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對訂閱號的自我修正
在等來了呼喚已久的《訂閱號助手》APP后,自媒體人感覺終于可以送一口氣,去度個假不用帶電腦了,剛剛訂好機票,沒想到微信的另一份“大禮”悄無聲息的來了:微信訂閱號改版了,這下也別度假了,還有沒有下個月都兩說了……
當然了,對于我這個全職產品經理,業余更新文章的人來講,也終于找到了再次更新文章的理由。
在寫這篇文章之前,看了很多關于此次微信改版后的分析文章,從行業大拿到各個公眾號,都更新文章進行分析和評價,從戰略級的考慮, 此次微信改版,是對抗字節跳動(今日頭條的運營公司)的強大攻勢,到產品概念“信息流”的探討上。在那一刻,我有種回到高中,考語文的閱讀理解一般。
在我看來,微信的改版,更多地是優化當前訂閱號所遇到的問題而提出的試探性解決方案。
一、訂閱號的問題
操作繁瑣、打開率低——這是我看來,微信訂閱號遇到的問題。
操作繁瑣
在之前的版本中,如果需要查看或者閱讀訂閱號的內容,會從微信,點擊到訂閱號消息,再點擊想要閱讀的訂閱號,點擊進入,查看文章和與該訂閱號進行互動。也就是如同的第一步,到第二步。
但如果要看另一個公眾號的文章,則需要先點擊第三步的返回,回到訂閱號列表,再次進行選擇訂閱號,然后進行閱讀。
在之前用戶的關于量比較少時,和微信列表對話頁的體驗是一致的,因此不會覺得這個是煩躁的,是很順暢的。但當訂閱號增加,就會發現,如此反復的操作,會出現比較大的操作成本,也就是操作繁瑣。
通過改版,將原本的三步,調整成了一步,此處特別想 @羅永浩。
操作上的簡化,讓訂閱號的一個點發生了變化,那就是互動。原本的訂閱號,可以是文章+互動的模式,而且各取50%的占比,而隨著調整,在筆者看來,文章將占據90%的比重,而互動則為10%。而這也恰恰似乎回到了訂閱號的本質上來。
主要功能是在微信側給用戶傳達資訊?既然訂閱號的主要功能是傳達資訊,那文章的比重就應該不是50%,而是更高。
因此,從更改操作流程的角度來看,訂閱號列表的修改,更像是修訂一個從誕生之初就錯誤的問題,可以看做是微信對訂閱號的一次修正。
打開率低
從之前的版本迭代來看,微信訂閱號的打開率是在走低的,從訂閱號消息的收編,到提醒變成紅點,微信始終在讓訂閱號更簡單,回歸到用戶主動打開來看的軌道上。
不推薦、不引流這似乎是在微信上線“看一看”之前,微信對訂閱號的態度。但隨之而來的就是,質量和文章數量的下降,從而這才讓今日頭條等有了可乘之機,從而促進了訂閱號活躍和閱讀的下降。
“看一看”如今的不溫不火,更證明了那句話:微信的第三個Tab,就應該叫“朋友圈”。
從上一個版本,微信對訂閱號的主頁進行調整,就可以看出,訂閱號加入了社交的因素。
在進入訂閱號的主頁后,頂部增大了公眾號的介紹,同時新增了“朋友關注”,就在試點訂閱號的社交推動。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你朋友關注的,絕大多數也是你感興趣的,通過提升社交這個屬性,來增強訂閱號的價值,這恰恰就是微信給訂閱號的定義中所提到的“微信側”。
微信側,并不只是借助微信平臺,在朋友圈、消息的散播,更是社交屬性的散播,借助朋友的背書,來提升文章的價值,引導用戶進行對文章的打開。
而新版的訂閱號消息中,把“朋友讀過”加上后,無疑是借助朋友的過濾,讓你分辨出什么樣的文章是你可能會去關注的,盡管你也不知道誰讀了這篇文章,但發現有朋友讀過后,你就會下意識的點進去看看。
二、總結
關于訂閱號,從誕生之日起,微信就在不停的給訂閱號賦能,打開微信訂閱號的后臺,在功能插件的選擇中,多達15項的插件。但卻發現,除了原創、留言、贊賞,與文章的關聯性較大之外,其他的與更多的賦予了訂閱號更多的擴展。
甚至微信小店、微選(新上線)的插件,還承擔著振興微信商業化或者騰訊電商復興之路的重任,只可惜,只可惜。
從贊賞功能的重新上線,到后來的訂閱號主頁更新,到如今的訂閱號信息頁的修改,微信在逐步的修正自2013年8月5日的微信5.0,訂閱號的出現,到如今2018年6月20日的微信6.7.0,歷時1780天,35個版本迭代,微信訂閱號,逐漸變回了當初定位的樣子:為媒體和個人提供一種新的信息傳播方式,主要功能是在微信側給用戶傳達資訊。
35個迭代,1780天,微信早已不是2013年的那個樣子,微信如今的地位的影響力,訂閱號早已從微信的功能,變成了一個渠道、一個產業鏈,一個生態。改變其中的陣痛,或許也就只有微信自己知道了。
但我相信的是,當訂閱號回到最初的樣子的時候,訂閱號或許會迎來新的一次綻放。
作為一個訂閱號的創作者,我很樂意見到那一天。
作者:藍胖子,微信公眾號:PM成長之路
本文由 @藍胖子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網絡
為什么想@羅永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