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創業的2018狂想:創作者的春天,內容平臺的分水嶺
2018年或許是內容創業者們最好的時代:良好的競爭環境、有序的長線收益和強大的技術輔助作用一齊出現。
過去的2017年有著很多顯著的標簽:人工智能、區塊鏈、新零售……
在眾多標簽中,內容創業在其中顯得非常搶眼。內容創業的火焰從微信公眾號燒到今日頭條,又從圖文燒到知識付費。大量內容創作機構在過去一年拿到融資,平臺間用補貼瘋狂爭搶創作者。
可在2017年的末尾,也出現了人民日報點名批評資訊推薦算法、今日頭條被網信辦約談等情況。視頻作者為打賞失手墜樓、知識付費成智商稅,在受眾輿論中,內容創業的口碑也開始參差不齊。
這種情況下,2018年的內容創業,還能延續2017年的老套路嗎?
政策+AI,2018內容創業需要了解這兩個新趨勢
今年的內容創業有著兩個明顯的趨勢,第一是政策方面。
平臺審核政策的一時松懈,往往會對內容產業造成反應。此前因做極限運動直播而失手墜樓的主播詠寧就是這樣,平臺沒有進行監管,大量用戶被貼著“驚險、刺激”標簽的內容吸引,為創作者帶來了人氣和收益,導致創作者不斷挑戰下限,最終造成了悲劇。
對于平臺上其他創作者來說,不斷被挑戰的下限就成了“流量黑洞”,源源不斷的吸走本該屬于他們的流量。最終的結果,往往是劣幣驅逐良幣。
人民日報點名、網信辦約談,政策縮緊下,相信未來各個平臺都會加緊對標題黨、虛假信息和擦邊球內容的審核。
內容創業者顯然不能再倚這些“小手段”獲取流量,這當然是一件好事,平臺主動驅除劣幣,給了良幣生長的空間。
內容創業的另一趨勢則在技術方面。不久前,新華網和阿里巴巴聯手推出了媒體大腦,讓更多人開始關注人工智能在寫作中的應用。而早在2016年,百度的百家號就推出了百度寫作大腦,為內容創作者提供機器輔助寫作、智能寫作指導、讀者興趣查詢等服務。
和很多其他領域一樣,AI與寫作的結合可以幫創作者們節約大量的時間,做到一些憑借自己力量難以完成的事情。
相信在今年,會有更多平臺推出類似的服務,內容創造者們也會更多的學會與AI共同創作。把校對、找圖、分析數據這些事情的時間節約下來,用來加快發布速度,精心準備內容,熟練與AI共事的創作者將會獲得更多競爭力。
兩種趨勢結合之下,內容創作者們在2018年贏得了更好的創作環境:或許資本的熱情會稍微冷卻,但更智能的輔助工具和更良好的競爭環境,其實更適合一個行業的長線發展。當狂熱褪去,內容平臺手中到底有多少底牌,就變得格外重要。
補貼大戰之后,內容創業是否會有新收益?
內容平臺能夠提供給創作者們的創作收益大概有著三種:流量紅利、變現途徑和補貼。
流量紅利方面,需要注重內容平臺自身的生態矩陣是否足夠豐富?,F如今越來越多的平臺正在著手建立完善的的內容矩陣。像是今日頭條+微頭條+悟空問答,或者是百度的手機百度+熊掌號+百家號。前者可以通過多種產品矩陣為內容創作者聚攏人氣,后者則建立在搜索這個巨大的流量閘門聚集了巨大的流量。
除了產品生態,還要關注信息流推薦技術。能否把適當的產品推薦給適當的讀者,關乎著平臺是否有強大的NLP、知識圖譜技術和數據處理能力去理解內容和讀者。
這些能力結合起來,讓內容產品可以以更小顆粒度理解內容,從普通信息流產品的“抽取文章關鍵詞”發展為“明白文章在說什么”。從而給用戶更好的推薦閱讀體驗。
在變現途徑和補貼上,在去年平臺間已經經歷了數次搶人大戰,今年是否還會給予高額補貼應該是個謎題。內容創作者們不如把目光更多的放到平臺收益上去,比如廣告分成、知識付費產品等等。此前得到、值乎、知乎Live這類產品表現良莠不齊,大多數時候只能為名氣較大的知識網紅所用,如咪蒙、奇葩說選手等等,要么就只能作為一種宣傳渠道存在,不具備真正的變現價值。
或許今年創作者們最期盼的,還是通過精準的推薦算法,在廣告分成、內容電商等等方面實現進一步的變現。
分發渠道 or 創作寫作?2018年會成為內容平臺間的分水嶺
而創作輔助,或許會成為比收益更吸引創作者們的新熱點。
過去一年,技術在內容平臺上的作用更多體現在推薦算法上,而今年向創作者提供創作協作無疑是必然的趨勢。
語音文本間互相轉換、寫作機器人、讀者興趣分析……未來的內容創作平臺絕非只是一個分發渠道,而會是像淘寶魯班那樣的創作協作平臺。
新華社的媒體大腦是一個很好案例,在一個名為2410的智能媒體平臺中,可以從傳感器設備中識別異常,快速選取報道角度甚至出產內容。百家號也推出了類似的功能,和中國天氣網合作,對通過開放數據接口和結構化數據的處理,自動產出各個城市的圖文天氣預報。今日頭條推出的寫作機器人Xiaomingbot還獲得了吳文俊人工智能技術發明獎。
除了AI寫作,創作者更應該關注的是平臺提供的協作功能,例如上文提到的錯別字智能糾錯。我們可以大膽的想象,除了錯別字外,平臺還能給創作者提供哪些幫助:在未來的創作中,我們是否能實現一鍵排版,將散亂的文字精確分段?或者像電影中那樣,一鍵找到某一信息的關聯線索?
其實這些,已經可以在媒體大腦、百家號等平臺上實現。創作者在輸入內容時,平臺可以智能識別寫作意圖,利用知識圖譜功能向創作者推薦權威的資料和圖片。成稿后還會向創作者推薦正版版權圖片,并且自動糾正錯字、病句等等。最后再通篇檢查,指出分段、配圖上可以優化的地方。
對于創作者來說,提高創作的效率和質量,比盲目的補貼更有價值。平臺也從單純的發布平臺變成了全新的Office——一種更智能、更靈活的寫作工具。這也給平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創作者看重的是補貼和流量,這些都可以靠資本完成??商岬絼撟鲄f助方面的技術累積,恐怕會來的沒那么容易。
在各個平臺都加碼智能寫作技術時,恐怕那些沒有技術根基的平臺會在這段加速賽中大大落后,在內容源和資本關注兩方面都會處于弱勢。要想走出困境,無非是兩種選擇,要么重金收購技術,加強技術壁壘;要么和其他平臺進行合作,以聯盟的形式結合技術與流量,實現雙方的利益最大化。
到最后,我們可以發現2018年或許是內容創業者們最好的時代:良好的競爭環境、有序的長線收益和強大的技術輔助作用一齊出現。反倒是落在內容平臺肩上的擔子更加重了,以往平臺們僅僅是作為一個信息展示平臺存在,聚集流量留住用戶和創作者是唯一的目標。
但經過一年多的瘋長后,AI+寫作的出現讓內容產品獲得了重新起跑的機會。而這時,唯有專業與技術優勢能獲得讀者和創作者雙方的傾心。
作者:腦極體,微信公眾號:腦極體
本文由 @腦極體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由作者提供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