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服務泡沫已經來了

1 評論 13801 瀏覽 6 收藏 10 分鐘

摘要:脫離大數據的云服務都是偽云,數據巨頭在壟斷,小弟在偽云,大家這么辛苦還不如合作共享好。

 

昨天的“第六屆中國云計算大會”上中國聯通宣布六月將推出個人云服務,即客戶端支持所有終端通訊錄、郵件、相冊的云同步、云備份以及云分享。而同時中國移動也宣布規劃上萬臺服務器投入私有云。都是大手筆。這年頭作為一家互聯網公司或者試圖進入互聯網的公司如果不搞個所謂的云產品就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做IT的,但鐵哥也要潑冷水的說:“云服務將會是互聯網的下一個大泡沫,這個勢頭已經有所顯現?!?/p>

脫離云計算的云服務都是偽云

鐵哥查了一下,目前各種云服務品類繁多琳瑯滿目,幾乎互聯網企業、運營商,甚至與互聯網沾邊的都有云產品。最近比較火熱的有以下幾款:BAT的云服務、運營商如聯通移動電信的云服務、手機廠商如小米華為中興的云服務。雖都號稱是云服務,但差別較大。表面看這幾種云服務都是將用戶硬盤內容轉存至云服務器中,一方面可減少用戶硬盤內存壓力,一方面用戶可實現實時在線調取信息,方便便捷,一般免費或者收取廉價費用。當然其中不乏有靠云盤等服務來賺錢的,但鐵哥認為對于這些大牌企業而言云盤這種私有云服務只是幌子,目的還是大數據。

對似有云用戶而言,上傳的每條數據云服務器均可讀到除隱私之外的信息,如文件名稱、大小、用戶的習慣、地域、性別等信息都會被云端采集結合云服務的賬號體系進行儲存。數據量夠大,維度夠多時數據就會成為一個寶庫,可根據數據建立分析模型有效預測用戶行為,達到企業本身的商業目的。通過云服務采集用戶信息至云端經過云計算達到精準營銷,這是所有云產品的共同目的。

這種手法在私有云如各種網盤在這一部分更明顯,而如阿里、騰訊這些的云服務器其實是在以云服務來打造內部采集數據閉環,最終還是要實現大數據采集,如淘寶網商的第三方開發公司必須將數據存儲在阿里云平臺,如ERP系統和網店系統,在阿里云服務器內可保證這些數據不輕易被第三方尤其為競爭對手獲得保證自己數據的安全性和獨一性。除此還可與第三方公司進行各種合作拿到更多數據。而騰訊云也基本如出一轍,經過微信云認證的第三方開發公司必須將服務器數據遷至騰訊云服務器中……

偽云被吹出來終要破碎

但云計算最終結果是否接近真實不僅取決于數據量更取決于數據維度的多少。BAT這類巨無霸基本拿到了網民在日常瀏覽、搜索、購買、社交的所有數據,是配得上大數據和云計算的稱呼的。相比之下,華為中興聯通等云服務只能采集到用戶僅有的通訊方面數據,雖然可能本身數據量很大但由于數據維度單一無論如何云計算也很難得到精確結果。而同類披著云服務的各種云產品基本也都是在單一的數據維度中運算,如果得不到精準結果要云服務何用?鐵哥開始所說的云泡沫也在此。誰能獲得維度更多基數更多的數據誰就奪得了云服務的陣地,顯然聯通移動華為中興不在此列,鐵哥只能遺憾告訴他們,萬臺服務器要打水漂了。云服務的泡沫也都是這類企業吹出來,繼續下去離破碎不遠。

BAT云服務各有千秋各有局限

但BAT如此的云服務也都有其封閉性,短時間內也很難稱得上是真正的大數據。百度由于掌握最豐富的網民搜索數據以及配合百度云盤等云服務產品是最有機會奪得先機的,今年2月,百度與北京衛計委進行所謂“健康云”合作,據衛計委方面表述“百度有云盤,這些幫助我們普遍用戶、行業用戶、政企用戶、通過它的挖掘、分析研究可以對決策形成導向?!贝_實是劃了很大的一塊餅,百度原本也是有機會成為憑借海量數據基數以及搜索呈現的眾多維度奪得云服務頭籌的。但百度長期以來賬號體系一直未建立,導致用戶行為數據雖多,但很難追朔到具體用戶身上。導致數據雖大,到真正云端到個人的用戶卻少的可憐。因此,百度近兩年基本在所有產品中都在打通賬號體系,鼓勵用戶注冊,如百度貼吧,已經徹底結束游客模式,未注冊用戶只能看到少許內容,要看帖發帖回帖必須注冊登錄百度賬號。這一切都是為了賬號體系的建立與打通。如果將賬號體系打通百度云機會還是很大,百度現在必須改變過去有搜索無用戶的問題。

騰訊數據最為豐富,有信息數據、有社交數據、也有各種云端服務產品配合,表面已經完美。但鐵哥認為騰訊的問題就是自身太完美,已經完美到要封閉的程度。騰訊自認為自己數據非常完成不需要求助別人,因此在努力打造數據的閉環。最明顯就是微信認證的第三方開發公司必須將數據遷移至騰訊云服務中,目的為騰訊不允許微信數據泄漏出去。而一方面騰訊自己也開始對外出售開發公司之前賴以為生的開發模板。如此,第三方公司被逼死,又是騰訊自己在玩,又形成自己一家玩眾人純打工的封閉模式,封閉的環境數據也是有局限性。第三方公司不僅僅是開發者,還肩負推廣以及新鮮數據導入的職責,很顯然這些工作騰訊自身很難做到。數據的大對于騰訊是把雙刃劍,看怎么利用了。

而阿里云起步最晚,09年才開始。而阿里最大的問題是購買數據過多,社交以及正常知識瀏覽數據維度過少,很難得出真正精準結果。阿里入股微博,從數據角度考慮也在彌補這個缺憾。但問題在于新浪微博用戶賬號是否與阿里賬號體系打通是個問題,現在新浪在熱鬧推微博網店,某種意義上也是在打通雙方賬號體系,但究竟效果如何我們再觀望。

突破局限唯有開放共享

鐵哥認為,真正的云服務一定是基于全網民的全網范圍行為而開展的。現在的云服務表面是開放實則是各家為戰的封閉圈子的所謂云平臺。真正的云服務應該是拋開門戶之見在數據安全的前提下進行數據共享,這也是互聯網開放精神的體現,最終經過云計算實現精準的信息與營銷的推送,使信息傳遞至最需要他的用戶處。因此對于天翼華為這種所謂云產品真心沒必要繼續下去,還不如放下身架與巨頭合作實現數據的共享或部分共享,達到自己的更高的目的。如此,才能擠出云服務的泡沫。

但對于BAT巨頭讓其完全拋開門戶偏見是不可能的,在此鐵哥只能呼吁下“再開放些,再開放些吧!

Via:百度百家 作者 鐵哥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大數據的本質是數據的在線,不是指數據的維度多少和豐富性。 引自王堅的說法。

    來自湖北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