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正在變成一家互聯網公司:連接自己,并連接一切

1 評論 2587 瀏覽 0 收藏 9 分鐘

“ The big secret about Apple is that Apple view itself as a software company ”?

這是Steve Jobs在數年前,接受采訪時說過的一句話。在Jobs離世3年之后的WWDC 2014上,蘋果前所未有地向人們展示了它“作為一家軟件公司”的一面。甚至,你可以說,蘋果正變得越來越像一家“互聯網公司”。

我的意思是,蘋果正在“連接自己,并連接一切”。

在WWDC 2014上,蘋果首先向我們展示了一個“長得”越來越像iOS的OS X系統——Yosemite。這不止是扁平的圖標、統一的字體、半透明的毛玻璃效果、以及更加明快的色調,更重要的是,在功能架構上,Mac桌面系統也在與iOS移動系統趨同——例如,OS X Yosemite全新的通知中心幾乎從iOS那里照搬了“今日”(Today View)視圖, 其中由日歷、天氣、備忘等多內容組成,用戶也可以將第三方應用和擴展部件添加到其中。

換句話說,蘋果正在統一其桌面系統與移動系統的視覺風格、交互邏輯、以及功能。其目的不言而喻——讓用戶在不同大小的屏幕上,以相近的方式,無門檻地使用各項蘋果的服務。

要做到這一點,蘋果當然首先得連接起自己。

所以,我們才頻繁地在昨天凌晨的發布會上聽到蘋果高級副總裁Craig Federighi提起“Continuity”(連續性)一詞,以及伴隨其出現的各種跨終端的新功能:

  • 在Handoff的幫助下,?iOS設備上的文件和工作進度可以在 Mac 上同步,在收到iMessage短信時可以在 OS X 桌面上查看和回復,而iPhone也可以變成一個中繼器,在接聽電話的時候,讓 Mac 作為揚聲器,反過來,也可以直接在Mac網頁上撥打電話;
  • 蘋果推出了云端網盤iCloud Drive,類似于Dropbox,它是一個可以在云端儲存以及同步文件的工具,同時支持 Mac 、iOS和Windows設備。

這毫無疑問是蘋果正在像我們展示那個已經不太遙遠的未來:無論是使用Mac、平板電腦、手機或是可能出現的iWatch,你都可以在App Store中下載到相同的應用,并且憑借一個Apple ID,你的數據、工作、生活、娛樂就能在這些大大小小的屏幕當中無縫切換。甚至,我們可以想象,在不久以后,Mac OS和iOS可能會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統一——開發者只需開發一次應用,就能在桌面和移動終端上運行及同步。說不定,蘋果現在已經在私下研發基于ARM架構的桌面操作系統了。

而比起連接自己,更重要的是,在這次的WWDC上,蘋果開始撕掉自己“硬件公司”和“軟件公司”的標簽,開始顯露出它互聯網的模樣。

其實在去年舉辦的WWDC 2013上,我們就看到了一些端倪。我曾在《剛剛獲得5000萬美元投資的Anki是一家什么樣的公司?為什么蘋果愿意在WWDC上給它一個舞臺?》一文中寫道:

Anki雖然不是真正由iPhone所操控的,但是其運行平臺和數據收集都完全是在iOS之上。這實際上和Jawbone、Nike+這些可穿戴計算設備在與iPhone的連接模式上沒什么不同。只不過基于人工智能的Anki能帶來更巨大的想象空間——無論是手表、運動手環、芯片等可穿戴計算設備,還是更加智能的電器和新型硬件,它們都將由iOS統一管理。iOS設備可以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連接萬物的智能終端?!?/strong>

今天,蘋果證實了這一猜測,它先后發布了兩個“連接萬物”的產品——HealthKit和HomeKit。前者是面向醫療、健康類App和智能硬件的數據管理和分析平臺;后者是家庭中聯網設備的通信、寫作、控制中心。它們兩個在本質上并沒有多少不同——都是由iOS終端作為核心,開放包括語音識別、指紋識別、數據傳輸協議在內的多種技術標準給第三方硬件開發者使用,讓他們的硬件能夠獲得iOS系統的能力,同時,將數據“上繳”給蘋果。

而這也只是蘋果“連接一切”計劃中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被不少人忽視的桌面搜索——Spotlight和。在新版的操作系統中,Spotlight徹底改變,新的Launcher被加入,它看上去和Mac OS X上的第三方桌面搜索產品Alfred非常類似:只需調用出一個搜索框,便可以對本地文件、應用和網頁進行搜索。而不同于Alfred的是,在對網頁搜索結果的呈現上,Spotlight更像是Google的知識圖譜:在用戶搜索結果時,便能快速地將搜索結果調出,并進行結構化的呈現。

所以,如果說HealthKit和HomeKit是蘋果連接物理世界的通道,那么Spotlight就給了蘋果用戶一個新的連接數字世界的方式。

但對于開發者而言,蘋果想要“連接一切”并不完全是一個好消息:

雖然在WWDC上,蘋果前所未有的對開發者開放了各種功能和特性的API、渲染引擎,甚至推出了更高效的編程語言Swift。但我們也看到,為了更好地“連接自己”,蘋果開始大量將第三方服務中的優秀特性集成到自己的操作系統中——云服務、郵件附件、搜索工具、語音聊天功能、圖片編輯器……這意味著,雖然獲取iOS能力的開發者有機會開發出更多“新、奇、酷”的應用,但同時他們能走的路,卻也越來越窄了。

HealthKit和HomeKit也帶來了同樣的效應——對于用戶而言,它提供了一個成熟、統一的控制終端。但對于醫療健康、智能家居等開發者而言,蘋果在iOS上對數據和標準的集權也意味著,這些第三方產品將會淪為iOS設備的“外設”,失去了成長為一個新型平臺的機會,至少,過去幾個月里那些“動人的”資本故事,不少就要煙消云散了。

可以說,今年的WWDC,是蘋果歷史上最重要的一次發布會之一。在這場發布會上,蘋果沒有為人們帶來任何一款硬件設備,卻開始重塑人們對它的認知——我們看到一個被裝在盒子里的生態系統,第一次完全褪去硬件的軀殼,向外蔓延,一頭是虛擬網絡,另一頭是現實世界。

而如果你仔細瞧瞧這些事,會發現它像極了Google。

source:pingwest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