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跨界打劫,傳統企業是如何集體雪崩的?
在互聯網逐漸成為基礎設施,傳統企業的發展越來越無力。而在互聯網的降維打擊之下,傳統企業是如何雪崩的?這篇文章,為你解讀。
2015年,傳統企業迎來倒閉潮,2016年大批“互聯網+”企業也紛紛陣亡,在這個傳統與互聯網+的新舊之交,我們知道,是信息技術讓這個世界重新洗牌,可是,互聯網到底是如何跨界打劫,讓傳統企業集體雪崩的?
這就有必要引入一個爆款詞匯了——降維打擊。
一、降維攻擊:毀滅你卻與你無關
2006年的時候,出了一本小說,如今火遍大江南北,作者因之成為亞洲第一個雨果獎得主,書籍也被馬化騰、周鴻祎等千萬人精心品讀、到處傳唱。這個小說就是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三體》。
在《三體》一書中,劉慈欣最早使用“降維打擊”一詞,后來“降維攻擊”四個字被廣泛引用、越傳越廣,在商界也成了一個高度概括的熱門詞匯,表示一種調整維度的戰略打法,而且是降維打法。
這種降維打法,它可以讓不具有明顯優勢的企業,邊緣崛起、挑戰商業強敵;可以讓新興企業專注于創意和情感,打敗供應鏈體系;可以拋開一切束縛,專心做一款小而爆款的產品;降維攻擊,似乎無往而不利。
那么為什么如此強悍呢?
因為在商戰中,降維意味著企業把競爭對手的優勢降為零,再拿自己的長處去和人拼,就像田忌賽馬一樣,就像八路拿著大刀去砍殺機關槍沒有子彈的鬼子一樣。在更低維度的競爭模式中,對手只會無所適從,最終被戰敗。
如何戰敗的呢?答曰毀滅你卻與你無關。
傳統企業的競爭力,可以體現在若干個維度,比如專利技術、成本優勢、管理優勢、人才優勢、地域優勢等,但是互聯網企業,它可以主動將這些所有維度的競爭力降為零,再重新建立一個競爭維度。
它就不和你拼硬件、拼供應鏈等,它拼流量、拼用戶體驗、拼設計、拼運營,它去掉你那些維度,你卻沒有它的維度,輕松毀滅你,還與你無關。
舉一個例子。我們活在一個四維空間:三維立體空間,外加一個時間。但是想像一下,突然有一個小時,整個世界都變成三維了,就像電影那樣,所有人都靜止了,空間也不流動了。
此時,只有你一個人,你的時間繼續流動,那么,你是不是就可以抓到空中的子彈、吃光別人的爆米花、接住快要掉落的文件夾,你可以做所有想做的事情……,而且等時間重新恢復的時候,沒有人知道發生了什么。
二、降維攻擊:3種常見打法
我們都知道,傳統企業的競爭力大概有這么些緯度:核心技術、成本優勢、管理優勢、人才優勢等,優勢越多,長坂越長,越容易給其他企業以打擊。
在傳統商站中,拼的是大而全、長而全,但降維打擊則講究側翼突擊,通常體現在3大方面,以低價對抗高價;免費對抗收費;簡單戰勝繁瑣。
- 首先,跨緯度整合資源、低價對抗高價。比如,傳統牛肉面館的經營中,競爭維度主要是兩個:面好吃、地段好。但當互聯網這個維度引入之后,“互聯網+牛肉面館”就有了第三個維度——線上曝光,這個渠道可以實現幾何倍數的流量,那就完全可以忽略地段了,把鋪面錢省下來、成本降下去、裝修搞上去、周星馳那樣的廚神多請幾個、收費再降低些,盈利反而更高了。
- 其次,以免費對抗收費、以附加產品盈利。假如還是兩家面館進行競爭,傳統的面館面錢不菲,20塊錢一碗,窮屌絲如我自然吃不起,但是新興面館不收費,免費吃,裝潢設計還雅致,那么屌絲如我、高富帥如你都會去他家的。客流量上去了,他丫就開始在店里搞展覽、賣鮮花、給你和白富美搞地下組織收點會費,那它既有流量、又能跨界、多重收刮、自成生態,估值漲一個億是不是很正常呢老鐵。
- 再者,加減乘法,以簡單戰勝繁瑣。降維打擊通常有一個方法,就是先做加法、再做減法、再做乘法,蘋果是這樣干的、小米是這樣干的、騰訊是這樣干的、360是這樣干的,后來很多人也都是這樣干的。
舉個例子:
比如一個工作崗位,現有2名應聘者,其中一名是我:一個二維生物,工作技能強、學歷211。而另一位呢,卻是你這個坑爹的3維生物,工作技能和我一樣強,學歷也是211,但是你丫還曾經在另一家企業當過高管,主持過跨國項目。
那二維如我,怎么競爭得過你?
你這個三維生物,所用的打法就是加減乘法,先讓自己在每個方面的長板很長,這是做了加法;然后你丫腦子wa ta了,放著500強公司不去,偏要來一個小公司和我搶飯碗,做一個普通小職員,這是做減法;你在做普通職員的過程中,把以往的所有經驗、經歷全部累加起來,放在工作上的某一個點上,實施重點突破,這是做乘法。
三、傳統企業,請接受跨界打劫
所以說,互聯網從另一個維度的全新技術引入,將傳統企業的所有競爭力都降為零了,比如營銷管理、產品周期、中介、毛利率、庫存、渠道等等,而同時又把互聯網最擅長的鏈接客戶、情感服務放大到極致,那么傳統企業,請脫了褲子,睡在床上,接受這場入門打劫。
首先,中介的消失是大勢所趨;其次,消費者更關注情感體驗、產品的審美意識;再者,去中心化時代,每個手機端的人都可以互聯;再再者,地域這個維度非常不重要;最后,社群肩負企業重任,在未來社會發揮越發巨大的作用。
首先,中介消失必成必然。你肯定有所感覺,現在做人才推薦的獵頭公司越來越難以開展業務,而且不只是他們家難,未來隨著互聯網的完善,房產保險等業務中介、供應鏈中介、服務鏈中介等中介,絕大多數都必將消失,哀鴻遍野(不過不用擔心,不會全部消失)。
其次,消費者更關注情感體驗和產品的審美意識。市面上生產安全套的企業應該還是很多的,但是人們都覺得杜蕾斯的,產品最好,同時又最有趣,先不論他是不是最有趣和最好的,但是他肯定占據了用戶情感和審美意識,光是互聯網自媒體這個新維度,它就打敗了其他諸多同行。
第三是去中心化,傳統企業里,公司是核心、是帝國、是母體、是大樹、是一個有生態圈的龐然大物,比如沃爾瑪有兩百多萬員工、中石油天然氣公司有一百多萬員工、各大銀行幾十萬員工,他媽媽的,企業的每一次年會,堪比春晚,人山人海、紅旗招展、鑼鼓喧天、鞭炮齊鳴……
但是互聯網一來,哦豁,所有中心砰然倒塌,就像貪吃蛇游戲一樣,他們突然之間被碰到了,身體化身能量球,零散飄落到各個角落,這些軀體重新養活其它小個體,讓這些個體,快速進食、消化、野蠻生長,重新洗牌,形成新的多多多多多多多足鼎力的去中心化格局。
第四是地域,這個維度正變得不重要,正如張天一這個賣涼粉的北大碩士生,他把店面開在郊區,卻把社群建在遍布全國的湖南老鄉的心中,于是黃金地段這種即費錢又資助王思聰的行為,就越發不那么趨之若鶩了。
第五個是社群越來越肩負營銷和產品重任,在這個人人皆是媒體的時代,在這個每家企業皆是媒體的時代,如果商家跟用戶的關系還是用完即走的話,那么拉新、留存、促活的費用好比天高,在未來會嚴重缺乏競爭力。
四、兩大格局,上演商戰版《北京折疊》
互聯網發展如同航空火箭,轟鳴至今已逐漸成熟,正向兩個方向演變:
往上升,化身為鯤鵬,俗稱云和大數據;往下走則鋪成草芥,俗稱O to O。
上升的云和大數據是BAT的天下,他們的數據布局如今正在迸發巨大勢能,往下沉的O to O則帶來了大量新興企業的崛起,諸如商品共享、衣食服務、內容創業……
當然你也可以說中間還有一大波轉型企業,是的,這些轉型企業正在將原有的品牌價值、成本優勢等,更有效率的往線上搬,只是好多由于不太懂互聯網,所以,要么隔岸觀火不知所以、要么焦慮不安卻了無頭緒、當然很多橫尸河中果了魚腹,反正比我還不容易,詳情可以去搜各年度倒閉企業名單,這里不再悼念。
總的來說,在這三種企業里,要么是很會玩的大數據公司,要么是很能把握趨勢賺小錢的新興企業,要么是繽紛多彩的轉型企業,游走在他們之間,恍然《北京折疊》的感覺。
那么,企業的未來如何抉擇,個人的將來如何打算,請思考吧,騷年
作者:王平鋼,微信公眾號【書蟲小小鋼】
本文由 @王平鋼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 ,基于 CC0 協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