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付費們,正在導致個人素質的兩極分化
知識焦慮癥當然不好,但若與未來真的被淘汰相比呢?
最近一年多,隨著知乎、得到、分答等平臺的持續火熱,知識付費的概念刷爆互聯網,引發了大眾的興趣。但本文不想再將眼光局限于諸如:知識付費產品是不是騙局、知乎究竟應該怎樣盈利等頻繁被探討話題。希望通過另外一個視角,去審視知識付費、知識平臺的出現究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怎樣的改變。
首先亮出筆者的觀點:知識付費類產品的發展、去中心化知識協作平臺的崛起,其實是升級了我們在學習場景中的“基礎設施”、提高了我們學習的內在動機,正在加劇個人素質的兩極分化。
筆者最近一直在自省的想法,分享給大家共勉:知識焦慮癥當然不好,與未來真的被淘汰相比呢?
OK,開始正文前先簡單解釋下這個觀點容易引起爭議的地方:
知識付費和知識分享平臺不會讓知識變得“更好掌握”,付費不能幫你努力、幫你思考,能否學好、學成,關鍵在于學習者自身
知識付費和知識分享平臺不會縮短你掌握知識的時間,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思考、而不是背誦,你背下的知識還是別人的,只有自己思考得來的、才是自己的
既然知識付費和知識分享平臺既不能降低知識學習的難度、又不能縮短知識學習的時間,那為什么筆者還要說它們正在加劇個人素質的兩極分化呢?下面我們來慢慢分析。
我們從知識付費產品說起,這類產品的用戶大體分為兩類:
- 真正有學習欲望、自我驅動的用戶
- 因為看旁人學、害怕自己落伍,跟風消費的用戶
對于后者,可能在知識付費類產品上付出的金錢和時間都不會有太大的收獲,建議首先仔細思考為什么而學。
其實筆者也經歷過這個階段,盲目的投入金錢和時間、訂閱了大量知識產品,但冷靜過后發現自己并沒有因此提高能力。
而對于前者,也就是真正有學習需求、具備自我驅動力的那部分用戶來說,知識付費類產品確確實實聚焦了他們的一個痛點:面對互聯網時代海量的信息,到底該如何選擇?
當面對過多的選擇時,我們的滿足感一定會下降,因為我們經常會在事后為自己做出的選擇后悔。也就是心理學里提到的,機會成本使得我們會不自覺關注被放棄的選項,這不僅使得選擇的過程更加糾結,還會影響我們的心情,進而使得被選擇的選項在對比之下好像沒那么好了。
我想很多用戶都會有過這樣的體驗,計劃讀一本書,但沒有明確想看的內容。于是首先根據興趣選擇一個想了解的領域(例如“管理學”)。之后到社區里去翻書評、找推薦,或者到電商平臺搜索書目和書評,最后越研究越糾結,被海量的信息徹底搞崩潰,甚至可能干脆不看了……
讓人糾結到崩潰的海量選擇
而知識付費類產品恰好聚焦到這個痛點,給你看似更簡單、更好的選擇。
之所以用“聚焦”而不是“解決”,是因為“如何選擇”這個問題的結果無法被量化、衡量。同樣訂閱一個知識付費產品的專欄,可能解決了你的問題,我卻覺得一無所獲。但不可否認的是,在一個信息過載的時代,這種“減法”是具備吸引力的,哪怕可能只是“看起來”更好的選擇。
回到筆者的觀點,之所以說“正在加劇個人素質的兩極分化”,是因為知識付費類平臺真實的升級了我們學習必備的“基礎設施”。能否學會、學好的關鍵點在學習者自身,這點毋庸置疑,但同樣的,在更好的“基礎設施”上學習可以大概率的提高效率,也是必然的。
我們可以簡單回顧下筆者所說的“學習基礎設施”的演進過程:
隨時代演進的學習基礎設施
簡單說,互聯網出現前的時代,我們學習的基礎設施可以用匱乏來形容,嚴重受到空間和時間的影響。空間上,書籍和期刊都會受到國界的限制,很多國外的優秀知識讀物很難在國內找到;時間上,即便國內出版社選擇引入優秀的國外作品,也要受到翻譯的影響,造成很大的時間滯后。
而在互聯時代到來后,這兩個問題被接近完美的解決了,大量的知識突破了空間和時間的限制被快速傳播,可以說只有你不想學的、沒有你找不到的。相應的,我們在學習過程中的痛點逐漸演變為前文提到的:如何找到更好的?究竟要怎么選擇?
所謂“只有你不想學的、沒有你找不到的”,指的是一般的知識信息,并非特別前沿、深奧的內容。
之所以用“接近完美”解決,主要是在時間維度,互聯網上能和國際同步的查詢很多資料,但并沒有解決翻譯的問題。
再到現在,隨著的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智能手機、移動支付手段等其它技術的整體升級,終于催生出了知識付費類產品,雖然不能完美解決我們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選擇難題,但終歸是給出了一種以“減法”為主的解決方案。這無疑是再一次升級了我們學習的基礎設施。
同樣的個體,在更好的基礎設施上學習、大概率會提高效率。
談過了知識付費類產品升級了我們學習的基礎設施這個觀點后,我們繼續來聊聊“去中心化知識協作平臺”的崛起為什么也會對加劇個人素質的兩級分化起到助推作用。
提到“去中心化”這個概念,我們就必須首先了解何為“中心化”,之后才能看清它們之間的區別是什么樣的。
所謂“中心化”的概念,網絡上有很多概念釋義,有的說的很深邃,在這里我們用一種簡單的方式形容 —?可以想象為類似傳統媒體的組織架構。由報社、電視臺等機構雇傭具備專業素質的員工,制作各種媒體內容、并通過他們自己的報紙、電視臺等平臺分發出去。在這一場景下,傳統媒體機構就是一個中心化的組織,他們具備“發聲”的權利;而廣大用戶則是內容的接收者,只有接收的權利。這是一種“一對多”的傳播模式,對于發聲者的門檻限定很高,普通用戶很難加入到這個群體中,僅持有少量的選擇權:可以選擇不看內容、但不能選擇改變內容。
而“去中心化”的概念又為什么會產生呢?還是離不開互聯網的發展,它讓信息的流動由單向變成了雙向,用戶既可以是內容的消費者、也可以是內容的生產者,并且,互聯網是開放的架構,不屬于任何一家公司或機構。這使得人們在網絡中具備了平等“發聲”的權利,每個人都可以在諸如博客、微博等平臺上發表自己的意見、感想。
當普通用戶擁有了“發聲”的資格后會引發什么后果呢?內在動機對人們的驅動力大幅提高!
所謂“內在動機”,簡單說就是:興趣驅動的、不以賺錢為目的的行為。說白了就是你在工作之余的各種興趣愛好。比如你喜歡攝影,這個愛好不是你的職業、也不會為你帶來財富方面的增加。在去中心化協作平臺誕生以前,這種工作之余的個人興趣很容易成為“三分鐘熱乎氣”,能夠持之以恒堅持下來的人并不多。
因為你的內在動機雖然可以由興趣來驅動,但想要長時間保持卻很困難。還拿攝影的例子來說,思考這樣一組情景:你周末起個大早,翻山越嶺登上香山頂峰,精心拍攝了一組風景照,自己喜歡的不得了,覺得是你攝影領域的巔峰之作,然后興沖沖的拿給身邊的親朋友好欣賞,結果大家對攝影并沒有特別的興趣,完全 get 不到你的興奮點,不知道你在美什么……
我們大多數人其實都對反饋有很強烈的需求,特別是在情緒激烈的狀態下。比如上文攝影的例子,你興致勃勃的和人分享你的得意之作,結果卻感覺雞同鴨講,完全得不到反饋,這樣會很容易造成我們的失落、沮喪感,甚至陷入一種自我懷疑的情緒中。時間一久,自然就對這個興趣提不起多大心思了。
同樣的例子如果放在當下這個時代會是怎樣的發展呢?你可以將你的得意照片上傳到各種社區平臺上,輕而易舉的找到同道中人。大家會七嘴八舌和你探討作品的優缺點,不論是正面的評價、還是負面的批評,都會讓你覺得意猶未盡,如果這時候再有幾個人打賞你點小錢,是不是就更有成就感了呢?
這種分享、反饋一體化的社區機制能夠增加參與者對于興趣的持續時間,慢慢養成習慣。由一時興起、發展為真正的愛好,甚至有機會未來在該領域做出更大的成就。
網絡文學的興起,催生出了眾多收入媲美傳統作家的網絡寫手
很多草根出身的網紅,獲得了專業偶像都不具備的關注度
基礎學習設施的升級、內在驅動力的提高,形成了一套:由興趣驅動學習、因分享反饋驅動思考,最終帶來了切實提高的良性學習體系循環。
如果說對于學習提高擁有強烈欲望的用戶占據了天枰的一側,那么另一端則是被同樣升級了基礎設施的“泛娛樂”光芒照耀的用戶群體。
開篇的時候筆者強調過,學習、學好的關鍵點在于學習者自身。無論是知識付費、還是分享平臺,都只是輔助選項,無法起到決定性作用。而“學習”這一驅動力,天然會受到“放松、休閑、娛樂”等欲望的影響。
筆者其實也更喜歡娛樂、喜歡放松,但是客觀講,在時間總量不可變的前提下,你在娛樂上花費的時間越多、你學習的時間自然就越少。相比于學習要付出的艱辛和努力,娛樂是我們大多數人更感興趣的話題、是更能夠吸引我們的?;ヂ摼W平臺對任何產業都是平等的,既然能升級學習領域的“基礎設施”,自然也能提高娛樂產業的魅力。
老規矩,首先通過思維導圖回顧下隨時代漸進的娛樂方式:
隨時代演進的娛樂方式
通過上圖可以看出,我們的日常娛樂方式,正在由電視為主導的傳統媒體平臺、逐步發展為網絡(移動互聯網)為主導的新媒體平臺,這個發展趨勢與上文中分析的學習平臺演進基本是一致的。從看電視劇發展為看網劇、從看電視綜藝發展為看網絡綜藝,名稱上看起來差不多,但在內容呈現方式上還是有很大的不同。
- 數量上:網絡上的娛樂內容是海量的,并且擁有不受國界限制、與國際同步觀看的優勢
- 差異性上:各種小眾的、長尾的內容呈現,用戶的選擇權更大,能夠吸引不同個性的用戶
- 互動性:與偶像、明星的交流變得比以往更加容易,可以更方便的關注自家偶像明星的動態
筆者對于文娛產業的了解并不夠深入,但可以確定的是網絡對于文娛產業的升級是更加全面、精致的。因為相比于“知識學習領域”,“文娛產業”吸引的用戶量更加龐大,其相應的商業價值自然更高。
天枰的一端是學習效率越發提高的用戶、另一端是被文娛產業越發吸引的用戶,兩極分化怎能不加劇。
最后再次與大家共勉:知識焦慮癥當然不好,與未來真的被淘汰相比呢?
作者:袁嘯
鏈接:http://www.jianshu.com/p/a9ba29a7416f
本文由 @袁嘯 授權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CC0協議
深度好文,從表層到到深層地分析了知識付費用戶為什么會接受這種模式,這種模式會導致怎樣的現象。能運用到心理學分析,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