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泡沫反思:戰火燒到三四線城市,摩拜ofo的真正對手是誰?
共享單車企業接下來需要明智地把握自己的擴張節奏。
中國城市交通真的需要那么多共享單車嗎?
短短半年多時間,共享單車已經迅速覆蓋各大一線城市,在資本支持下,隨著新一輪產能和投放提速,更多三四線城市正成為摩拜ofo的進軍目標。
根據公開數據,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的單車保有量分別為20萬、36萬輛、20萬、32萬輛。結合人口數量,這四座城市的滲透率分別為1.5%、0.9%、1.4%和2.8%。另據上海自行車行業協會秘書長郭建榮透露,上海市可容納單車數量約60萬輛,城市居住人口約為2420萬;如此算來,上海的共享單車的滲透率為2.5%左右。
如若簡單以2.5%作為理想滲透率標準,可以看出上述四座城市中深圳當前已接近飽和。
實際情況可能比這個數字還要糟糕。
“深圳市共享單車總量其實已經超過了36萬輛,且大多集中于南山區,過量的共享單車已經讓政府不得不采取措施?!狈豺T綠暢總經理賈金濤告訴騰訊科技。凡騎綠暢是深圳本地公共自行車建設運營方,上月底凡騎綠暢受聘于南山區城管,在全區收繳了近萬輛共享單車。
部分一線城市共享單車需求量
部分二線城市共享單車容量
而按照騰訊創業此前的粗略估算,在2.5%的滲透率標準下,四個主要一線城市今年的共享單車需求缺口約為73萬輛;18個主要二線城市即便在忽略現有投放情況下,2017年投放也僅有439萬。上述一二線城市的總缺口仍未超過600萬,即便考慮到這是不完全統計,但顯然距消化3000萬產能有很大差距。
在這種狀況下,被擴張壓力倒逼的共享單車企業不得不將目光投向三四線城市。
多達300座上下的三四線城市及高達7億的城鎮人口,足以令任何一個創業項目垂涎。但如若在這片尚未被開發過多的處女地上真正落地生根,其實并不容易。
共享單車企業不僅要面臨與一二線城市一樣的“投多少”問題,迥異的城市下的不同生活習慣、人口質量帶來的高額用戶教育成本以及獨特的政商環境,都是習慣了一二線城市節奏的創業公司們頗難逾越的鴻溝。
復雜的“臨界點”
多位共享單車行業從業者告訴騰訊科技,與公共自行車類似,在共享單車領域,也存在著一個十分關鍵的“臨界點”問題,需要將單車投放切分為兩個階段。
在投放初期,車輛往往較少,每輛單車的日使用頻次會迎來一個快速增長;但一旦車輛從地鐵口等聚集地騎走,接下來的使用頻次就與用戶基數直接正相關。隨著車輛逐漸鋪開、形成規?;?,覆蓋率提升的單車平臺將會聚攏起更多用戶。
因此,這一階段中,投放量漸增的同時,使用頻次總體會是一個向上或者至少持平的態勢。
但一旦過了某個臨界點,單車數量差不多覆蓋了該地域用戶需求,此時平均每輛單車的日使用頻次會迎來一個大幅下滑。
據騰訊科技(微信公眾號ID:qqtech)了解,雖然共享單車企業對于這一頻次的普遍表態是至少三四次,甚至有不少宣稱到了八次上下,但從調研數據來看,這一數據實際很難看,
“去年年底時頻次還有3.1次,現在大致只有1.9次,并且還在不斷下滑?!?/strong>某單車公司員工劉強(化名)告訴騰訊科技。
影響因素有很多,但哪怕考慮到居高不下的損壞率問題,市場相對飽和與運營弊病極有可能是最重要的兩大因素。
雖然騰訊科技將2.5%作為理想滲透率目標,但事實上,各個城市的情況差異較大。小藍單車CSO陳懷遠表示,為了應對這種差異,企業往往會摸索著使用科學方式推演出包括各個變量的數學模型。
“建立需求模式確實是通法,但即便是發展了很多年的公共自行車行業,這種準確的需求模型也未曾真正建起來?!币晃还沧孕熊囆袠I從業者向騰訊科技表示。
這主要來自于很多不可量化的變量。
凡騎綠暢總經理賈金濤告訴騰訊科技,影響騎行頻次的有以下最重要四個原因:
- 車輛投放與片區人口比例;
- 車輛流動性與計劃性,即調度問題;
- 車輛舒適度與損壞率,即維保問題;
- 騎行環境,即社會人文與城市規劃等。
在這其中,唯一可被準確量化的僅有車輛投放與片區人口比例;騎行環境通過調研也可一定程度上量化,但在影響系數的取定上,不好把握;而調度、維保等運營問題,就完全是軟實力,企業之間差距較大,對頻次的影響短期內也難以通過數字準確預期。
這種尷尬使得共享單車的“科學投放”多少有些名不符實。在這種尚未建立完備模型的情況下,共享單車便提速到共計3000萬以上的產能,無疑讓一些從業人士感受到心生疑慮。
在城市環境更為陌生、需求模型愈加詭異的三四線城市,這種疑慮似乎得到了進一步加劇。
三四線城市為何難攻入
多家共享單車企業都宣稱要大肆發展三四線城市。今年ofo便聲稱要覆蓋到四線城市,總的覆蓋城市將達到200個。
這一目標值得商榷。在中國400多座城市中,從氣候、地形等原因上考慮,就得排除諸多標的。
- 第一,縣城做共享單車很難成立,人口體量太小,使用無法規模化,盈利壓力過于巨大,使用基本只能考慮地級市;
- 第二,在地形上,單車最常見的的使用環境依舊是平地,這決定了包括部分西北地區城市在內的諸多城市并不適合單車發展;
- 第三,最重要的氣候原因,尤其是東北地區溫度較低,總體不適合單車出行,而黃河以北的城市在可騎行時間上總體就很短,投放壓力會更大。
基于以上三點考慮,適合單車出行的城市可能只有100多座——即便是100余座符合上述條件的三四線城市,依舊有很多發展隱憂。
首先是通行需求的差異。
從當前一二線城市的運營狀況看,共享單車的需求半徑大多維持在五公里以內。由于一二線城市城市規模大、交通擁堵,五公里以內的短距離出行確實是剛需,這在呼聲最高的地鐵站通勤需求上可見一斑。
不過,三四線城市大多并沒有這種“大城市病”。
雖然近兩年全國掀起一股二三線城市修建地鐵的浪潮,但目前中國尚未有一座三四線城市正式開通。這相當于砍掉了地鐵通勤這一大塊市場。
當然,短距離出行需求總是存在的,只是這種需求最終能轉換為多少訂單難以判斷。
在部分三四線城市,步行、自家保有的自行車、政府公共自行車、既有的公共交通已經對交通需求有了較高覆蓋度,共享單車對交通的補充意義相對較弱。這可以反應在需求比例上。
從企鵝智酷此前獲取的共享單車使用調查中看,三線城市人口在車站通勤一項中占比最低,而通勤需求往往被視作一項剛需;相比之下,高達55.3%的三線城市調查對象的使用場景是“步行過程中看到就騎”,這項隨機、相對非剛需的需求項在所有需求中占比最高。
由此可見,相比一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人口在單車的需求層面都極可能存在著較大幅度的下滑。賈金濤表示,如果說一二線城市可以引導著將用戶習慣改變到共享單車上,甚至替代公共自行車,那么在三四線城市,顛覆原有的出行方式很難。
其次,三四線城市的人口質量,是共享單車發展的另一個隱患。
目前共享單車的使用仍依賴手機APP,這在核心互聯網用戶集中的一二線城市并不成問題。
然而在三四線城市,這一情況將大為改變。
“我們做過一個調查,僅僅在收押金一項上,就能將過半嘗鮮用戶排除在外”,某單車公司員工劉強(化名)向騰訊科技透露,這一原因并非是由于用戶不接受單車出行這一出行方式,而是因為很多人雖然使用了智能手機,但大多只是使用微信、QQ聊天,并沒有關聯銀行卡無法付款,加之對互聯網項目相對陌生帶來的不信任,使得在三四線城市嘗鮮成本超出預期。
永安行CEO陶安平告訴騰訊科技,從永安行當前進軍的多個三四線城市看,當前面向的人群還只是20-30歲年齡段的人,45歲以上騎共享單車的相對較少。但考慮到三四線城市比一線城市相對高的中老年人口占比,如若要想讓共享單車在這些地區真正成氣候,這部分非互聯網核心人群無法忽視。
“我們正在想辦法把這部分人納入進來,比如推出共享單車卡、找線下跟商超合作代賣,甚至與當地一卡通公司合作、將共享單車納入到一卡通體系”,陶安平說。
這套打法完全迥異于一二線城市,但在一個非核心互聯網用戶占據主流的市場,似乎不可或缺。
市場下沉后的政策難題
除了上述多個市場化層面的挑戰,政策層面的難題也不容忽視。
與專車不同,共享單車一經面世,就得到了政府層面的認可。在今年1月13日,摩拜單車創始人胡瑋煒和其他6名不同領域的專家、企業家甚至受邀參加了總理舉行的座談會。但行業激進的發展模式為道路交通帶來了新麻煩,部分地方政府還是與共享單車企業發生了一些矛盾。
據騰訊科技了解,除了一些公開事件,尚有很多地方政府尤其是三四線城市,直接拒絕共享單車進入,“自行車投放數量太多,很多車堆在一起就出現混亂,而共享單車尚在發展期的運營團隊并不能很好的解決問題,令這些城市的決策層心生疑慮?!?/p>
亂停亂放、大量占用道路資源無論是一二線還是三四線城市,都顯得日益突出。一旦單車投放過于激進,嚴重影響到了城市秩序,就會出現上述深圳南山區收繳共享單車類似的事件。
“收繳之后就停在我們的停放點,雖然通知了相關廠商,但他們過了半個多月都不來認領,車就一直扔著?!辟Z金濤告訴騰訊科技,在那次委托收繳中,共享單車企業的運營弊病就顯露了出來,只管投、不管收的行為無疑引發了政府及相關企業的疑慮。
這些前車之鑒使得一些業內人士并不看好共享單車即將迎來的三四線城市擴張。畢竟,更加難以把控的投放數量以及這些廠商一向的激進態度,極有可能會最終激化其與地方政府的矛盾。
但這并非無解。從當前永安行無樁共享單車布局的襄陽、江門等三四線城市看,永安行往往是先跟政府溝通,只有溝通一致,才會正式投放。尤其是投放策略上的溝通,很大程度上可以減少后續運作出現的麻煩。
具體而言,投放策略的改變需要體現在更長的投放周期上。由于需求模型難以準確預估需求,廠商需要分步投放,并實時反饋調整,才能愈加準確的摸索城市需求。正常來說,一旦達到供需平衡的“臨界點”,企業就可以基本停止投放了。
相比之下,此前共享單車企業試圖突然將某個城市市場塞飽和、讓同行業無法進入的思路,顯然過于激進。
當然,隨著共享單車企業運營層面的日漸成熟,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逐漸出臺,這一投放問題引發的政策難題,有可能迎來一個較好的解決。但在這個帶有一定公益性質的行業,共享單車企業接下來需要明智把握自己的擴張節奏。
相關閱讀
作者:李儒超
來源:微信公眾號:騰訊科技(ID:qqtech)
本文由 @李儒超 授權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CC0協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