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短視頻平臺概況,全面解讀頭部內容

4 評論 9818 瀏覽 68 收藏 13 分鐘

本文系網易薄荷直播產品經理、前花椒直播內容方向產品經理章少軒于「MCtalk Live」泛娛樂產品峰會系列講座「短視頻平臺如何打造頭部內容和做好用戶留存?」上的分享內容,由「網易MCtalk」整理成文。

章少軒老師對明星、PGC直播及短視頻內容的商業化變現有獨到見解。曾制作韓喬生《韓大嘴侃體育》、黃健翔《黃氏脫口秀》、孫繼?!段沂呛J逦以谡f》、陳一冰《一冰在里約》、馬健《馬后炮》、張云松《云知道》等多檔知名商業化節目。

本文約3000字,閱讀時間5分鐘

從開眼、V電影,到秒拍、美拍,再到快手、抖音,各類短視頻APP層出不窮。當大量獵奇的用戶涌入,各類短視頻APP應該如何打造更加富有吸引力的內容?網易薄荷直播產品經理章少軒老師為我們從中外短視頻平臺說起,全面解讀短視頻平臺的頭部內容。

一、短視頻平臺概況

短視頻平臺有三個主要方面:平臺、連接和服務、內容提供者。

平臺

首先說平臺。平臺中有兩個重要層次:重構型平臺和入口型平臺。

重構型平臺,比如說你買東西,過去你去超市選購東西,然后打包帶回家,現在一個APP可以完成,這就是重構產業。這種平臺創造的價值最大,因為它重新建立產業鏈,涉及到產業鏈的每一部分,比如物流、信用體系、大數據以及供應商等等——就像阿里現在在做的事情。

而入口型平臺就像我們打車,以前我們站在路邊招手打車,現在我們坐在家里通過APP打車,其實服務沒有改變,改變的只是用戶行為的入口,這就是入口型平臺,它的體量遠大不到重構。

那么短視頻平臺屬于哪一種呢?

短視頻平臺并沒有改變這個產業鏈以及整個產業,它只是改變了一個入口,把原來看電視這批人轉化成用手機看視頻的人。因此,短視頻屬于入口型平臺。

從投資角度來看,平臺會被首先被融資。

2005年9月,YouTube在獲得風險投資公司Sequoia Capital(紅杉資本)350萬美元投資后,正式發布測試版。2006年10月,谷歌看到YouTube的巨大潛力,斥資16.5億美元將這家視頻分享網站收購,當時YouTube僅有65名員工。

但是,短視頻平臺人力無法管理大量的長尾CP,那么如何推薦資源分配或者商業化項目?這就需要一些中間人來做這個事情,這就是Services and Connection。

連接和服務

連接和服務中,即MCN所做的事情。

MCN即Multi-ChanneNetwork,這個詞是一個舶來詞,Channel原本指YouTube的訂閱頻道,在中國更合適的詞應為MPN (Multi-Platform Network)。

那么,MCN是做什么的?

MCN將PGC內容整合持續輸出內容,實現商業變現。它幫助CP(Content Provider)專注于內容創作,因為它能夠幫助CP廣告議價、宣傳推廣,進行資源整合招商 ,以及管理推薦資源的分配。

對于CP來說,CP通過MCN幫忙找到好的平臺流量和商業合作;對于平臺來說,平臺通過MCN可以間接管理到更多的中長尾CP。因此我們可以發現,MCN具有以下能力:

  • 簽約整合、工業化的內容制作以及管理培訓能力;
  • 頻道/平臺化的流量把控力;
  • 精準的商業引入、投放能力以及版權管理能力。

MCN的祖師是MAKER STUDIOS。

2014年迪士尼以9.5億美元買下MAKER STUDIOS,標志著MCN商業模式的正式確立。它曾是Youtube最大內容制造商,旗下簽約5.5萬個Youtube頻道,擁有4億訂閱用戶,每月55億次觀看(2014年數據)。直到2017年迪士尼關閉Maker Studios,成立Disney DigitaNetwork,頻道縮減到300個。

目前美國的MCN正在衰落,中國情況不太一樣。

舉例一些比較好的MCN,比如Vevo音樂,它有自己獨立APP,月播放量60億次,幾乎所有大牌歌手都會選擇在這里首發MV,例如Kendrick的Humble,MV單曲已播放 4億次,而Tayler swift 的Look What You Made Me Do 有8億播放量。

YouTube的MCN最好的就是Vevo,而中國不同,中國MCN多平臺發布。

中國的MCN包括視知(內容翻譯,比如十九大紅頭文件內容翻譯以及發布會內容翻譯)、罐頭場(日食記等)、二更視頻、梨視頻等。目前國內平臺流量分散,平臺直接對接補貼CP,頭部CP內容自己可以搞定廣告,架空MCN。

而國外MCN也面臨一些尷尬:平臺集中,頭部CP依靠平臺廣告分成活得很好;CP如果需要流量,可以在彼此之間以互換粉絲的形式合作;MCN生存空間逐漸被擠壓。YouTube分成模式為平臺 45% 、MCN 22% 、CP 33%。

內容提供者

現在,PGC、UGC界限變得不明,比如Papi醬,因此現在業內索性都稱為CP。

我們說平臺的鏈條相對成熟時,就是CP發展的時期。

在這里介紹一些頭部CP。比如Casey ,這是Vlog里拍得最好的,帶火了Vlog中一大批拍Vlog的人,另外還有游戲博主PewDiePie、hip-hop視頻主LiPump等等。

當頭條決定拿出十億來支持短視頻的內容創作者時,企鵝號拿出300億資源引入短視頻內容時,我們就認為短視頻平臺已經進入了一個內容補貼期。

二、為什么今天火的是短視頻?

為什么今天火的是短視頻?

媒體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

媒體從第一份商業化報紙快速發展到互聯網商業化,為短視頻的發展提供了平臺。而科技的進步帶來了四個好處:

  1. 網絡帶寬的不斷增大;
  2. 信息內容由抽象變得具體化;
  3. 生產發行成本降低;
  4. 用戶獲取成本變得更低。

未來趨勢

按照這個邏輯來講,未來的內容會是什么樣子?什么形式會成為未來的信息媒介?

未來的內容會極度逼近真實生活,舉例VR產業,其中VR產業層次有很多,包括看到什么內容、怎么拍、采集下來素材如何剪輯、VR反應速度以及渲染速度,最后才是終端,終端教育用戶。

在這幾個部分中,最重要的是內容——好比電視機,電視的節目內容約豐富,用戶買這個電視的價值越大。

但是VR目前存在兩個問題:

  1. 因渲染時差導致的大腦眩暈問題;
  2. 分辨率問題和成本問題。

那么,為什么VR/AR這么火呢?

就是因為他們極度逼近我們的真實生活。

媒介的特點

媒介具有幾個基本特點:

  • 媒介具有復合性。一個新媒介不會完全取代另一個媒介;
  • 媒體具有增量性。比如報紙,開始時,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花很少一部分錢去閱讀很少一部分內容,但隨著媒體的變革,越來越多的人購買和閱讀報紙。
  • 媒體的最終競爭是用戶時間,增量性是不可持續的,媒體的替代性會變得越來越強——所以我們要研究用戶的獲取成本和內容的品質。
  • 移動設備的出現使用戶獲取信息的成本大幅下降,也就是增加了用戶時間的增量,所以移動互聯網成為目前主流的媒介——而短視頻,就是我們定義的,在這個時代中能夠吸引并且侵占用戶大量時間一種形式。

三、國內短視頻平臺與內容

國內幾大短視頻陣營

國內有幾大產品陣營:

  • 今日頭條系:西瓜視頻、火山小視頻、抖音、MUSE;
  • 微博系:秒拍、小咖秀、一直播、晃咖;
  • 360系:快視頻、花椒直播、奶糖短視頻。

新浪微博為秒拍、小咖秀、一直播提供用戶和流量;同時,由秒拍、小咖秀、一直播形成的視頻矩陣生態亦為新浪微博反哺新內容、關注與熱度。

什么是內容壁壘?

短視頻平臺可以通過獨家合作、版權購買、自制內容等方式產生內容壁壘。

各大新聞平臺是不存在內容壁壘的,比如網易新聞和搜狐新聞,其實新聞內容大致是相同的。但是音樂平臺或短視頻平臺等內容平臺,會以內容來形成自己的壁壘。比如某些歌曲你只能在QQ音樂中聽到,某些音樂你只能在網易云音樂中聽到。

國內平臺的主要模式:

國內優秀案例

2014年7月,秒拍發起“ALS冰桶挑戰賽,共有128位明星參與,獲得20億關注。在獲得市場的認可后,一下科技推出小咖秀,上線兩個月AppStore中榜排名第一位。2016年,在移動直播成為風口后,一下科技隨即推出“一直播”,攻占城池。

以上就是我對國內外短視頻平臺的簡單介紹,以及對頭部內容的總結。也歡迎大家積極分享自己的觀點,針對短視頻平臺未來發展方向以及如何打造頭部內容和我展開討論。

 

本文由 @網易云 | 云信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分享,請關注“網易云 | 云信”。

題圖由作者提供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這。。。真是信口開河,分享者行業經驗應該不超過3年,只知道概念層面上的知識。

    來自廣東 回復
    1. 其他常識性錯誤就罷了,在舉實際產品例子時居然沒有提到 快手。

      來自廣東 回復
    2. 哈哈哈是的

      來自上海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