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詛咒」的匿名社交,為何又成了 Facebook 眼中的未來新寵?

3 評論 5055 瀏覽 10 收藏 12 分鐘

與其說「匿名社交」是一個受詛咒的產品思路,倒不如說其實過往的匿名社交產品都陷入了「匿名 UGC」的困局當中。與之相比,TBH 正好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路。

在 Instagram 和 Whatsapp 之后,Facebook 昨天又出手收購了一款社交工具,而這一次的主角換成了曾經備受爭議的「匿名社交」。

這款叫做「TBH」的社交軟件就是被 Facebook 看重的社交潛力股,在周一 Facebook 宣布完成對其之后并未公布具體金額,不過跟 Instagram 和 Whatsapp 的交易一樣,被收購的 TBH 將繼續保持其原先的運作模式。而 Facebook 的一位發言人透露,TBH 和 Facebook 有著相同的目標,就是建立可以讓人們在上面分享進而拉近彼此距離的社區。

TBH 在今年夏天推出后快速成為了美國青少年的社交新寵,短短時間橫掃了美國中學校園。這款剛剛露出苗頭的社交「新貴」之所以特別,正是因為它是一款有些與眾不同的匿名社交產品。

3 天「攻陷」3000 所學校,6 周「狂掃」200 萬用戶

就像每一個童話的開頭,這個快破產的小團隊依靠 TBH 這款 App 用 3 天時間「橫掃」了格魯吉亞的 3000 所學校,用戶增長快的讓他們都來不及換服務器。

制作 TBH 的是一家名叫 Midnight Labs(午夜實驗室)的小公司,位于加利福尼亞州奧克蘭。午夜實驗室之前曾跌跌撞撞撐了五年時間,大部分產品都是失敗的社交應用,而公司也幾乎面臨破產,不過「TBH」成為了一切的轉折。

TBH 是英文「To be honest」的縮寫,意思就是我們口頭常用的「老實說」。他的社交機制很多國內用戶并不會陌生,因為它有些類似我們國內的「朋友印象」。

首先,給你一個關于你和你朋友的問題(比如:你最親近的人),然后列出你注冊了這個 App 的朋友,你必須選擇其中一個作為答案。而被選擇的朋友則會收到一條信息提示的「一個男孩/女孩選擇你作為 XXXX 問題的答案」,你并不會知道是誰選擇的。

這種新奇的社交方式搭配上制作公司激勵分享的機制,很快這種最先在格魯吉亞的一所高中發起的活動就依靠關系鏈開始瘋狂傳播,短短 3 天時間格魯吉亞的 3000 所學校就都被這款 App 給「攻陷」了。

創始團隊自然也沒想到會造成如此轟動,他們的準備明顯已經跟不上他們 App 的蔓延速度,短短 6 周時間就擁有了 200 萬用戶,這讓他們的服務器帶寬和技術支持早已達到了極限。于是,TBH不得不放慢腳步,開始從美國一個一個州逐漸開放,所以出現了很多網友在網上「質問」什么時候才在自己的州開放,不過目前 TBH 已經支持超過 35 個州,并且在不斷開放。

目前 THB 僅有 iOS 版,安卓版也仍在路上,初創團隊面對這樣的爆發式增長始料未及,從早已捉襟見肘的技術支持上也能看出一二。

匿名社交,被「詛咒」的產品思路

曾經匿名社交的標志性公司 Secret 只用了 9 個月就完成了估值 1 億美元,被外界普遍看好,然后又過了 9 個月 Secret 暴斃,黯然退場。

其實匿名社交這條路上從不缺乏明星產品,無論是 Secret 還是 Whisper、 Yik Yak,又或者是國內的無秘、吐司、烏鴉等等,這些曾今引發過轟動的匿名社交應用都不約而同的在一段時間之后淪為了謠言和誹謗的集散地。

這其中最近也最鮮明的例子莫過于曾登頂 App Store 免費榜、社交榜的阿拉伯匿名社交應用 Sarahah。和 Facebook 這次收購的 TBH 一樣,通過匿名接發消息和轉發誘導機制,Sarahah 很快躥紅,并且在青少年間快速流行起來。但用戶的爆發也很快引發了這款匿名社交應用的網絡欺凌現象,各種惡意言論和謠言開始充斥。

沒有了現實身份的束縛,用戶容易變得不克制,不需要負責的言論自由是一件很容易失控的事,這也成為了匿名社交產品的原罪。

匿名社交產品從一開始就是伴隨著爭議誕生的,在早期利用人性對窺私、惡意造謠等部分陰暗的心理需求,獲得爆炸性的用戶增長。而在后期又無法很好的處理這種制度所帶來的負面效應,因為這種匿名制度大多具有著不可逆的屬性,一旦開放,再想重新設定門檻或嚴格控制內容的話,不可避免的要承擔用戶流失的風險。于是,匿名社交產品往往很容易在爆火之后緊接著就是內容環境的崩壞,Secret 是這樣,國產的「無秘」也是這樣。

還記得 2014 年因為 Secret 的成功,海內外的互聯網圈瞬間掀起了一場關于「匿名社交」的熱潮,無數人看好匿名社交,眾多創業者也大談「匿名社交」將成為社交網絡的下一片紅?!?/p>

可惜還沒等匿名社交的浪潮都拍到岸上,這片「未來的紅?!咕统闪恕干缃凰篮!?。

「關系鏈膨脹和人類本性回歸的必然結果」、「關系鏈領域往縱向發展的必然產物」、「匿名社交的終極意義就連接本我的人與人」……

這時再回頭看彼時唱多匿名社交的觀點,總會顯得有些滑稽。加上近年來在匿名社交上不斷涌現的網絡霸凌、惡意造謠、流言集散地等的「反面案例」,鮮有依靠匿名社交而生存下來的產品。

似乎,匿名社交真的成了一個「被詛咒」的產品思路,而就在這時候,Facebook 卻在這么早期就果斷收購了這樣一家從「匿名」切入的社交產品,或者 TBH 身上的確有些不太一樣的地方。

匿名社交的解藥

TBH 通過強行控制用戶接受和發送的內容,簡單粗暴的避開了因為匿名而催生的人性陰暗。

「如何引導健康向上的內容并獲取持續的用戶活躍度」,這是始終橫亙在匿名社交產品面前的問題,不過貌似 TBH 在這件事上目前為止做的還算不錯。在接受 BuzzFeed 的采訪的時候 TBH 的創始團隊就曾表示,TBH 很好的吸取了之前產品的教訓,從一開始就嚴格控制了產品的內容走向。在 TBH 的使用模式里,用戶并不能像 Sarahah 或 YikYak 那樣自由的輸入任何內容,而是只能回答應用程序產生的問題。TBH 對于這些問題具有絕對的把控權,也就是說用戶在這款應用上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給出的既定的朋友中做出對應問題的選擇,在這樣顯得「不自由」的設定中,沒有「失控」的內容呈現,所有點對點呈現的「匿名」內容都是受控的。

并且,這款 App 真正吸引人的地方也并不是像以往那樣通過匿名表達「勾起」人陰暗心理的方式來吸引用戶,而是依靠可控的「言論」來提供給用戶一個匿名向朋友大膽表達情感的渠道,也就是說,TBH 能夠快速成長的關鍵在于它是一款幫助人們大方表達正面情感的工具,而不再是以往的匿名類產品情緒垃圾站的路數。

就像 Facebook 發言人說的那樣,TBH 和 Facebook 有著相同的目標,他們都能建立可以讓人們在上面分享進而拉近彼此距離的社區,而在拉近距離這件事上,TBH 甚至比 Facebook 擁有更多的可能性。

與其說「匿名社交」是一個受詛咒的產品思路,倒不如說其實過往的匿名社交產品都陷入了「匿名 UGC」的困局當中,這樣的產品一開始總會獲得熱鬧的假象,而與之對應的內容的崩壞同樣會很快到來。與之相比,TBH 正好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路。

「匿名的正向情緒表達」,或許這才是一條匿名社交產品能真正走的長遠的道路。

 

作者:早優夫斯基

來源:http://www.geekpark.net/news/223070

本文由 @極客公園 授權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CC0協議

作者:叢文蕾;公眾號:窄播(ID:exact-interaction)

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t7JE8sBw3hw4e4Xv23OWsg

本文由 @窄播 授權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前兩年看過一個韓國綜藝節目,主角是張根碩和匿名朋友的互動,玩法和這個基本一致。。。怎么解釋,哈哈哈

    來自北京 回復
  2. 這文章看起來像是轉載的呀

    來自浙江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