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讀讀日報、輕芒、豆瓣一刻看內容精選平臺時代的落幕?

3 評論 6057 瀏覽 24 收藏 13 分鐘

一刻關閉了,但是內容精選被收進了豆瓣APP中;當今日頭條已開始保護以及鼓勵原創時,輕芒等第三方內容精選平臺卻是打著美學旗號行孔乙己之事。如何在為用戶提供優質的精選內容的同時又保證原創作者的權益,是第三方內容精選平臺需要解決的問題。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

這句詩用來形容在商業化道路上一步一思量的豆瓣再適合不過。然而,“從前慢”的豆瓣今年在商業化上卻變得激進,小心翼翼運營起來的多個APP一日之間均被舍棄,其中包括運營了三年的商品精選APP“東西”和內容精選APP“一刻”等?;I備赴海外上市的豆瓣突然改變,似乎訴說著一個時代的落幕。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內容精選平臺另類涌現

內容精選平臺出現的初衷,一方面是為了幫助用戶提升獲取優質信息的效率。

智能手機的快速迭代、APP的發展日漸垂直化,導致用戶手機里存儲的應用越來越多,但是人的精力有限,應用、游戲安裝了很多,實際上很多人平時常用的APP僅有幾個,其他的則歸于“也許哪天會用到”或是“能想起來只是不舍得刪掉”之列。

而內容精選平臺則提供了一站式閱讀的便利,將其他平臺上用戶所感興趣的內容聚合到一起,讓用戶不必再為了分散的喜好而去安裝許多個同類型的APP,也節省了用戶在數個APP之間切換所浪費的時間,以及讓頻次低的應用不再占用手機內存。

另一方面,信息過載使得用戶在篩選信息時徒增諸多成本。盡管也出現了今日頭條等智能推薦類的內容平臺,但智能推薦依據的是用戶的歷史搜索結果,推送的信息范圍過于狹窄,導致用戶永遠只能看到自己想看的觀點,無法參考不同角度的觀點還原一個事件,不利于用戶拓展信息深度和廣度。

大眾對于資訊的需求并非總是如此單一,而是會隨著時間或情緒有所變化,在此情況下智能推薦類的內容平臺無法滿足用戶的成長要求和信息獲取多元化需求,畢竟用戶需要什么和推薦用戶看什么不是同一回事。內容精選平臺出現的意義也在于此。

小而不美,一刻追求獨立卻淪為平臺附屬品

以為用戶提供優質內容,提升信息獲取效率為己任,內容精選平臺立足于各自的美學標準,各顯神通。

先來看以一刻、知乎日報、果殼精選為首的整合自家平臺UGC內容的內容精選平臺。

眾所周知,豆瓣、知乎、果殼等內容社區,在多年的運營中已經積累了數量龐大的UGC內容,其中精品不在少數。以豆瓣為例,其集合了相冊、日記、書評、影評等豐富內容,影評和書評在相關行業更是具有極高的KOL地位,而果殼則以科普內容出眾,知乎的優秀回答更是花樣百出。巨大的內容積累讓一刻等APP有足夠的內容源可以篩選、推送給用戶。

不僅如此,知乎還將平臺的內容歸類,定期推出專題電子雜志,上架豆瓣閱讀、Kindle等閱讀平臺,也為平臺作者增加了知識變現的渠道,此形式深受雪球、簡書等平臺認可。

此外,采編來源定位于各自的內容平臺,也有效保證了文章的原創性以及版權歸屬。

一刻的推出曾讓很多人對豆瓣的商業化抱有希望;然而三年過去一刻叫好不叫座,用戶活躍并不高,最終只等到了停運的結局。依托平臺積累的UGC內容來運營的內容精選平臺,每期所推薦的優質內容比較少,意味著用戶使用時長不高,只是用于短時間的消遣。

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文藝青年和平臺積累的UGC內容雖多,但優質內容永遠是少數,在長期的篩選整理之下,優質程度必然呈階梯式下降。在“一刻”的評價中,便有不少用戶質疑達不到優質內容標準的文章為何會被推薦出來,如此一來,用戶便會對精選平臺的內容質量產生不信任。無法長期保持內容質量與數量持平,一刻、知乎日報等平臺始終只能是平臺的附屬品,無法獨立成林,難以成功商業化。

當然,豆瓣停運旗下多個APP的根本原因還是在于豆瓣在移動化的過程中,幾乎每個版塊都被拆分成了獨立的APP,有一刻、東西、豆瓣閱讀、豆瓣筆記、豆瓣小組等等。

細分興趣點在APP垂直化趨勢下似乎是好的,但是在不斷的細分獨立過程中,豆瓣用戶被一層又一層打散、細分。然而,豆瓣用戶的興趣點卻有交叉性,由此導致的結果是當APP過度細分時,不僅用戶所需要安裝的APP便會越來越多,切換頻率被迫增加,平臺的運維成本也隨之增加。

精選平臺的出現是為了節省用戶切換應用所浪費的時間,而豆瓣不斷拆分內容卻是在增加這一成本。內容過于分散畢竟不便于凝聚用戶,為此豆瓣最后還是推出了豆瓣APP,至此,豆瓣APP又與其他細分APP產生了沖突,最終豆瓣也只能回收被獨立出去的版塊,再次聚合成一體。

美而無用,讀讀日報、輕芒相繼停更或改版

與一刻等精選一家平臺內容所不同的是數量眾多、聚合第三方平臺內容的內容精選APP,有即刻、輕芒、讀讀日報等。第三方內容精選APP的出發點和RSS閱讀器一樣,都是為了讓用戶可以更方便地訂閱自己感興趣而又分散在各個平臺的內容,其中包括智能推薦方式所推送不到的內容,微博等社交平臺上積累的卻未被搜索引擎收錄的內容,以及某個內容平臺上的某個優質專欄等,致力于滿足用戶追求閱讀深度和廣度的需求。

第三方內容精選平臺網羅了各個社交平臺與內容平臺的內容源,用戶在讀讀日報等平臺上可以訂閱、發現自己喜歡的內容。個別平臺如即刻的訂閱源顆粒度非常細,如同微博上存在如“富奸今天更新了嘛”之流的賬號,即刻上也有“劉強東最新言論及動向”等極細分的內容分類,個性化程度非常高。

其次,讀讀日報與即刻還具備自主編輯功能,用戶如果發現平臺上的訂閱源缺少自己所感興趣的內容,可自行建立訂閱源,并在其中增加相應的內容。為了給用戶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輕芒、即刻等平臺不僅僅是采編優質內容,還立足于各自的美學標準對文章進行了重新排版。

雖然內容平臺是為了幫助用戶提高獲取優質信息的效率而出現,但輕芒閱讀、讀讀日報等平臺在運營了一段時間之后還是迎來了停止更新或是改版的結局,第三方內容精選平臺看似小而美,實際上卻是美而無用。

第三方內容精選平臺與RSS閱讀器有同樣的缺點:用戶在輕芒閱讀等平臺上不斷添加感興趣的訂閱內容時,還是會面臨信息過載的煩惱。一如微博上熱衷馬克卻甚少會回頭看的用戶一樣,當用戶的訂閱不斷增加之后,信息積累超過攝取量,又回到了安裝多個APP時信息篩選效率低下的原點,再次被淹沒在海量的信息當中。

第三方內容精選平臺扮演著RSS閱讀器一樣的角色,相比RSS閱讀器,在訂閱之外卻又增加了推薦與發現的功能,但這也意味著第三方內容精選平臺存在內容侵權問題。在內容付費時代,想成為魯迅的第三方內容平臺卻當著孔乙己,雖然服務了用戶,卻侵害了作者的權益。

最后,如輕芒式不支持自定義內容源,內容聚合以運營方為依據,內容精選平臺則變成了個性訂閱而非個性化推薦;若如讀讀日報與即刻等平臺增加用戶自主編輯內容的功能,由此帶來的壞影響必然是缺乏閱讀性的內容也進入采編之列,內容從精選走向魚龍混雜,很可能會導致劣幣驅良幣,如此一來精選平臺成立的初衷也便發生了改變。

在此情況下,對深度閱讀有追求并且有信息篩選整理能力的用戶還是更愿意使用Feed Me、Instapaper等RSS訂閱器。合理推測,這也是宣傳“自己做主編”的讀讀日報后來卻將用戶所建立的日報關閉的原因,也是即刻加入RSS服務“追蹤機器人”的原因。

內容精選意義猶在,各平臺蛻變還需脫掉孔乙己身份

一刻關閉了,但是內容精選被收進了豆瓣APP中,內容精選平臺存在的意義猶在。內容精選平臺追求閱讀美學,不恥今日頭條之流,然而當今日頭條已開始保護以及鼓勵原創時,輕芒等第三方內容精選平臺卻是打著美學旗號行孔乙己之事。

版權作為內容平臺發展中的最重要的部分,內容精選平臺也不應該一葉障目繼續當孔乙己,自以為是的沉浸在自己的“淵博”與“內涵”之中而不保護原創,如何在為用戶提供優質的精選內容的同時又保證原創作者的權益,是第三方內容精選平臺需要解決的問題。

此外,當內容精選平臺越來越多時也意味著內容同質化不可避免,如何在交互與內容定位上打造差異化優勢也是各個平臺避免步一刻后塵的關鍵。精選內容平臺的歸路或許是在原創的基礎上結合個人推薦與閱讀美學堅持。

#專欄作家#

劉曠,微信公眾號:liukuang110,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海南三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購團邦資訊創始人、知名自媒體。國內首創以禪宗與道學相結合參悟互聯網,把中國傳統文化與互聯網結合,以此形成真正具有中國特色的互聯網文化以及創新精神。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禪道如何參悟互聯網

    來自北京 回復
    1. 為什么要提,禪道參悟互聯網。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